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讲义资料.doc
城 市 规 划 原 理 讲 义第1章 城市与城镇化第1节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的概念1、字源学的解释中文:“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城”是指防御性的构筑物,“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卫民”。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城”与“市”逐渐合为一体,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出现成为古代的城市。因此,“城市”一词被用来表示这种集政治权利和贸易活动于一体的人口集中聚居地,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经济中心。英文:urban(城市、市镇),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2、城市的定义相关学科理解:经济学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 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社会学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 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地理学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 屋的密集结合体”。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城市构成的三要素:3、城镇设置的标准(2)设镇标准1984年民政部规定的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二、城市的形成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劳动大分工。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还没有掌握一定的生产能力,只能像其他动物一样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靠采集自然界的果实、捕食猎物来勉强充饥,因此哪里食物资源多到那里去。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宫室”“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嫁粟,幕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但渐渐的,人类掌握和种植周期性收获植物和对野生动物的驯化等,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人类以群体为单位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一旦因生存需要在某一个地方永久性的停留下,最早的定居形式原始的聚落也就产生了。考古学发现,原始的聚落大约出现在距今15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此后,在距今12000年至10000年前左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完成了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器时代,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伴随着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家畜驯养技术的掌握使人类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意味着不用再依靠移动来获取食物,另外作物的定点种植和剩余粮食的储藏都需要生活地点的相对固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使人类的居所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了最初的原始聚落。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剩余产品使私有制成为可能,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出现的,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发祥地,尽管城市产生的年代有先有后,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相同的。三 城市的发展1、城市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其历史进程如下:原始聚落城市雏形小城镇中型城市大城市大都市连绵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2、从时代发展言城市发展(1)农业时代的城市:生产力低,自然经济,多采用天然材料构筑城市实体,抵御自然的能力较差。城市大都选在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历史中,尽管出现过一些相当繁华的城市(如唐长安、古罗马、君士坦丁堡等)。但农业社会时期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根本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社会的城市数量、规模及其职能都是及其有限的,城市的发展也是非常缓慢的。东西方的古代城市由于社会经济体制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规划建设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自始自终都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城市规划与建设始终围绕着宫殿、官府衙署等单一中心展开,普通市民的生活被置于从属地位。因此在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广场、公共绿地等可以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例唐长安城。在城市规模方面。除古罗马以外,欧洲城市的个体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就有7个。唐长安城的用地面积达84km2而几乎同时期的古罗马城的用地规模仅为20km2(2)工业时代: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激烈变动与重组,也促进了大量工业城市的形成。(3)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生产力大大提高,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因此人类的生活方式随之变化,城市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将以科技和现代服务职能为主体,以高科技作为生产和生活的支撑,社会生活趋于多元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适居性、可持续发展等被置为城市发展的中心主题。四、对城市的认识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无论城市进化到什么程度,其中包含了多么复杂的功能,城市过去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今后依然是。明确了城市的这种基本性质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我们“以人为本”的看待城市,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2、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因此,任何规模或等级的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4、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5、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第2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含义城市化一般简单地解释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D、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章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一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二是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呈S曲线;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建立在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四、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缓慢,较长时间城市化才能达到30%;中期阶段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到60%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四、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大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一五” 时期(19531957) :正常上升时期。(2)“大跃进”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81965):剧烈波动时期。(3)“文革”时期(19661976) :基本停滞时期。(4)“四个现代化”时期(1977年以后):加速发展时期。 2、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动力机制为国家和政府80年代开始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资带动3、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速2002年,我国设立城市660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60个,县级市437个,设建制镇20601个。4、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1)大陆除京津沪三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区多位于东北、华北、西北;2)中等城市化水平省区主要在沿海和中部地区;3)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从西南向中部地区延伸。