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范本.doc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 2.1概述1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2.2.1工程地质条件22.2.2水文地质条件4 2.3 降水目的及方法5第三章 降水方案设计6 3.1施工降水方案概况6 3.2基坑涌水量计算63.2.1参数选择63.2.2降水方案7 3.3降水设计参数8 3.4降水井的布置8 3.5地面沉降9 3.6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9第四章 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10 4.1技术要求10 4.2主要施工方法104.2.1工艺流程104.2.2施工方法104.2.3成孔过程中泥浆处理措施124.2.4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12 4.3 施工组织154.3.1进度计划154.3.2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154.3.3劳动力进场计划15第五章 施工保证措施17 5.1安全保证措施175.1.1防火安全措施175.1.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75.1.3施工机械安全措施18 5.2质量保证措施185.2.1质量管理措施和管理体系185.2.2降水井质量保证措施195.2.3防止降水对周围建筑影响的保证措施20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5.3.1管理目标205.3.2保证措施20第一章 编制依据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XXX站(原XX站)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4月);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XXX站(原XX站)主体围护结构图(电子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5月);XX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2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0)(2020年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20年版);XX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2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2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0); 建XX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0);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20);以上未提及的其他现行国家、XX省及XX市相关规范、规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2.1概述XXX站为地下两层(配线区局部一层)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两层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7+309.077,地下一层设计起点里程为K7+553.727,设计终点里程为K7+778.077,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7+700.077,车站总长度为469.0米。车站主体基坑深18.1m,小里程端盾构井处深约14.6m,大里程端盾构井处深约2020m。标准段基坑宽度19.7m,盾构井处宽24.6m,车站大、小里程端均设盾构始发井,本站基坑采用1000120201400钻孔灌注桩+内支撑/预应力锚索+临时立柱的围护结构形式。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条件本车站详细勘察中揭露了不同时代的地层,根据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性质、工程特征,结合XX市轨道交通4号线初、详勘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及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勘察总体技术要求XX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岩土分层系统,本车站岩土层可划分为4个大层,17个亚层,每个岩土层分别按岩土层代号、岩土名、时代成因、岩性描述(地质剖面图见附件)。A、第四系地层1)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的1碎石填土、2素填土和3淤泥质填土。1碎石填土(mlQ4):灰黄色,稍密中密,路面上表层30cm为沥青路面,下部主要以粘性土夹碎石为主,碎粒径以0.54cm为主,个别粒径大于6cm,含量约55,其余中细砂及粘性土充填。实测重型圆锥动探击数击数N63.5=350击,平均值为9.3击,按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5.8击。该层大部分分布,共80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0.5018.70m,层顶埋深0.00m,层顶标高92.16110.89m。2素填土(mlQ4):灰黄、灰褐色,主要以粘性土为主,可塑状,含少量植物根茎等。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击,平均击数为17.7击,压缩系数0.140.40MPa-1,平均值为0.25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共11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0.7010.80m,层顶埋深1.4015.70m,层顶标高94.01105.15m。