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

    • 资源ID:4896298       资源大小:881.50KB        全文页数:11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主要内容,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五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第九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第八节 新生儿破伤风,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第六节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期指自出生断脐带到满28天这段时间。围生期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1周。,新生儿概念,概述,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高危儿,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4000g。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中出生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3.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g。,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者。3.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者。,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异常妊娠史 异常分娩史 异常新生儿,高危儿,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概念,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4000g,身长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足月小样儿:是胎龄满足月而体重在2500g的以下活产新生儿。,外观特点,外观特点,足月儿,外 观,四肢屈曲状,肌张力差,早产儿,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足月儿,绛红,水肿,发亮,毳毛多,早产儿,皮 肤,耳 壳,乳 腺,足月儿,睾丸已降,阴囊多皱摺,外生殖器(男),早产儿,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早产儿,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足月儿,大阴唇遮盖小阴唇,外生殖器(女),跖 纹,返回,足月儿 早产儿体温调节 功能差、功能更差、易散热、脱水热 易发生硬肿症呼吸系统 40-50次/分、不规则、易出现周期性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 症等循环系统 心率100-160次/分、BP 心率更快、BP较足月儿低 70/50 mmHg血液系统 血容量平均85ml/kg 血容量约89-105ml/kg、易出血,生理特点,足月儿 早产儿消化系统 溢奶、呕吐;易吸收母乳 易呛奶、溢乳;易发生 中的抗体、易中毒 坏死性小肠炎;生理性黄疸相对较轻 生理性黄疸重、易发生 核黄疸泌尿系统 肾脏功能较差 肾脏功能更差神经系统 出生时已具有四大反射 无或不完整、即觅食、吸吮、易发生缺血缺性脑病 拥抱、握持反射免疫系统 IgG含量高、IgG含量低、IgA、IgM低 更易发生感染 易发生感染,生理特点,生理性体重下降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生理性黄疸“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新生儿体重早期变化,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乳腺肿大,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假月经,马牙,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脂肪垫“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足月儿 早产儿1)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1)体温过低2)有窒息的危险 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3)有感染的危险 3)营养失调 4)有感染的危险,护理诊断,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刚娩出时,迅速清除口、鼻腔的粘液及羊水。喂乳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然后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和呕吐引起窒息。,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2.维持体温稳定,适宜环境,中 性 温 度:是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足月儿 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早产儿室温2427,相对湿度55%65%。,体重低于2000g,肛温35,胎龄37w者应置暖箱内,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来调节箱温。体重超过2000g者在箱外保暖,可通过戴帽、母怀抱、热水袋等维持体温恒定。,2.维持体温稳定,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暖箱适中温度参考数值,1)体重2000g,体温正常2)在不加热的暖箱内,室温为 2426,体温正常3)暖箱内生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不及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者,掌握出箱指征,仰卧时可在肩下置小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暂停时,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囊床垫等方法,帮助恢复自主呼吸。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切忌常规吸氧,避免视网膜病变致失明。,3.维持有效呼吸,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软枕,拍打足底,早产儿,机械通气,早产儿,4.合理喂养,根据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选择直接哺喂母乳、乳瓶、滴管、管饲或静脉等不同的补充营养方式。生后24小时试喂5%10%葡萄糖水,无异常给予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特别是早产儿,早产儿奶量与间隔时间,5.预防感染,(1)消毒隔离(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4)预防接种,6.健康指导,(1)宣传育儿知识(2)指导合理喂养(3)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取足跟血,指导合理喂养,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病理生理】1、原发性呼吸暂停2、继发性呼吸暂停3、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4、血生化和代谢改变 PaCO2升高,pH和PaO2降低 糖原消耗增加低血糖 离子Ca低钙血症 抑制胆红素与蛋白质结合高胆红素血症,【常见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 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 呼吸衰竭;心力衰竭。4、体温过低 与缺氧有关5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1复苏步骤 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1)通畅气道(A):安置体位:患儿仰卧,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2)建立呼吸(B):触觉刺激: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一般认为示指与拇指按压时压力为152okPa,每增加一指,压力递增05kPa;氧气流量为 5升分或以上。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3)恢复循环(C):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4)药物治疗(D):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入1:1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5)评价(E):复苏步骤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时,均要评价患儿情况,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骤操作。,2.保暖 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t:。3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4加强监护 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监护的主要内容为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5安慰家长耐心细致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第四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支持疗法:供氧: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糖:纠正低血压:补液: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 安定 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利尿剂 激素亚低温治疗,【预后】,本病预后与病情严重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关系密切。