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资料课题研究基本环节解读(有课件).doc
-
资源ID:4970479
资源大小:119.5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资料课题研究基本环节解读(有课件).doc
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资料课题研究基本环节解读第一部分 什么是课题研究?一、 什么是课题?(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课题是有目标、有内容、有措施、有预期结果的研究项目。是指在教育科学领域内,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能够通过研究加以解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所以,选题中找教学问题即可,但应是普遍存在的,目前尚未彻底解决的,具有研究意义的。二、 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指教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三、课题研究应具专业性如面对部分学生经常打架的研究意向,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表态时,如果将问题确定为“学生打架问题的研究”,似乎其专业性就不怎么强,但如果将课题确定为“学生冲突的成因与矫正策略的研究”或“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认知)情况研究”就能体现出研究问题的高专业性。再比如有的中小学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了班级弱势学生及冲突研究这一课题,这里的“班级弱势学生”“学生冲突”等术语就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语言,相对而言于“处境不利学生”“学生打架问题”的表述要规范和专业得多。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不良团体形成的调查研究中“不良团体”的使用较专业。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大体流程一、选题及设计。选题、拟定实施方案、填写立项评审书并上报。二、评审立项。上级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进行评审后立项。三、进行课题开题。做开题报告、专家进行论证,之后完善调整开题报告。四、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每阶段(学期)制定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并做好记录与材料收集,之后进行研究阶段小结,注意收集研究成果。五、 呈现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上报上级课题研究规划领导小组进行结题鉴定。第三部分 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一、实施方案包括的项目课题名称+12项(一)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三)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创新点(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五)课题的界定(六)研究目标(七)研究内容(八)研究方法(九)研究过程(十)可行性分析(十一)成果形式(十二)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二、每项的具体要求课题名称总体要求:字数不要太多(20字以内)、研究焦点突出、表述方式恰当课题名称表述的要求1. 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2.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3. 准确。课题名称一般能体现出所研究问题的主要信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结论式、疑问式、口号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比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不良团体形成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的名称,内容就很全面,包含了研究对象(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研究内容(不良团体的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课题名称表述的形式1. 直接表述的表述方式直接表述的课题名称主要是对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进行描述。如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行动研究2.以“下”字作为连接语的表述方式选择这类课题名称的表述方式是基于课题名称中存在两个需要研究的主题,且这两个主题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主要表述的是一种时代背景或教育形势,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出研究者对研究形势的把握。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学生评价改革研究3.以“和”“与”表达连接关系的表述方式在一个课题名称中出现两个需要研究的主题,且这两个主题是一种必然联系的并列关系时可用。如校园建设与初中德育创新研究。4.使用“:”作为连接方式的表述形式使用“:”作为连接形式的课题名称主要表述的是“论是”的关系,这种表述比直接表述焦点更为突出,便于研究者和阅读得清晰地了解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从甄别选拔到促进发展:学校评价理念的转向。5.添加副标题的表述方式。有的课题名称也用简洁的文字在主标题中概括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副标题中进一步说明课题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等内容。例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分类指导,分流施教初中素质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建构,这一课题的主标题反映了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策略建构的基本框架,概括为16个字),副标题说明了课题的研究对象(初中素质教育)、研究内容(实施策略)和基本的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理论研究法)。(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提出课题)问题的提出就是要说明这一课题的缘起,主要是说明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依据和发展的预见等,清晰地向别人说明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课题,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时代背景的分析一个有效的课题应当是基于整个时代背景而提出的,是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的,并与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一致。一般从现实性需要角度去论述,也可以从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学校发展、个人的某种发展或研究需要等角度展开论述。像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去落实而进行研究。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需要消除而进行研究,对问题剖析应尽量做到真实、深刻、准确。2.学校现状的描述基于实际需要,量力而行,这是进行学校现状描述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的现存问题、现在研究优势等都要描述出来,特别是学校的现存问题一定要描述出来。3.发展需要的预见对于小学来讲,课题最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只有在这些目的视野下的课题才价值,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进行课题缘起的论证时,一定要论证所研究的课题是否能满足这三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对这些发展需要得以满足后将要出现的结果等进行预见性的分析。例:中小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论证中“发展预见的分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注意事项:切忌:(1)使用大量的例子切入,缺少相应的理论分析,让别人读后觉得这个研究只是一种个别情况。有以偏概全的嫌疑。(2)大量使用文学性的语言,似乎作者所描述的是一个文学方面的思考,而不是对课题加以论证。即太抒情,太感性。(3)过多地抄袭理论而缺少结合实际的分析,存在着缺项现象,缺少对某现实或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不能让人明白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4)缺少对研究对象的详细分析,不能较好地预见研究对象的发展,难以看出针对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的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虚弱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例:个性课堂实施方案中“问题的提出”部分1、社会发展对个性化人才的客观需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多元化,需要更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个性化人才。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落脚点之一就是聚焦课堂,让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成为促进课堂效率提高的有效元素,使课堂成为发展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阵地,成为多样化人才成长的沃土。发展学生个性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纵观欧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文化,可以发现,只有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才能促进国家的创新。而教育就应该是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与完善人的个性,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只有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有更多创新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呼唤个性与创新,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教学呼唤个性的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没有教学个性,即使他奉献一生,烛灭丝尽,其作用也终究有限。因为教师的教学个性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2、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专家指出,教师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内在自觉,不是“组织安排”。