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公路装配式箱涵施工方案.docx
目录1. 编制依据32, 工程概况32.1基本概况32.2地质、地貌水文条件83, 施工准备83.1现场准备83.2技术准备83.3设备准备93.4材料准备93.5构件吊重表94, 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104.1施工工艺流程图104.2施工要点115,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15.1测量放样115.2基坑开挖125.3铺设砂砾垫层125.4浇筑砼垫层125.5构件运输125.6构件安装135.7现浇涵洞施工195.8洞口施工216. 施工进度计划227. 资源使用计划227.1人员的配置227.2机械设备配置238. 质量保证措施238.1管理措施238.2质量评定标准249.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59.1施工风险防范措施2510. 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710.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710.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8XXX公路装配式箱涵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XXX公路段01设计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F9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XXX省XXX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7)段XXX公路建设项目GQ02工区施工工区施工组织设计;(8)业主、总项目经理部、监理等相关要求;(9)对本工区的实地踏勘、调查和了解的现场情况和有关资料。2. 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本工区起讫桩号K30+000K65+200,另设乾安连接线9km, G503 乾安连接线5.027km,全长49.227Km,涵洞2135.14米/68道,本工 区装配式箱涵有67道,分为三种结构形式,分别为XT1-2X1.5、XT1- 3X2.2、XT1-4X3三种结构形式,其中XT1-2X1.5为整截面整节段 预制即单构件结构,XT1-3X2.2、XT1-4X3为四构件组合结构,四构 件组合结构节段分为顶板、底板、两侧墙四个构件。现浇箱涵1道, 结构类型为1-1.5*1.8m,位于赞字停车区。除预制构件外,现场浇筑 混凝土总量为4712m,钢筋243吨,换填砂砾11566m,。涵洞类型如下图所示:图1-1单构件1-2*1.5m节段构造图图1-2单构件1-3*2.2m节段构造图田0我耦底板图1-3单构件1-4*3m节段构造图本工区主线 K31+600、K31+890、K31+939、K31+990、K39+755、K43+134、 K44+260、 K46+570、 K59+975、 K60+482、 K60+905、K61+339、K63+372,乾安连接线 K3+423、K3+753、K4+683、K4+887、K4+967、K5+344、K5+758、K6+708、K6+749 共计 22 个涵洞处于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段落范围内,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装配式涵洞基础与地基间根据冻深,设计厚度不等的砂砾及厚 度20cm的C30混凝土垫层,正交涵洞进出口无现浇端节段,采用现 浇八字墙,斜交涵洞两侧采用现浇端节段和翼墙,各斜交角度现浇 端节段长度、涵洞设置一览表详见下表:表2.1-1涵洞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孔数-孔径X净高交角(度)涵长(米)现浇端节段中 心长度(cm)节段3m1m1K31+2001-4X311533.05350822K31+6001-3X2.29042.0601403K31+8901-2X1.55544.073001224K31+9391-2X1.55543.073001215K31+9901-2X1.55542.073001206K32+4111-2X1.512537.063001017K32+6901-4X39031.0401018K32+7301-2X1.54542.074001119K32+9001-4X39032.04010210K33+2071-2X1.512542.0730012011K33+6001-4X39032.04010212K33+8611-2X1.54542.0740011113K35+2451-2X1.59030.04010014K36+0871-4X39029.0409215K36+6121-2X1.59029.0409216K37+5531-2X1.510530.053008017K37+8191-2X1.510530.053008018K38+4611-2X1.54542.0740011119K39+2051-2X1.59029.0409220K39+7551-2X1.512044.0730012221K40+6661-2X1.59033.05011022K41+5371-2X1.511042.0730012023K41+7541-4X311032.053008224K42+6321-2X1.54544.0740012025K43+1341-2X1.57034.063009126K44+2601-2X1.59032.04010227K46+5701-2X1.59043.06014128K46+8561-4X39030.04010029K48+1621-2X1.56034.063009130K49+1351-2X1.59030.04010031K49+6251-2X1.59030.04010032K50+1331-2X1.59029.0409233K50+6561-2X1.510531.053008134K51+6481-2X1.54542.0740011135K52+5431-2X1.510530.053008036K53+0211-2X1.510030.053008037K53+7421-2X1.59029.0409238K54+5801-2X1.510030.053008039K55+4981-4X310036.0630010040K56+0551-2X1.510030.053008041K58+8001-4X39029.0409242K59+9751-2X1.59038.05012243K60+4821-3X2.29029.0409244K60+9051-2X1.59029.0409245K61+3391-2X1.59030.04010046K62+1131-3X2.29029.0409247K63+3721-2X1.54554.0940015148K64+0461-2X1.510030.053008049赞字停车区 