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血液一般检验.ppt

    • 资源ID:4944279       资源大小:2.58MB        全文页数:19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血液一般检验.ppt

    第一章血液学一般检查,第一节 概论,血液一般检查的临床应用血液生理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的抗凝血涂片的制备血细胞染色血细胞显微镜计数,血液一般检查的临床应用,1、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检验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确定诊断的主要依据。,例:anemia,依据: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leukemia,依据:血象和骨髓象,肾脏有实质性损伤的依据:,尿液中出现蛋白、细胞、管型,2、为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在疾病过程中,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尿中成分变化、ESR、网织红细胞等。,3、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和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如血象和肿瘤细胞学的普查等用于预防疾病、点彩红细胞计数用于铅中毒诊断。4、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及手术前准备。,血液生理概要,1、血液的组成 有血细胞(45%)和血浆(55%)两部分组成。,血液生理概要,血清与血浆的区别,血液生理概要,2、血液的主要理化性质(1)血量 占体重的6-8%,成人约4-5ml;(2)颜色 来自血红蛋白(3)悬浮稳定性RBC膜上唾液酸根形成的Zeta电位的作用。(4)粘滞性血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5)比重和渗透浓度:比重:全血为1.0511.060;RBC约为1.090;血浆为1.0251.030。血浆渗量为290310mOsm/kgH2o(6)PH及凝固性:PH7.357.453、血液的功能:运输、协调、维护内环境、防御。,血液标本的抗凝,物理抗凝化学抗凝生物抗凝,物理抗凝,将血液注入有玻璃珠的小瓶中,不断地旋转摇动,使形成的纤维蛋白全部缠绕粘附于玻璃珠上,使血液不能凝固。适合于免疫学、细胞菌学、SLE等检验。,化学抗凝,1、柠檬酸钠(枸橼酸钠),a.抗凝原理:螯合钙离子,使用方法 配成109 mmol/L的浓度和血液1:9;若用于血沉试验为1:4,c.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血沉、血液保养液(毒性小)。不适用于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导致白细胞形态改变)。,2.草酸钠(乙二酸的钠盐),a.抗凝原理:草酸钙沉淀,b.使用方法 草酸钠0.1mol/L和血液1:9,c.适用范围:止血学检验,化学抗凝,3.双草酸盐抗凝剂,a.抗凝原理:草酸钙沉淀。,使用方法:草酸钾0.8g,草酸铵1.2g(100ml)与血液1:10(80C以下烘干)。,适用范围:红细胞检验(红细胞比积、计数)。不适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及白细胞形态改变)。,化学抗凝,4.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a.抗凝原理:螯合钙离子,b.使用方法:15g/L浓度EDTA 和血液为1:10(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的用量为1.52.2mg/ml),适用范围:对血细胞形态影响小-血细胞计数;但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吞噬功能-不宜做止血学检验及血小板功能检验及制备血涂片等。,化学抗凝,5.肝素(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抗凝原理:低浓度时抑制因子a、和PF3之间的作用,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还能抑制凝血酶的自我催化及抑制因子的作用;高浓度时阻断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反应。,b.适用方法:1g/L浓度的肝素钠与血液1:10,生物抗凝,优点: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不致溶血、能耐高温。,适用范围:红细胞检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积)和多种生化分析。不适用于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可使涂片产生蓝色背景、白细胞聚集)。,生物抗凝,血涂片制备,新玻片的处理旧玻片的清洁血涂片制备的方法:影响手工法血膜厚度的因素:手工法血膜的评价标准:,血细胞染色,常用染色方法:瑞氏染色的原理瑞氏染液的组成: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瑞氏染色的质量评价:常采用瑞氏染液的吸光度比值(RA)作为质量评价指标。且RA(A650nm/A525nm)=1.30.1为适宜成熟指数。,三、血细胞显微镜计数法,(一)原理 用一定的稀释液将标本作定量稀释,混匀充入计数池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中的血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血细胞总数。可用于血液中细胞计数;尿液中细胞、管型计数;精液中精子计数等。,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盖玻片,1855 年 发明计数红细胞的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法是最可靠和最经典计数技术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池,质量控制,(一)、技术误差1、采血部位不当2、血液凝固3、稀释倍数不准4、充液不当5、识别错误6、器材不符合要求,(二)、固有误差(inherent errors)泊森分布:SD=m CV=注:SD为标准差、m为计数的平均数、CV为变异系数。由此,计数范围大,计数细胞多,计数误差就小。,1/2,1,m,1/2,第二节 血液常用检查(Rt),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形态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检查,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白细胞呈球形,有核,直径7-25m,在机体内具有防御的功能。正常外周血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五种。白细胞的发育:骨髓内的多能干细胞 原始粒细胞 成熟粒细胞。,(一)测定方法及评价1、显微镜计数法 2、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二)、参考值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6个月-2岁小儿:(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见后,若含有有核红细胞,需校正白细胞数。