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管理课件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ppt

    • 资源ID:4890173       资源大小:2.80MB        全文页数:1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理课件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ppt

    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配送基本知识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共同配送配送中心概述配送中心规划国外配送中心发展趋势配送战略配送中心作业管理配送中心运作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案例,一、配送基本知识,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配送发挥了资源配置作用,而且是“最终配置”,即配送是最接近用户的物流阶段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但应是现代送货,即是和当代科技相结合的,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配送以用户的需要为出发点,但应该以最合理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配送是有一定合理的区域范围的配送已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配送与一般送货的区别,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通过送货达到多销售产品的目的。而配送则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这是因为送货人有什么送什么。而配送则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具体体现为用户要求什么送什么,希望什么时候送便什么时候送。送货通常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也就是说送货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送货。而配送则表现为配送部门的专职,通常表现为专门进行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送货在商品流通中只能是一种服务方式。而配送则不仅仅是一种物流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物流体制,最终要发展为“配送制”。由配送企业进行集中库存,保证向企业内部的各生产单位进行物资供应,可以取代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而设立的库存,这样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这点在物流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实践中已得到证明。送货则不具有这种功能。,一般流程,配送的优点,推行配送有益于物流运动合理化和专业化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推行配送能够变分散库存为社会集中库存,有效降低社会库存总量推行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推行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流通组织的综合优势,有效解决运输问题,配送作业的总体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7个恰当(Right),即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和恰当的条件下,将恰当的产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方式提供给恰当的消费者。,配送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切入点,在一个典型的公司中,全部库存的30%处于采购阶段,30%处于生产阶段,40%处于配送阶段。产成品是库存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一份。由于产成品最接近于用户,成品配送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与否成品配送工作的改革不会过多地影响生产或公司其它重要的成本中心,相对其它功能来讲,这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措施。,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一),1配送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现阶段配送仍以单兵作战的分散性配送为主,配送中心未有效发挥组织、协调、平衡和管理作用。2配与送未能形成有 机的结合。合理的配送,既应包括送货,也应包括分拣、配货、配载、配装等功能,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体。目前的物资配送,因其大都脱胎于送货上门,又因配送设备设施、配送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造成配与送的相互脱节。一方面,大部分的物资配送只是以送为主,而考虑分货、配货、配载、配装的则很少;另一方面,有的虽然做到了分货、配货,但又因缺乏必要的运输车辆而无法做到送货上门。,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二),3加工型配送发展缓慢。流通加工能力太弱,将流通加工和物资配送相结合的配送实践则更少。流通加工是实现合理配送的重要手段。没有这一重要手段,以合理配置物资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的物资配送则难以实现。4配送的集约化程度低。配送用户较少且分散,配送率(指物资配送量与消耗总量的比率)较低。因此,既无法优化配送路线,节省配送费用,也形成不了规模效益。,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三),5尚未实现社会库存的集中调度。没有调动社会库存、实现分散库存向集中库存的转化。优化库存结构,变分散库存为流通部门集中库存,实现整个社会库存总量的降低,是配送最突出的优势,也是配送的主要目的。目前的物资配送已使配送用户的库存有所降低,还出现了工业企业帐面零库存。但是生产企业仍普遍拥有较高的库存,且无法调动;物资企业也没有实现最合理库存,因而导致整个社会库存仍居高不下。6对物资配 送的认识有待提高。现阶段,有不少部门或企业对物资配送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认识,对开展或接受物资配送犹豫不决。如有的物资企业认为开展物资配送得不偿失,不仅要大幅度增加工作环节和工作量,而且本身的经济效益可能还会相对下降。