凡自主呼吸出现过迟、频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续1周仍未减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CPK-BB持续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智力障碍和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 颅内高压症 2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1.给氧:选择适当的方法如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PaO25070mmHg,PaCO240mmHg。,2.保暖:用暖箱或热水袋,维持患儿中性温度,降低耗氧量,防止发生硬肿症。3、严密观察病情:神经系统变化、颅内压、前囟张力、肌张力、瞳孔大小、光反射、呼吸、心跳、血气电解质等。4、早期的康复干预,第五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多发生于早产儿,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引起,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病理特征为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龄1820周时初现,35周后始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病因和发病机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保持呼气时肺泡张开的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半径缩小,吸气时必须增加压力,因而造成呼吸困难、青紫。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外液漏出、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严重妨碍气体交换,进一步加重缺氧。,【临床表现】,HMD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46小时内)即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和吸气性三凹征等典型体征并进行性加重。严重时面色青灰,四肢松弛;心音由强转弱,肺部听诊早期多无阳性发现,以后可闻细湿啰音。病情一般较重,重者可于3日内死亡;如能存活3日以上,则可逐渐好转。,【实验室检查】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血钾增高。【X线检查】两肺呈普遍性透亮度降低 可弥漫性均匀网状颗粒阴影和支气管充气征,重者呈“白肺”,【治疗】,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使患儿渡过极期,待新生儿能产生足量的肺表面活物质时,病情可望恢复。治疗的重点是:(一)给氧(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疗法(三)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四)支持疗法,【预防】,预防早产,控制母孕期糖尿病,防止出生窒息。对需提前分娩或有早产迹象而胎儿不成熟者,分娩前23天应给孕母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6mg,2次/日或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2次/日;共2天。胎龄不足34周者,效果显著,1、自主呼吸受损 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困难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透明膜形成有关。3有感染的可能 与免疫力下降、侵入性抢救使感染机会增加有关。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消耗增加有关。,【常见护理诊断】,(一)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1、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2、供氧:氧气要加温湿化到36左右。头罩用氧:应选择与患儿相适应的头罩,头罩过小不利于CO2排出;头罩过大,氧气易外溢,二者均降低实际吸入氧浓度。用氧流量不少于5升分,以防止CO2积聚在头罩内。持续正压呼吸(CPAP)用氧:早期可用呼吸机CPAP吸氧(鼻塞接呼吸机行CPAP通气),【护理措施】,。,或用简易鼻塞瓶装法,即鼻塞一端接氧气,另一端接水封瓶长管,长管深人水面下的深度即为呼气终末正压的数值,一般为049098kPa(510cmH2O),早产儿从0.1960.294kpa(23cmH2O)开始。操作时水封瓶放在距患儿水平位下3050cm处。气管插管用氧:对反复呼吸暂停的患儿如用纯氧CPAP后,病情仍无好转者,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3.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 体位正确,即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彻底吸净气道分泌物。抽取药液,从气管中滴入(患儿分别取平卧、左侧、右侧卧位),然后用复苏囊加压吸氧,有利药液更好地弥散。用药后46小时内禁止气道内吸引。,(二)保暖:环境温度最好维持在2224C,肤温在 3636.5oC,肛温在365375oC,以减少氧耗;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水分消耗。(三)保证营养供给:注意喂养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鼻饲法或补充静脉高营养液。(四)做好消毒隔离 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五)严密观察病情:有条件者使用监护仪和专人守护,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动态,定期对病人进行评估,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生密切联系。(六)做好心理护理:让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取得最佳配合,同时做好育儿知识宣传工作。,第六节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等被黄染,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生成较多 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肠肝循环的特性,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为3.8mg/kg。其原因是:胎儿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来自肝脏等组织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少量被破坏)的胆红素前体较多。,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肝功能发育未完善,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仅为正常的030),不能有效地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郁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肠肝循环的特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疽,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疽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一)生理性黄疸 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205umol/L(12mg/dl)和早产儿257umol/L(15mgdl),【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二)病理性黄疸 常有以下特点: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57u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I)。,【新生儿黄疸的病因】,1、感染性(1)新生儿肝炎(2)新生儿败血症 2、非感染性(1)新生儿溶血病(2)胆道闭锁(3)胎粪延迟排出(4)母乳性黄疸(5)遗传性疾病(6)药物性黄疸,【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 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2降低血清胆红素 蓝光疗法、使用肝酶诱导剂;提早喂养和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输血浆和白蛋白,换血疗法等。3 保护肝脏,不使用对肝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及黄疸的药物。4控制感染。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系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以A、B、O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病因和病理生理】,胎儿由父亲遗传获得母体所不具有的血型抗原,在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IgG血型抗体,当这种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与其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大量溶血造成严重贫血,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因胎儿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而致全身水肿;贫血使髓外造血组织代偿性增生、出现肝脾大;溶血产生的大量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娩出时黄疸往往不明显,但24小时内很快出现并迅速加重。