五、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3、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的出现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仍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主六、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化总是在那些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积聚。这已成为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继续推动城市化。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城市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更强,这种吸引力引导着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第1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夏、商、周时代1)西周奠定礼制城市规划理念时代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最著名的是周礼.考工记记述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代,记载周代官职制度的书籍)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都城九里( 3742.2米 )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涂)能同时并行九辆马车)。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南面是朝廷宫室,北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和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周王城图反映了“王者居中”和严谨对称的规划原则。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 , 开始“废黯百家 , 独尊儒术 ”, 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 ,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 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 , 礼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 3000 年左右。2)东周(春秋和战国时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多样化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 管子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最早阐述生产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出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提倡“因天材,就地利”的因地制宜思想,成为与周礼提倡的礼制等级思想并驾齐驱的两种规划体系;战国时代多元化思想2、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1)秦汉时代秦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城市规划中的神秘主义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另外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复道和甬道(两边有墙的通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古代城市规划史中有开创性的意义。汉长安城总体布局不规则,但宫殿部分的布局很严谨。西汉武帝时代以后礼制思想统治西汉武帝时代,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质是恢复周代礼制,并加以改造适应封建社会统治需要。2)三国、两晋、南北朝规划技术的发展三国时代曹魏邺城:轴线对称、皇宫居中、前朝后寝、功能分明的城市布局,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全面体现礼制思想的都城,在规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晋和南北朝:佛教盛行,风水学在城市规划上的影响日益广泛。3、隋唐隋唐长安城城市布局特征:唐长安城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1)中轴线对称格局;(2)东西两市;(3)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4)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共有100多个里坊,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坊内的道路呈“十字型”或者“一字型”。 4、宋1)北宋东京汴梁采用较传统的三重城墙、宫城居中偏北形式。废除了里坊制,城市总的布局较灵活,特别是水系穿越,适应了开放式的商业沿街布置的城市形式。2)南宋国都临安城一方面尊重一些礼制规定,将皇宫区规划得对称规正另一方面,街道布局因地制宜,与山河结合得很好。5、元、明、清1)元代元大都继隋唐长安城后另一个全部按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礼制思想,同时又结合了当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元大都选址的地形地貌特征2)明代:城市规划更加精细,技术上追求完美城市规划受功利主义影响很深明。北京城在元的基础上改建:北部收缩、南部扩展;突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正阳门外)形成商肆封建礼制制度已登峰造极,可以为所欲为。重视工程技术改进和运用。3)清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利用了明代基础,进行调整改造。在园林和住宅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不少成就。明清北京城的布局特点:(1)明清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2)城市布局应用了强烈的中轴线手法,重点突出,造成宏伟壮丽景象;(3)居住区在皇城四周,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型居住地段,民居多以四合院形式存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城市的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的都城最为突出。唐长安城到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达到了完善的境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等级和宗法礼制。二、欧洲古代城市规划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1、奴隶制社会1)古希腊城邦城市公共场所,民主共和制思想的反映。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5世纪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在当时的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神庙、市政厅、露天剧场和市场)取代了宫殿,成为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地区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核心。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2)古罗马城市建设的风格特征:(1)世俗化.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 大量出现(3)君权化.帝王炫耀功绩的工具,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4)军事化.建筑了大量军事功能极强的”罗马营寨城”,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等设施.3)欧洲以外的其他古代文明公元前2000年,埃及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卡洪城(Kahun)奴隶制典型城市。城西:贫民居住区;城东路北:贵族居住区;城东路南:中等阶层居住区。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封建时期)出现了很多封建主的城堡,在城堡外围发展起来城市,代表市民力量的市政厅逐渐取代封建城堡地位,成为城市政治和生活中心;10世纪以后,一些城市完全摆脱封建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如波兰的格丹斯柯和德国的汉堡等,公共建筑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是按规划建造的。由于中世纪的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的城市形态,以及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如锡耶纳的坎波广场)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 17世纪后半叶,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国家,宫殿广场为中心,宽广整齐的街道呈放射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第2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18世纪的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引起了人口的聚集,各类城市都面临同样的人口爆发星的增长问题。这样的人口增长使得原有城市中的居住设施严重不足,旧的居住区不断沦为贫民窟。,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的住宅,在房地产投机和城市政府对工人住宅缺乏重视的状况下,人口密度极高,服务设施配套不全,公共厕所、垃圾站等严重短缺,造成粪便和垃圾堆积,在这样的状况下导致了传染疾病的流行。