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 第三节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发展的概念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成熟成熟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一)思维方式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变(二)儿童心理的随意性和自觉性获得发展(三)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渐形成,二、发展的基本性质,1.方向性与顺序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而且不可逆,也不可逾越,2.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 基础上发生的,相对平稳的、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间断现象。,3.发展的不平衡性,(1)就总体发展来看,整个发展不是等速上升,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身体器官系统(动作技能),(2)不同的心理内容,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有不同。(3)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1)发展的速度(2)发展的优势领域(3)发展的最终水平,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实验研究()洛伦兹的幼雏“尾随反应”研究()哈里哈洛的猴子的情绪依恋的研究,“印刻现象”:指小动物在出生后的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具有很容易形成的本能的追随反应。(是一种依恋的形式,存在于跟随行为之中)。,.概念,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随成熟发生而由遗传决定的时期,在此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难以弥补。,第二节 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一、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一)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时间维度(二)心理年龄特征是指某一年龄段的整体特征(三)心理年龄特征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思考: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工作的启发,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适应发展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发展,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以某些年龄阶段儿童的共同的、概括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来划分心理发展的阶段,生理年龄(岁)及分期 现行学制阶段 皮亚杰智慧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第三节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遗传和环境的争论经历了三个时期:是谁起决定作用?各起多少作用?如何起作用?,(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 20世纪初遗传决定论高尔顿(英 优生学代表人)环境决定论华生(美 行为主义创始人)把遗传和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强调遗传 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强调 环境决定发展,而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观点):,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跑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顿:“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肌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桑代克:“人当生命发生时,即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人之时,已具有无数确定的倾向。”,高尔顿的名人家谱调查哥达特的K氏家族调查巴赫家族调查,分析:,高尔顿通过调查发现,科学家、政治家和伟人多出自名人世家,由此得出:“天才由遗传决定”的结论。是否正确?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解释。名人世家的充裕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身心状况可给后代良好的遗传前提条件上层社会生活环境、高深的文化背景和良好的教育决定性因素个人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迫切需要动力环境、教育、遗传、个人努力,环境决定论(观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SR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特殊的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行为主义),2.共同决定论 20世纪中叶,1.会合论斯腾2.成熟论盖塞尔,会合论:,观点: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先天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即: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但比重可“因事而异”。,成熟论,实验:(汤普生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汤普生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什么?,基本观点: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或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否则是无效的,是浪费的。(成熟学习原则)盖塞尔:“评价成长的特点时,我们不应忽视环境影响文化背景、同胞、父母、营养、疾病、教育等,但这些必须把它们与最初的素质构成联系起来考虑,因为素质构成因素最终决定所谓环境的反应程度乃至反应方式儿童的成长特征实际上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最后产物的表现”,什么时间学习和训练效果好?关键期,3.相互作用论(瑞士皮亚杰),两种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二)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遗传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即: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的变化遗传提供的潜能有一定的范围,即:有它的上限,在这个范围内反应的高低就依赖于环境的变量。,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1)遗传的影响包含外部影响的因素(2)某些遗传特性带有环境影响的痕迹(3)遗传与环境的影响是相互选择的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是动态的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成熟的制约性大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受环境教育的制约性大,结论:,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辨证关系。个体的生物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则确定他在此可能范围内的现实水平。环境在遗传提供的可能范围内决定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启示:,1.优生优教2.从充分调动个体的潜能来说,应强调环境教育的影响,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最优最有利的环境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3.便于家长、教师对儿童提出合理期望,在实践中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二、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遗传素质:子代所获得的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二)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1.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社会环境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三)社会生产方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四)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五)个体需要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