校正公式:白细胞数=式中:X校正前白细胞数 Y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 见到的有核红细胞数例:校正前白细胞数为12.5109/L,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见到有核红细胞25个。则:白细胞数/L=12.5 109/L,常规考核标准(RCS)RCS=WBC4109/L,RCS30%;WBC(4.114.9)109/L,RCS20%;WBC15109/L,RCS15%;超出上述标准为不合格,白细胞分类计数法(differential count,DC),(一)测定方法及评价制备血涂片血涂片染色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百分率,注意事项1、减少计数误差(计数细胞数、计数方法)。2、注意有无有核红细胞、幼稚白细胞、寄生虫等。,白细胞分类计数法(differential count,DC),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报告方式,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以各种白细胞所占的比值或百分率表示。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发现有核红细胞,应报告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见到的有核红细胞数。发现寄生虫应报告。发现细胞形态有异常应报告。,临床意义,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为白细胞增多,低于下限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比最多。其变化直接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即中性粒细胞增减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粒细胞的来源,多能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临床意义,粒细胞的动力学,中性粒细胞根据功能和形态分为三个阶段: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功能池。干细胞池 包括多能干细胞至粒单系祖细胞。,粒细胞的动力学,2.成长成熟池 包括原粒细胞至成熟分叶核粒细胞。其中原粒至中幼粒阶段具有分裂能力,称分裂池;晚幼粒至分叶核阶段不再分裂称成熟池;未释放至外周血中的成熟粒细胞称贮备池。,粒细胞的动力学,3.从骨髓中释放到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称为功能池。其中一部分细胞随血液循环称循环池,另一部分附着于小静脉和微血管壁上称边缘池。二者交换形成动态平衡。,多能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细胞,分叶核细胞,增殖池(分裂池),干细胞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组织细胞炎症,外周组织象,46天,57天,612h,2-3天,粒细胞动力学示意图,说明: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干细胞池、分裂池、成熟、贮存池、循环池和边缘池五个部分。平常说的外周血是循环池中的血。,1、生理性变化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妊娠与分娩,生理变化,年龄因素 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二次交叉。,6-9d,4-5y,生理变化,日间变化 活动进食后较高 下午高于上午,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 当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时,可引起白细胞显著增加。,妊娠与分娩 妊娠期白细胞常轻度增加。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此后如再次升高,就有产后感染的可能。,2、病理变化,(1)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总数的增多与减少 A、中性粒细胞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B、中性粒细胞减少 见于:某些传染病、理化损伤、某些血液病、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A、增多 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传染病、某些肿瘤、某些血液病等。B、减少 见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3)淋巴细胞增多与减少,A、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传染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B、淋巴细胞减少 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等。,(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A、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过敏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B、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一般无意义。,(5)单核细胞增多和减少,A、单核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黑热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某些血液病。B、单核细胞减少 一般意义不大。,1.中性粒细胞 胞体圆形,直径10-15 m,为红细胞的两倍。胞质丰富,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粗糙不匀,排列紧密,为深紫红色。根据核形状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标准: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为分叶核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为杆状核,外周血正常血细胞形态,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圆形,直径13-15um,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偶见少许淡蓝或无色胞浆。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圆形,直径10-12um,略小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少,常呈淡红或淡紫红色,含少量粗大、不均匀、排列不规则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常盖于核上,及细胞边缘。