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医学导论第3章现代医学.ppt

    • 资源ID:4895613       资源大小:217.99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导论第3章现代医学.ppt

    ,第三章 现代医学,本部分主要讨论: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现代医学的特点及其发展的一些启示,并展望21世纪医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目 的 要 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从中认识一些主要学科的发展及主要贡献者;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特点及21世纪医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医学的形成过程中,一些重要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药物学及医学影像学等的发展。,熟悉: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了解: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及21世纪医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教 学 内 容,一、科学技术发展与现代医学 第三次科技革命 特点:(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作用日益重要(2)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3)科技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三次革命,第一次:20世纪3050年代 1935年,氨苯磺胺具有杀菌作用 40年代,人工合成磺胺类药物 发明大型发酵罐,扩大青霉素生产 开创了抗生素治疗时代第二次:70年代 发明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CT)核磁共振诊断技术 作用:无创性早期诊断早期肿瘤等疾病 是诊断学技术革命,第三次:70年代后期 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生产多种生物制品 如人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等 开拓生物学治疗的新概念,二、药物学与治疗学的飞跃,抗梅毒药的发现:1910年,埃利希与秦佑八郎研制出salvarsan(606)不能杀菌,但抑制梅毒螺旋体 606914化学疗法发现氨苯磺胺:1935年,多马克发现氨苯磺胺能杀死葡萄球菌 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磺胺类药物,发现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素 能抑制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发现链霉素:1944年,瓦克斯曼证实链霉素杀死结核杆菌 发现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兴的边缘学科:分子生物学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是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及物理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 M.H.F)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962年,3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全部遗传密码1965年,我国科学家化学合成牛胰岛素70年代,发现反转录酶和限制性内切酶80年代,基因工程治疗促进神经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产生1994年,提出“蛋白质组”概念,四、免疫学的发展,机体存在自身免疫1938年,多梅什克发现自身溶血性贫血1942年,孔斯发明免疫荧光技术1945年,欧文在异卵双生的两只小牛体内发现天然耐受1949年,伯纳特提出宿主淋巴细胞有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的假说1953年,麦德微尔进行人工免疫耐受随后发现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70年代中,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形成了免疫生物学、免疫化学、肿瘤免疫学等分支学科,五、医学遗传学的发展,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遗传学的三个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1900-1939)欧洲的3名生物学家各自发现孟德尔定律 1901年,证实人类ABO血型 1906年,提出“遗传学”这个名称2.遗传学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 40年代中,证实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40年代末,提示DNA是遗传物质,3.分子遗传学(1953年至现在)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式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70年代,建立了体细胞遗传学和遗传工程学80年代,开展基因诊断学研究 揭示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原发性高血压等的发病机制1996年,英国克隆羊成功发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治疗,六、器官移植与人造器官 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成功 1954年,美国首次进行孪生兄弟间肾移植 1963年,Starzl进行肝移植 Hardy进行肺移植 1966年,Lillehei进行胰腺移植 1967年,Barnard进行心脏移植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60年代,产生生物医学工程学 1945年,柯尔夫研制了人工肾 1962年,人工心脏瓣膜替换心脏二尖瓣 人工关节、人工股骨、人工器官等研制及应用,七、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 1.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认为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促进了近代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时代,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缺点: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人的行为因素忽视整体的变化,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恩格尔(Engel G.L.)教授对生物医学模式提出挑战,指出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第2次世界大战,伦敦每遭一次空袭消化道出血及消化性溃疡 促进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整体医学的建立和发展,八、传染病的新动态 1.新的严重的传染病时有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非典型性肺炎(SARS)2.一些老的传染病又在全球呈发展势头结核病(TB),3.传染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一种致病菌可能有几种突变株 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增加医疗保健费开支4.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疯牛病禽流感,九、医学影像学的发展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entgen)发现X线X线诊断技术的发展:离子X线管电子X线管旋转阳性X线管X线断层技术影像增强技术X线电视减影技术1972年,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e,MRI)放射性核素CT图像(ECT)正电子放射横断摄影技术(PET)超声诊断技术:A型超声诊断法B型快速成像法彩色D型超声,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特点一、医学分科专门化 1.