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国周边形势.ppt

    • 资源ID:4933534       资源大小:962.54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周边形势.ppt

    中国周边形势,太谷县人民武装部,提 纲,5,1,(一)颜色革命的来龙去脉1、定义:用和平的政治方式在街头、广场、罢工、罢课、游行示威颠覆现有政权。2、起源:2003、11、22格鲁吉亚的一名反对派挥舞着玫瑰花和同伙冲进政府大厅逼迫谢瓦尔德纳泽退位,28小时后“逼宫”成功。被称为“玫瑰色革命”。,基本情况,3,基本情况,3、发展:已颠覆了三个国家政权。04、10乌克兰总统大选,美国支持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通过第二次选举当选,支持者以栗子花为标志,称为“橙色革命”;05、2、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议会选举美国支持的反对派当选不超过8人,反对派在比什凯克市游行示威冲击政府大楼,28日要求阿卡耶夫辞职,夺得政权。是市花迎春盛开的季节,称为“黄色革命”。,4,基本情况,基本情况,5,4、美国不惜财力支持、策动全球的颜色革命。2000年南斯拉夫,30亿美元诱惑反对派把米洛舍维奇送到海牙法庭受审。其他国家反对派跃跃欲试,美国也在利用这种形势。在国际舞台上“颜色革命”与反“颜色革命”的斗争还在继续。,基本情况,6,5、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决定,两种办法,武力;和平;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给与反对派大量的财力支持;非政府组织起重大作用;资助舆论独立媒体,推波助澜;建立政治组织;物色和培养亲美政客,开办大学,“未来领导人”赴美学习;利用突发事件。,基本情况,7,6、我们称为“和平演变”、“天鹅绒革命”,要有反“和平演变”的思想觉悟和行动。它与“颜色革命”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街头政治、美国操纵。内外因关系。,提 纲,5,基本情况,9,1、美国的目标:06、1、18赖斯演讲:布局调整美国的“转型外交”,指出美国的目标要转到“支持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运动,结束暴政。”民主、暴政的标准,美国说了算。并派人到世界各地散布美国的价值观。叫嚣“不仅要如实展现世界,而且还要寻求改变世界。”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新动向。,基本情况,10,2、赖斯的理论: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可侵犯已过时,当今,一个国家的事情已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世界的事情,因为已经是全球化了。3、帝国主义的本质和资本的本质决定,要无限地追求m,侵略、扩张、称霸。,基本情况,11,4、“转型外交”与支持颜色革命的手段这是“一超独强”的美国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鹅绒”、“颜色革命”的经验基础上提出。(1)意识形态造舆论、把现政权妖魔化。(2)建立政治组织,制造动乱。(3)钓鱼有鱼饵,不惜财力支持。(4)上钩就吃你,控制利用。,基本情况,12,5、怎样防止颜色革命?(1)曹思元的民间修宪等。颜色革命在中国是有存在苗头的。(2)办法:两手;用专政的手段去制止,不怕影响形象,逃走就别开枪。用民主的态度去解决。(3)两不动,公有制地位不动;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动。(4)两手对两手;美国的手段是,一、合作,二、分化、西化。我国既开放贸易往来,又要防止“颜色革命”,反对“和平演变”。,提 纲,5,基本情况,14,(一)中日关系的症结和共同点1、问题的症结(1)靖国神社问题(2)台湾问题(3)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僵局(4)结构性的矛盾2、三个共同利益切入点(1)经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强,基本情况,15,(2)构建的东北亚安全体系有共同点(3)东亚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二)、中日发生冲突的历史渊源 1、侵略中国是日本自近代以来的基本国策日本侵华的历史:十八世纪,日本的“经世学派”诞生,鼓吹“雄飞海外”、“霸占中国”。(1)、1823年,日本军事思想者佐滕信渊在宇内混同秘策中扬言:要“征服满洲”并“将中国纳入日本的版图”。,基本情况,16,(2)、1868年,明治天皇发布天皇御笔,宣称要开拓疆土。(3)、1872年10月,日本宣布吞并琉球,设琉球藩。(4)、1873年,日本建立了近代常备军,号称“皇军”(5)、1874年,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部3600余人入侵台湾,发动“征台之役”。(6)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侵占我国威海、鞍山、彭湖、台北、台南等地,攫取白银2.3亿两,割走台湾。,基本情况,17,(7)1900年加入八国联军进攻京、津掠走白银4000万两。在 华北驻军。(8)19041905借日俄战争的胜利吞并了我国辽东半岛。(9)1906年日本加大对东北的殖民统治(10)1912年策划“满洲独立”田中奏折:“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拿。”,基本情况,18,2、终战诏书歪曲历史(1)开战是“自存”、“自卫”、解放亚洲。(2)终战之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至若排他国之主权,侵彼领土等所为本非朕之志也。然,交战业已四载,朕之陆海将士勇武善战,朕之百僚有司励精图治,朕之一亿庶众克己奉公,各尽最善;但战局并未好转,世界之大势亦于我不利;加之,敌新近使用残虐之炸弹频频杀伤无辜;惨害所及之甚实不可测。若继续交战,终将招致我民族之灭亡,进而更会破坏人类之文明。果如斯,朕将何以持保.,基本情况,19,3、日美化敌为友通过将苏联视为敌人,天皇与麦克阿瑟成了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盟友,就这样日美化敌为友,达成了反对共产主义的共识。4、1950年蒋介石夫妇接见日本首相(1)日本与台官方关系日益升级(2)日本人参加台独游行活动(3)日本国会议员、前首相森喜朗于2003年12月25日访问台湾地区。,基本情况,20,(4)1996年4月10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局局长加藤在日本国会公开宣称:对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主张,日本只是表示理解和尊重,而并不是承认。(5)1997年8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尾山静六公开宣称:“日美防卫合作范围理所当然包括台湾海峡。,基本情况,21,5、小泉首相五次参拜靖国神社(1)2001年8月小泉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2)2004月小泉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3)2003年1月小泉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4)2005年10月小泉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5)2004年1月小泉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6、日本自卫队、军舰、飞机等军事力量的发展(1)日本不但要成为政治大国,也要成为军事大国,基本情况,22,(2)日本在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咄咄逼人(3)日本军舰在东海出没(4)日本侦察机经常在我油田上空出没(5)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拦截我保钓船(6)日本内阁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正式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7)朝日新闻的月刊论座在2月号上刊载了封面文章奔龙:中国经济“经济能量的政治化”,基本情况,23,7、小泉的“傍美”外交8、解决办法宁夏著名作家:“我为什么不买日货”,“假如你购买了200元的日货,你的钱就是给日本人的后代配备了一把无比锋利军刀。”