,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胞浆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含有大量细小、灰尘样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15um,胞浆丰富,呈透明蓝色,常有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小淋巴细胞:细胞圆形,直径6-10um,胞浆很少,有的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蓝色胞浆,甚至完全没有。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可有块状。,(二)、外周血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1、大小不等2、中毒颗粒3、空泡变性4、杜勒小体(Dhle body)5、退行性变,1、大小不等,2、中毒颗粒,3、空泡变性,4、杜勒小体(Dhle body),5、退行性变,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1、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杆状核阶段以前的幼稚阶段细胞出现称为核象左移。(1)轻度核象左移 6%,只有杆状核粒细胞。(2)中度核象左移 10%,有少量的晚、中幼粒细胞。(3)重度核象左移 25%,可见早幼粒、原始粒,伴有中毒颗粒等质变化。,2、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外周血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伴多分叶,同时分5叶核以上的细胞3%时称为核象右移。常见于造血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DNA减少的表现。如: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等。在疾病的进行期突然出现核象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1、异形淋巴细胞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卫星核的淋巴细胞,其他异常白细胞,巨多核中性粒细胞棒状小体Pelger-Hut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巨多核中性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与过分叶粒细胞,棒状小体,Pelger-Hut畸形,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中幼-晚幼-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造血微环境,Epo,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占血容量的1/2,平均寿命是120天,每天约有8%的衰老和退化变性的红细胞经脾破坏,血红蛋白降解,可参与铁、胆色素、蛋白质代谢和血红蛋白的重新合成。红细胞外形: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7.2m,厚约2m,无核。主要成分(除水外):血红蛋白占34%-能结合多种气体,O2和CO2,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RBC计数方法与参考值,测定方法及评价1、显微镜计数法2、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参考值 成年男性()1012/L成年女性()1012/L新生儿()1012/L,RBC计数的质量控制,1、计数误差 同白细胞计数。2、白细胞的影响若白细胞过高者需要扣除:(1)直接扣除(2)在高倍镜下识别计数,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测定,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测定,血红蛋白结构: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 合组成。空间结构:每个血红蛋白有4条珠蛋白肽链 每条肽链包裹1个亚铁血红素,形成具有四级空间结构的四聚体。,分类:(每个珠蛋白分子含两条 链和两条非 链)正常人:HbA(22)占90%,成人主要血红蛋白。HbA2(22)占2%-3%,成人次要血红蛋白。HbF(22)占1%以下,胎儿主要血红蛋白。,注意事项:1.如-链或-链合成障碍,使三种正常血红蛋白比例异常,即各型地中海贫血;如多肽链发生氨基酸置换、丢失、加长,称为血红蛋白病。2.病理情况下可出现硫化血红蛋白SHb,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由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并经WHO确认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主要优点: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试剂容易保存,能测定除SHb以外的所有血红蛋白,并易于建立质控。,测定方法及评价,原理 除SHb外,Hb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吸收峰为540nm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 Lmmol-1 cm-1。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总量(不含SHb)。,器材和试剂 a.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微量吸管、试管等 b.血红蛋白转化液,操作 a.取指血20ul,加到5ml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混匀,静置5分钟。b.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540nm,以空白转化液调零,测定吸光度“A”。,计算 Hb(g/L)=A 251 A 367.7,64458,441000,注意事项:a.KCN为剧毒药品,要小心对待,实验完后要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才能弃倒。b.血红蛋白转化液不能贮存在塑料瓶中,否则CN-下降使结果偏低。c.若没有符合标准的分光光度计,应用HiCN 参考液,绘制标准曲线,求出K 值=A(理论值)/A(测定值)。,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参考值,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临床意义,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成年男性 RBC6.01012/L,Hb 170g/L 成年女性 RBC5.51012/L,Hb 160g/L(1)相对增多:因脱水,血液浓缩所致。如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等。,绝对增高 组织缺氧 骨髓幼红细胞有丝分裂 RBC,Epo,刺激肾,生理性升高 高原生活和剧烈运动,新生儿,病理性升高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属造血干细胞疾病。,长期组织缺氧,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生理性贫血 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6个月至2岁:血容量增加速度大于RBC与Hb的生成速度。