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ppt

    • 资源ID:4894245       资源大小:67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ppt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前 言 众所周知,桥涵水文是公路、铁路、市政工程中桥梁、路基设计、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桥梁、路基是否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的最基本标准。更为重要是它事关洪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灾区人民群众逃生和抢险时有限的几条通道之一。由此可见桥涵水文在桥梁、路基设计、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项目。桥涵水文与本行业其它专业有所不同,桥涵水文调查、分析、计算本身并无精度指标要求,特别强调的是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后确定最终设计流量,使其更接近实际,更趋于合理。本次交流着重于桥涵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上内容是桥涵水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但重中之重是设计流量的推算。至于桥长、冲刷、调治构造物、桥面标高计算相比之下要简单得多,因此,本次交流的重点放在设计流量的推算、外业调查、勘测的主要过程以及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本次交流着重于以下内容:第一章 一般情况水文分析计算 第二章 桥孔长度和桥孔布设 第三章 导治工程 第四章 桥涵水文术语及规范用语,第一章 一般情况水文分析计算,第一节 桥涵水文计算的内容和要求1,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包括路基和桥涵的水文调查和勘测,水文、水 力计算,以及桥孔布设,调治工程的设置等。(内容)2,水文调查和勘测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在区域条件,采用相应的方法,收集和调查的资料应作可靠性评价,勘测精度应符合规定(要求)。3,水文、水力分析和计算成果应作合理性论证。对水文条件复杂或通航 等级较高的特殊大桥,应进行水文测验及水力模型试验(河工模型动、定床试验。(途径)4,其他如:排水、输砂、通航、与路线排水系统、水利规划、农田排灌 相配合。(其它附带条件)5,调治构造物的设置,应不影响河道的原有功能及两岸河提(岸)、村 镇和农田安全。(其它附带条件)6,此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前提),第二节 水文勘测分析计算基本途径,桥涵水文计算、分析基本途径如下:1,有水文观测资料 水文统计法 2,无水文观测资料-形态断面法 3,无水文观测资料(无居民)经验公式法 一,有水文系列观测资料时水文统计法:(一),资料搜集和准备:1,外业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1,1,了解桥梁所处的位置和所属河流、水系,勾绘汇水面积。1,2,收集与本桥位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1)水文站的多年连续或不连续流量系列。(2)水位站的多年连续或不连续水位系列。(3)水文站多年使用的基本水文参数,如:糙率、比降、流速。(4)桥位上游是否有水坝,若有,其设计、较核频率各是 多少、与桥梁设计同频率的放流情况如何。(5)桥位附近是否有与已知水文站相关的其它水文站。该水文站的水文系列如何。(6)调查、搜集历史洪水情况(年份、流量、水位)。(7)收集所处地区的有关风、雨、流冰、气温等气象资料。,2,水文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插补延长 1)调查法:通过调查、走访河流两岸附近居民,通过他们对历史洪水的记忆 对已有的水文系列进行插补和延长。