尤其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被认为是这些贫民区和工人住宅区所引发的,引起社会和当局的恐慌,同时也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制度上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资本主义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各种社会改良主义者及一些从事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者和学者提出了种种设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一、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源自于英国莫尔(T.More)的“乌托邦”概念。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欧文(R.Owen)和法国的傅立叶(Charleo Fourier),他们在著书立说的同时通过实践来推广理想。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地安那州实践“新协和村”方案;傅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朗吉”为单位建设由15002000人组成的社区,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替代。(18591870年间,戈定(J.P.Godin)在法国Guise的工厂相邻处按照傅里叶的设想进行了实践。)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为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一些,也更深刻。空想社会主义是后来“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二、近现代欧美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及流派1、“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在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中提出“田园城市”理论,“田园”与“花园”有本质区别。田园城市的概念: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城市的有利因素在于有获得职业岗位和享用各种市政服务设施的机会。不利条件为自然环境的恶化。乡村有极好的自然环境,但是乡村中没有城市的物质设施与就业机会生活简朴而单调。大城市与自然隔离。霍华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他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具体地阐述其理论:城市人口30000人,占地404.7公顷,城市外围有永久性绿地。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也可建公共建筑物,它们的外面是一圈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商品展览馆,在外一圈住宅,再外面为宽128米的林荫道,大道当中是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城市不能无限制的发展,要控制城市的规模。霍华德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他强调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的原则。城市就象细胞增殖那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的复杂的城镇积聚区。即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中心城市,构成一个城市群,用铁路和道路把城市群连接起来。霍华德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研究,设想了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2卫星城镇理论1922年恩维(R.Unwin)提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1924年国际城市会议定义)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1)“卧城”阶段:19121920卧城特点:距母城较近,工作在母城,休息在卫星城。如巴黎28座居住城市。2)"半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特点:距母城约30公里左右;在卫星城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的居民就地工作;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实例: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魏林比(Vallinby),伦敦的哈罗(Harlow)。3)“独立的卫星城”阶段:二战后特点:规模比第一、二代扩大;独立性较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城市内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基本解决。实例:伦敦的卫星城米尔顿.凯恩斯(MiltonKeynes)3、“有机疏散”和“广亩城市”理论1)“有机疏散”理论1934年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Saarinen)在城市它的发展、衰退与未来 中提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有机疏散理论主要观点如下: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有机体,城市规划应是动态的。根治某些城市病应从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将城市的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疏散。城市的交通系统象人体的血液系统,根据运量的多少来设定流通渠道的大小: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有机疏散理论的影响: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的弹性规划、动态规划和连续规划等。 1960年代以后,也有许多尖锐的质疑。4、功能主义理论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在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走向上与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完全不同的是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新建一系列规模较小的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来解决大城市中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而柯布西埃则希望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明天城市”规划要点1、 是300万人口城市规划;2、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3、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居民于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中;4、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5、特别强调了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地下重型车道、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6、规划的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4、霍华德与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城市集中发展: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这两种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同时,这两种规划的思路也显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和规划体系。5、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理论中心;这一思想以两个关键因素为基础,一是人的需要,二是环境限度。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包括当代人、后代人的需要;环境限度是对人活动施加限制,对满足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在不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度内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城市各项资源和潜力并非可以无限使用,今天的使用要为明天的使用考虑其可能;要积极挖掘潜在资源,为不断发展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原则: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 再利用原则(Reuse) 再循环原则(Recycle6、雅典宪章经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近80年的城市改扩建实践,已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发现了很多建设规律。到了20世纪30年代,客观上要求对产业革命时代的 城市规划与建设作一全面的总结。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在雅典制定的城市规划大纲: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大纲认为,居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密度过大,缺乏敞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作用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大纲认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的布置,与居住区距离过远,因为工业在郊区建设,引起城市的无限制扩展,又增加了工作与居住的距离,形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因此大纲中建议有计划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大纲认为,游憩的主要问题是,大城市缺乏敞地,绿地面积少,而且位置不适中,因此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郊区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大纲认为,城市道路完全是旧时代留下来的,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未能按功能进行分类。