BK0+0301-2X1.59012.0104050赞字停车区CK0+3751-2X1.59012.0104051乾安互通CK0+4301-2X1.59014.0104252乾安互通EK0+3201-2X1.59024.0308053乾安互通FK0+5201-2X1.59013.0104154乾安互通IK0+2701-2X1.59017.0205255乾安连接线 k3+423.31-2X1.59028.0409156乾安连接线 k3+753.31-2X1.59030.04010057乾安连接线 k4+683.21-2X1.59031.04010158乾安连接线 k4+887.41-2X1.59030.04010059乾安连接线 k4+967.31-2X1.59030.04010060乾安连接线 k5+344.11-2X1.59029.0409261乾安连接线 k5+758.31-2X1.59031.04010162乾安连接线 k6+708.31-2X1.59032.04010263乾安连接线 k6+748.81-2X1.59032.04010264G503乾安连接线k0+1971-2X1.59018.0206065G503乾安连接线 k1+144.321-2X1.513520.034004066G503乾安连接线 k1+783.821-3X2.29015.0205067G503乾安连接线 k4+019.001-2X1.510015.033003068赞字K41+160 (现浇)1-1.5*1.89072.3424纵向的预制节段用连接缝和沉降缝相间设置,即2个节段设连接 缝,下一个缝为沉降缝,再下一缝为连接缝。涵洞基础、截水墙、边沟跌井、八字墙墙身、八字墙基础、洞口、 涵底铺砌均采用M15水泥砂浆片石砌筑。洞口现浇八字墙、节段垫层 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装配式箱涵预制采用C40混凝土浇筑。涵洞平 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1-4正交涵洞平纵面布置图图1-5斜交涵洞平纵面布置图涵洞施工时间为:2018年7月26日2018年10月20日,有效施工天数为115天。2.2地质、地貌水文条件2.2.1地质情况沿线所涉及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吉黑褶皱系松嫩中断陷,松 嫩中断陷(III1)基底为前侏罗系变质岩及第四系覆盖层。2.2.2地貌情况目地貌区划属XXX省西部平原一大安、乾安波状冲积平原区,全 境地势西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整体地势平坦2.2.3水文条件路线所经地区主要为松花江水系。乾安县境内主要发育第二松花 江,路线走廊区域无较大河流,跨越水利灌渠较多,最高水位出现在 降雨集中的78月份,低水位出现在冻结后期的23月份。3. 施工准备3.1现场准备3.1.1施工前基底验收合格,地基承载力检验合格。3.1.2施工现场做好“三通一平”准备工作,重点处理好构件的 运输通道及吊车吊装场地的地基处理。3.2技术准备3.2.1编制涵洞施工方案,并下发执行。3.2.2对施工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涵洞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3.2.3完成基础结构测量放样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批工作。3.3设备准备3.3. 1所有机械设备应经过检查验收,规格、性能、数量等满足 施工要求。3.3.2编制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4材料准备3.4.1模板采用钢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使用前 需经过验收。3.4.2进场砂、石、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原材料已取样检测合 格。3.5构件吊重表结构型号1-2*1.51-3*2.2 顶板1-3*2.2 侧墙1-4*3侧顶板1-4*3侧侧墙3m标准节(T)14.9511.086.3217.088.451m标准节(T)4.993.692.115.692.824.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4.1施工工艺流程图4.2.1节段顺序为由高处一侧向低处一侧逐节安装。4.2.2混凝土垫层浇筑作业一次成型,要严格控制砼垫层顶标高 及平整度。4.2.3在混凝土垫层内预埋洞身预制构件定位钢筋,保证侧墙定 位精度,确保两侧墙相对位置的精度。4.2.4吊车占位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根据吊车占位及工作半径, 确保吊车起重能力满足构件吊装的需要。4.2.5侧墙与底板结合处二次浇注混凝土时,需凿毛处理,浇筑 前刷素水泥浆一道,确保良好结合。4.2.6做好内侧绞缝、连接缝、沉降缝的防水处理。4.2.7涵洞结构中直径20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连接;钢 筋直径】2mm且20mm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钢筋直径12mm 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方式连接。5.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测量放样测量放样前,首先对箱涵设计坐标角度进行复核,无误后用全站 仪按箱涵中心坐标进行基础放样,轴线及边角打设控制桩,并设置保 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箱涵位置。控制桩及保护桩 均采用木桩,桩长不小于50厘米,桩顶钉铁钉以精确控制。