2)考证法:通过文献、历史记载、碑刻、民间传说等对已有的水文系列进 行插补和延长。3)两系列的相关分析法:若分析站水文系列较短,而同一流域内或相近的另 系列水文系列较长,则可将该站作为参证站,将两站的水文系列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相关方程,再通过相关方程对较短的 分析站水文系列进行插补和延长,从而得到更长的水文系列。4)流域面积比拟法:当上、下游水文站与测站流域面积相差不超过10可 直接引用。如较大但不超过20可按下式计算:Q1=(F1/F2)Q2 5)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当上、下游水文站间无支流汇入,两站 相同年的最大洪峰流量大致成比例,则可通过两站资料用 如下函数进行插补和延长。Q=f(Q)H=f(H)Q=f(H)6)过程线叠加法:利用两支流洪水过程线叠加得到合流后桥位处的 设计流量。示例 1,两系列的相关分析法算例:例:某河有甲、乙两相邻水文站,甲站(参证站:流量X)有24年观测资料,乙站(分析站:流量Y)有14年,试应用甲站资料延长乙站资料,两站 资料如下表。,水文系列回归分析计算表,(1),回归分析方程式:Y-Y=gsy/sx(X-X)两系列近14年平均流量:Y786,X1092(2),经计算得:均方差:sy=416 sx=629 相关系数 g=0.96 相关系数机误 Eg0.014(3),判断相关程度:4Eg=40.0140.056 g0.96 4Eg 相关良好(4),根据以上回归分析方程式及相应各参数得到以下方程式:Y7860.96416629(X1092)整理得:Y=0.63X+98.04(本题为直线相关)其中自变量 X为参证站(流量x)系列流量;y为分析站(流量y)系列流量。上表括号内(流量y)为插补后分析站流量y的系 列流量,插补延长所得资料不宜用于第三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400,800,1200,1600,2000,2400,2800,3200,3600,4000,440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相 关 分 析 方 程 图 像,参 证 站 流 量,分 析 站 流 量,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站流量和水位,参证站流量和水位Q H,QH,Q=f(H),示例 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示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就是利用两系列的水位、流量对应关系曲线,直接对分析站系列流量进行插补和延长,如下图:,示例 3,过程线叠加法:当两支流上有较长的观测系列,合流后实测资料系列短,则可利用两只流 过程线叠加法,插补延长合流后的流量,洪水传播时间按下式计算:t=L/VS 其中:L-洪水传播距离(m)VS洪水传播速度(m/s),根据实测资料选其出现次数最多者,桥位,支流1,支流2,支流1,支流2,洪水传播时间 t,流量,Q11,Q21,Q22,Q12,Q13,Q23,试比较:Q11+Q21,Q12+Q22,Q13+Q23组合结果的大小,合流,t1,t2,(二),历史洪水情况的调查、考证和排序:1,历史洪水的调查与流量计算(与形态断面法相同)1),调查河段的选择原则(1),最好靠近所选断面附近(2),选择有居民、易于指认洪痕的河段(3),所选河段顺直,断面规整,基线与桥位间无支流汇入 2),洪水发生年份的调查及方法(1),联系历史以便确认记忆(2),引导群众以民间事件为突破点恢复当年的记忆(3),由民谚、刻字、碑文、报刊、历史文献、日记查得 3),指认并确定洪痕 2,历史洪水分析 1),洪水大、小的判断。其方法主要如下:(1),根据洪水淹没深度来判断(2)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来判断(3)从诗文、叙事来判断(4)根据受灾范围、河流决口、漫溢的上下游位置来判断,3,历史洪水的排位 历史洪水的顺位,应充分利用文献记载,将调查、考证和实测 到的大洪水分别置于不同历史时期去考察。