3淤泥质填土(mlQ4):灰、灰黑色,可塑,仅MDZ3-KY-63为流塑状,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及大量有机质。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6击,平均击数为4.1击,压缩系数0.220.59MPa-1,平均值为0.34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主要为原水塘塘底沉积,零星分布,共4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1.302.70m,层顶埋深5.015.0m,层顶标高92.45103.31m。B、前第四系地层根据钻探揭露,本场区下伏基岩主要主要为古近系(E)半成岩和泥盆系基岩,分述如下:1)古近系(E)地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根据岩性及工程性质不同,可分为3个亚层3-1、3-2、3-3层,为交替沉积:3-1层粉砂质泥岩(E):红色、褐红色,为半成岩,成岩程度较深,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泥岩,岩芯较完整,呈柱状,RQD约为80%,部分接近地表,风化较强烈,呈坚硬土状,该层干强度较高,浸水后强度降低,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562020,平均值为114.8击。天然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8MPa,局部砂含量高,强度可达17.2MPa;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该层部分分布,层厚0.3013.80m,层顶埋深1.0043.00m,层顶标高61.46106.58m。3-2层泥质粉砂岩(E):灰白色为主,局部黄褐色,为半成岩,成岩程度较浅,泥质结构,局部呈短柱状,局部含泥少,呈密实砂状,浸水软化,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50188击,平均值为109.2击。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69MPa,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该层部分分布,层厚0.4012.40m,层顶埋深0.8042.60m,层顶标高63.08108.68m。3-3层砂岩(E):褐红色、灰色灰白色,部分已成岩,部分泥质胶结,已固结成岩石状的半成岩,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RQD约为40%,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较硬,强度高。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6.4MPa,最大可达40.2MPa,为较硬岩,该层部分分布,层厚0.4027.70m,层顶埋深0.8044.0m,层顶标高62.33104.53m。2)泥盆系地层(D):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场地位于苏盆向斜西翼近轴部,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倾向255°,倾角65°,泥盆系地层与西侧古近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接触带附近基岩破碎,岩芯呈碎块状。(1)全风化泥灰岩NH-1、强风化泥灰岩NH-2、中风化泥灰岩NH-3、强风化夹中风化泥灰岩NH-5呈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段相变为泥质粉砂岩,部分见有古生物化石,岩芯呈柱状,岩质坚硬,锤击震手,RQD约为70%。浅表层局部受风化作用,岩芯呈土状或碎块状,为全风化或强风化,全风化层呈黄灰色。个别钻孔中在中风化岩层以下出现岩芯呈现强风化与中风化夹杂在一起的情况,划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层,主要发育于靠近两套地层不整合接触面的位置,判断为缺失地层的剥蚀过程中受风化作用形成的不规则风化带以及受构造挤压引起的局部破碎带。根据岩石试验结果,中风化泥灰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020Mpa,最大可达49.7 MPa;本工点未在该层中揭露溶洞;有28个勘探孔揭示该层,该层未揭穿;层顶埋深1.02020m,层顶标高57.28108.03m。(2)全风化砂岩夹泥岩S-1、强风化砂岩夹泥岩S-2、中风化砂岩夹泥岩S-3、强风化夹中风化砂岩夹泥岩S-5呈灰紫、紫红色夹灰绿色,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浅表层局部受风化作用,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土状或碎块状;中风化砂岩夹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硬,岩芯呈短柱状、柱状,RQD约为40%;勘测期间部分钻孔(MDZ3-KY-16、MDZ3-KY-17)揭露中风化岩层以下出现全风化层或强风化夹中风化层,判断可能为受构造挤压引起的局部破碎带。根据岩石试验结果,中风化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1.9MPa,其中所夹部分石英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值可达37.6MPa。有10个勘探孔揭示该层,层顶埋深0.5032.00m,层顶标高76.97109.26m。(3)强风化砾岩L-2、中风化砾岩L-3灰、灰白、暗紫红色,厚层状构造,母岩成分为砂岩,夹砾成分主要为灰岩、硅质岩以及石英岩,一般粒径0.54cm,较大可达8cm,局部灰岩砾超过15cm,部分砾具磨圆度,该层强风化层厚度较大,最大可达31.7m,风化为砂夹砾石状,取芯较为困难。在钻孔MDZ3-KY-48中发育溶洞一个,溶洞高度11.9m。根据岩石试验结果,中风化砾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6MPa,其中所含灰岩砾的点荷载强度可能超过50MPa。仅6个钻孔揭露,层顶埋深19.930.1m,层顶标高76.5590.69m。