教师要调整教师的工作心态,发展自己的个性,使教师把自己工作的着力点真正回到“育人”和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文化学科的教与学的效率为前提,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达到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鉴于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无效和低效现象,我们希望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个性高效课堂的建设和研究,作为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和立足点。3、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教育工作就是要教师千方百计“唤醒”学生身上的独具个性的那份才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为了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日益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聚焦课堂教学,诊断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就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聚焦课堂教学,我们就必然要问,课堂高效的基石何在?有专家认为:就是让课堂产生师生的思想;让课堂产生学生的个性;让课堂展示师生的个性魅力和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个性教学”,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创造出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鲜活人格,逐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4、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大量事实表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师既是基础也是关键。“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竞争与发展的第一宝贵资源”。因此,有效地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成为教育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亟待加强研究的课题之一。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最直接的依靠和推动力量。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也不等于教师的标准化。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教师教学的独特个性和课堂高效的问题,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校教师的实际。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过程中,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占了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过于功利性、过于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过于依赖既有教参、教育热情退化、视野狭窄等共性,而部分教师的特殊性与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正面临着“丧失个性”的危险;教研科研方面用自认为高效的简单直接甚至非正常手段等短平快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用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困惑的少;教育智慧方面“拿来主义”和随意性的多,坚持记录积累、固化智慧展示个性的较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单打独斗”的多,学校层面上教师发展的载体问题的关注和发展支点等方面的有效措施较少。 基于此,我们认识到教师的教学的个性与风格是教师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只有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长,才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施展智慧和才华的机会,有再次发展的条件。教师只有探索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风格与个性,才能够吸引学生持久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长久的成就动机与学习热情。当“教师即课程”已经成为共识的时候,我们需要探讨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课程。唯有创造,才有个性;唯有个性,才谈得上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开展富有教师教学个性的高效课堂建设,就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力的抓手,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也会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的高效课堂,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这便是师生和学校发展的理想状态。置身于丰厚的教育沃土,汲取教育思想的丰富养料,开放出教育创新的彩色花朵,结出学生个性发展的累累硕果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5、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校位于罗庄区中心地带,近年来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办学规模、办学设施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如“齐鲁十大年度创新人物”刘建宇这样的智慧型教师,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和群众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学校的发展也就必须与时俱进,也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所以以质量、精细、特色、创新为核心的学校内涵发展日益提上日程。通过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反思,学校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就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积淀优势,固化智慧,走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内涵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个性高效课堂,形成师生个性能张扬、思维高互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精彩课堂教学风格,使广大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适应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优质资源,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6、现实课堂改进的需要当前在常态课中教学观念陈旧,效率不高的课仍占一定比例,如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无个性,仍然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练习为主要手段,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课堂教学急需改进,急需创新。因为课堂教学没有创新,就走不出思想僵化效率低下的泥潭;没有创新,就摆不掉“满堂灌”、“题海战术”等陈旧模式。创新就是要展示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有个性,才有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建构知识的意义,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用以人为本的热忱和科学有序的方法,引领学生享受个性高效课堂带给他们的成长幸福。教师个性化的课堂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展现,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个性课堂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性的教学艺术和方法,所以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具有一定的职业修养和较高的教学技巧。尤其需要教师个人的强烈的敬业精神、有崇高的人格和广阔的视野、执著的追求。当然,它是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教学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的综合。从教育教学实际看,现实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人教学的展示,具有明显的艺术性,体现出教师个性而独具特色的艺术性创造活动,它更多地融入了教师个人的因素,是教师自身知识、能力、修养、个性及创造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程度和对教学过程的创造与追求,更加切合中学教学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社会大环境对教育施压、“应试教育”的过于功利性、面面俱到的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过于依赖模式和教法教参、教师视野狭窄悟性退化求全责备等原因正在使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丧失个性”的危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个性高校课堂建设的实验与研究也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总之,我们的个性高效课堂,既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为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基;既立足于当前的家庭期望和社会需要,又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力争展示一个健康、主动、特色发展学校教育。这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个性化、创新型优秀人才、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一项阐述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从而使评审者和研究者清晰地把握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这些文献的把握是否准确,是判定一项课题能不能取得立项资格的重要依据。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资料来源途径。要说明检索的方法(包括检索主题词、检索的时间范围、检索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及检索结果等),用来说明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也可以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要在综述中包含最新的文献信息。如果文献综述中没有近10年内的参考资料,这样的综述一般被认为存在严重的缺陷。