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河北医科大学先心病诊疗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王 震,2004-2007年封堵术后共发生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均为VSD封堵术后,发生率 0.66%(完成VSD介入906例)VSD介入术后3天发生5例于术后10天内恢复正常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0.11%),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术后发生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VSD术后发生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VSD术后发生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发生在VSD介入术后3天,可能与术后局部周围组织水肿、介入操作以及置入封堵器压迫损伤传导束所致经持续应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与临时心脏起搏,5例于术后10天内恢复正常其中1例出院后反复出现 AV-B(晕厥),15个月后安装永久起搏器近3年未发生VSD介入术后 AV-B,可能与适应症选择、封堵器选择(大小、类型)、操作以及介入材料改进有关较大的VSD(10mm)、介入治疗中曾发生 AV-B、置入封堵器偏大、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多次更换封堵器的患者,术后一周内应密切注意心律失常,激素应用由3天延长至天,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封堵器脱落4例,发生率0.20%心尖部VSD封堵术后16小时封堵器脱落 1例VSD封堵术即刻封堵器脱落 1例PDA封堵术后第3天封堵器迟发脱落 1例ASD封堵术后30分钟封堵器脱落1例,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心尖部VSD封堵术后16小时封堵器脱落 1例左心室造影显示靠近心尖部VSD,缺损直径6.4mm置入12mm肌部VSD封堵器听诊心脏杂音消失,重复超声检查及左心室造影显示封堵器固定良好,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术后16小时心前区新出现收缩期杂音,急行超声检查显示封堵器明显移位至左室心尖部立即由心脏外科行移位封堵器取出及VSD修补术,术中可见封堵器位于左心室,挂于键索上,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心尖部VSD封堵术后16小时封堵器脱落 1例,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心尖部VSD封堵术后16小时封堵器脱落 1例靠近心尖部的缺损,封堵伞不易张开,如置入封堵器过大甚至可造成室壁结构的扭曲心尖部室间隔与其他部位室间隔相比较厚,缺损管道较长,当缺损口左右室面呈角度,不在同一平面上时,缺损管道则更长虽然置入的封堵器较实际缺损大出5.6mm(缺损6.4mm,封堵器12mm),但置入的封堵器厚度与病变管道长度不相适应,导致封堵器变形而固定不牢,随着心尖部较强的运动而脱落,室缺封堵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VSD封堵术即刻封堵器脱落 1例,造影显示室缺并膜部瘤形成,选用8mm封堵器封堵,室缺封堵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VSD封堵术即刻封堵器脱落 1例,封堵器释放后脱落至左肺动脉,经导管将封堵器取出,再次造影显示缺损较前增大,选用10mm边4封堵器成功封堵,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VSD封堵术即刻封堵器脱落的原因封堵器偏小,左盘脱入入瘤体内膜部瘤不成熟,封堵器固定不牢脱落至左肺动脉,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PDA封堵器迟发脱落 1例,PDA呈粗管型,最窄处内径约为7.0mm,置入1214 PDA封堵器,封堵器上缘突至主动脉管腔造成弓降部狭窄,换用1012mm封堵器,超声及造影检查显示封堵器固定好,对主动脉、肺动脉无明显影响,随后释放封堵器。,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PDA封堵器迟发脱落 1例,第3天胸骨左缘第2肋间出现2/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及透视显示封堵器移位至左肺动脉,心外科行移位封堵器取出及动脉导管结扎术,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封堵器脱落PDA封堵器迟发脱落 主要原因,所选封堵器相对较小粗管型PDA管腔无明显最窄处,对蘑菇型封堵器的腰部不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先用 1214mm封堵器,后换用1012mm封堵器,等于先用较大型号的封堵器扩张了PDA,这是造成封堵器脱落的另一原因目前应用的PDA封堵器形状单一,不能完全适应PDA病变的多样性,亦是封堵器脱落的原因,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VSD封堵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 11例,发生率1.21%轻度反流 9 例,中度反流 2例封堵器释放前,超声及造影检查封堵器接近主动脉瓣,但未对其产生影响。封堵器释放后,牵拉封堵器的推送杆与封堵器分离的瞬间,封堵器发生旋转移位,即刻造成主动脉瓣反流;封堵器偏大且距主动脉瓣较近,记忆合金的封堵器在体内的逐渐塑型,对主动脉瓣造成迟发影响 对于距主动脉瓣较近的VSD封堵,应注意选伞不宜偏大,封堵器释放前要充分评估推送杆牵拉对封堵器位置及角度的影响以及可能对主动脉瓣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应评估封堵器逐渐塑形对瓣膜所产生的迟发性影响,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封堵器形状,对比封堵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封堵器形状,记忆合金的封堵器在体内逐渐塑型,两盘逐渐变薄,盘片逐渐增大,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三尖瓣关闭不全,VSD封堵术后新出现的三尖瓣反流5例,发生率.55%轻、中度三尖瓣反流4例,未做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无变化重度三尖瓣反流例伴心脏增大,7个月后手术取伞,VSD封堵术后出现重度三尖瓣反流伴右心增大,7个月后手术取伞,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三尖瓣关闭不全,VSD与周围瓣膜结构关系密切,临床实践中,VSD介入治疗早期往往重视对主动脉瓣的影响而忽视对三尖瓣的影响随着VSD介入治疗数量的增多,VSD介入治疗所引起的三尖瓣损伤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 VSD介入治疗所致三尖瓣返流的原因,建立动静脉轨道时,导丝通过三尖瓣腱索下,此时如粗暴牵拉导丝、强行通过导管或长鞘管,即可损伤三尖瓣腱索封堵器释放时,旋转的输送钢丝与周围腱索以及膜部瘤组织绞缠在一起,有可能撕脱三尖瓣腱索三尖瓣或腱索附着位置距缺损口较近,置入封堵器的右盘压迫、磨损三尖瓣或腱索,引起三尖瓣变形、损伤或者腱索断裂,造成三尖瓣返流封堵器逐渐塑形对附近瓣膜及结构所产生的迟发性影响:置入的封堵器偏大且距瓣膜或腱索较近,虽然即时检查未见异常,但随着封堵器逐渐塑形而影响到瓣膜及其结构,严重并发症统计分析 VSD介入治疗所致三尖瓣返流的预防,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所致三尖瓣及其腱索损伤应引起介入医生的高度重视由于左室造影无法判定封堵器对三尖瓣及其腱索的影响,故超声检查必不可少,更应重视对三尖瓣的超声监测 严格掌握适应症,当三尖瓣或腱索附着位置距缺损口较近时,选伞不宜偏大,封堵器释放前,要充分评估封堵器逐渐塑形对瓣膜及其腱索的迟发性影响以及输送钢丝牵拉对释放后封堵器位置及角度的影响,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