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ABO溶血病多为轻症;Rh溶血病一般较重。轻者除黄疸外,可无其他明显异常;病情严重者贫血明显,同时有水肿、心力衰竭、肝脾大,甚至死胎。胆红素脑病,【实验室检查】,(一)母、婴血型测定 检查母、婴ABO和Rh血型,证实有血型不合存在。(二)检查有无溶血 溶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高,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上升。(三)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治疗】,重点是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1、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1)光照疗法(2)换血疗法 2、药物治疗 可输血浆或白蛋白,以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或尼可刹米3其他治疗:及时纠正缺氧纠正酸中毒,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异恶唑和磺胺苯砒唑等药物。,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黄疸护理知识有关,【护理诊断】,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作相应处理实施光照疗法的护理:准备入箱光疗检测体温和温箱变化保证水分及营养供给严密观察病情出箱光疗箱的清洁和维护实施换血疗法后的护理:检测患儿生命体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保持脐部干燥换血后6h测血清胆红素浓度,每8h检查一次直到稳定下降经常更换患儿体温,防治肺扩张不全遵医嘱用药,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护理措施】,第八节 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记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压氧菌,其芽孢抵抗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当用该菌污染的器械断脐或包扎时破伤风杆菌即进入脐部,包扎引起的缺氧环境更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其产生的痉挛毒素沿神经轴逆行至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也可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核苷酸、氨基丁酸),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此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多汗等。,【病因和病理生理】,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发展为牙关紧闭、面积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膀胱、直肠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和便秘。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需2-3个月。患儿早期多不发热,以后发热因肌肉痉挛或肺部感染继发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中和毒素控制痉挛控制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要点】,有窒息的危险 与呼吸肌、喉肌痉挛有关喂养困难 与面肌紧张、张口困难有关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 与脐部感染有关有受伤的危险 与反复抽搐有关体温过高 与骨骼肌强直性痉挛产热增加、感染有关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预防本病发生、护理患儿相关知识有关,【常见护理诊断】,控制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药物应用:遵医嘱应用个破伤风抗毒素(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镇静剂等。建立静脉通路:尽可能应用留置针病室环境:患儿应单独安置、专人看护。尽量减少给患儿的刺激,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最好在止痉剂使用后集中完成。尽量免去不必要的操作,有鼻导管者止痉药物可从鼻导管喂入。用氧:有缺氧、发绀者间歇用氧,但避免鼻导管给氧,可选用口罩给氧,氧流量至少5L/min,病情好转应及时停氧,防止氧疗并发症。,【护理措施】,保证营养脐部护理:用消毒剪刀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碘伏,并用无菌纱布包敷。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脐部护理一次,直至伤口愈合。遵医嘱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U做脐周封闭,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防止损伤和继发感染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测量体温保持体温正常定时翻身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甲硝锉。,第九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膜炎,【病因和发病机制】,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感染肠粘膜缺氧缺血深入高渗乳及高渗溶液,【临床表现】,多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常有窒息史。于生后2-12天发病,早期出现体温不稳定、反应差、拒食、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嗜睡等全身表现,同时伴有胃潴留、呕吐、腹胀、腹泻和便血等表现。轻症患儿仅有中度腹胀,无可呕吐,排便2-3次/天,稀薄,颜色深或带血,隐血试验阳性。重症腹胀明显,可见肠型,粪便如果酱样或柏油样,或带鲜血有腥臭味。若不积极治疗,病情急剧恶化,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心率减慢、黄疸加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肠穿孔、腹膜炎等。,【治疗要点】,禁食 疑似患儿禁食3天,经确诊立即禁食,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定时抽出胃液。轻者禁食5-7天,重者禁食10-14天。当腹胀消失,粪便潜血试验阴性可试进食。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细菌不明时可用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疗程:疑似患儿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支持和对症治疗 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有凝血机制障碍可输新鲜冷冻血浆。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或有明显腹膜炎、肠梗阻、肠穿孔时应手术治疗。,【常见护理诊断】,舒适度减弱 腹胀、腹痛、腹泻,与肠道炎症、肠壁组织坏死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不足有关。体液不足 与液体丢失过多及补充不足有关潜在并发症 腹膜炎、肠穿孔、休克、DIC等,【护理措施】,减轻腹胀、腹痛,控制腹泻立即禁食,肠胀气明显者行胃肠减压;观察胃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颜色、性质、量,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情况;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供给营养,补充液体喂养:禁食期间以静脉供给营养以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腹胀消失、粪便潜血转印后组建恢复饮食。补液护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合理安排输液;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密切观察病情一般病情观察:记录腹泻次数、量、颜色、性质;及时、正确留取大便标本送检;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油膏等,减少粪便对皮肤刺激,保持臀部皮肤完整性;测量体重:每天同一时间、同一称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评估患儿有无脱水,检测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并发症的观察:及早发现肠穿孔、腹膜炎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一经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当患儿面色苍白、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可能出现休克时,应及时通知医生组织抢救;观察患儿有无凝血障碍的表现;检测凝血因子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 高危儿;适中温度;适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2、问答题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试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高危儿包括哪几种情况?试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协和版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