首位(或前几位)应根 据调查期和考证期综合排列。例:某站36年实测水文资料(1935-1974),实测期最大洪峰流量 9700m/s(1974年)。在近百年调查期中,大于1974年的历史洪水 有两次,分别为36000m/s(1867年),31000m/s(1921年);自文 献上考证得知的特大洪水尚有43000m/s(1583年),且有自1400年 1974年的574年间,与1867年大、小相当的洪水还发生过5次(分 别为1416、1583、1693、1770、1852年)。能够确定大于1867年洪 水的有三次,大于或相当于1921年的洪水除上述6次以外尚有1472年、1706年、1724年三次。1583年之前是否还有更大的洪水无从考证。在对以上各流量进行排序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三个期限,即:实测期、调查期、考证期。(2),同一年份(流量)在不同系列中排号(3),同一年份(流量)在不同系列中排号哪个更合理。(4),发生洪水的特征年:1583、1867、1921、1974年。,1,场次洪水次序和所处期限 期限 时间 最大流量 1,实测期 36年(1935-1974)29700m/s 2,调查期 108年(19741867)36000m/s(1867年)31000m/s(1921年)29700m/s(1974年)3,考证期 574年(19741400)43000m/s(1583年)其中:与1867年大小相当的洪水还发生过 5 次,分别为:1416、1583、1693、1770、1852年,能够确定大于1867年洪水的有 3 次。相当于1921年的洪水除上述6次以外尚有:1472、1706、1724年 3 次。,2,排序结果如下:(1),1974年洪水:实测36年系列中29700 m/s(1974年)虽排序第一,但因系 列过短已无意义。在108年的调查期内排第三位(第一位1867年,第二位 1921年,第三位1974年)。(2),1867年洪水:理应是自1867年1974年这108年的第一位,但通过文献考证 知:自1400年1974年的574年中,相当于1867年5次,其中大于1867年3 次,因此1867年洪水在574年系列中应排在第46位。(3),1921年洪水;根据文献考证,在574年中大于或相当于它的除以上6次外尚 有1427、1706、1724年3次共9次,由于本次洪水灾情小于1867年,文献记 载可能会有遗漏,尽管本次洪水同处于考证期和调查期之内,考虑到本次 洪水相对较小,和所在系列的相对可靠程度,因此,它的顺位可在调查期 中(1876年1974年)排位,即:108年中居第二位,1867年排第一位)。(4),1583年洪水在1400年1974年这574年中,没有超过它的洪水发生,因此 1583年的洪水在574年中排第一位,再长时间无法考证。各年流量对应频率排列表,各频率对应的流量根据形态断面法计算,最终设计流量需论证确定,第三节 有水文系列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例:某桥位附近有水文站,能搜集到20年连续的流量观测资料,通过洪水 文献考证知,从1784年至1982年期间,曾有8年发生过较大洪水。其中:1880年、1948年和1955年能调查到历史洪水位,可推算得洪水流 量;1975年在实测期内,有实测资料;其余4年未能获得流量资料,只知 1784年洪水大于1880年,另3年洪水均小于1948年,试求洪水流量Q1%。关键词:考证期、调查期、实测期、经验频率、经验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 重点参数和公式:Q、CV、CS、P 曲线和公式 QP%=Q(1+PCV)解:1,经验频率分析方法:(1),第一种方法:可分为3个独立系列:1),考证期(1784年1982年)N2为199年,1784年洪水频率为:P1/(N+1)=1/200=0.5%;(用公式(1)计算)2),调查期(1880年1982年)N1为103年,包括1880年、1948年、1955年和1975年(在实测期内)4个特大值。频率分别为:P=M/(103+1),M取1、2、3、4。(用公式(1)计算)3),实测期(1963年1982年)n为20年,频率为:P=m/(n+1),m取1、2、3、20,其中1975年为特大 洪水,则L=1。