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两种基本方法在线检索 google 或 baidu 等 教育专业网站,如:人教网、新思考等 中国知网光盘检索 人大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清华同方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清华同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eric (Educatio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Center, 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题录和摘要) ase (Academic Search Elite,学术期刊全文库)(2)列举若干最具代表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一一作点评;这一部分主要收集哪些人作了哪些相关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研究的进展情况如何。研究者可以确立几个维度进行观点归类,把相同的观点、相反的观点、中立的观点分别归类,找出彼此之间的一致和不一致之处,重点审查目前的研究进展状况、研究的发展趋势。一定要多方查阅和尽量掌握足够丰富的有关信息,还要注意防止孤陋寡闻、道听途说、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等现象的发生。(3)概括性论述。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已有研究的特点,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成的共识,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例:个性高效课堂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2008年10月27日,在百度和google输入“个性高效课堂”条目,都不能检索到直接的内容,但输入“高效课堂”、“教学个性”和“个性课堂”条目,检索结果非常多,而且相关的条目,如“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谐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师教学个性”、“小班化个性个性教学研究”、“个性教学设计”、各学科高效课堂等内容也很多。国外:英、美、加、奥等国的专家认为,在教学中反思和探究、在反思和探究中教学,是教师“个人”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没有教师本人深入其中的个性反思是狭隘的,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有一种反思的意识。云南师范大学孙亚玲教授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她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但对带有明显师生个性特点的高效课堂却少有提及,也没有系统的研究。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之后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等。在我国,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或个人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8日第5版发表了禹克亮、吴喜增等专家关于“构筑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职责”的探讨;李孟堂在中国教师2008年第6期发表高效课堂呼唤和谐构建和谐课堂的反思与设想;实践方面如:“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循环大课堂”让学生高效学习的探索;“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高效课堂六大特征等等。其他纳如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优质高效课堂的特征、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是,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从其发布的主体研究成果来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憾,主要表现在:它们要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只是偏重或停留在纯理论层面和思辨的论述上,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尚嫌不足;要么对于教师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历程,缺乏实证的全程性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和扎实地整合与梳理,要么所提出的一些策略,基本上思辨的设想和操作上的条条,缺少实践全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等等,基本上仍处于表面化程度,不够全面、系统,很少有从个性切入课堂层面的研究,更鲜有涉及师生个性化教与学的“个性高校课堂”的研究。所以关于个性高效课堂方面的研究,空间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又例: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框架在本研究中,我们用“教育内涵”“优质教育”等相关词语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进行了检索,共检索相关资料XXX条,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0至200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XX篇;在XX图书馆馆茂图书书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XX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成果主要有:1.资料XX,主要研究了2.资料XX,主要研究了综合来看,与“教育内涵”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以下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为“区域推动教育内涵发展”这一问题的进一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本研究正是试图从出发,运用方法,对问题展开研究,以弥补前期研究在上的不足。(三)研究价值和创新点1. 研究价值即课题研究有用处。一般从理念价值和实践价值两方面论述。理论价值即能构建哪些策略、模式等。实践价值即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会产生哪些效果。2. 突破点把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确认自己的独创之处,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一栏目主要是对支撑课堂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包括相应的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等,主要是进一步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研究和成果的总结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理论要与所研究的课题有关联性,并把这种关联性论述出来。例:个性高效课堂中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的论述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科学内涵包含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就是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时尚的话题。但在实践层面上需要有效推动。因为真正持久的教育变革必须依靠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动过程中,教学的个性与风格是教师教学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重新审视和重视教师个性的差异也是在改善教育的生态环境。当前教师的职业定位应当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一是从继承走向创新。教师职业既有传递性,也有创新性。没有创新性,就不可能培养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具有创新素养的新人。二是从消费走向建构。教师既要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应该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研究性。三是从奉献走向发展。长期以来,教师成了“奉献”的化身。其实,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共同的教育教学主体,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学生也为教师提升服务,教师的职业定位必须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共同发展。所以,教师的职业生活图景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立足于教育的继承性功能到突出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造者;从自我奉献到与学生共同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和方式,也必须走“个人奋斗”与“团队成长”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建立新型的教师文化。3、以人为本的质量效益观念学习主体观。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本是一个不必争议的命题。现在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如教师是权威,教师总是对的,课堂上学生有点“发散思维”,则被斥为“捣蛋”,因为学校规章制度要求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应怎么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跟着教师转,如此等等,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很难获得发展。所以,没有学生主体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合理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实践中也很难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目标。 知能价值观。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作为产品(当然也包括思想道德,但都不是商品),其价值同样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必要劳动(传递与转化),一堂课所创造的价值量(知识量与能力水平)的多少也同样取决于师生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暂不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是对知能价值的理解。但现在我们有不少教师缺乏这种观念,在师生共同的劳动中,非必要劳动时间占相当大的比例,教学非常低效甚至无效。一项调查表明,小学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10包含着未知性与矛盾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而80以上则是针对记忆的简单重复。所以从知能价值来说,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劳动时间有相当大的浪费,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质量效益观。为什么我们的教学难以实现目标?很大程度上因为“高耗低效”。从课堂教学本身去看,那就是教学不得法。