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ppt
2023/5/26,1,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2023/5/26,2,目 录,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第一节 事故防范的定义1.1 技术的对策1.2 教育的对策1.3 法制的对策第二节 系统安全设计2.1 系统安全设计2.2 系统的安全评价,2023/5/26,3,目 录,第三节 事故防范的策略3.1 管理预防3.2 设备预防3.3 行为预防第四节 事故防范的体制建设4.1 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4.2 行业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2023/5/26,4,目 录,4.3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4.4 各级工会充分行使群众监督权利4.5 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4.6 建立国家现代安全生产保障基金,增加安全投入4.7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第五节 实施劳动组织科学化5.1 单调性作业的调节5.2 工作节奏的设计5.3 劳动组织的标准化,2023/5/26,5,目 录,第六节 全面实施确认制6.1 确认制的概念6.2 确认制的应用范围6.3 确认的程序6.4 确认的方法,2023/5/26,6,目 录,第七节 危险信息沟通7.1 沟通的含义7.2 沟通的作用7.3 信息沟通与事故发生7.4 信息沟通的障碍与解决,2023/5/26,7,目 录,第八节 化学品危险源监测与控制8.1 危险源的监控8.2 危险化学品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第九节 安全控制技术9.1 危险控制9.2 固有危险控制技术9.3 控制方法9.4 人为失误控制,2023/5/26,8,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第一节 事故防范的定义 事故防范是指在现代安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事故的预测、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消灭和减少引发事故的因素,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小。这种防范是一种事前控制方法。防范的手段主要是从人的行为、组织制度和生产设施三方面入手。防范的原则是针对事故发生的三大间接原因,既: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和管理的原因。相应的事故的防止对策为:技术的,2023/5/26,9,对策、教育的对策和法制的对策三大 重要对策。通过运用防范对策,能够取得防止事故的 效果。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项,例如只强调 法制,是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的,而一定要伴随技术和教育的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改进的顺序应该是:技术!教育!法制。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而技术和教育水平提高了,才能实施健全的法制。,2023/5/26,10,1.1 技术的对策,技术的对策必须依据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当设计工艺流程、采用的机械、设备或建筑工程时,要认真探讨潜在危险,预测发生某种危险的可能性,从技术上采取措施,解决防止这些危险的方法和途径。应把技术对策编入计划,并且在使用安全设计的机械装置或设施的同时,必须应用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技术,以保证计划的施行。,2023/5/26,11,为了实施有效的技术对策,应该全面了解有关的物质、材料、机械、装置和设施的危险性质、构造及其控制方法。为此,不仅有必要归纳整理各种已知的资料,而且要测定未知的有关物质的危险特性。为了得到安全设计所需要的其他资料,还要反复进行试验和研究。,2023/5/26,12,1.2 教育的对策,在企业,对人的安全教育应从入厂开始,实行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应该系统地教授必要的安全工程学知识;对企业的技术人员,按照具体的业务内容,进行现代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教育和训练。,2023/5/26,13,1.3 法制的对策,法制的对策是建立在各种标准基础之上的。标准是多层次的,既有国家法律规定的,也有部门、团体或企业制定的。其中,强制执行的叫指令性标准。劝告性的非强制性的叫推荐标准。各类安全法规中,规定了防止灾害和事故应遵守的最低要求条款,法规的规定有其使用界限。法规适用范围以外的事项是法规之间存在的空白点。,2023/5/26,14,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对新物质的管理和应用水平,然而,修改法规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有时甚至形成法规不能及时修订的局面。因此,即使完全严格遵守法规的各项条款,仍不能绝对避免事故和灾害的发生。,2023/5/26,15,法规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规定过于详细,就会只适于某些条件、场合,而对另一些场合则不适用,势必影响生产。因此,法规只宜规定最低的标准,以便适用于各种场合。实施法规,必须参照相关的各项标准,不仅是指令性标准,大量的推荐性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法规的正确使用提供了手段。,2023/5/26,16,上述三大对策中,首先应提出技术对策。为此,应加强以现代安全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安全工程学的研究,为技术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选择防止事故的对策时,必须以原因分析为基础,并导致选定以间接原因为对象的对策,不能仅以直接原因为对象,因为这种对策不能根本消除事故的隐患。而最重要的是必须尽可能迅速地、不失时机地、切实地实行选定的对策。,2023/5/26,17,第二节 系统安全设计,2.1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安全设计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安全分析的各种结果,设计出最佳的系统功能和安全目标,井为达到这种目标设计各个子系统,以及设计各个单元和各单元之间、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安全设计按照三阶段法来进行,它表明了有效地开发系统安全的程序和步骤。