3)溶洞2:本工程东段泥盆系地层为浅覆盖型岩溶区,地貌类型为侵蚀、剥蚀丘陵区,可溶性岩主要为泥盆系泥灰岩和砾岩;厚层泥灰岩中局部发育有溶洞,此次勘察未揭露;砾岩中砾主要为灰岩、硅质岩和石英岩,为钙质胶结,受构造影响,地下水活动强烈,砾岩中灰岩及钙质胶结部分受溶蚀后形成空洞,砾岩中硅质岩、砂岩砾残留下来,故砾岩溶洞中为砾石夹粘土充填,砾石成分主要为硅质岩、砂岩,与砾岩中一致,此次勘察在钻孔MDZ3-KY-49揭露溶洞1个,溶洞为半充填,充填物为含粘性土碎石,松散状,实测重型动探击数13击,平均值1.8击。按杆长修正后平均值为1.6击。2.2.2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地下水的赋存及类型拟建车站范围内无地表水系流过。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赋存于填土层的上层滞水,二是第四系砂卵石层的孔隙水,三是基岩裂隙水(基岩溶孔溶隙裂隙潜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及粘性土的饱气带中,普遍水量较小,且受含水层结构的影响,上层滞水通常无统一地下水位,上层滞水具有水量变化大、水位不稳定等特征。本车站孔隙水主要是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Q3fgl+al)砂卵石土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有效厚度15.019.2m,水位埋深6.08.40m。该卵石层主要充填物为砂土及黏土,富水性强,是主要是含水层,具有统一的潜水面,对基坑施工有一定影响。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灌口组泥岩裂隙中,其透水性、富水性较差,水量小。该含水层地下水富集规律性较差,在裂隙、特别是构造裂隙发育地段,某些地方可形成富水块段,涌水量较大。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侯,多年平均降水量947mm及年降雨日达104天以上,充沛的降水量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其入渗补给量占垂向补给量的23%左右。另外,拟建场地地下水还接受北西方向过水断面的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的径流形式主要为孔隙间渗流。地下水渗流方向为水头相对较高处流向水头相对较低处,地下水径流方向大体由北流向西南。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12、1、2月份,以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在天然状态下,区内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 35m;洪水期地下水埋深24m,近来最高水位埋深约2.03.0m。本次勘察期间该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6.08.40m,稳定水位高程496.935494.655m,由于受周边降水施工的影响,故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近年来的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根据XX省环境监测总站多年的观测资料,地下水位的年变化幅度多在1.03.0m之间。2.3 降水目的及方法为防止桩间渗水带出泥沙,保持基坑开挖时基底无水,在土石方开挖期间利用降水井对基坑进行降水作业,确保土方挖运时基底无水,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及围护桩施工前,原则上沿基坑周围布置降水井。车站施工期间采用管井坑外降水,降水井直径为800,围绕车站基坑布置,降水井间距30m,局部土层较厚处降水井间距为2020挖孔桩施工期间,应保证地下水位降至桩底下1m处,基坑开挖应保证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下0.5m。第三章 降水方案设计3.1施工降水方案概况XXX站基坑底标高为87.883-90.315m,降水井井底标高83.61m,施工降水采用深井管井降水,井孔为旋挖钻成孔,间距30m,孔径800mm,井深19.38-26.11m,降水。井管为UPVC型滤管,内径325.4mm,外径355mm,管外包一层60目尼龙网(详见车站主体降水井结构图)。滤管吊放好后沿井管周围均匀投放滤料,滤料为直径47mm的碎石,滤料填至井口下3m时用粘性土填实夯平。图3-1 车站主体降水井结构图3.2基坑涌水量计算3.2.1参数选择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结构平剖面设计资料,进行涌水量计算。依据构筑物的埋深和涉及抽降含水层,计算含水层涌水量:(1)等效半径式中,ro 基坑等效半径,m;A 降水井围成的面积,m2。(2)抽水影响半径计算潜水影响半径采用下式:式中,R 影响半径,m; 设计水位降深,m;H 含水层厚度,m;k 渗透系数,m/d。(3)涌水量(Q)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式中,Q 涌水量,m3/d;根据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和前述计算公式,本工点的涌水量计算结果见表3.2-1。表3.2-1 涌水量计算参数表注:基坑涌水量计算中未考虑地表水位等因素对涌水量计算值的影响。(2)基岩裂隙水与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计算时全部按1素填土(粉质粘土夹碎石)渗透系数做不利考虑计算涌水量。3.2.2降水方案根据勘察资料、结构施工顺序、现场施工场地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确定降水方案如下:(1)根据工程筹划,先施工车站主体,车站附属结构可利用车站主体降水井进行施工。(2)碎石填土层以下泥岩和粉砂岩呈互层状分布,不同地层交接面易存在残留水,需采取插管导流并辅助坑内明排等措施。(3)为了及时地了解地下水情况及降水实施效果,在基坑外侧利用降水井进行水位观测,根据观测的地下水位,及时地调整泵型泵量,以确保良好的降水效果。(4)在大面积降水前,先选取12口井进行降水试验,并根据降水试验的数据指导后续施工。3.3降水设计参数(1)单井出水能力q式中,q 单井出水能力,m3/d;r过滤器半径,m; l滤管有效工作部分长度,m。(2)降水井的单井设计流量式中,n 井数;q 单井设计流量,m3/d;根据上述计算分析,确定降水设计参数见表3.3-1。表3.3-1 降水设计参数表注:降水井井深以地面标高107.61m计算确定,降水井井深以井底标高83.61m控制;管井内安装潜水泵,降水井泵量选用3m³/h以上。施工时应根据水位观测孔内实际水位情况及时调整泵量、泵的吊放位置,以满足降水需求。