,(2),第二种方法:在考证期内199年中各流量统一排位:实测系列外特大值经验频率:PM/(N+1)(1)实测系列内其它项经验频率:Pm=P+(1-P)(m-L)/(n-L+1)(2)考证期:N199年,,M=1,1784年的流量,调查期:n=103年,a14,包括1880年、1948年、1955年和1975年 的特大洪水。L11,即1975年洪水。实测期:n=20年,包括特大值1975年流量,应在调查期内按特大值 排位。水文站观测资料只有20年,年限较短,代表性不强,采用第二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用公式(2)计算),1955,1975,1948,1880,1784,a2=1,a1=4,1963,实测期n=20,调查期N1=103,考证期N2=199,L=1,经 验 频 率 计 算 表,2,点绘经验频率曲线:将经验频率点群点绘于海森几率格纸上,目估通过点群分布中心,并兼顾到特大值作曲线,得到经验频率曲线。3,适线中重点参数的求算:(1),应用3点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 Q、CV和 CS。在经验频率曲线上读 P5%,P50%,P95%所对应的流量得 Q5%=3210 m/s(Q1)、Q50%=1750 m/s(Q2)、Q95%=970 m/s(Q3)公式:S(Q1+Q3-2Q2)/(Q1-Q3)S(312097021750)/(3120970)0.274 查表得:CS0.99,并知,当CS0.99时,P15%,1=1.88 P2=50%,2=-0.16,P3=95%,3=-1.32 公式:Q=(Q3 1 Q1 3)/(1 3)9701.883120(1.32)/1.88(.32)1857 m/s 公式:CV(Q1Q3)/(Q3 1 Q1 3)0.36,4,作理论频率曲线、适线、推求设计流量(1),作理论频率曲线、适线:以Q=1857 m/s、CV 0.36、CS0.99 选取P1%、295各频率并查表得各对应的P值,根据 P 曲线公式:QP%=Q(1+P CV)求得:作理论频率曲线:QP%=1857*(1+0.36P)各P%频率对应的流量QP%如下表 表中 KP=(1+P CV),将各频率P%和对应的流量QP%点绘于海森几率格纸上,检测理论曲线和经验曲线的符合状况,若符合很好,则该理论曲线即为所求,否则调整CV值后重复以上过程重新适线,直至两线符合很好为止,再利用最终的理论曲线参数再推求设计流量。(2),推求设计流量:利用P 曲线公式并查各表得设计频率1,计算可得设计流量Q1,即:Q1Q(1+1CV)=3863 m/s 经验频率计算及经验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见下图,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5,10,20,30,40,50,60,70,80,90,95,100(%),.,.,.,.,.,.,.,.,.,.,.,.,.,.,关于理论频率曲线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皮尔逊型曲线(P 型曲线)作为洪水特征的频率曲线,它是一种概括性较强,适应性较大的频率分布线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水文条件复杂,流域特征各异,洪峰流量多变,且呈随即变化规律,所以,如采用单一统一频率分布线型来描述各地资料出现的各种情况,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与经验频率点据相配和较好的其它线型。如:克里茨基与闵凯里曲线(简称K-M曲线)和耿贝尔曲线。这些理论曲线都已经有相关的参数表,可在工作中随时查阅。1,皮尔逊型曲线 基本方程:Y=Y0(1+x/a)(a/d)*e(-x/d)统计学方程:QP%=Q(1+PCV)2,K-M曲线 基本方程:f(x)=f(z)(dz/dx)3,耿贝尔曲线 基本方程:y=-ln-ln(1-P)统计学方程:X=x+pnsx 说明:(1),严格说,P 型曲线只有在CS2才能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CS很难确定,一般是借助经验频率曲线位置来估定,不深究上 述情况。(2),耿贝尔曲线较简单,在我国交通部海洋水文中规定推算潮 水位应予应用。