,2023/5/26,18,第一阶段任务是规定整个系统的功能,解决系统中安全控制的总策略问题。它包括:(1)提出一套综合性的系统安全目标,并给予严格的定义。(2)阐明这些目标的确切意义,对意义可能含混不清的术语作出解释。(3)规定系统的功能。,2023/5/26,19,第二阶段任务是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比较深入的设计。对各个系统进行评价,合并或删除那些不现实或不可行的子系统。它包括:(1)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2)对各个子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作出具体规定。,2023/5/26,20,(3)对每一项功能暂时规定一个预算数字,并对它的效果进行初步估计。(4)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评价和调整。(5)明确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使之综合起来形成整个安全系统。第三阶段任务是完成系统设计的每个细节,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应当注意的是:,2023/5/26,21,(1)初步设计不必过细,某些具体问题可以留待详细设计时解决。(2)详细设计时,要根据各个子系统的细节,按照成本效益的观点进一步进行评价。必要时,应重复全部或部分设计过程。系统安全设计完成后,就应为系统的实施做好准备,而一旦付诸实施,还要进行不断地评价,以保证采取适当的措施继续改进设计。,2023/5/26,22,2.2 系统的安全评价,1.评价步骤 系统安全评价是指从整体最优的观点出发,对所设计的各种系统安全方案从技术、经济、社会的角度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运行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而又对社会可行的最优方案。,2023/5/26,23,(1)确定系统安全的评价项目,即要用那些指标和因素来衡量方案的优劣;(2)分析每一方案对每一评价项目的满足程度;(3)根据不同方案对评价项目的满足程度来判断方案的整体安全价值,从对比中选择最优方案。,2023/5/26,24,2、评价指标(1)可靠性这是一个用以表示系统在完成规定的任务时,其规定的工作寿命及其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尺度。(2)适应性当外部环境变化或设计所确定的参数有所改变时,系统的安全性能承受到何种程度。,2023/5/26,25,(3)安全性是衡量系统在工作时,对于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的环境变化,在多大范围内,系统仍能稳定地进行工作的尺度。(4)灵活性是系统在工作时,对于外界变化所表示的系统输出反应的灵敏性尺度。(5)系统投资额及投资回收期。(6)系统运行费用,等等。,2023/5/26,26,3 评价方法 在对系统安全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评估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技术经济价值评价法;(2)成本效益分析评价法;(3)指标评分评价法。,2023/5/26,27,第三节 事故防范的策略,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人”无疑成了事故原因及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更令人忧虑的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现会使人的失误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试想:你拨错电话号码可以重拨,但是,如果你敲错了导弹发射的控制键,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如此,“人”是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但并不意味着事故发生背景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忽视,相反,应从系统的角度,给每一种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高度重视,彻底的找到相应的、有效的预防措施。,2023/5/26,28,就预防事故的观点而论,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问题:状态设定的物理条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社会条件;教育、训练方面的个人行为条件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物质方面的条件是根据制度及管理方面来设定的。正确运用和维护这些规章制度 是 与有关人员的素质紧密相关的。此外,建立何种管理体制取决于人们的思考方法,而个人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制度。,2023/5/26,29,3.1 管理预防,1、设立事故原因分析委员会:如果发生事故,即产生了责任问题,这一点应由事故处理委员会负责,而事故原因分析委员会与处理事故委员会不同,他在彻底分析事故原因、弄清问题的关键的同时,还应该详细了解事故原因、把广泛预防事故作为研究课题,制定出预防的操作标准和管理规定。,2023/5/26,30,2.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为了达到安全的目的,必须广泛考虑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力资源条件,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经营、废弃的石油化工企业应配置能够认识关键问题的专业工作人员,特别是能够发现差错的、具备深刻观察力的工作人员。,2023/5/26,31,3.建立意见汇总制度:今天,汇总有关安全、危险的意见还是必要的。事故被称为没有想到的事,但是可以说还是有人看到了事故的可能性。在事故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这样说的话,就会认为你有神经质,理由是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被忽视了。通过系统收集材料,从专业工作人员的角度加以研究,就可以预防事故。,2023/5/26,32,4.严肃执行规章制度的态度:并不是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万事大吉了,重要的是要遵守并执行规章制度。5.把操作和作业次序记在脑海里:让每位作业者完全了解问题的关键,必须考虑操作顺序性。操作次序与安全、危险的关系使参加者都高度紧张,正确地传递信息。,2023/5/26,33,6.杜绝自选动作:禁止凭自己的想象进行操作,有些事故在规范化操作时不易发生,而在非规范化操作或凭自己的想象进行操作时,经常会发生。