3.4降水井的布置详见降水井布置图(附图)3.5地面沉降降水引起的地层压缩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S计算剖面的地层压缩变形量(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应根据地区工程经验取值;降水引起的地面下第i土层的平均附加有效应力(kPa);对黏性土,应取降水结束时土的固结度下的附加有效应力;第i层土的厚度(m);土层的总计算厚度应按渗流分析或实际土层分布情况确定;第i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kPa);降水引起的沉降计算结果见表3.5-1。表3.5-1 沉降计算主要参数表经计算,降水漏斗中心的最大沉降S约为6.67mm,总沉降量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降水过程应保持连续降水,即在结构抗浮措施未发挥作用前降水井保持连续工作,并且加强观测监控,依照反馈数据及时调整降水措施。3.6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沿主体结构基坑的桩顶冠梁上,设挡土墙,墙体高度高出地面2020,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当由于下雨等原因造成基坑表面积水时,应加大降水力度,确保满足基坑开挖要求,并在基坑内采用挖排水沟、集水井的方法积水,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第四章 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4.1技术要求基坑工程施工降水的要求很高,如果不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底以下是无法保证安全和正常施工的,控制不当会造成基底土体隆起、围护结构整体倾覆及地面沉陷等严重后果。施工降水必须要满足建筑工程基坑技术规范和地下地铁工程有关规范要求。1、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1m。停止降水时,必须验算涌水量和结构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得停泵;应在基坑回填土至原水位以上时方可停泵;2、降水观测孔沿基坑中心向两侧垂直成排布设,并宜延长至基坑外2-3倍降深长度,临近地表水、地下给排水管道附近的渗漏水层和临近建筑物应增加观测点;3、抽水实施三班制,每班均需对各口降水井的流量和水位进行观测,及时反馈数据以便指导施工。观测水位时,应在降水前观测初始水位高程,以后定期观测,雨季增加观测密度。降水抽出的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初始降水时含砂量不得超过1/10000,稳定后含砂量不得超过1/20200),发现含砂量过大或水质混浊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4、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不得渗漏和流入基坑,遇大雨或暴雨时,必须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排除,并配备排污泵,随时启用。4.2主要施工方法4.2.1工艺流程在场地提供工作面后马上准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进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定位探管 钻机对中 成孔 井管安装 填充滤料 洗井 试抽 正式抽降水(水位、含砂量观测) 停泵拔管4.2.2施工方法1、定位探管 井位施放时详细调查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开孔的方法,当确认地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 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但间距最大不应超过130%设计井间距; 基槽土方开挖前,降水井的布设应已形成封闭或超前2倍基槽宽度。2、钻机对中将冲击钻机安装好后移至井位附近,核对井位,将钻头中心对准管井中心点,调节钻机垂直度,井身要做到一下要求: 井径误差±2020; 垂直度误差1%; 井深应满足井结构图中文字说明部分的要求。3、成孔宜采用旋挖工艺成井。4、填充滤料(1)含水层段滤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滤料含泥量3%,粒径4-7mm;(2)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值。6、洗井1)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2)下管、填料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不能超过4小时;(3)如果泥浆含泥砂量较大,可先进行捞渣,再进行洗井;(4)当洗井效果不好时,可采用空压机高压洗井,洗井调控压力可采用0.30.7Mpa,洗井时自上而下,每10m洗一次。7、试抽管井运行前进行试抽,检查抽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现象,如情况异常,应进行检修。8、正式抽降水试抽正常后进行正式降水,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2020水位没达到设计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位达到设计深度后,每天观测一次水位。观测时记录水位、流量、含砂量,抽水过程中还应经常对抽水机械的电动机、传动轴、电流及电压等进行检查。为防止因降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管井抽水半小时内含砂量小于1/10000,管井正常运行时含砂量小于1/50000。9、维护降水期地下水观测:(1)维护降水期应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观测,并对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时进行分析;(2)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每个工点均布置水位观测孔。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一星期内)每天观测水位1次,水位稳定后(一星期后)每天观测2次(早晚各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后,每周观测1次,直至基础施工完毕。