,第四节 形态断面法推求设计流量(无观测资料)一,形态断面位置的选择 1),河道顺直,2)滩、槽力求分明,3)形态断面与桥位间 无支流汇入,4)河槽中无岛与沙洲,5)形态断面的位置尽量 便于洪水点的指认和测量二,洪水调查及洪水位测量 1),场次洪水的调查:方法与前述相同,但须在指认地现场钉桩、编号、口述记录,调查时应有第三者确认签字。2),洪水位的测量:要从水准点引测通过中间转点直至调查指认的各洪水 位点,并回测闭合到水准点。3),通过被调查人口述的时间或年龄确定对应场次洪水的对应频率,并须注意 该场次洪水的实际频率与此人实际年纪的关系。三,洪水(水面)比降的调查和测量:1),洪水比降是指沿河流某岸调查同一场次洪水所得到的多个洪水位点,再通 过测量(方法同洪水位测量)得到各点标高,将其投影至中泓轴线上,点 绘在坐标纸上(纵:洪水点标高,横:轴线上各点投影距离)再计算确定 洪水比降 i值。2),现有河流水面比降的测量方法:沿现有河流水面按水文勘测规范有关规定,在桥位上、下游事先 布点,各点一人,每人一个木桩。先将木桩打入土中但不能打到与水 面平。看信号,所有人同时将木桩打至桩顶与水面平齐。测量各桩顶标高、点绘各点、推求水面比降,用以代替洪水比降。,洪 水 调 查 表,洪水编号:洪1,调查时间:,四,形态断面法洪水点勘测过程示意图,水文基线断面,桥位(顺桩断面),。,。,。,洪1,洪2,洪3,洪4,。线外水准点1,。线外水准点2,中泓轴线,水准路线,流向,BM1,BM2,转点+,转点+,转点+,+转点,+转点,河滩m1,河滩m3,边滩m2,边滩m2,主槽m1,按水面比降从洪水点推算至基线断面处的调查洪水位,。,。,。,。洪4,洪3,洪2,洪1,桩号,河底标高,洪水点在中泓线间距,各洪水位标高,水面比降计算图,某洪水位在基线处状况,m为糙率系数,五,设计流量、设计水位的推求:有水文系列设计流量的推求方法是用观测资料直接推求系列平均 流量 Q 和参数 Cv,然后再利用P公式 推求设计流量QP%。无水文系 列时利用形态断面法推求设计流量。形态断面法:1)将测得各洪水位推算至已测的形态断面内,推求对应 频率(P%)下的流量 QP%2),根据已知频率查表得P%值,并根据桥梁所在区域查阅有关资料 得到Cv值,根据P公式 QP%=Q(1+P%Cv)反求平均流量 Q。,3),查表得 Q1%对应1%值,根据已求得的平均流量 Q 值再通过 P公式 Q1%=Q(1+1%Cv)即可得到设计流量 Q1%。4),将通过以上计算所得的每个流量(含经验公式法结果)一并通过论证确定最终设计流量 5),将设计流量 Q1%放在形态断面内得到了形态断面处水位H1%6),将形态断面处水位H1%通过洪水水面比降推算至桥位处的设计水位 H1%,六,形态断面法推求设计流量工作流程:重点工作步骤:1,调查得到形态断面处某年洪水位 H,并确定该年 洪水频率 P,测得洪 水水面比降 I 2,将该洪水位 H将该洪水位通过洪水比降I推算至 形态断面处,得到形态断面处洪水位H1 H1 H IL,其余流程如下:,已知形态断面处H1(对应)P,根据河床面 选择滩、槽糙率系数M,根据形态断面上计算该H1、糙率系数M利用水利学原理计算P对应流量QP,根据已求得的流量QP、区域CV用P公式反算平均流量 Q,根据平均流量Q、查表得1再根据P公式推求Q1%,将Q1%重置于形态断面上,并计算该流量对应的水位H,将该H推算至桥位处得HQ,七,流量观测资料缺乏时洪峰流量的推求(1),根据调查历史洪水资料推求设计流量 若调查历史洪水 Q1和Q2 根据皮尔逊型曲线(P)公式:Q1=Q(1+1 Cv)Q2=Q(1+2 Cv)得 XQ1/Q2=Q(1+1 Cv)/Q(1+2 Cv)既 XK1/K2 由此可得 QP=(KP/K2)Q2 其中KP/K2可查表获得。例:根据调查历史洪水资料得两个洪水资料,相应洪水重现期分别 为20年和8年,相应流量分别为 Q20=150m/s,Q8=97m/s,求设计 流量 Q1%.根据以上公式得 XQ20/Q8=150/971.55 查有关表得 Cv1.3 该值与桥位所在区域得Cv相符,再查本表得 K100/K8=2.58,所以由 公式:Q1%(K100/K8)Q8 即 Q1%2.5897250m/s(2)根据地区洪水经验公式推求设计流量 地区洪水经验公式较多,所以要注意以下问题:1),什麽行业的公式,2)适用区域,小 结 本章重点内容:一,有水文观测资料时设计流量的推求 1,外业前准备工作 2,水文资料的调查、考证 3,水文系列的插补和延长 4,水文观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5,各场次洪水频率的确定和排位 