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docx

    • 资源ID:4934911       资源大小:171.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docx

    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摘要】中信泰富作为中信集团控股并在香港上市的“紫”筹股,作为国资企业 走出去战略的代表,面对巨大的外汇风险,购买国际投行量身打造的外汇合约, 却陷入巨亏的泥淖。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聚焦于损失最严重的澳元累积目 标可赎回合约,以期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合约在订立时的价值,以及合约 的风险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从事衍生品交易时应注意对衍生工具的分析以及 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意见。【关键字】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一、中信泰富巨亏案一)案例背景中信泰富是港交所蓝筹股列表内的大型上市公司,并且其大股东是央企中信 集团,业内人士纷纷称其为“紫”筹股,可见其综合实力之雄厚。在中央政府的 大力支持下,中信泰富获得了澳大利亚的SINO-IRON铁矿投资项目。整个项目 的资本开支,除确定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期间,还将每年投入10亿澳 元,作为后续工程开发的费用,保证设备人员的及时进场。1但是由于国内并没 有外汇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中信泰富的该项交易就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之 下。考虑当时的澳元兑美元的强势上涨的趋势,要锁定外汇的风险,必然需要借 助于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包括远期、期权、互换甚至是相关的组合物。二)合约内容根据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的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盈利警告2 (以下简称盈利警告),在2008年7月,中信泰富为避免汇率风险,同花旗 银行、渣打银行等13家国际金融机构签订了4大类的外汇衍生合约,分别是AUD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contracts (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AUD daily accrual,Dual currency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和 RMB 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o 其中以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损失最为巨大,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盈利警告所披露的澳元合约下的权利义务主要有:对中信泰富,当1 澳元的市场价格高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有权利以0.87美元的价格,用美元 换取澳元,并且当中信泰富利润总额达5150万美元时,自动终止对手方每月交 付澳元的义务;相应的,当1澳元的市场价格低于0.87美元时,中信泰富仍要1参见丁洪: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投资亏损案例分析与启示,载南方金融,2009年第3期。2 见 年 4 月 21 日。以0.87美元的价格换取澳元,承接澳元的金额是汇率高于0.87美元时的2倍(相 当于增加了杠杆),同时接受的最高金额为90.5亿美元;双方的合约期限是2008 年7月至2010年10月。三)意乂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而跨越国境必然意味着要 承受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中信泰富作为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先驱者,他的失败无 疑具有更多的指导意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样的,我们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也是多 方面的,从政府、市场、和企业自身均须重视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控制。本文将从合约内容的解构出发,首先将所谓的“远期合约”转化为以汇率为计价 的期权组合,根据相关的信息,形成大致的期权的数据列表;其次,构建损益图 和期权的组合图,分析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再次,分析期权的定价,主要是借 鉴张晓东老师的蒙特卡洛模拟的数据推测,签订合约时,双方是否是公平的;最 后结合上述的分析以及中信泰富的应急措施提出相关的意见。二、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的解构 一)合约损益图分析从上文盈利警告中的相关资料,针对每一份合约,其执行价均为0.87 美元/澳元,一旦汇率上升突破0.87时(在订立合约时,澳元兑美元的处于持续 的上升通道中,一度超过0.9美元/澳元,这一利益的诱惑是相当大的),中信泰 富每月实际上可以立刻获得相应的差价,锁定了汇率变动的风险时,“无偿”的 获得了收益。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首先对手方的银行在每一份合约中设定了敲 出条件,即当每份合约的累积盈利超出150-700万美元时(根据合约头寸的大 小及其他协议条件),合约作废,简而言之每份合约防范风险的能力其实是有限 的,收益存在封顶,一旦超出,中信泰富将再次暴露在汇率波动的风险下;其次, 对手方在合约中加入了杠杆,一旦汇率跌破0.87美元/澳元,那么中信泰富需要 以合约头寸的2-3倍的规模进行外汇的兑换,并且没有下限,可以说风险是敞口 的,大致的收益分析见下图:乍一看,似乎这份合约就是中信泰富和银行签署的一份远期合约,双方并不 需要向对方支付任何费用,只要在约定时刻以约定价格互相购买或者出售约定数 额的澳元等外汇。