特殊情况下的观测频率:雨季期间、雨后等特殊情况下加强观测,每日观测2次以上,至特殊情况结束。4.2.3成孔过程中泥浆处理措施为了避免在降水井成孔施工过程中泥浆渗漏,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XX市民带来不便。特制定以下泥浆处理措施:1、在每口桩机工作范围内安装铁皮专用泥浆池,如受场地限制无法安装铁皮泥浆池时,可采用砖砌式泥浆池。2、在安装铁皮泥浆池时,池底四周必须采用膨胀螺丝固定,以防止泥浆池受侧压力的影响造成泥浆泄露。3、在成孔过程中,工人必须随时观察泥浆池的稳定性以及泥浆液面标高,泥浆面必须低于泥浆池上口30cm。4、在洗井过程中,必须采用泥浆泵及泥浆管将泥浆排放到挖好的沉淀池内,经沉淀后XX市政管道,严禁将泥浆直接排XX市政污水、雨水管道内。5、每口井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好施工现场,做好文明施工工作。4.2.4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4.2.4.1基坑地下水降不下去1现象 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的排水能力有余,但井的实际出水量很小,因而地下水位降下不去。 2原因分析(1)井深、井径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井内沉淀物过多,井孔淤塞。(2)洗井质量不良,砂滤层含泥量过高,孔壁泥皮在洗井过程中尚未破坏掉,孔壁附近土层在钻孔时遗留下来的泥浆没有除净,结果使地下水向井内渗透的通道不畅,严重影响单井集水能力。(3)滤管的位置、标高以及滤网和砂滤料规格未按照土层实际情况选用,故渗透能力差。(4)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个符,井管滤管实际埋没位置不在透水性能较好的含水层中。3预防措施(1)深井井管宜按下列程序施工:井管测量定位控井口、安护筒钻孔回填并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安装深井泵(潜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2)钻孔孔井应大于井管直径,井深应比所需降水深度深68m;井管应垂直放在井孔当中,四周均匀填砾砂,砾砂应用铁锹下料,不允许用机械直接下料,防止砾砂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砾砂填至井口下1m,然后用不含砂的粘土封口至井口面。(3)在井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泵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达到地下水渗流畅通。抽出的地下水应排放到深井抽水影响范围以外。 (4)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和砂滤料规格应根据含水层土质颗粒分析。(5)在土层复杂或缺乏确切水文地质资料时,应按照降水要求进行专门钻探,对重大复杂工程应做现场抽水试验。在钻孔过程中,应对每一个井孔取样,核对原有水文地质资料。在下井管前,应复测井孔实际深度。结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水文地质情况配井管和滤管,并按照沉放先后顺序把各段井管、滤管和沉淀管依次编号,堆放在井口附近,避免错放或漏放滤管。(6)在井孔内安装或调换水泵前,应测量井孔的实际深度和井底沉淀物的厚度。如果井深不足或沉淀物过厚,需对井孔进行冲洗,排除沉渣。4治理方法(1)重新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出水量正常。(2)在适当的位置补打深井。4.2.4.2 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不足或降水速度慢1现象 (1)观测孔水位未降低到设计要求。 (2)在预定时间内达不到预定降水深度。 (3)基坑内涌水、冒砂,施工困难。2原因分析 (1)基坑局部地段的深井量不足。 (2)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型号选用不当,深井排水能力低。 (3)因土质等原因,深并排水能力未充分发挥。 (4)水文地质资料不确切,基坑实际涌水量超过计算涌水量。 3预防措施(1) 先按照实际水文地质资料计算降水范围总涌水量、深井单位进水能力、抽水时所需过滤部分总长度、点井根数、间距及单井出水量。复核深井过滤部分长度、深井进出水量及特定点降深要求,以达到满足要求为止。深井布置应考虑基坑深度和形状,可沿基坑四周环形布置,也可在基坑内点式布置。深井的井距一般152020渗透系数小,间距宜小些;渗透系数大的,间距可大些。在基坑转角处、地下水流的上游、临近江河等的地下水源补给一侧的涌水量较大,应加密深井间距。(2)选择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时应考虑到满足不同降水阶段的涌水量和降深要求。一般在降水初期因地下水位高,泵的出水量大;但在降水后期因地下降深增大,泵的出水量就会相应变小。(3)改善和提高单并排水能力,可根据含水层条件设置必要长度的滤水管,增大滤层厚度。对渗透系数小的土层,单靠深井泵抽水难以达到预期的降水目标,可采用另加真空泵组成真空深井进行降水;真空泵不断抽气,使井孔周围的土体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地下水则能较快的进入井管内,从而加快了降水速度。(4)一般深井滤水管设在底部,抽水先抽滤管部位的下层水,上层水由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土体的空隙往下慢慢渗透,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的含水率;这样土层越厚,降水需要的时间越长。采用多道滤管则可缩短降水时间,但要注意每道滤管挖土暴露后要立即用毛毡或其他材料将其封闭,防止影响抽水效果。 4治理方法 (1)在降水深度不够的部位,增设深井。 (2)在单井最大集水能力的许可范围内,可更换排水能力较大的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 (3)洗井不合格时应重新洗,以提高单井滤管的集水能力。4.3 施工组织4.3.1进度计划根据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情况,预计2020年11月10日开始进行降水井施工,于11月19日完工,总工期10天。其中施工准备1天,测量放线1天。