如果在进行某项工作前,先把作业顺序、工作状况等情况,清楚地记在脑中,就能顺利地工作。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盲目操作,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作业在中断后重新开工时,容易发生事故。理由是相同的。所以在重新开工前,应该先回忆一下上次的工作情况,这样可以预防事故。,2023/5/26,34,3.2 设备预防,预防事故就是不让未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换言之,事先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可能发生的事端,并且对此采取预防措施,其中,还可考虑物理状态的设定和作业依据信息的设定。就此方面可以提出以下几点作为预防事故的对策:,2023/5/26,35,1.尽可能的采用安全装置:尽管采用保险装置的系统方法有很多困准,但还是有必要加以探索,通过输电线触电事故分析有以下几种措施可采取:(1)积极开发能防止接触带电的装置;(2)强制性地在物理上隔绝与带电线接近的空间接触装置;(3)一碰上带电线就会发出听觉和触觉警报的装置。(4)无论是带电线还是不带电线,都应有明显的标记,例如变色笔及电子音波。,2023/5/26,36,2.寻求状态的统一性。即隔离绳代表什么意义的问题。谋求作业区内状态的统一性,防止引起错觉。3.提供正确的信息。即表示新线、旧线的标志牌。4.可行的物理性隔离。设置悬壁式隔离柱。5.排除引起错觉的信息。红色、蓝色是表示危险、安全外还应考虑使用其他记号。,2023/5/26,37,3.3 行为预防,1.进行危险预知训练。在考虑某种危险状态的同时,还要掌握人们心理上和行动上的潜在危险,以及与状态和行动有关的潜在危险。因此,要很好进行如危险预知训练和教育。,2023/5/26,38,2.小群体活动或班组、小组安全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与预知危险训练和教育一样的功能。固定人员每次活动都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对提高班组安全质量会有创造性的发展。通过第一项的教育训练,让有关人员学习新的知识,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搞好班组安全活动,事故预防会得到推进。,2023/5/26,39,3.要培养心理素质高尚和行为素质稳健的操作员。人们在某种条件下会有某种心情,也常常有某种行动,而且会产生某种错误。培养对别人能深刻认识和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的操作员,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关心别人是应该的,但同时应该联系自己、分析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客观地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也就能更好地关心别人,为别人考虑,在作业条件设定方面,也可以做得很好。还有预防事故在人的行为上和培养具有敏锐观察问题能力的人密切相关。,2023/5/26,40,4.联系事故防止的对策,对问题进行分析,使每个人对危险的感受性得到提高,把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素材,作为安全培训和提高安全素质的素材。但是如果弃而不用,再有用的资料也会变成一堆废纸。,2023/5/26,41,第四节 事故防范的体制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经济上获得了高速发展,但面临的现代安全生产形势却十分严峻,重大事故频繁发生,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干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经济体,2023/5/26,42,制改革和发展的状况,在借鉴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必须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现代安全管理部门、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工人及其组织的职责,把事故预防纳入法制轨道。根据这一总的要求,应尽快开展下述几方面的工作:,2023/5/26,43,4.1 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1.根据我国工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和重大事故发生特点,研究制定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实行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制度,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和状况;2.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或中央直属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察控制体系,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定期对所辖范围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专业监察;,2023/5/26,44,3.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或中央直属企业三级重大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即场外应急计划),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救援处理;4.制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选址和土地的使用政策,规定不同级别危险源与居民区之间的安全距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减轻灾难性事故损失;,2023/5/26,45,5.建立专职的重大事故调查分析技术机构,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各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网络系统。,2023/5/26,46,4.2 行业主管部门应研究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并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安全工程措施、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危险源评价方法等方面,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所属行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2023/5/26,47,4.3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1.