局部的放宽、改造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 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大纲中提出的种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论点和建议,很有价值,对于局部的就解决城市中一些矛盾也起过一定的作用。这个大纲中一些理论,由于基本想法上是要适应生产及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而敢于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7、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另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多年的实践作了评价。马丘比丘宪章提出雅典宪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结果城市患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确实,雅典宪章后的城市规划基本上都是依据功能分区的思想而展开的,尤其在二次大战后的城市重建和快速发展阶段中按规划建设的许多新城和一系列的城市改造中,由于对纯粹功能分区的强调而导致了许多问题,人们发现经过改建的城市社区竟然不如改建前或没有改造的地区充满活力,新建的城市则又相当的冷漠、单调、缺乏生气。认为功能分区并不是一种组织良好城市的方法,“在今天不应该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并且强调“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他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起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8、1970年1980年的城市规划思想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对社会多元性的重视;人性化的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思考9、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新国际环境;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全球化与全球城市体系重组;对生态、文化的空前重视。8、1970年1980年的城市规划思想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对社会多元性的重视;人性化的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思考9、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新国际环境;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全球化与全球城市体系重组;对生态、文化的空前重视。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1节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一、 规划法规系统1、 主干法2、 规划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城市规划中的专项法是针对规划中的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3、 相关法由于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包含多个方面,涉及多个行政部门二、规划行政系统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各国和各地区的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体制: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三、规划技术系统规划技术系统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城市规划技术系统可分为两个层面: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性的开发控制第2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系统一、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等二、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规划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对比上版城市规划法,最大的不同是强调城乡统筹,最显著的进展是强化监督职能,最明确的要求是落实政府责任。乡村规划入法眼 村庄规划 改变村庄建设的无序状态 规划公开 今后规划越来越透明 违章建筑 地方政府有权查封并可强拆 保护遗产文化遗产纳入强制保护视野 规划修改 随意修改将违法,须经法定程序且不受干扰 发挥人大的作用监督城乡规划法共七章、七十条对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原则和全过程的主要环节作出了基本的法律规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人们在城乡发展建设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三、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城乡规划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划规章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四、相关法第3节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一、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一条规定:“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在管理活动中所审核的是城市规划图纸和建设工程图纸第5节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是程序合法、依据合法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3篇城乡空间规划第10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及编制内容一、概念1、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2、相关概念城市规划区(urban planning area):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成区(urban built-up area):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二、任务各国共同和基本的任务: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三、作用指导和控制城市发展通过城市空间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四、城市规划的目标(1)合理安排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等各部分的布局、用地和设施,使之各自实现其功能,互不干扰,并节约投资;(2)有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对外、对内交通系统,使所有的交通方式都获得最大的便利;(3)使城市各个部分居住区的用地大小、日照、绿地以及商业区的停车场和建筑间隔,都能达到最适宜的标准。(4)提供多种类型的、能满足所有家庭需要的安全、卫生和舒适的住宅。(5)提供在规模、位置和质量上都属于高标准的文体、教育、娱乐和其他服务设施。(6)提供足够而经济的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第1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具有地方性;4、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实践性。第2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一、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城市规划必要的前期工作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三个方面: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分析研究二、基础资料o 城市勘察资料;o 城市测量资料;o 气象资料;o 水文资料;o 城市历史资料;o 城市人口资料;o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o 市域自然资源资料;o 城市土地利用资料;o 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o 交通运输资料;o 仓储资料;o 城市行政、经济、社会、商业、金融、涉外机构、 科教文卫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o 建筑物现状资料;o 工程设施资料;o 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o 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资料;o 城市环境资料等。第3节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详细规划)。两个层面的关系: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详细规划可以通过反馈,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一、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2、主要内容(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的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