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方案.ppt
任务一 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 工作方案,区域环境大气监测并综合评价项目之,教 学 单 元 一总课时:10 课时训练方式:4人一组,共同完成方案的编制,由各小组长负责。训练成果:监测方案,制定校园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方案,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据专家测算,约有100吨左右的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讨论松花江污染监测方案 松花江监测方案.doc 松花江监测断面表一.PDF,下达任务,任务:4位同学一组,仿照松花江监测方案编制一份为了解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案。相关参考资料 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 王英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大气环境监测曾凡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大气环境分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http:/,下达任务,拟定方案前收集了哪些资料?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气象资料 地形资料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校园内外有哪些主要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本校和周围学校的锅炉房、建筑工地流动污染源:汽车、摩托车监测内容有哪些?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锅炉房烟囱废气排放监测汽车排放尾气监测,讨论方案初稿(一),布设采样点必须遵循什么原则?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污染源集中,主导风向较明显时,污染源的下风向为主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适当增设采样点;城郊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少设点。超标地区采样点的数目多些,未超标地区可少些。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应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讨论方案初稿(二),如何在校园内布设采样点?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扇形布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根据采样点布设基本原则,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当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用功能区布点法和网格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布置校园内的采样点。大气采样布点法动画,网格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叉点处,或方格中心。网格的大小视污染物浓度、人口分布、后勤保证等因素确定,,扇形布点法是以点源为顶点,呈45扇形展开,采样点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每条弧线上设3或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顶点的夹角一般取1020,并要在上风向应设对照点。,同心圆布点法是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在地面上画出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做若干条放射线,原则上,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即为采样点。,功能区布点法即是先将监测区域按要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讨论方案初稿(三),大气污染源采样点如何布设?污染源监测的目的污染源监测的内容固定污染源采样位置和采样点采样位置采样点 圆形烟道采样动画 矩形烟道采样动画 锅炉房的烟囱采用圆形烟道布点法布点。流动污染源测点 具体可参照国家标准分析方法,1、检查污染源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2、评价废气净化装置的性能和运行情况,以了解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如何;3、为大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有害物质的排放量(kg/h)废气排放量(m3/h)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采样位置应优先考虑垂直管道。应避开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但如果是测气态污染物,则由于混合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还应避开涡流区。此外,还要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害的场所,对于机动车各种状态下排气中污染物的测定一般均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在测定时采样探头插入排气管的位置也稍有不同。如测汽油车在怠速工况下排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容积浓度时,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等于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测柴油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气中烟度时,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深等于300 mm,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具体可参照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采样点数目主要由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烟道主要有圆形、矩形、拱型三种。,讨论方案初稿(四),如何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和监测方法?主要依据是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项目。,讨论方案初稿(五),中国监测技术规范对大气污染例行监测规定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讨论方案初稿(六),各小组按照以上的讨论修改方案初稿,自学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参考资料:环境监测 王英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大气环境监测曾凡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大气环境分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问题:测大气中SO2、NO2、TSP、飘尘的样品是用什么方法采集的?,布置下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