“斧头被发明以后,森林害怕得发抖。神对森林说:只要你不给他提供柄,他便不能伤害你。”(四)、中日对抗的苗头在现实中不断凸显1.日本对华采取强硬外交,中日关系日趋僵冷。2.日本不断挑战中日关系底线,激化了两国关系。,基本情况,24,3.东海油田纷争,中日关系雪上加霜4.对日益崛起和强大的中国的恐惧促使日本对华实施制约和围堵政策5.中日间的情感芥蒂进一步加深6.日本右翼力量的增长和对华的敌视(1)日本经济产业部长中川昭一“中国是一个可怕的国家”(2)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破坏活动危害了一般(日本)民众,不论谁看了都会认为是中国不对。”,基本情况,25,(3)日本前外长町村信孝“(中方)连一句道歉也不说,这情况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是不会发生的。”(4)日本前总务部长麻生太郎“这样的礼仪是在常理之外。这么做,给人的感觉是它使得两国关系恶化。”(5)日本环境部长小池百合子“在外交上,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负面影响。”,提 纲,5,基本情况,27,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白皮书全文约 12000字。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分析:(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四)、中国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基本情况,28,(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1、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央决定研究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加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1)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2)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基本情况,29,(3)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2004年3月7日,李肇星外长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和平崛起”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与反响.(1)2005年9月佐立克在纽约发表了题为中国往何处去的演讲,“stockholder”,基本情况,30,(2)至少有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他认为中国与美国是利益相关者、合伙经营者。“stockholder”第二、他有一个前提要求,既然承认中国是利益相关者,就希望中国在国际体系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3)、他认识到中共与苏共的几大不同:中国共产党没有向苏联那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虽然中国共产党还叫共产党,但并没有跟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做一个殊死的战斗。,基本情况,31,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界定(1)为什么说是一个全新的道路?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2)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又叫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呢?,基本情况,32,时间范围:起点1978年,2050年完成这个道路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优势)(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基本情况,33,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2)中国不处于世界矛盾的焦点上.当今世界的矛盾焦点?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巨大冲突。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有些人说是不是为了石油?不仅仅是。而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大中东计划_决定,要把伊拉克培养成美式民主的样板,在整个中东伊期兰世界推行。,基本情况,34,(3)伊拉克战争死亡的人数是2200人,美国财力消耗了2500亿美元,15万军队在伊拉克驻扎,每月消耗60亿美元。用美国战略家的话说:“我们至今没有看到隧道前面的光亮,我们坐火车、钻山洞,黑暗是暂时的,但伊拉克的隧道三年了,没有看到曙光,没有看到光亮。”(4)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为中国进一步实现和平的、开放的、合作、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A:经济上: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基本情况,35,B:政治上: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中国的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劣势)(1)能否解决“超大规模发展难题”。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资源、人口、就业、贫富差距、东西差距、社会稳定、非传统安全因素等问题。A:在能源消耗上,我们不能作美国梦;在人口流动上,我们也不能做欧洲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不能做苏联梦。,基本情况,36,B:我们面临的两道“大规模发展难题”乘法题:无论看似多么小的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除法题:无论绝对数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相当低的,甚至很低的人均水平了。(2)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基本情况,37,(3)作为后起大国崛起是否会与现有国际秩序及大国发生冲突?考察历史:没有一个定型的答案,历史上还找不出一个后起大国的崛起不与现存的大国发生冲突的事实。德国、日本,侵略扩张,剥削、奴役殖民地而崛起。美国通过美西战争,美墨战争,北美战争迅速崛起。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在历史上不经过剧烈的冲突就能达到崛起。日本战后也是如此。