5.2基坑开挖按1:0.75的边坡,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 20cm后,由人工挖除剩余土方,并整平至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开挖平 面尺寸控制在基底比砂砾垫层宽度每边各宽出50cm,在基坑四周设置 宽30cm、深20cm排水沟,并在低洼处设置集水井。基坑开挖到位后, 检查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平面位置、尺寸、基底高程进 行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5.3铺设砂砾垫层基坑验收合格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层铺设砂砾垫层,每层厚 度不大于40cm,并采用压路机振动夯实。5.4浇筑砼垫层对砂砾垫层平面尺寸、轴线、高程进行自检,报请监理工程师验 收,合格后采用20作为侧模,对应涵身沉降缝采用1cm厚竹胶板设 置沉降缝,并采用钢筋固定模板,然后浇筑20cm砼垫层。混凝土在 拌和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送至现场采用溜槽进行浇筑,采用插入式 振捣棒振捣,平板振动器配合来回拖振进行找平,严格控制砼垫层顶 面标高,保证基础顶面的平整度。砼垫层浇筑好后及时进行养生。5.5构件运输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按箱涵编号及安装顺序 进行吊装运输。预制厂内采用龙门吊吊装(人工配合),吊至平板车上 水平放置,运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固定、缓存措施并 根据吊环位置及时调整运输方式,避免发生损坏、磕碰,以防止构件 损伤。5.6构件安装所有构件在预制厂内进行试拼装,并制定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定位 调整方案,必要时可利用支撑杆及钢丝绳辅助稳定。5.6.1节段吊装节段安装顺序为由高处向低处安装,具体安装步骤详见下图(以四构件为例)。第三步:安装顶板。顶板与两侧墙接头为 肘形自由铰接,顶板吊装就位前于侧墙凹槽内 涂设粘稠状态的M15水泥砂浆,用以顶板就 位时的铰缝自行填塞。第四步:现浇底板。浇筑底板混凝土时, 应将两侧墙的与底板接触面混凝土浮浆凿掉、 凿毛,以便于现浇底板实现良好接合。5.6.2吊装设备选型根据设计图,装配式4*3m箱涵顶板预制构件为最重构件,重量 17.08t,吊车按照最重构件进行选型。采用2根钢丝绳进行4点吊 装,钢丝绳与铅垂线夹角<30° ,由? =。/区爵30。计算出每根钢丝 绳的拉力为50KN,考虑8倍的安全系数,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644KN,选择采用钢丝公称抗拉强度为170*107Pa、绳径32.5mm, 有效钢丝绳长度L=2*h/cos30°=7.2m的钢丝绳。4*3m箱涵基坑开挖宽度按8m计算、履带前端距基坑边距离 3.3m,履带一半长度2.7m,计算出履带吊的工作幅度为 4+3.3+2.7=10m,起吊高度为3.1(吊钩距吊点的铅锤距离)+1.4(顶 板高度)+4 (涵身整体高度)+3 (富余高度)=11.5m,计算臂长为表5.6.2-1 75t履带吊性能表根据QUY75履带起重机主臂起重性能表,查表得QUY75履带起重机可起吊20.4t重物。安全系数k=20.4/17.08=1.2,满足要求。吊装构件图5.6.2-1平面布局图吊装构件图5.6.2-1吊机身长臂示意图图5.6.2-3四构件箱涵安装示意图5.6.3构件安装5.6.3.1箱涵基础顶面处理构件安装前,检查基础标高、平整度,偏差大的进行处理,处理 完成后放出箱涵中心线、边线,规划出每节段的安装位置。5.6.3.2吊车就位严格根据吊装设备选型的计算结果选择起吊吊车,控制吊车工作 幅度及就位位置,如现场不满足要求,使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整修吊 车支立地面,确保起吊安全。5.6.3.3起吊、拼装安放构件前应对每个构件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 使用。人工配合吊车施工,调整好构件的位置及标高,构件必须放稳、 垫实。安装顺序为由高处向低处并从内口对齐,利用支撑杆及钢丝绳 辅助稳定。5.6.4构件连接5.6.4.1单构件吊装连接纵向的预制节段用连接缝和沉降缝相间设置,即2个节段设连接 缝,下一个缝为沉降缝,再下一缝为连接缝。单构件吊装就位后,节 段之间设置连接缝、沉降缝,涵身范围每4m6m设置一道沉降缝。连接缝与沉降缝相间设置,连接缝采用用LS1M25弯螺栓连接。 槽口用M15砂浆填塞密实、平整。图5.6.4-1单构件弯螺栓连接详图图5.6.4-2四构件肘形自由铰接详图5.6.5现浇底板施工四构件组合结构在侧墙及顶板安装完成后,侧墙与现浇底板结 合处二次浇注砼时,应将砼表面的浮浆凿掉、凿毛,以便与现浇底 板时良好结合。浇注底板前用水冲洗干净,刷素水泥浆一道。布设底板钢筋,安装端模和沉降缝隔板(1cm竹胶板),沉降缝 与涵身沉降缝对应,然后浇注底板砼。5.6.6现浇端节段、翼墙、八字墙施工正交涵洞待节段安装完成后,进行现浇八字墙施工。斜交涵洞 待节段安装完成后,进行现浇现浇端节段及翼墙施工,现浇端节段 与翼墙同步施工,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到倒角以上20cm,第二 次浇注侧墙及顶板。具体施工工艺详见现浇箱涵施工工艺。5.6.7防水施工构件自身的防漏由其预制厚度保证。箱涵外漏部分采用涂三层 热沥青不透水材料的方式防水,对结构的铰缝、接缝及沉降缝作进 一步的防漏处理。表5.6.5-1防水层设置表部位防水方式顶板与侧墙较缝高粘稠M15水泥砂浆自行填塞3cm倒角处水泥砂浆抹填、封堵连接缝处3cm倒角M15水泥砂浆封堵连接缝表面25cm橡胶止水带黏贴沉降缝内侧贴1cm沥青麻絮沉降缝外处3cm倒角M15水泥砂浆封堵沉降缝表面25cm橡胶止水带黏贴5.6.6检验标准表5.6.6-1构件预制、结构组装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1混凝土强度(MPA)不小于设计值2构件长度(mm)0+53壁厚(mm)-3+54轴线偏位(mm)505结构长度(mm)-50+1006底面高程(mm)±107内、外轮廓线形偏离设计线形(mm)±208相邻节段内轮廓线错口(mm)59垫层宽度、厚度(mm)不小于设计值5.7现浇涵洞施工5.7.