有些老年人:摄取、利用营养和造血功能减退。,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的丢失、破坏,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 分级:轻度贫血:成年男性Hb110g/L 成年女性Hb10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红细胞形态检验,一、正常形态 在良好的血涂片上,正常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较为一致,平均直径7.2m,呈粉红色圆盘状。向心性浅染,红细胞形态检验,一、正常形态 在良好的血涂片上,正常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较为一致,平均直径7.2m,呈粉红色圆盘状。向心性浅染。,红细胞形态检验,二、大小异常 1.红细胞大小不均 红细胞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各种重症增生性贫血,尤其见于重症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小红细胞 直径小于6m者称为小红细胞,正常人偶见。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能由于缺铁和珠蛋白代谢异常所致。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伴有中心浅染区扩大。,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m,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由于不全成熟的红细胞增多)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DNA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合成过剩,脱核后形成大红细胞或巨红细胞)。,巨红细胞 直径大于15m,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细胞中心浅染区消失。,三、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直径小于正常,厚度增加常大于2m,无中心浅染区,似球形。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等也可见到。,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呈卵圆形、杆形,长度可大于宽度3-4倍,是细胞膜酶缺陷所致,在遗传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涂片中此细胞可在25%以上。,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 中心区和细胞周缘染色深,其间为不染色的苍白环。是由于Hb含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尤其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靶形红细胞,棘状红细胞 红细胞表面有刺状突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见于遗传性脂蛋白缺乏症及脾切除、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棘状红细胞,5.其它异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四、染色异常 1.低色素性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中心浅染区扩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2.高色素性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染色深,中心浅染区缩小或消失。见于巨幼细胞贫血。,高色素性红细胞,3.嗜多色性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细胞较大,由于胞浆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蓝色。见于白血病、溶血性贫血。,五、结构异常 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指在瑞氏染色下,胞浆内存在嗜碱性黑蓝色颗粒(核糖体聚集变性所致)的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均,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常作为铅中毒诊断筛选指标。,五、结构异常 2.卡波氏环:在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内,呈紫红色线圈状或“8”字形,可能是胞浆中脂蛋白变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嗜碱性点彩红细胞,3.染色质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浆中圆形,1-2 m,紫色,为核残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4.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为病理现象,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白血病。,七、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或PLT),血小板(platelet)是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受血小板生成素的调节,约1/3的血小板滞留在脾窦和脾髓的细胞间(脾池化),平均寿命7-14天。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在止血、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测定方法及评价,1、显微镜计数法2、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质量控制,1、器材2、计数时间3、镜下观察4、血涂片观察,参考值,(100-300)109/L,1、生理变化日间变化、运动、饮食、女性月经期、妊娠等。2、病理变化(1)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消耗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先天减少。(2)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增多、反应性增多。,临床意义,八、血小板形态检查,一、正常血小板形态胞体小,直径2-5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淡兰色或粉红色,中心为紫红色的颗粒区,无核。二、异常血小板形态1、大小异常2、形态异常3、分布异常,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一)、原理 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并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滴入计数池,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换算成每升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二)、试剂 伊红、95%苯酚、40%甲醛、蒸馏水,(三)、操作 1.