6,皮尔逊型曲线和公式:QP%=Q(1+P%Cv)的应用 7,曲线的点绘和适线方法 8,利用水文观测资料和皮尔逊型曲线推求设计流量 二,无水文观测资料时,利用形态断面法推求设计流量 1,场次洪水水位、洪水比降的调查 2,场次洪水对应频率的确定 3,形态断面的选择和洪水比降的测量 4,利用皮尔逊型曲线和公式推求设计流量 三,流量观测资料缺乏时洪峰流量的推求 1,理论、经验公式的选择和利用 四,各种方法所得设计流量的综合论证和最终设计流量的确定,第二章 桥孔长度和桥孔布设 第一节 桥孔长度的确定 一,概念:1,桥孔长度:沿着设计水位的水面线,两桥台前缘的水面长度 2,桥孔净长:桥孔长度扣除桥墩宽度后的长度 二,桥孔长度的计算及适用条件(一)勘规公式 1,河槽宽度公式:Lj=KqBc(QP/QC)适用条件:开口、顺直微弯段及滩、槽可分的不稳定河段 重点参数:河槽宽度 Bc 2,单宽流量公式:Lj=QP/(qc)其中:qcQC/BC 适用条件:宽滩河段 重点参数:河槽平均单宽流量 qc(m/s.m)3,基本河宽公式 Lj=CPB0 适用条件:滩、槽难分的不稳定河段 重点参数:B0基本河槽宽度(公式计算),n3,(二)参考方法 1,供需面积法:(1)所需过水面积 SX 为 SX=QP/(VP)其中:VP 设计流速,依河槽情况而定,一般取河槽平均流速。水流压缩系数(2)桥下供给面积 SG 根据计算所需桥长在顺桩断面上两桥台所截取的累计 面积差而得:SG S2 S1。(3)冲刷系数:P=SX/SG SX 冲刷终止时桥下需要过水面积 SG 冲刷前桥下提供过水面积 该冲刷系数一般在 1.21.4之间(4)桥位的布设 桥下供给面积 SG 应该扣除锥坡、桥墩所占的过水 面积。桥位的具体布设应根据河槽的滩、槽具体分布情况 据实布设,最后得到最终桥位,同时获得最终桥下 下供给面积 SG。,过水面积累计曲线,桥孔布设,高程,累计面积,S2,S1,供给面积 SG=S2S1,桩号,设计水位,供需面积法桥孔布设,S=f(L),河槽,L1,L2,桥长L2-L1,第二节 桥面设计高程的确定 一,无通航河流桥面设计高程的确定 Hmin=Hs+h+hj+h0 其中:Hs 为设计水位 h 为考虑壅水、浪高等因素 hj 为桥下净空安全值 h0 为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 1,在计算浪高时风玫瑰图的使用:NW,桥位,浪程L,N,E,W,S,NW,SE,NE,SW,风玫瑰图,22.5,河流,风向(最大),SE,2,浪高、壅高、波浪侵袭高度示意图 其中:Z计算得,Z可取 Z/2,h1,h1浪高,h2,h2波浪侵袭高度,静水面,桥前最大壅水高Z,桥位,桥下壅水高Z,水面曲线,河岸或河堤,实际水面,说明:Z 一般取0.5 Z,但山区半山区可以取Z,说明:(1),应使用桥位所在风区的风玫瑰图。(2),应使用桥位所在风区的汛期风玫瑰图。二,通航河流桥面设计高程的确定 Hmin=Htn+Hm+h0 式中:Htn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Hm 通航净空高度 说明:桥面设计高程除满足通航要求外,尚应满足泄洪 要求。桥面设计高程取两者大值。第三节 墩、台冲刷计算 一,桥下一般冲刷计算勘规法 1,非粘性土河床桥下一般冲刷计算后的最大水深 Hmax(1),河槽部分 642 简化式(输砂平衡原理)641 修正式(动力平衡流速、冲止流速原理)(2)河滩部分 2,粘性土河床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Hmax(1),河槽部分(2)河滩部分,二,墩、台局部冲刷计算(局部冲刷坑深度 Hb)1,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勘规法 652 式 651 修正式 2,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勘规法 注意:1),在进行桥下局部冲刷计算时,各计算式中的一般 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应根据计算一般冲刷所采 用的公式的形成原理(输砂平衡原理:动力平衡 流速、冲止流速原理等),选用对应的墩前行近 流速计算公式。2),要分清河床土质(粘性、非粘性土)、计算部位(河槽、河滩)。