4.3.2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机械、设备配置:按照此方案进行机械设备的选型配备,同时考虑了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设备、备用设备,以确保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确保上投入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设备数量充足,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吨位数量(台)用途备注1旋挖钻机中联ZR280A-12成孔2潜水泵QS40-325.5KW88洗井3切割机J36-400A2.5KW24电焊机BX40011KW2接管5潜水泵开关箱886水准仪DNA030.1mm1表4-1 拟投入本工程工程的主要机械表 4.3.3劳动力进场计划施工降水直接影响后续工序施工,必须尽快完成,工期紧,为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拟投入两台钻孔机同步施工,劳动力按每台钻机一个小组,共2个小组配备。在施工期间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其适合本工作岗位的要求。根据综合考滤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场地条件的限制,确定降水井施工的劳动力数量。 序号工种人数1管理人员12成孔技工103机修工14电工、焊工25起重工26普通工10合计26表4-2 降水井主要工种劳动力用量表注:以上人员作为参考,必要时根据施工情况增减人员,在施工中尽量利用多技人员。第五章 施工保证措施5.1安全保证措施工程安全管理上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方针和指导思想,贯彻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认真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检查,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为此,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分级负责安全保证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施工作业队队长认真贯彻项目经理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章程,参与制定安全措施,负责正确指导作业队按照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等要求进行施工生产,严禁违章指挥。及时纠正工人忽视安全生产的思想,随时制止工人违章作业。组织作业队正确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随时检查作业环境安全情况和施工机具、作业通道、安全防护设施等完好情况。5.1.1防火安全措施1、易燃易爆材料集中堆放,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并由安全员落实到位。2、实行动火申报制度,严格控制火源、电源及明火使用。3、易燃易爆物必须按规定放置,妥善保管。4、严禁在工地利用明火取暖;严禁在施工现场和材料加工场地吸烟。5.1.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应由取得特殊工种上岗证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2、所有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机电设备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电”设保护装置。场内禁止使用裸体导线,架设的电力线路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3、 变压器设置围栏,设门加锁,专人管理,悬挂警示牌,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4、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设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各类电器开关箱和电器设备,按规定设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禁止电源开关箱内存放工具、杂物,并加锁。5、检修电器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应挂有警示牌或派人看管,严禁带电作业。6、安放潜水泵时,电缆等应绝缘可靠,并设保护开关控制。5.1.3施工机械安全措施1、车辆驾驶员和各类机械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对驾驶员、机械操作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2、严禁酒后驾驶车辆和操作机械,车辆严禁超载、超高、超速驾驶,禁止使用带病的车辆、机械和超负荷运转。3、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应集中停放,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4、 指挥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蛮干作业。5、 起重作业应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0)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6、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必须定期进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在运行中禁止工作人员跨越钢丝绳,用钢丝绳起吊、拖拉重物时,现场人员应远离钢丝绳。7、设专人对机械设备、各种车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机械伤害事故。