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三节公.ppt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作用,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一、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一)国会立法(二)总统决策(三)政府机构决策(四)司法决策,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国会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除了授予行政部门的决策及法院制定的专门政策,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者立法规定。提出、审议、听证、通过,总统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 内阁决策中具有独断权,政府部门提出的政策倡议汇集至总统直辖机构即行政系统末端立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防务政策,政府机构国会授予政府机构正式权力以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最高法院通过解释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扩大现行法律的适用范围,或宣布违宪无效,或提出纠正措施。司法审查、推翻先前判决、司法命令,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二、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政策过程特征:其一,从权力关系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其二,从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公共政策制定。实质特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形式特征:由党的政策、人大立法、行政决策构成。,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二、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二)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三)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我国议行合一体制下,党的政策,人大立法,行政决策,直接形式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通过的政策性文件及主要领导人讲话间接形式中共中央与其他机构联名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单独提出的政策倡议、国家有关机构以党的政策为指导原则制定的相关政策,宪法、基本法、其他法律地方法规等、人大决定,行政法规、行政措施等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政措施等,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一、公共政策的特征(一)政治性制定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带有鲜明政治倾向(二)价值选择性政策制定必然涉及价值判断,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制定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三)层次性层次多样性(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四)阶段性政策制定阶段(问题察觉、议程建立、方案评估、政策采纳、合法化等)、后政策制定阶段(政策实施、信息反馈、效果评估、调整变更、政策终结等)(五)功能多样性目标取向看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执行结果看,政策表现为多重作用。,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六)合法性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包括:政治系统合法化、公共政策合法化(七)权威性以合法性为基础,以强制性为保障(八)普遍性广泛适用性(九)稳定性保持一定稳定性,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实体性政策:以价值分配作为直接目的的政策,会直接给人们带来利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和支付成本。比如,减免农业税程序性政策:规定如何做、由谁去做的政策,可能会有重要的实质性结果。比如,办事程序,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二、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向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分配服务或利益的政策。它通常是由政府资金来支持的。比如,产业政策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扶持、公共工程,等分配性政策通常没有直接受到损害的群体或个体,其成本由全体人民承担,因此遭遇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管制(规制)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加以限制与分配性政策不同,管制性政策减少人们的自由经济性管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目的是增进效率和确保公平交易。手段主要包括对市场准入、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会计等行为的管制,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社会性管制: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等目的而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的管制。确保卫生和健康(药品法、医疗法、传染病预防法、检疫法、麻醉药品管制等);确保安全(防止灾害和疾病、保护消费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枪支管制等);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污染管制、自然环境保护、放射物品管制、自然灾害防止)确保教育、文化、福利(教育质量、社会福利、文物保护等)美国将社会性管制称做HSE(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al)Regulation,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自我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是被管制对象(个体或群体)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行为。比如:自我管制性政策受到被管制团体更多的控制,而且他们把其用作保护和促进自身成员利益的一种手段。自我管制性政策目标的达成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政府参与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作为平等的主体鼓励、帮助或推动自我管制的达成,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再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是指那些涉及到不同群体间财富、收入、权力转移的政策,其目的不是财富或权力运用方式的改变,而是财富或权力的重新分配其典型是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进行财富转移的政策,比如,通过所得税(累进税率、负所得税)来进行财富转移再分配性政策从制定到维持都非常困难,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三、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公共政策还可分为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或将真正的不利条件强加给那些受相反影响的人。象征性政策多涉及人们所珍视的一些价值观,如和平理念、爱国主义和社会公正。绝大多数政策既非纯粹的象征性政策,也不是完全的物质性政策。,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分类,四、涉及公共物品的政策和涉及私人物品的政策公共政策可能涉及公共物品(不可分)的提供以及私人物品(可分)的提供。公共物品国防私人物品邮政、医疗扩大社会物品提供范围私有化运动,作用,调控功能,管制功能,导向功能,分配功能,公共政策的作用,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作用,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作用,1.导向功能 直接引导、间接引导 正向功能:正确引导,体现了公共政策与事物发展规律的协调一致 负向功能:错误引导,表现了公共政策与事物发展规律的冲突和矛盾。一些正确政策也有负向功能。2.管制功能 积极性管制正向激励,物质或精神奖励 消极性管制负向激励,物质或精神惩罚,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作用,3.调控功能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方面。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4.分配功能本质特征公正分配公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