3),总冲刷深度应包括河床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 和局部冲刷。三,桥台最大冲刷深度(目前尚不成熟),可参照公路桥涵设计 手册桥位设计一书计算。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 范条文说明第条。该手册称 951,952,和按冲刷系数P等方法计算。四,最低冲刷线标高确定:H=HP-Hmax-Hb,第三章 导治工程 桥梁导治工程包括导流和治理两方面内容 一,导流工程 1,导流工程的主要作用:导流工程主要指修建导流堤、坝。导流堤、坝是桥渡工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引导水流均匀、顺畅地通过桥孔。防治或减轻桥下 河床的不利变形,保护桥头河滩路堤和河岸免受洪水灾害,从而保护桥 渡的安全使用,保护桥渡附近的工、农业的正常生产。2,导流工程的主要类型:导流堤、坝的主要类型有封闭式导流堤、非封闭式导流堤、犁形堤、丁坝、顺坝等。3,导流工程设置的原则:(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安全)(2),设置导流堤、坝不能成为压缩桥孔的理由和手段 二,整治工程 整治工程主要指改河、改沟治理河道的工程,其目的是改善水流条 件,使水流通畅,但在一般情况下应维持河沟的天然排水状态,不要轻 易改动,对输沙能力较强的河沟更不要轻易改沟。,三,导流堤的布设 1,山区河流 山区河流峡谷段一般无河滩,桥孔原则上满布全河,无需设置 导流堤,山区河流开阔段,河流一般一侧或两侧有较开阔的台地,桥头深入河滩,或桥址上游有支汊汇入,水流紊乱或水流急剧扩 散,应视水流方向、地质条件设置导流堤。2,平原河流 平原河流游荡性河段宜布设封闭式导流堤,可以稳定河段,约束水流。其它各类河段可按河滩被压缩部分的流量与总流量 的比例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遵循以下原则确定:若河滩被压缩部分的流量单侧河滩大于总设计流量的15,双测河滩大于20,则应考虑布设非封闭式导流堤或犁形堤。若河滩被压缩部分的流量较小,且水流稳定,流速小于1M/S,地形上也无需修建导流堤时,可利用桥头锥坡导流,不再布设 导流堤。3,导流堤的形状和尺寸(1)封闭式导流堤 封闭式导流堤的平面布设应结合桥址地形及集中股流的分 布情况,以将全部洪水洪水导入桥孔为原则,山区桥址三角回 流区,可自桥台前墙至岸坎设置与主流方向平顺的封闭式导流堤。,2),多汊河道封闭式导流堤的设置形式,路线,摆动边线,摆动边线,河,流,封闭式导流堤,封闭式导流堤,主 股 流,河,股,流,次,次,股,流,R,R/3,1.5R,30,45,60,30,R/2,R,流 向,河岸,河岸,导流堤,导流堤,(2)非封闭式导流堤的设置形式,平原宽滩性河流应在两侧河滩上设置非封闭式导流堤,其形式如下,120,桥头引道,河滩,边滩,主槽,边滩,河滩,河槽,设计水位,平槽水位,第四章 桥涵水文术语及规范用语,河床横断面图,一,桥涵水文计算和设计的重要术语和关键要素:(1),河床断面的有关术语:1)主槽、河槽、边滩、河滩。(2)水文计算中的有关术语:1),设计流量QP,2),设计水位HP、“计算水位”、洪水比降,3),设计流速 4),平槽水位 5),断面平均水深,6),断面平均流速,7),冲刷系数 8),河槽宽度 9),桥前壅水高度,10),壅高、浪高、浪程、波浪爬高、风玫瑰图,11),局部冲刷坑深度,12),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13),河槽总冲刷深度,,目前,我国河流的堤坝防洪标准除较大的城市可能达到 1外,野外河堤防洪标准一般都达不到 1,多数在 1/30 1/20之 间,不能满足我国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防洪标准。,河堤的安全高度 h 一般是不能占用的,它至少包括河堤本身的 波浪侵袭高和0.5米的安全高度,考虑溃堤时除外。,桥梁设计长度和高度应考虑这种事实的存在,并应兼顾到溃堤、不溃堤两种可能的事实存在,最大限度保证桥梁在使用过程中 的安全。,堤内水位(河堤设计频率下),堤,堤,h,1),桥高、桥长问题,(3)跨河堤桥梁设计的关键要素,a),堤内、外设计流量的确定:查明防洪堤远景规划最大安全泄洪流量Qan,并与桥梁设计 流量Qs作比较,若Qan小于Qs,则跨越河堤的桥梁的设计流量采用 Qan,Qan必须考虑远期提高防洪标准,且不得少于平堤通过的流 量,同时堤外应设防洪桥孔或另设防洪桥。