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f基坑开挖f基底整平f检测地基承载力f基础施工 一绑扎底板钢筋一浇筑底板混凝土一安装墙身模板及顶板支架一绑 扎侧墙及顶板钢筋f浇筑墙身及顶板混凝土f进出口附属施工f覆 盖养生f防水层施工f台背回填。5.7.1-1现浇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5.7.2现浇箱涵施工方案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1m*1.5m),模板采用48*3钢管配 合对拉螺杆进行固定。支架采用48*3钢管支架,间距1m*1m、步距 1.2m,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斜撑和扫地杆。钢筋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平板车运至现场绑扎,绑扎时先绑 扎底板和侧墙钢筋,第一次浇注完成后再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完成 第二次浇注。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吊车吊料斗入模。 砼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底板和侧墙倒角以上30cm处,第二次浇 注侧墙及顶板,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按照设计要求4一6m设置一道沉降缝,上下对应。5.7.2现浇箱涵施工注意事项(1)在距开挖面坡顶2m位置用安全防护栏杆进行封闭,并挂设 安全警示标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2)沟槽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 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4)砼浇筑过程中,防止漏振和过振,要注意边角部位。(5)安装外模前,对底板与侧墙接头处的砼进行凿毛清洗浮渣。(6)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两侧对称进行,两侧高差不超过30mm。(7)拆模过程中,侧模砼强度达到2.5Mpa、棱角不受破坏时方 可拆模,顶模待砼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方可拆模。5.8洞口施工5.8.1正交涵洞洞口采用现浇C30/字墙,斜交涵洞洞口采用 翼墙+锥坡方式。洞口下,垫层两端设计深150cm、厚40cm的M15 水泥浆砌片石截水墙,截水墙与洞口平齐。5.8.2砌筑石料表面应干净、无风化、裂缝和其他缺陷。片石 的厚度要求不小于150mm应具有较平整表面;块石应大致方正,上 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不小于200300mm;砌筑时平铺卧砌,石 料的大面朝下,外露面应选用较大的石块,并加以修整。5.8.3浆砌砌体砂浆应集中用砂浆拌和机拌和,保持适宜的和 易性和流动性。6. 施工进度计划装配式箱涵预制安装:2018年7月26日2018年10月20日, 有效施工天数为115天。具体安装顺序详见附表1涵洞安装进度图:7. 资源使用计划7.1人员的配置7.1-1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表(每个工队)序号岗位人员数量备注1技术负责人12现场负责人13质检负责人14试验负责人15施工员27测量负责人18试验员27.1-2现场作业人员表(每个工队)序号作业班组人员数量备注1钢筋工4人2模板工4人3砼工3人4电工1人5普工5人6机械操作手3人7.2机械设备配置7.2-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每个工队)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1PC2202压路机台120T3吊车台170T4平板运输车辆1550型插入式振捣棒台26交流电焊机台2BX-4007水泵台2200QJ209砼运输车辆48. 质量保证措施8.1管理措施(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 量管理制度,使体系正常运转。(2)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树立“精品工程来自对每一道工序的执著”的质量意识,坚持“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 促进度、以质量求效益”的施工指导思想。(3)认真审查施工图纸,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并及 时进行技术交底。(4)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5)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 准、六做到”,即: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五不准:资料不齐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不闭合 不准使用成果、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 不准验收交工。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 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8.2质量评定标准8.2.1装配式涵洞构件预制、结构组装允许误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1混凝土强度(Mpa)不小于设计值2构件长度(mm)0,+53壁厚(mm)-3,+54轴线偏位(mm)505结构长度(mm)-50, +1006底面高程(mm)±107内外轮廓线形偏离设计线形(mm)±208相邻节段内轮廓线错口(mm)59垫层宽度、厚度(mm)不小于设计值8.2.2现浇箱涵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允许误差检查频率和方法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2净高、宽(mm)高度+ 5,-10尺量:测3个断 面宽度±303顶板厚(mm)明涵+10,0尺量、测5处暗涵N设计值4侧墙和底板厚(mm)N设计值尺量:各墙、板 测5处5平整度(mm)W82m直尺:每侧面 每10m测2处, 每处测竖直及 水平2处。