在小试管中加稀释液0.38ml 2.将20l血标本加入管内,溶解红细胞,然后滴入计数池。3.静置3-5min,低倍镜计数两个计数室中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四)、计算嗜酸性粒细胞/L=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20 106,(五)、注意事项 1.本试验应在半小时内计数完毕。2.在血液稀释混匀中,不要用力振荡。3.住院病人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应固定时间,以免受日间生理变化影响。4.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区别。,(六)、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劳动、寒冷、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天低,夜晚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2.病理变化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血液病 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传染病早期。还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大手术和烧伤病人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脑垂体前叶功能。,五、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LE细胞检查成为一种重要辅助诊断。(一)、LE细胞形成的3个条件 1.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IgG型抗核蛋白抗体)2.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3.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二)、LE细胞的形态特征 1.前期 白细胞在LE因子作用下肿胀,溶解成前期LE细胞,胞质崩解,核成云雾状游离均匀体。2.花簇期 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围绕于均匀体,形成花形细胞簇。3.吞噬期 中性粒细胞完全吞噬均匀体。,花簇期LE细胞,(三)、LE细胞的检查方法 1.去纤维蛋白法 2.血块法(四)、注意事项 1.采血后立即检查 2.孵育时间要适当 3.镜检时注意事项(五)、临床意义 发现LE细胞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抗核抗体的检查,才能确诊。,第三节血液其它检验,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平均值计算红细胞平均直径和曲线测定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红斑狼疮细胞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Ret),一、定义: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其胞浆内还残存着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灿烂甲酚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法染色,嗜碱物质凝成颗粒,其颗粒又联缀成线,而构成浅蓝或深蓝的网织状结构,称网织红细胞。根据 Ret的形态特征和成熟程度可分为四型:、型。,二、染色原理 网织红细胞内RNA的磷酸基(带负电荷)能与灿烂甲酚蓝、新亚甲蓝等碱性染料的有色反应基(带正点荷)结合,形成核酸与碱性染料复合物的多聚体,凝成颗粒,其颗粒又联缀成线,而构成浅蓝或深蓝的网织状结构,凡含有两个以上深染颗粒(具有线网状结构)的无核红细胞,即为网织红细胞。,三、器材和试剂 1.标准生物显微镜、试管、Miller窥盘(直径19mm,厚1mm,内含大小两个正方格A、B,面积比为9:1)、载玻片、推片等。,B,A,Miller窥盘,新亚甲蓝染液 贮于棕色瓶内,用前过滤,为WHO所推荐灿烂甲酚蓝染液 贮于棕色瓶内,用前过滤天青B溶液煌焦油蓝染液,四、操作 1.取小试管一支,加染液和血液各2滴,混匀。2.置37水浴箱15min,取出后微振2min,推片。3.将Miller 窥盘放入目镜,选择合适部位计数,Miller 窥盘的小格A内计数所有无核红细胞,大格B内计数网织红细胞。,五、计算 1.网织红细胞%=100 2.绝对值计算:最后单位表示成(109/L),大格网织红细胞总数,小格红细胞总数9,六、正常参考值 相对值 成 人 0.5%-1.5%新生儿 2%-6%绝对值(24-84)109/L,七、临床意义 可以用来反映骨髓红系造血状态的指标,贫血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定,可用于化疗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及其恢复情况的监测。1.网织红细胞增加: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5-10天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提示慢性失血。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机能减弱,如再障。临床将贫血病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作为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红细胞比积测定,定义:红细胞比积(Hct、PCV):又叫红细胞体积分数,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温氏(Wintrobe)法,材料和试剂 Wintrobe管:长110mm,内径3mm,自下到上有0-100mm刻度。Pasteur吸管:吸管下端细长,上部膨大,顶端配有橡皮乳头帽。可用带长穿刺针的注射器代替。离心机 EDTA盐干燥抗凝管,操作 a.采静脉血标本2ml,立即放入抗凝管中,混匀。尽量用空腹血。b.充分混合血标本2分钟以上,使RBC分布均匀,Hb安全氧合。c.将吸管尖端深入Wintrobe管管底,自下而上慢慢将血放入管内到100mm刻度处。要避免充入气泡。,d.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半小时。离心后血液分为五层(从上至下):最上层为血浆;白色乳糜层主要使血小板;灰红色层为白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呈黑色一薄层为被白细胞代谢还原成的还原血红蛋白层;最下层为含氧血红蛋白层。e.读取以黑色红细胞层为准的红细胞柱高,除以100。,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0.40-0.50 成年女性:,临床意义 a.红细胞比积增高 生理性增高:高原生活、剧烈运动、新生儿。病理性增高: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脱 水、烧伤。b.红细胞比积减低 各种贫血。c.根据Hct了解血液浓缩程度。d.Hct是计算MCV、MCHC的基础数据之一。