但是从众多学者和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该远期合约的本质并非课本上所 讲的远期合约,其本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不同的衍生品组合,将其中的费用 相互折抵。对此,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这一合约是一份多个期权的组合,被称 为累积期权,在香港被称为“accumulator”,有人形象的解释为“I kill you later” 的含义,可见这一累计期权的高风险性。作为一项期权组合,从中信泰富作为澳元的需求方,希望通过期权来避免汇 率波动的风险,一般的选择是:买入一份看涨期权。这样我未来最大的损失即为 期权费,而未来可能的收益是无限的,见下图2:当然,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并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合约,或者即使能找到 这样的合约,但因为中信泰富未来两年需求的澳元总额多达36亿澳元,相信也 不会存在头寸如此之大的期权合约。为此要通过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转移,势必 需要寻求场外的衍生交易。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作为中信泰富的总收益图和买入一份看涨期权的收 益图,要使得在合约订立时双方无须支付相应的期权费,那么中信泰富必然需要 卖出对应价格的看跌期权,以此看跌期权的期权费收入冲抵买入看涨期权的费 用。考虑订立合约时澳元的汇率是高于0.87美元/澳元的,那么作为看涨期权是 深度的实值期权,其价格很可能高于虚值的看跌期权,因此中信泰富往往被要求 出售2个以上的看跌期权来弥补看涨期权的费用,而缺乏对期权定价能力的中信 泰富,在深度实值的利益诱惑驱动下,即同银行等机构签订了上述的合约(损益 图叠加见图3)。汇牵从上述损益图分析,其对应倒立的折线即为银行等投资机构的综合损益图, 对银行等机构而言,其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支付敲出条件下的费用,而一旦澳元 汇率跌破0.87美元/澳元,则在合约的2年有效期内,将能带来十分巨大的收益。二)推测合约主要条件由上文分析可知,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本质是一份澳元的看涨期权 和多份澳元的看跌期权的组合。如何解析合约的具体内容,因为不清楚中信泰富在2008年7月中旬到底签 署了几份外汇合约,只能从盈利警告中,以平均数进行推测。根据中信泰富 所需要的外汇的总额,项目投资的16亿澳元和两年中每年追加的投资10亿澳元, 合计总共需要36亿澳元的标的头寸。假若每期投入澳元并没有多大的波动,那 么每月的交易头寸是1.5亿澳元的规模。又根据最高的交易回报来看,每份合约的最高收益在150-700万美元左右, 而最高的总收益在5150万美元。而合约分数至少在13份左右,取上述两数据平 均值,最后得出相对合理的设置是,中信泰富总共订立了 15份合约,每份合约 的头寸在1000澳元,敲出条件是累积盈利350万美元。根据合约的总头寸为36亿澳元,而合约设置的杠杆导致中信泰富最大的接 盘量在90亿澳元左右,我们假定合约的杠杆是2.5倍,即购买一份澳元的看涨 期权,需要向银行出售2.5个执行价相同的澳元的看跌期权。参考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的K线图:在订立合约时,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大致是0.97美元/澳元。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中信泰富所签订的合约的平均假设为:kE1合纣名称L澳元累积目标可赎回反即合纣(平均)"标的澳元兑美而汇率'%、屋割寸间珈B轲月4汗茹时间2磷年10月15日5 i订约时汇率美元网元60. 8?美元/溥亓7到期时间20109月 麝月e :结算方式器月结虱累积350万美元合组终止并敲出9汇率富于执行汇率时,祷泰富每月购买五潭元10 1汇率峪执行汇率时舛号泰富每朋实加破元11三、期权的定价分析上文通过图表的信息,直观的反应中信泰富在订立合约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 益以及其敞口的风险,单单从图表的反应看,确实最后风险的发生取决于澳元汇 率的变动情况,显然中信泰富在澳元的汇率上的判断有着明显的错误,事后的汇 率反转直接导致了履行合约的巨大损失。那么在订立合约时,对于中信泰富是不 是有利的呢,0.1美元/澳元的汇率差是不是稳赚不赔的呢?本文尝试对这份合约 内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进行定价分析,所依据的主要是张晓东老师的蒙特卡洛 模拟形成的数据。3通过对澳元兑美元的汇率的波动率的假设来模拟定价:3参见张晓东:起诉高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波动率()初始汇率0.960.970.982.0350.0350.0350.04.0348.3349.5350.06.0274.9316.8335.08.083.5178.4253.010.0-187.1-49.672.212.0-507.6-315-160.014.0-826.9-609.8-439.816.0-1140.3-917.9-724.520.0-1768.7-1523.1-1280.430.0-3341.8-3061.2-2833.9因为合约的开始时间是2008年10月,到期时间是2010年9月,那么结合 澳元汇率变动的月K线图,可以得出平均的价格为0.821美元/澳元。以24个 月的收盘价减去平均价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最终得出收益率的标准差大致为 0.12-0.14 之间。结合上述的波动率大约在0.12-0.14左右,那么查阅张晓东老师的表格,可 以发现在初始汇率为0.97时,中信泰富在订立合约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亏损:-315 万美元到-609万美元,也即中信泰富所购买的合约的价值本身即为负值,一份 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远低于其卖出的两份看跌期权的价值,那么即使每份合约可能 让中信泰富获利350万美元,作为对手方的银行而言,他并没有多少损失。显然由于国内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在从事风险管理时,没有专业的金融衍 生品定价的团队,致使在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场外交易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即 踏入对方提供的陷阱之中。