根据国家标准和法规,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对每个重大危险源都应有完善的现代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2.制定事故预案和元年应急反映计划,并对全体职工进行重大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的教育与训练;,2023/5/26,48,3.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操作管理人员进行预防事故专业培训;4.定期向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呈交危险源状况的安全评价报告(新建的有重大危险源的设施,须在运行前交)。,2023/5/26,49,4.4 各级工会充分行使群众监督权利,各级工会应充分发动职工群众查隐患、堵漏洞,保障工人生产安全各级工会应充分发会并行使监督权利,发动职工群众发现生产和管理上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反常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社会各界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对有法不依、现代安全管理不严或重大事故连续发生的企业要进行社会临督,新闻媒介要对重大事故进行客观报道,引起全社会关注,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2023/5/26,50,4.5 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社会各界对长期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对有法不依、现代安全管理不严或重大事故连续发生的地区和企业要进行社会监督。新闻媒介要对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进行客观报道,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全民的安全和减灾意识。,2023/5/26,51,4.6 建立国家现代安全生产保障基金,增加安全投入,目前我国重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除了经济体制和管理等因素外,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应当建立国家现代安全生产保障基金,增加安全投入。当前,应重点研究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与方法、重大危险源治理和重大事故监测与控制技术及危险源评价方法。,2023/5/26,52,4.7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我国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急需一大批有实际经验和训练有素的事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因此,迫切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能力。,2023/5/26,53,第五节 实施劳动组织科学化,劳动组织即对劳动要素的组织。它涉及人、物、环境、时间、作业性质、作业过程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就与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有关的主要问题作讨论。,2023/5/26,54,5.1 单调性作业的调节,单调的工作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使生理疲劳提前来到,这些都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单调重复的工作在熟练以后,可以大大减少对意识控制的要求,这就容易导致工人在工作时精神涣散,漫不经心。如果所从事的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就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冲压作业事故多,与它具备上述特点是有密切关系的。完全消除单调是困难的,然而减轻其影响却是可以做到的。改善单调的措施是:,2023/5/26,55,1.充实操作内容。简单地重复一两个动作是枯燥的,然而轮流进行不少于5 个动作就能大大提高工作的兴趣。按照这一原则,在进行操作设计时,应该力求把一些简单的操作适当合并,使每个工人都能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譬如把装配、校正、检查分别由三人做合并为仅由一个人来做。,2023/5/26,56,2.建立中间目标。没有目标、没完没了的单调工作格外使人感到疲劳和沮丧,然而如果把工作分解成许多阶段,而每个阶段都设置一个工作目标,就能大大改善这种状况。譬如改用工作定额为小时定额,使工人随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每周下达一项任务,并实行周考核制,等等。3.实行色彩和音乐的调节。4.定期轮换工作,创造新鲜感。,2023/5/26,57,5.2 工作节奏的设计,工作节奏即工作频率,其实质是工作的速度问题。工作节奏过快会增加劳动的强度,并使工人感到紧张,导致疲劳加剧并诱发操作失误,造成工伤事故。工作节奏过慢会使工人因等待而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降低,以致降低劳动生产率,对安全也是不利的。确定适当的工作节奏应该兼顾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两方面的要求。要反对片面追求产值产量,而,2023/5/26,58,不断增加劳动定额或加速机器运转(流水生产线)的倾向。适当的工作节奏应该既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又使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每个循环(每次重复性操作)都有少量的休息间隙时间(哪怕是几秒钟),这需要通过对作业过程的科学分析,进行反复的实践并征求工人的意见后才能确定。适当的工作节奏是工人能够接受并感到满意的。,2023/5/26,59,5.3 劳动组织的标准化,安全生产法第十条、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2023/5/26,60,1、作业标准化的概述 标准化就是对经济技术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件,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作业标准化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方法加以优选优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活动过程。