e.Hct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红细胞平均值计算,通过红细胞比积、计数红细胞、测定血红蛋白量这 三个数据,间接计算出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便分析病人红细胞形态特征,有助于贫血的分类与鉴定。,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单位:fl(10-15 L)MCV=1015 fl,Hct,RBC,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单位:pg(10-12 g)MCH=1012 pg,Hb(g/L),RBC(L-1),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测Hct时被压紧的RBC 的血红蛋白浓度(g/L)Hb(g/L)MCHC=,Hct,MCV、MCH、MCHC参考值,MCV、MCH、MCHC的临床应用,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定义: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间体积差异的参数,通过变异系数定量的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原理:血细胞自动分析仪通过电阻的改变,产生脉冲信号的强弱。正常参考值:成人:15.0%新生儿:男15.9%女16.2%,临床意义:a.与MCV联合应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b.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 c.用于缺铁性贫血与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红细胞平均直径和红细胞直径曲线测定,测定方法与评价 显微镜测定法(用目镜测微计),参考值 6.7-7.7m(7.2m),临床意义 1、直径正常 2、直径增大 3、直径减少,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原理 用甲醇固定,碱性美蓝染色,胞质染成蓝绿色,颗粒染成深蓝色。计数1000个细胞中所见到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数。参考值 0.03%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铅、汞、铋、硝基苯、苯胺等中毒诊断。,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一)、原理 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并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滴入计数池,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换算成每升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二)、试剂 伊红、95%苯酚、40%甲醛、蒸馏水,(三)、操作 1.在小试管中加稀释液0.38ml 2.将20l血标本加入管内,溶解红细胞,然后滴入计数池。3.静置3-5min,低倍镜计数两个计数室中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四)、计算嗜酸性粒细胞/L=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20 106,(五)、注意事项 1.本试验应在半小时内计数完毕。2.在血液稀释混匀中,不要用力振荡。3.住院病人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应固定时间,以免受日间生理变化影响。4.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区别。,(六)、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劳动、寒冷、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白天低,夜晚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2.病理变化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血液病 减少: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传染病早期。还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大手术和烧伤病人预后,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和脑垂体前叶功能。,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简称血沉。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测定方法及评价1、魏氏法2、血沉仪法,影响血沉快慢的因素,1、血浆因素 带正电荷的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可使血沉加快;带负电荷的清蛋白、糖蛋白、卵磷脂使血沉减慢。2、RBC因素 A、数量 B、形态 C、RBC的聚集状态3、其它因素 A、血沉管的位置 B、温度,质量控制,1、抗凝剂2、血沉装置3、血液标本4、测定温度,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Roger校正表,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新生儿血沉慢、12岁以下的儿童血沉快、老年人血沉快、女性妊娠期等。,2、病理性变化(1)血沉加快:A、各种炎症、风湿病、结核病活动期。B、组织损伤与坏死:可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C、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D、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肝病、白血病等。E、贫血及 高脂血症,(2)血沉减慢 一般无意义,红细胞明显增多、DIC、纤维蛋白减少等血沉减慢。,五、红斑性狼疮细胞检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LE细胞检查成为一种重要辅助诊断。(一)、LE细胞形成的3个条件 1.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IgG型抗核蛋白抗体)2.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3.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二)、LE细胞的形态特征 1.前期 白细胞在LE因子作用下肿胀,溶解成前期LE细胞,胞质崩解,核成云雾状游离均匀体。2.花簇期 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围绕于均匀体,形成花形细胞簇。3.吞噬期 中性粒细胞完全吞噬均匀体。,花簇期LE细胞,(三)、LE细胞的检查方法 1.去纤维蛋白法 2.血块法(四)、注意事项 1.采血后立即检查 2.孵育时间要适当 3.镜检时注意事项(五)、临床意义 发现LE细胞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抗核抗体的检查,才能确诊。,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血液一般检验.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