5.2质量保证措施5.2.1质量管理措施和管理体系5.2.1.1质量管理措施1、实施方案审核交底,通过确保方案的实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2、严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3、确保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5.2.1.2质量体系框架图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的质量管理体系。图5-1项目质量体系框架图5.2.2降水井质量保证措施1、成孔时精心施工,杜绝塌孔事故发生,防止因塌孔而危及周围建筑物安全;成孔保证孔径上下一致,圆顺垂直,防止井孔缩径、倾斜;2、各节井管焊接时上下管应对准,保证上下同心、焊接严密,不透水、不漏气;降水设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在组装前必须经过检查和清洗,滤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损坏滤网;3、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口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时间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达到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小于0.1 ;4、抽水前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抽水开始后,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达到以后观测一次;5、控制单井出水量及抽水强度,减少降水影响范围;6、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要求的降水深度;7、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降水井点系统设双电源供电,除XX市政电力外,配备发电机XX市政停电时采用发电机组供电;8、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沉淀池,严禁渗漏;9、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5.2.3防止降水对周围建筑影响的保证措施为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地表土体及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陷,而导致道路、建构筑物的下沉开裂,降水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落实测量人员定点观测,并且及时取得数据,以保障施工安全。2、降水时注意控制降水速度和抽水量,避免降水过快对基坑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围护挖孔桩施工时,应根据桩孔的成孔速度进行降水,保证挖孔桩的开挖安全。3、一旦发现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水量变化异常或局部区域出现超降现象,则应马上分析情况,查明原因,停止降水。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必要时进行地下水回灌,回灌采用机械加压灌注法。4、回灌井点的布设与施工(1)回灌井点沿降水井外围均匀等距布置,与降水井间距大于6m,井深进入稳定降水曲面下1m,井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其成井工艺、埋设方法可参考降水井点施工的工艺和方法。(2)回灌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调节,尽可能保持抽灌平衡,回灌注水压力应大于0.5个大气压。(3)回灌水采用清水,以保持回灌量(也可用排出的地下水),发生堵塞时及时进行井点冲洗。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3.1管理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XX省和XX市及公司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使施工现场保持干净、整洁,成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我们将重点控制水污染、噪声污染、泥浆污染等,实现施工与环境和谐,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限度满足环境美化要求。5.3.2保证措施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各作业组负责人组成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分工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层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对施工全过程跟踪监督、检查、监控、量测,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的保护。2、施工现场按合同文件有关要求设置“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文明施工管理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按规定内容标明各项目内容。3、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施工区的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出碴及出入料口等场地设置围蔽;以减小噪音、粉尘、弃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成孔作业时,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扬尘对大气产生污染;工地内存放的土石方、砂石材料、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采取洒水或遮盖等措施,防止扬尘。5、施工现场设泥浆、废水沉淀池,防止水污染及环境污染。6、对钻机必要时增设隔、挡噪声的板、棚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