教师讲授不管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不去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去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缺乏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又不懂得怎么去迅速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结果,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还只是一知半解。一步跟不上,步步都吃紧。如此,又何从谈起质量与效益?所以,树立质量效益观的目的,就是要变“高耗低效”为“低耗高效”,真正达到“向45分钟要质量”,实现45分钟的价值。 上述几个教学观念是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的,其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效益观念。4、教学最优化基本理论。教学最优化是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它启示我们:它使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解放出来,选择最好的实施教学的课堂管理模式等。5、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教育的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人6、陶行知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的根本点在与,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学生要自己去学,而不是坐而享教。陶行知先生新教育理论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7、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此理论启发我们: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求教师有一种反思的意识。其他如成功智力、多元智能、个性理论、现代教师教育、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有关理论。又例:自能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1、理论基础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朴素而又深刻地描述成功语文教学的特征:“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种“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阐明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反复强调:“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从认识上说,这首先是由学校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决定的。“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的教授方式不应当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是启发诱导;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解决问题,在于创造。对语文教学如此,对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皆应如此。所以,我们据此并将其推而广之,着力构建“自能高效课堂”。它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我们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通过展示这个例子的解剖过程,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内在性,并由此为起点,把学生的视线接引到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让他们在积累与验证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达到“自教”的目的。布鲁纳的发现法教育教学理论。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在其书中,他系统的提出了发现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其自主能动性,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带着目标去探索与发现,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发现能力的培养。这两种学习理论虽然陈述的对象不尽相同,但都肯定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都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在外界教育影响下,能动地对自己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提高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完善的志向出发,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学习活动。教师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怀着纯真的情感去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美国学者齐默尔曼的自主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的本质、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单志艳根据齐默尔曼的自主学习理论,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学什么、何时学、如何学、哪里学、和谁学”等六个方面内容。她认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即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通过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才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否则,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是空谈。2、实践基础我区是山东省教育先进县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类教育实现持续协调发展。仅2008年,就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临沂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县区”、“全区最佳服务单位”等20余个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了“临沂市文明单位”复评。去年以来,全区管理进一步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创造出了很多新鲜经验,势头良好,发展后劲十足。在这种局面下,我们提出“自能高效课堂”实验与研究并以此规范和提升各校的典型做法,切入恰当,时机良好,相信必将得到全区中小学教师的认同,也一定会给我区教育再添新的光彩。(五)课题的界定本界定包括对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如“差生”这一概念的界定,因为有些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智力障碍等原因造成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类差生是普通教师难以转化的,自然就失去了研究的必要。通过界定,把研究的范围缩小为“智力正常但学业水平相对低劣的学生”,这就表明“差生”不包括品德不良或因智力问题造成的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使教师进行“差生转化“成为可能。又如“不良学生”,有的指厌学而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指品德不良的学生,所以要界定好。对于我们来讲,可以用文献研究的方式查找与自己的研究思想较吻合的核心概念。如个性高效课堂中关于核心概念的界定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由三部分:个性倾向性是最活跃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包括可能性特征能力,动力特征气质,态度上的特征性格;自我意识是自动调节结构的意识,包括自我的认识、体验、监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主要是指具有特殊性格的教师和学生,而且存在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打造高效课堂,引领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发展,还存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个性化的课堂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展现,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个性课堂:是指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课堂学习活动。具体的说,就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遵从学生个性发展的宗旨,选择个性化的教学中介,通过教师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和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与思考、情感与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换而言之,个性化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力图避免 “高分低能”现象,达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目标。它与教学个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教学个性:是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的发展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的综合。即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富有个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教师的教学智慧,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性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它的确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个人具有一定的职业修养和较高的教学技巧。高效课堂:相对于低效、无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简单地讲,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多的课堂,就可以认定为高效课堂。否则,就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六)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可以这样写:旨在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规律,进一步探索和形成的目标、途径和操作方式,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的发展,为发展和丰富教育思想提供实证性材料。一般包括学校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切忌过高过大过全,如有的用“构建XX学科自主学习模式”“总结规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等。(七)研究内容在此环节中,要将研究内容进行有效分解:(上级包含下级,同级并列,不得出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