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就是标准化作业。,2023/5/26,61,标准化作业标准是现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对消除或防止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限制性的规定,但一般都并不指明保证安全的具体做法。而这却可以由标准化作业标准来加以补充和完善。,2023/5/26,62,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最终多数都可归结为错误的操作。由于标准化作业标准是经验和科学的总结,体现了安全、舒适、优质、高效的客观规律,因此只要按照它进行作业就能有效地防止错误操作。作业标准化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一旦为他们所认识,就会被接受并受到欢迎。,2023/5/26,63,标准是法规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企业自定的标准化作业标准虽然不是国家立法,同样具有法规的性质。在企业内部它是每个职工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如果因违反而导致事故,就要明确地承担责任。,2023/5/26,64,综上可见,实现作业标准化既必要,又可行,大力加以推进不但能大大减少事故和伤害,也将对提高工效和质量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业标准化主要是作业方法的标准化。然而,作业方法的改进必将涉及到设备和环境的许多方面。因为它的实质是人机匹配问题。由此可见,广义的作业标准比除了作业方法的标准化,还包括作,2023/5/26,65,业活动程序、作业准备、作业环境整洁、设备检查维修、工器具放置使用、劳保用品穿戴、个体防护设施准备以及共同作业的指挥联络等方面的标准化。为了推进作业标准化,必然会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企业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以及实际的生产管理和现代安全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改进和提高。,2023/5/26,66,2、作业标准的制定 作业标准的内容应包括作业程序、作业位置、姿势、动作和安全要点。作业动作应规定每个 作 业 程 序中所包含的动作要素和运动轨迹范围。作业位置、姿势和动作均应符合安全、舒适、准确、高效的要求。安全要点是作业标准中对安全工作的重点提示,即防止作业中发生危险、出现意外的操作要领。,2023/5/26,67,(1)制定作业标准的原则 立足科学:要以安全作业分析作为制定作业标准的主要方法,使作业标准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标准要力求定量化:只能定性时,表述也要力求准确简练。标准的内容、表达方式、书写格式、语言文字,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等均应符合标准化原理的要求,做到精简、统一、协调、优化。,2023/5/26,68,符合政策:作业标准应贯彻国家有关现代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法规,符合上级的有关制度、标准、文件和规定,不得与国家法规发生抵触。保持连续:要充分考虑过去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把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技术规程、设备检修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的法规、制度等作为制定作业标准的主要依据。,2023/5/26,69,结合实际:制定作业标准要从实际出发。同类型作业的作业标准应力求协调统一,但在不同岗位的条件情况下,又允许适当的变动。总结经验:要重视总结工人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技术熟练工人的操作经验,制定的作业标准要经受工人的实际操作的检验。,2023/5/26,70,(2)制定作业标准的程序 1)调查了解生产过程、作业种类;2)制定作业分类体系;系统反映出有多少种作业类型,有多少通用作业,多少专项作业;3)对每种作业进行安全作业分析并总结实践经验;4)初步制定作业标准;5)上下协商讨论,反复修改完善;6)付诸实施,反复实践修改,直至定型。,2023/5/26,71,(3)作业标准化的实施 首先要宣传讲解,统一职工对实际作业标准化的认识;然后组织培训,使广大职工掌握制定作业标准的科学方法,特别是要重点培训一批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将制定的作业标准;推广实施,组织岗位练兵,使职工逐步掌握标准化作业的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晋级挂钩。,2023/5/26,72,第六节 全面实施确认制,6.1 确认制的概念 对曾经经历过、感受过的事物再度感知、认识叫认知(或再认)。准确的认知叫确认,规定制度来保证确认就是确认制。准确认知是正确思维判断和行为反应的前提,错误认知势必会导致判断和行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占相当大比例的误操作,其根源就在于错误的认知,或没有确认。因此实行确认制是防止发生误操作的有,2023/5/26,73,效措施。没有确认一般都是在无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例如烦恼和心事而走神,因没有积极思维产生的遗忘,主观臆测等等,困此保证确认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从无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意识状态上来。,2023/5/26,74,6.2 确认制的应用范围,凡是可能发生误操作,而误操作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应制定并实施可靠的确认制,例如开动、关停机器和固定设备驾驶车辆,开动起重运输设备,危险作业、多人作业中的指挥联络,送变电作业,检修后的开机,重要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安全带等)的使用,以及曾经发生过误操作事故的作业等。,2023/5/26,75,6.3 确认的程序,1.作业准备的确认 作业人员在接班后应进行设备、环境状况的确认。如设备的操纵、显示装置,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可靠;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性状是否符合要求,工器具摆放是否到位;作业场所是否清洁、整齐;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否妥当;作业通道是否顺畅,等等。