,基本情况,38,(4)台湾问题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现在的台湾问题跟过去的台湾问题不一样了,发生了质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问题是谁代表中国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岸之争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是我们与李登辉、陈水扁之流要把台湾从祖国大陆上分离出去的斗争。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台湾将在今年举行台北、高雄两市的市长选举。2007年有“立法委员”选举。2008则有“总统大选”及北京奥运。,基本情况,39,(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1、首先是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1)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2)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05年降低20%;到2020年实现年均节能率3%,累计节能14亿吨标准煤的目标。2、要超越不合时宜的社会治理模式(1)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基本情况,40,(2)中国已开始关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东西中部共同发展,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3)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合理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3、要超越世界近代以来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和冷战思维(1)不争霸也不称霸;(2)用和平的、民主的、渐进的方式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变革,而不是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3)外交宗旨表述发生了新的变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情况,41,(4)摆脱了冷战思维,录求的是一个双赢、共赢、多赢的思维。4、妥善处理好大国关系(1)中美关系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在美国,从蒋介石逃到台湾之日起,党中央就做了对台工作的准备。在台湾问题上,怎么来寻求中国与美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至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现在中美两国都不希望“台湾问题”影响主要战略目标的实现。,基本情况,42,美国的主要战略目标:A、反对恐怖主义。B、防止核扩散。C、平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浪潮。我们的战略目标:2050年,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高于美台关系。,基本情况,43,A:上海公报:1972年2月28日签署,美国对中国首次正式表明了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B: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发布,美首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也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八一七公报:1982年8月17日签署,中国一直认为美国没有切实履行该公报中有关美国“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的承诺。,基本情况,44,第三,中美双方都不愿意为台湾问题打仗。(2)中日关系怎样寻求利益的汇合点:A:问题的症结在于:第一、靖国神社问题。第二、在台湾问题上暗中较量。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暗中与我较量有深层原因:1、历史的情结。2、台湾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第三、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形成了一个僵局。,基本情况,45,第四、结构性的矛盾。B:中日关系有三个共同利益的切入点:第一、经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强。第二、构建东北亚安全体系有共同点。第三、东亚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不可阻挡,不可逆转。C:中日关系改善的三条原则:第一,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台湾问题上,决不允许日本人搞鬼,要让他言行一致。,基本情况,46,5、处理好中国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在发展与统一的问题上,发展应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发展与统一并不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对台工作的重点一是反台独;二是争取民心,增强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1)为什么说当前重点工作是反台独呢?A:我们对台湾问题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反对遏止台独第二,促进统一第三,统一相互磨合。现处于第一个阶段。,基本情况,47,争取民心值得一提的是作了许文龙的工作。B:连宋访问大陆后的形势变化祖国大陆释放的善意引起各方关注,如把九二共识归结为两岸一中的理念;不独不武的暗示(只要台湾没有朝向台独发展的任何可能性,就能有效避免台海军事冲突);对台湾民众输送利益(水果输入大陆零关税等)取得良好效果。C:对台海局势应采取的对策(1)实施先发制人的威慑战略。(2)完善立法,制约台独。,基本情况,48,(3)对美利用加防范,以美压台,重点是反台独。(4)争取和,准备打,不怕拖。(四)、中国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基本情况,49,3、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的早日到来。4、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5、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再认识。总之,中国将主要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世界,造福于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将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从而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对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欢 迎 批 评 指 正!,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周边形势.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