纵向分化 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等 2.横向分化 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环境病理学、神经病理学,二、医学发展国际化世界医学无人种、国界之分医学杂志是推动医学发展国际化的动力之一国际医学会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年设立)电子网络技术网络上浏览各种医学信息跨国医疗远程会诊、国际学术系统远程医学教学,三、医学技术逐步现代化 医用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等促进医学研究、疾病的诊治及预防水平 基础医学研究 放射性核素标记、荧光标记技术、电镜、PCR、基因敲除等技术与方法,有利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研究 临床诊断技术 自动分析仪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肌电图等 CT、MRI、PET 各种内窥镜如胃镜、支纤镜、膀胱镜等 治疗技术 激光手术刀、超声波手术刀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 生物制品如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人工心肺机,四、医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新学科 医学多学科的综合途径 1.医学内部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新学科 免疫学与遗传学遗传免疫学 2.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化学与医学生物化学 数学与医学卫生统计学 3.与人文社会科学彼此渗透 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第三节 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一、临床必须与预防相结合 从重治疗预防 从心理生理 从医院里医院外(社区等)二、技术的转移与综合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技术转移 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等 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医学科研队伍 2.技术综合 胰岛素+抗体+放射性核素技术放射免疫测定,三、既要重视延长寿命又重视生命质量 考虑个体生命不同阶段的生命质量 重视滥用药物、治疗设备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第四节 21世纪医学的发展趋势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汇发展的世纪,医学将进入高科技时代一、分子生物学将成为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龙头(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时代 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基因组(genome):某物种的全部基因,研究分两阶段:1.完成人体基因组内所有核苷酸的位置测定 共有30亿核苷酸对 2002年2月12日已提前完成 2.后基因组阶段 揭示基因组内核苷酸序列所蕴藏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二)实施蛋白组(proteome)于2000年启动 目标:用10年时间识别1万个独特蛋白质结构,对有关蛋白的医疗价值进行开发,二、医学与众多学科融合发展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突破 生物信息学 由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而成 基因芯片(gene chips)治疗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蛋白质类药物”等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在医学的应用“生物导弹”,三、预防医学发展将促进卫生革命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推动第3次卫生革命 分子生物和生物技术又推动疾病的预防 新型预防药物、多种高效疫苗生产四、老年医学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医学课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探讨衰老及抗衰老机制,重 点 难 点,现代医学的一些重要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学、治疗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传染病的新动态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自 测 习 题,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答: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源于生物化学,是集有关学科(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技术和技术科学等)的所有研究成果,经过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2.医学模式 答: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的总体观。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答: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该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导致被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继而发生感染、恶性肿瘤等,最终使机体极度衰竭而死亡。,4.预防医学答: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从医学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学科群。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订预防措施和对策,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5.基因组(genome)答:基因组(genome)是指某物种的全部基因。6.蛋白组(proteome)答:蛋白组(proteome)是指一个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组织或一种生物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简答题简述20世纪的医学技术出现的三次革命。答:20世纪的第一次医学技术革命发生在30年代到50年代。1935年,氨苯磺胺被证实具有杀菌作用,在40年代又实现人工合成磺胺类药物,促进了医药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带有通气和搅拌装置的大型发酵罐,打开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局面。这次医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第一次获得特效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开辟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时代。第二次医学技术革命发生在70年代。最重要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他们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早期肿瘤和许多早期的病变。这是一次诊断学技术的革命,开创了无创性诊断的新路子。第三次革命发生在70年代后期,科学家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先后生产出生长抑制素、人胰岛素、人体生长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多种生物制品,使传统的药物治疗法面临“蛋白质类药物”的有力挑战,开拓了生物学治疗的新概念。,2.何谓生物医学模式?