一切确认正常,或确认可能有危险而采取有效的防止对策后方允许开始操作。作业准备的确认可以和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结合起来,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2023/5/26,76,2.作业方法的确认3.设备运行的确认即按照标准化的作业规程,对作业方法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启动设备。设备开动后,应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进行确认。如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的振动、杂音或其他任何预示危险的征兆,各种运行参数的显示是否正常等等。设备运行确认也可以与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结合,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应根据需要在整个作业期间进行若干次。,2023/5/26,77,4.关闭设备的确认 与开启设备的情况相同,应按照标准化作业规程关闭设备的作业方法确认后才允许关闭设备。5.多人作业的确认如是多人协同作业,则在开始作业前,应按照预定的安排对参加作业的人员,人员的作业位置,作业方法,指挥联络形式,作业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对策等进行确认。确认无误才允许开始作业。,2023/5/26,78,6.4 确认的方法,1.手指呼唤:即用手指着作业对象操作部位,用简练的语言口述或呼喊,明确操作要领,然后再进行操作。这可以简述为:“一看、二指、三念、四核实、五操作”。例如在巡视检查锅炉的工作状况时可以用手指着锅炉的仪表,眼睛看着显示的数字,并且呼喊:“炉号,压力,温度流量正常!”,2023/5/26,79,在进行手指呼唤时,动员了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眼看着,手指着操作对象,挺直腰板,抖擞精神,大声呼喊,喊声又被自己听见。这些都有力地刺激了大脑,使之兴奋起来,思维意识水平就迅速地转移到阶段三的状态上来。这时思维积极,注意力集中,心理上也自然地紧张起来,为即将开始的操作做好充分的精神上和操作技术上的准备。,2023/5/26,80,进行手指呼唤,实质上也是对操作方法进行一次预演和检验。如果头脑不清醒,精神不集中,手指呼唤时必然会发生错误,这就必须重复进行,直到确认无误才行。,2023/5/26,81,2.模拟操作:对于复杂重要的工作,在采用手指呼唤的同时还应实行模拟操作。经过模拟操作,确认、无误后方正式进行操作,模拟操作最好实行操作票制度,即把正确的操作步骤、方法写在操作票上,逐项核对、确认,然后进行操作。必要时,应该由两个人同时进行确认,即一人监护,一人操作。具体说,就是由第一人呼唤,第二人复诵并模拟进行操作(可制做模拟操作板),第一人认可后,命令执行,第二人再进行操作。,2023/5/26,82,3.无声确认:即默忆和简单模仿正确的作业方法,“一停二看三通过”即属此类。这种确认方法不能有效地动员起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只能用于简单的作业。4.呼唤应答:对于互相配合的作业则采取呼唤应答确认。即一方呼唤,另一方应答,第一方确认应答正确了,命令执行再进行操作,在呼唤应答的同时,还应辅以适当的手势和动作,取得更好的效果。,2023/5/26,83,第七节 危险信息沟通,目前,世界上十分盛行“风险通讯”的研究,这在经济、政治及环保等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现代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中亦离不开良好的风险通讯,并且有学者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我们在事故预防领域,暂且将“风险通讯”称之为危险信息沟通。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仪器装置向生产现场的工作,2023/5/26,84,人员传送各种事故隐患、生产条件等方面的信息,都是为了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工作现场的情况,保持适当的警戒心理状,强自我保护,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但是,有时也会因为危险信息未及时捕捉到,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更有甚者,在同一班组工作,由于人际关系的矛盾,不及时沟 通 危 险 信息而导致事故发生的现象也时有发,2023/5/26,85,生。如何有效沟通危险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事故预防的效。为了清楚危险信息沟通与事故发生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沟通危险信息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有必要明白信息沟通的规律、特点及处理信息缺乏的措施。,2023/5/26,86,7.1 信息沟通的含义,信息的沟通,也称信息的交流。信息的沟通有多种类型。有通讯工具之间的信息交流,有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里所谈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心理学角度讲,信息沟通就是指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换,从而使人们互相理解。最简单的沟通形式就是一个人把信息传达给另一个人,比较复杂,2023/5/26,87,的沟通形式就是一个群体或组织的成员把信息传达给另一个群体或组织的成员。理解是对信息沟通成功与否的检验。如果信息为人理解,沟通就是成功的。反之,信息不能为人理解,沟通就是失败的。要协调一群人的活动,就必需有某种形式的沟通。,2023/5/26,88,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远古时代人们的集体劳动(如狩猎)就伴随着一定形式的信息的沟通,如模糊的语言、手势、表情、姿态。我国万里长城的修筑、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这样宏大的工程得以完成,没有在当时来说较为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是不可想象的。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代人所了解。古希腊的诡辩学派哲学家和斯多葛学派就注意到言语作为交际手段的重要性。,2023/5/26,89,我国早在秦始皇时代就修造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以便加快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信息往来。世界上著名的孙子兵法一书中,记载了如何协调军事活动的沟通方法。