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论语》选读系列课件《一》为政以德.ppt

    • 资源ID:4953129       资源大小:266.6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语》选读系列课件《一》为政以德.ppt

    论语选读系列课件一,为政以德,读准字音冉有仆 富庶 恪守 千乘 颛臾 盍彻乎 南宫适 后羿 浇奡通假字“共”通“拱”“道”通“导”“与”通“欤”,(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提倡以德治国【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2)【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主张德治、礼治,将之与法令、刑法比较【评析】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他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单靠道德人格的力量来维护政治清明、社会和平,是不可能企及的。道德并不具有决定政治的作用,德治主义不免有理想化的性质。,(3)【原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先富民,后教民【评析】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符合现代政治学的观点: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前提,为基础。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4)【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百姓的信任是最重要【评析】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经济)、兵(国防)、信(道德)。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民心向背,历来是为政者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5)【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对统治者的要求:敬事,信,节用,爱民,使民以时【评析】本章孔子所阐述的治理国家的三个方略,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以民为本”,就是主张治理国家要对人民负责,工作严肃认真,要取信于民,要节俭开支,要减轻人民负担,要尊重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规律,要合理利用民力等。,(7)【原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反对统治者搜刮民财【评析】鲁国的三家(季孙、孟孙、叔孙)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去声讨冉求。,(8)【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建议降低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使民富【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9)【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统治者应“正身”【评析】这一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尚德正身的重要性。孔子主张统治者应以身作则,端正自身,才能使民信服。这也是“德政”的体现。,(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统治者应注重道德的感召引导【评析】孔子反对杀伐来治民,主张以身作则来化民。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君主向善道,行仁道,百姓也会向善从善。道德具有超越一切的无形力量,为政者具有了这一禀赋,便拥有了政治人格和权力权威,也就拥有了为政治国的资质。,(11)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统治者应当:庄、孝慈、举善、教不能【评析】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善于使用人才和教育百姓,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君子不重则不威”,统治者如果没有君子之风,就缺乏号召力。,(12)【原文】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统治者不应杀伐而应以德化民【评析】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6)季氏将伐颛臾反战。治国要均、和、安、修文德【评析】这一章又反映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寡”是人口少,“贫”是财富少,属于国力发展问题;“均”是贫富差距小,属于社会公平问题;“安”是安定,属于国家安全问题。发展当然是硬道理,但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解决好公平问题和安全问题,“远人”就会归顺。如果没有解决好公平、安全问题,“远人”就不会归服。不归服怎么办?只能自修文德,才好怀柔远人,消除内忧外患。,特殊句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无乃尓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是谁之过与?,特殊用法: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孔子为何不同意伐颛臾?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 二是颛臾在邦城之中,不必伐 三是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孔子如何反驳冉有的辩解?引用论证 比喻(类比)论证找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是鲁君的势力范围。,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主要思想:,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以德从政、以礼从政,小结: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是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以道德教化作为规范君主行为、治理国家社稷、管理庶民百姓的主要治国手段,运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以达到社会稳定之目的一种学说。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称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孔子说“均无贫”,这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而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相关成语,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大动干戈:发动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注意事项

    本文(《论语》选读系列课件《一》为政以德.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