另外,目前许多物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经营困难,本来就为正常的经营资金不足而发愁,如果再搞配送,周转资金问题就更突出。生产企业对物资配送也不无担忧,其中最担心的莫过于配送资源能否得到保证,物资配送能否长期坚持下去。,配送的发展阶段,高频率、小批量配送共同配送(协同配送)一体化配送,高频率、小批量配送,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制”生产方式,以及零售业为防止商品滞销而采用的高频率、小批量进货方式,产生了对高频率、小批量送货的需求,促成了这一配送形态的产生和发展。采用这种配送形式后,生产商到批发商的配送由4.1次/周增加到4.5次/周,从批发商到超级市场的配送从3.2次/周增加到3.5次/周。散货出库率超级市场为64.9%,便利店为81.7%,一般零售业为68.7%.,高频率、小批量配送,订发货周期的变化,生产商和批发商之间从24.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便利店之间从23.9小时缩短为22小时;批发商和一般零店之间从19.7小时缩短为18.9小时。,共同配送,一、共同配送的概念二、共同配送的类型三、共同配送的基本形态四、共同配送的效果,一、共同配送的概念,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配送效率,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共同配送的直接效果是运输车辆的减少,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大力提倡配送共同化,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二、共同配送的类型,1、按业务范围分类运输部分共同化运输与中心内作业的共同化2、按主导企业分类厂家等供货方主导零售商等配送对象主导物流企业主导3、按运营主体分类供货方中的一家企业运营供货方通过协作组织来运营由采购方运营由物流企业运营4、按目的分类以提高运输效率为主要目的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中心内的作业效率在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三、共同配送的基本形态,四、共同配送的效果,1、从货主的角度分析1)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削减物流成本。2)扩大营业范围通过共同配送实现单个企业无法提供的运输服务3)提高物流服务水平4)促进经营合理化吸收共同配送企业的长处,改进本企业的经营。2、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客户提供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3、从社会的角度,可以降低污染,节约能源,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共同配送(二),微观效益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 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共同配送(三),宏观效益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 总而言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一体化配送,一体化配送是指将货物和信息实现一元化高水平管理的物流,其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有两层意思,一是“货架一揽子”,即以某一货架群作为整体对象,不问进货地点和形态,将全部商品 集中上货;另一个是“业务一揽子”,就是提供进货业务和与其相关业务的一揽子服务。与共同配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按店铺进货,而后者是按部门进货。,习题,什么叫配送?如何把握配送的定义?配送兴起的背景是什么?配送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现阶段中国配送发展的现状是怎样的?,二、配送中心概述,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定义二:配送中心是从事服务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化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强调了流通性在实际生活中,配送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通常也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来进行安排和操作的。配送中心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要求;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物流配送的发展阶段,配送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配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的配送:20世纪60年代初,一般性送货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发展,但范围小、规模不大;目的是促销和提高市场占有率。2、发育阶段的配送: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竞争的加剧,出现了配送中心,普遍开展了货物配装、配载及送货上门服务。不但货物种类增多,而且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共同配送。,3、成熟阶段的配送:20世纪80年代以后,配送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国内到国际;2)劳动手段日益先进:自动分拣、光电识别、条形码;3)配送的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竞争与兼并,配送企业在减少,但总体实力与规模却与日俱增;4)配送方式日益多样化:除独立配送、直达配送外,出现了共同配送、即时配送、交货代理配送等。