答:生物医学模式把健康看作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认为当宿主的抵抗力降低、环境变化、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增强时,导致这种平衡破坏便会发生疾病;而每一种疾病都可以从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并确定其生物的和(或)物理的特定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3.简述医学多学科综合的三种途径。答:医学多学科的综合,主要有三种途经:医学内部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新的边缘学科。例如免疫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综合,形成遗传免疫学。由于这种相互渗透、综合,反映了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与成就,往往会产生新的重大突破,因而边缘学科被称为学科的生命点。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综合。例如化学与医学相互渗透、综合产生了生物化学;数学与医学交叉、渗透,产生了卫生统计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彼此渗透。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例如体外受精、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等,使医学面临着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学道德和法律问题等众多的问题,从而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例如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4.“人类基因组计划”分为哪2个阶段?答:“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分2个阶段:第1阶段完成完成人体基因组的遗传链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和核苷酸的图谱测定,即弄清基因组内所有核苷酸的位置;第2阶段即“后基因组”阶段,主要阐明由基因组内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功能,揭示基因组内核苷酸序列所蕴藏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即是以基因和基因产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以开发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阶段,它意味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学发展进入了成长和收获期。,论述题试述20世纪传染病的新动态。答:20世纪传染病的新动态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1)新的严重的传染病时有发生:目前正在全球迅速蔓延的艾滋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该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导致被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继而发生感染、恶性肿瘤等,最终使机体极度衰竭而死亡。(2)一些老的传染病又在全球呈发展势头:结核病(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原已被控制,近年来又在五大洲蔓延。其中最严重的发病区是南亚和东南亚。,(3)传染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由于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传染病菌逐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医药学家又研制了新型的抗生素,再次杀灭耐药菌,但是细菌又产生能抵抗最新药物的突变体。如今每一种致病的细菌都有几种突变体,能够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有些细菌除对一种药物敏感外,对其他所有的药物都有耐药性。(4)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世界都被一种叫做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所困扰,这种传染病不仅造成世界上大量的牛群病死或被屠杀,而且对人类的自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食用病牛的肉或以其脑组织等为原料制作的食品,也会被感染,发生新变异性克雅病(Variant 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v-CJD),患者因脑组织遭到破坏而痴呆,精神错乱、瘫痪,最终导致死亡。此外,还有诸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一些传染病也在威胁人类,值得高度重视。,2.试述医学发展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答:医学发展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有多种,其中医学杂志的发行是推进医学发展国际化的动力之一。18世纪,世界各国有关医学的杂志数量很少。从19世纪到20世纪,各国大大增加了医学杂志的数量及发行量,其中英文医学杂志已成为国际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来源。通过各种类型、各种学科、不同文字的医学杂志交流,各国医生、医学教育家、科研人员获取了大量最新的医学科学信息,开宽了视野,促进了医学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的应用和交流。与医学杂志的作用相似,各种国际会议也是推动医学国际化的另一动力。自从186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一次国际医学会议以来,各种国际医学会议逐渐增多,国际会议交流的形式也多样化,有大会报告、小组发言、文字展览等。另外,国际性的医学会,如结核病学会、生理学会、疼痛学会、热带病学会及其他专科学会也相继先后成立。这些学会定期组织学术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医学科学交流。,为了表彰为医学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根据瑞士化学家诺贝尔(Nobel A.18331896)的遗愿,20世纪还设立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1901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学者获得此殊荣,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医学的创新,并推动了医学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国际交流已成为一条快捷、有效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可坐在家里,从网络上浏览各种最新的医药信息和世界大事,也可足不出国门,通过网络进行跨国医疗远程会诊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课 外 阅 读,参考资料孙宝志,刘国良.临床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王莲芸.现代医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高焕民,刘耀泉.纳米医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吴兴.医学科学技术概论.民族出版社,1997(美)F.D.沃林斯基著(孙牧虹等译).健康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彭瑞骢.医学科技与社会.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关键词human genome project 2.proteome3.HIV 4.preventive medicine5.medical model 6.biomedical model,中国医学大事年表,关 键 词 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导论第3章现代医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