今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面貌,我们面临着一个信息革命的新时代,因此对有效的信息沟通的需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迫切。,2023/5/26,90,7.2 信息沟通的作用,从企业组织内部来讲,一个群体或组织要协调一群人去达到某种目标,其目标必须使每一个成员都了解,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沟通。缺乏这种沟通,则成了漫无目标,其成员也将如一盘散沙。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协调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沟通网络中进行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就没有协调。所以,沟通首先是,2023/5/26,91,协调功能的基础。通过组织内的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各部门的生产和工作进度,包括产量、质量等信息,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职工的士气,以及管理的效能等等,从而作出如何协调的决定。在企业组织中,沟通还是一个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的工具。,2023/5/26,92,一致性行为为组织内协调的持续稳定提供了前提条件。特别当企业组织设置一个新的目标,制定一项新政策,推行一种新的策略,需要组织成员改变其态度和行为时,就得借助沟通来改变他们原有的态度,使他们愿意同组织管理部门合作。良好的沟通还能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沟通不仅能传递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感情的信息,促进职工之间感情的交融,使之心情,2023/5/26,93,舒畅,减少人际矛盾和冲突。从企业组织的外部 来讲,信息的沟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组织需要外在环境不同的信息源所提供的大量信息,筛选出有用的情报,为企业组织所利用,使得企业组织在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在迅速变动和发展的形势中,能够适应、发展和繁荣。例如,一个企业不仅需要有关原料、价格、竞争、技术和金融等信息,同时也需要社会、政治、经,2023/5/26,94,济、政策方面的信息。如果该工厂企业还有对外贸易的业务往来,则需要国外经济乃至政治方面的信息。所有这些信息经过筛选后都为作出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提供依据。,2023/5/26,95,由此可见,信息的沟通与决策关系密切。作为一个管理者要作出一个良好的决策,当然需要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来自企业内部,有些信息则来自外界,作出正确的决策就是要依赖于这两方面良好的信息沟通。忽视任何一方面的沟通,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或正确的决策不能贯彻执行。就拿对外信息沟通来说,如果不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所作决策就是盲目的决策。,2023/5/26,96,7.3 危险信息沟通与事故发生,人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自己所感知到的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当一个人觉得工作环境没有什么危险时,他会按照自己已有的行为方式行动,但是,当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很危险或有一定危险时,他会出于安全的考虑,加强自我保护。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人为了其他的利益考虑,会不顾危险的工作情境,冒险蛮干,视生命为儿戏。,2023/5/26,97,不管怎么说,人在工作环境中采用任何行为方式之前,都会根据一定的信息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决策。这种信息如果是有可能伤害自己及他人或损坏财物的危险信息,一旦沟通不良,致使当事人未及时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当危险信息未能及时让人捕捉到时,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2023/5/26,98,1.危险信息存在,但由于人本身的限制及外界因素的干扰,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并且未采取有效的回避、处理措施,极有可能发生事故。2.危险信息存在,但是没有给予适当的沟通或危险标记,当事人凭自身条件又不能发现其危险性时,极易可能发生事故。,2023/5/26,99,3.危险是存在的,但并没有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如指示灯、手势等,表现出来。相反,却是以一种正常的信息出现在当事人面前,这也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4.危险并不存在,但由于外界的干扰,如仪表的错误显示、人员的搔扰等,极有可能给当事人以存在危险信息的感觉,此时,如果当事人采取回避反应,极易发生事故。,2023/5/26,100,5.危险不存在,也给当事人一种无危险的信息显示时,亦有可能因为当事人的麻痹大意而发生事。这就是“风险平衡理论”指出的:往往愈安全的地方愈危险。看来,为了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好人与人之、人与仪表之间的危险信息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有良好的危险信息沟通的前提,作为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谨防侥幸、麻痹大意,增强自主保安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将事故扼杀在隐患之中。,2023/5/26,101,7.4 信息沟通的障碍与解决,在沟通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障碍。笔者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人际沟通系统中所出现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以下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2023/5/26,102,1.文化方面的障碍及其解决 文化方面的障碍指的是来自文化经验等方面的诸因素所造成的沟通障碍。主要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