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1施工风险防范措施9.1.1风险辨识(1)物体打击伤害:在模板、预制构件安装及吊装过程中,有 可能跌落而击伤处在下面的作业人员。(2)模板坍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使用不当,支撑失效, 而导致坍塌,伤及作业人员。(3)触电伤害:包括两部分触电伤害。一部分是由于临时用电 线路损坏及未按规范要求使用临时用电而造成触电;另一部分是由于 在雷雨季节未能在雷雨来临前撤离而导致雷击。(4)机械伤害:在箱涵施工中,起吊设备在钢筋、模板、砼料斗 的起吊、安装、浇筑过程中引起的人身伤害。9.1.2危险源预防措施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和施工过程控制。前期 控制是针对各种危险源制定预防措施;施工过程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并认真落实整 改。(1)物体打击 高处作业人员应严格控制所使用工具的使用和存放,使其不至 于坠落。 在作业处范围内设置围栏,拒绝非施工人员进入。 涉及上下作业时,应有安全人员实施监督施工。 吊车作业时,设专人指挥,作业半径内不允许禁止人员靠近。(2)模板坍塌 模板在进场后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其是否按图制作,并检查其是 否满足要求。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施工,特别是模板支护及对 拉杆数量和间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浇筑高度不宜 过大,并应控制好混凝土下料速度和两侧对称浇筑。(3)触电伤害 对于临时用电线路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置,并且在使用过 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适时进行整改。 所有用电操作均由持证电工进行作业。 及时检查用电设备的漏电情况,及时检修。 对于雷雨季节应防雷电击伤,起吊设备要有避雷电措施,作业 人员应及时撤离。(4)机械伤害 起吊设备支腿支撑处基础应满足支撑力及稳定性要求 设备应经常检查其性能,特别是液压系统及起吊绳。 起吊重量应符合相应起吊角度和高度要求。 高处起吊应掌握风力情况,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起吊作 业。10.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0.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0.1.1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开工前组织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学 习,增强环保意识。(2)做好生产的卫生工作,保持清洁,不允许在基坑内或周围 随意抛弃垃圾。10.1.2水环保措施(1)生产区设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严格净化处理后方可排放。(2)靠近生活水源或农田的施工场地用沟壕或堤坝与之隔开, 避免水源污染。(3)施工期间生产场地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渠道,经废水池处 理后,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接,不至引起淤积冲刷。10.1.3大气污染及粉尘、噪声污染防治(1)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粉尘的地段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勤洗施工机械车辆,使产生的粉尘危害减至最小程度。(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减少噪声和污染。(3)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避免夜间施工扰民,尽 量减少施工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10.1.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有害物质(如染料、油料、废旧材料和生产垃圾等)经处理后 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防止泄露、腐蚀造成对生态 资源的破坏。10.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及时调整设备、机具和材料的位置,保证摆放整齐,保持 工作面宽敞。(2)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施工废水严禁乱排,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环保规定和招标、设计文件要 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3)按协调好各方关系,搞好安全生产,严格按规范施工,争 取创安全文明样板工地。(4)按照工程特点,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的综合管理,减少现场 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5)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使文明施工现场管 理真正抓出成效。专人组织对文明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缺补漏。附表1:涵洞安装顺序进度横道图附表2:箱涵预制构件吊装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