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九章.ppt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如商业银行的概念与起源、职能作用、组织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如资产负债业务、中间及表外业务;还要学习有关商业银行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职能作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商业银行开展的基本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容及方法。,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一)古代货币经营业,1.业务范围: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等与货币有关的服务工作。,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一)古代货币经营业,2.业务特点:保有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相反。,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原始银行演进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三个转折点全额准备金制度演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得以扩大;保管凭条演化为银行券,使现代货币得以产生;保管业务演化为存款业务,并使支票制度、结算制度得以建立,使商业银行具有了创造货币、创造信用的功能。,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二)现代银行业,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创办,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二)现代银行业产生的两条途径,组建新的股份制银行,旧有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现代银行业,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小知识: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猜一猜: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是?,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 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是1896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于1897年4月26日正式开业的。,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三)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就是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就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能称之为商业银行。,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三)商业银行的概念更多的内涵: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是存款货币的主要提供者,商 业 银 行,基本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二、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 1.信用中介功能 2.支付功能 3.信用创造功能 4.政策功能 5.服务性功能,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银行 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2.按组织制度划分: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类型:1.按业务对象分:批发性银行、零售性银行、批发零售兼营性银行 2.按地域范围划分: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国际性银行 3.按业务经营范围分:职能分离型银行、全能型银行,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实行的是银行分业制。美国的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已经于1999年11月4日转变为实行全能银行制,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分业经营体制。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经营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我国的银行业:,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四、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服务范围日益扩大银行业务的证券化趋势愈发明显金融监管逐步放松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业务的全球化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一、商业银行管理的原则,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资产管理管理理论,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三、负债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理论成因分析:第一,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第二,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的上升,迫切需要银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资金。第三,银行管理制度的限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存款利息在吸引资金方面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竞争力下降。第四,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了银行家的冒险精神,刺激了负债经营的发展。,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的储备资产的方式。一旦商业银行需要周转资金,完全可以向外举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负债作为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经营重点。第二、主动负债是该理论的重要方法。第三、负债经营是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均衡的工具。,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三)负债管理理论意义为银行加强经营管理、保证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较好的解决了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为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由于主动负债增强了银行的资金实力,因而也就增强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商业银行的作用更加显著。,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三)负债管理理论局限性与“三性”均衡的要求发生矛盾。负债经营可能引起债务危机,导致经济的全面波动,特别是可能引发、助长通货膨胀。如果商业银行的外部债务过多,而资产又不能及时收回,为了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只好滥用自己信用创造的功能,更多的派生存款,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微观与宏观的危机凸现。,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1.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总量、结构等方面 的差异达到相互搭配,以实现盈利性、安 全性、流动性三者的协调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资金汇集法、资金分配法、差额管理法、比例管理法、线性规划法,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流动性高低排列),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资本、银行资本概念 商业银行的资本(Capital)是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者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资产(Asset)不同。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与会计学定义主要差异是,除了产权资本外,还可拥有一定比例的非产权资本,即债务资本。,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资本、银行资本概念 商业银行通常把产权资本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把债务资本称为二级资本或从属资本,因此商业银行资本具有双重性质。巴塞尔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业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最后确立了商业银行资本双重性的国际规范。,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资本、银行资本的构成()优先股()普通股股权(普通股、资本盈余、留存盈余)()长期资本性票据和资本性债券()补偿性准备金(资本准备金、损失准备金)、巴塞尔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参见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三、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负债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存款业务创新,借入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向银行同业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回购协议、转抵押从金融市场借款发行金融债券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结算中负债结算保证金支票结算联行汇差占用,三、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负债业务,四、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资产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1)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同业存款(2)贷款资产(3)证券资产(4)固定资产(5)汇差资金,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准备金-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的提款要求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它由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组成,其中后者占主要部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准备金是收益最低的资产,但却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业务经营活动。,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有风险且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之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金融服务活动。我们常说的银行三大业务之一的中间业务,就属于广义表外业务的范畴。,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表外业务是从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表外业务一词的出现并非是因为所有银行业务可分为表内、表外两块,而是针对银行业务有从表内向表外转移这一现实趋势提出的。巴塞尔协议所定义的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表外业务:)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担保、备用信用证、贷款出售、保证、赔偿等)银行贷款承诺类资产出售、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信贷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期货、期权、互换、远期,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信用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等。,六、银行电子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网络银行给客户带来极大的快捷与方便。,自助银行的建立同样给客户带来更广泛、更高质量的服务。,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与特征,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风险:由于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指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使商业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普遍性扩散性隐蔽性客观性可变性,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资本风险决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经营性风险,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三、商业银行风险的处置,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的预防: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防”火“屏障风险的回避: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避重就轻风险的分散:“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的转移:用合法手段转移风险风险的补偿:用资本、利润、抵押品等补偿遭受 的损失,四、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分类管理(一)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含义 贷款的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者是金融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所能够获得到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的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做出评价。,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二)贷款风险分类的内容:以贷款内在风险的大小为依据: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按贷款的保障程度: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贷款;按贷款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贷款风险分类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第二、有助于银行会计部门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第三、有助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建立。第四、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以及货币当局的监管 另外,货币当局要对商业银行实行有效监管,必须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与监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制定和发布统一的贷款分类标准。同时这种贷款风险分类法还是中央银行利用市场机制处理有问题商业银行的必要条件。,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是存款货币的主要提供者,而不是 唯一的提供者;2.单一银行制的商业银行和分支行制的商业银 行的区别;3.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4.商业银行信用分析6C原则;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本章重要概念,呆帐,坏帐 Bad Debt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超额准备金 Excess Reserves单元银行制 Unit Banking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本章复习思考题,商业银行的概念是什么?通过商业银行概念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到商业银行怎样的变化趋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其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什么?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有哪些?在未来的市场中,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银行业务是什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是什么?风险的种类有哪些?风险管理的步骤是什么?,讨论题,高新技术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助学贷款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