四、中信泰富案的启示中信泰富案虽然已经过去,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深思。首先,从金融行业角度,正是由于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整,特别是场 外金融衍生交易不良发展,导致国内缺少一大批这一领域的人才。其结果就是凡 是暴露在汇率、石油、铁矿石等价格变动风险的大型国企,即希望从事金融衍生 品交易而规避风险,但却不断的陷入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甚至某些国 企因为不懂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区别,在以为自身从事的是套期保值的情况下,本 质上却从事着衍生品的投机交易,经受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从这一角度,规范 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开放有资质的投行、证券公司进入到国内金融衍生品的交 易和研究中,对于这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中信泰富这样的国企或中资企业角度而言,更应当注意的是投资选 择和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问题。在投资选择上,一是给予自身一个定位,到底是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还是可以 适度的投机,显然作为国企的高管,普遍的情况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那 么国企的定位应当是套期保值,包括政府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交易 的批文,也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只能从事套期保值相关的业务。二是在明确目的 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套期保值的工具,明显的类似于本案例中的累计期权,以及 TURN还有展期三项式这类合约,都是带有高杠杆高风险的投机工具。在套期保 值中,一般而言是选择方向相反、而数量、时间、类型近似的衍生产品,比如作 为石油的需求者而言,就应当买入看涨期权以锁定未来的成本不超过某一水平; 而作为石油的供应商,则显然是买入看跌期权,以在未来能够以约定价格向对手 方出售其生产的石油,保证收益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三是在面对跨国投行为 你量身定制的衍生产品组合时,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把未来输掉,特别是当 某一商品物价被所有人都看好时,而对方有提供较实惠的价格让你直接可以赚取 收益时,作为管理者要清醒的认识到,是否这一商品的价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对 方何以在一直看好情况下,主动看空这一商品,要知道作为国际投行,他们才是 掌握着金融市场的定价权,他们才是金融市场信息的全面分析人。最后,要知道 这项交易的推出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特别是在高杠杆的合约下,如果不能退 出,那么损失将远远大于我所能够对冲的商品的收益。总之在套期保值的投资工 具上,明确定位,谨慎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关键。在内控机制上,中信泰富在危机应对中暴露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 不仅拖延年报,而且存在虚假陈述,最后甚至以某一高管的越权行为撇清整个管 理层的责任。参考发达市场国家的企业内控机制,一般需要在内部设立四层次的 风险控制机制,包括最底层的衍生交易的操作员、衍生交易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监督机构以及以CEO为首的高层决策会。将衍生交易的信息自上而下并自下而 上的传输,保证信息的畅通。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和独立 的会计制度,将从事衍生交易的情况直观的反应给监管机构和权益人,以保证外 部监督的有效运行。五、总结中信泰富巨亏事件,表象是08年金融危机导致澳元兑美元的持续疲软所导 致的结局,但究其本质而言,一是跨国投行充分运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定价 和组合上欺骗了我国企业;二是国内企业普遍缺乏风险管控能力以及缺乏金融衍 生交易,特别是场外衍生交易的知识储备。对此,不能寄希望于跨国投行作为我 们的老师,而是要从自身的角度寻求解决办法。健全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制度、 建立国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有序的开展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并且大力培养金 融人才才是应走之路。【参考文献】1刘海龙,王慧:金融风险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版。2张晓东:起诉高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3贾若:OTC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场风险、定价风险与交易公平性之间的关系, 金融危机与监管2009年,总第79期。4李若山,吴益兵:企业如何管理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风险一基于中信泰富外汇 合约巨亏港元案例分析,审计与理财2009年第1期。5丁洪: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投资亏损案例分析与启示,南方金融2009 年第3期。6牟昕盼,吴慧元:中信泰富杠杆式外汇期权投资巨亏的思考,合作经济 与科技,2009年第12期7王莹:中信泰富时间分析报告,现代商业2009年第17期。8蔡文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年。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朝

    注意事项

    本文(中信泰富巨亏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