其流量按 Qw=Qs-Qan Qan为不考虑远期提高防洪标准,也不平堤,仍按现状计算河道 安全泄洪量。这样,建堤后堤内、外桥梁(孔径)泄洪能力总和大于Qs,若Qan大于Qs时,则桥梁设计流量仍采用Qs,但梁底高程必须高于远 景规划的堤顶高程,通航河流亦应满足通航净空要求。堤内的最大 泄洪流量的计算,一般由水利部门提供。,二,桥头引道长度和范围问题:功能方面:连接路基和桥梁。(无界限和长度的制约因素)防洪方面:桥台至洪泛区边缘。(有界限和长度的制约因素)桥头引道范围示意图,洪泛区边界,洪泛区边界,设计线,桥头引道范围,桥头引道范围,三,洪峰流量、对应频率;平均流量、设计流量对应关系问题:各洪峰流量必须有它们各自对应的频率才有意义,否则无用 设计流量是根据洪峰流量和与之对应的频率通过平均流量推 求而得。仅调查到某年的洪水位而没有确定对应的频率,无法由它推 求平均流量和设计流量,因此,此时的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四,设计流量的论证和最终确定:(1)论证过程中的引证要素 已经建成或正在使用中的桥梁水文成果 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的成果 调查成果的可靠度 设计经验的积累 各种计算结果的相互对比和说明 最终设计流量确定的重点理由 五,水下地形图利用河工模型试验,五,关于各种规范中有关“设计水位”等说法的说明:(1)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设计水位:“与设计流量相对应的水位”(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说法:第 4.0.3“沿河及受水淹没的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 表4.0.2 规定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 侵袭高和0.5M安全高度。”(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的说法:第3.1.6“非淹没式调治构造物的顶面,应高出桥涵设计 洪水频率的水位至少 0.5M,必要时应考虑壅水高、波浪 爬高、斜水流局部冲高、河床淤积等影响。”(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说法:第 1.0.8“受水淹没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 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 M的安全高度。”(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说法:第按设计水位计算桥面最低高程时,应按下式计算:Hmin=Hs+h+hj+h0 其中:Hs 为设计水位,(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说法:第4.2.5“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其洞口路肩设计高程 应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含浪高和壅水高)不小于0.5M。”结 束 语 由于本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工作经验也不多,所以,以上所涉及到的内容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缺点和不足,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本次交流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已倍感满足,对我来说就是极大的宽慰。谢谢各位,

    注意事项

    本文(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