,配送中心兴起的背景,连锁超市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推动配送发展的最大动力,配送中心分类,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按地理区域划分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按社会化程度分类企业配送中心社会(专业)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按服务对象来分销售配送中心供应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按专业化程度来分柔性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功能(一),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和商流活动,是商物合一;另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活动的所有功能,可以看作物流活动的缩影,具体有以下功能:备货功能 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储存功能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配送中心的功能(二),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分拣和配货功能 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配送中心的功能(三),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配送运输功能 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i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送达服务 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配送中心的功能(四),配送加工 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配送中心的设施与构造,配送中心内部一般划分为几个工作区域接货区储存区拣货、配货区理货分拣区发货待运区流通加工区管理区,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由其功能定位决定储存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流通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四、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中心的设立与配置 配送中心的选址 配送中心的功能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的设施与设备 公共设施,配送中心图例1,配送中心图例2,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按配送中心基本作业种类,可将配送中心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区域进货区 主要完成货物入库前的工作,包括接货、卸货、检验、分类、入库准备等工作。主要设施有进货火车专用线或卡车卸货站、卸货站台、分类、验收区和暂存区储存区 保管有一定储存时间的货物,占地面积是储存型配送中心的一半以上。理货、备货区 分货、配货作业。,配送中心各作业区,分放、配装区 根据用户要求,按订单将货物配齐后暂存待装外运。发货区 将按订单配齐的货物装车外运,主要设施有站台、停车场等流通加工区 一般根据加工类型以及加工作业量大小确定所占面积,某配送中心作业区分布图,某配送中心作业区分布图,某配送中心设施布局方案图,配送中心设施面积,注:作业量:进货为25吨,发货为25吨,保管时间为7吨(每天5吨),配送中心设施及其结构,建筑物 建筑物荷载强度 建筑物的高度 立柱间隔 建筑物内部通道,配送中心设施及结构,卡车停车场 停车场面积 卡车停车宽度 卡车回转区宽度 站台宽度 遮雨棚宽度与高度,国外配送中心发展趋势(一),配送共同化的进展 配送计划化的进展 初期配送,强调即时较多,即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而并不是按顾客的合理要求办事。制定合理计划而不是完全按顾客要求那样进行配送,是高水平的计划配送的一大进展。计划有效地促进了配送合理化,由于可采用大量发货减少收费,也受到用户的欢迎。配送区域的扩大 近些年,配送已突破了一个城市范围,在更大范围中找到了优势。美国已开展了洲际配送,日本不少配送是在全国范围或很大区域范围进行的,如日本东京的三味株式会社的全国性配送系统,日本Asica配送系统,日本资生堂配送系统等都是全国配送劳动手段的进展,国外配送中心发展趋势(二),性的配送系统。直达配送的进展 不经过物流基地中转,在有足够批量且不增加用户库存情况下,配送在“直达”领域中也找到了优势,因而突破了配送的原来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直达配送有更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管理配送的进展 随配送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的微型化,计算机管理配送取得很大进展,这个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与处理,甚至建立了EDI系统;二是计算机辅助决策,如辅助进货决策,辅助,国外配送中心发展趋势(三),配货决策,辅助选址决策等,美国IBM公司率先建立了配送车辆计划和配送路线的计算机软件。三是计算机与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操作控制,如无人搬运车、配送中心的自动分拣系统等。配送劳动手段的进展。配送劳动手段做为支撑配送的生产力要素,是进展很大的领域。到80年代。发达国家配送已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系统、自动搬运系统、大规模分拣、光电识别、条型码。,习题,配送中心的功能是什么?配送中心如何分类?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是怎样的?,配送战略 1、直接运输。在该战略中,商品从供应商直接运输到零售商,而不经过配送中心。2、仓储。这是一种经典战略,在该战略中仓库保存库存并根据顾客需要提供商品。3、直接转运。在该战略中,商品不断地从供应商经过仓库配送到顾客。然而,仓库保存商品的时间几乎不超过10-15个小时。,配送战略,集中配送 OR 分散配送?集中配送的好处 进行全局计划和协调,有可能导致全局最优 要求信息共享,而信息共享有助于减小“牛鞭效应”集中信息处理,减小了需求的变动性,利于准确预测 规模化、整体协调,可降低系统总的配送成本 仓储 OR 直接运输 OR 直接转运?仓储 传统的配送方式:制造 制造商库存 经销商库存 市场 直接运输 不经过经销环节的配送中心/中间仓库,直接把产品送到零售店 直接转运 产品通过经销环节的配送中心/中间仓库送往零售店,但中间环 节只是协调转运点,不是存储点,停留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直接运输,优点:零售商避免了负担经营配送中心的费用 缩短了交货期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灵敏 利于零售商积极配合制造商的产品战略 缺点:失去了集中化配送所带来的好处 规模效应;需求不确定性、变动性的减小;给准确需求预测带来了困难 增加了运输成本 由于零星的运送、零担运送 通常在零售商很强大,或者交货期很关键的情况 下,会采用直接运输,配送战略,转运 供应链中同一层次上的不同节点之间的商品运输 零售层次上最常考虑的一种方法;可以使零售商用其他零售商的库存来满足顾客需求;可以把处于不同节点(同一层次上的)上的库存看作为一个大的单一 库存,可以有效地满足于一定范围市场的需要;需要有畅通的信息共享系统和快速运输系统;若转运节点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则会有很大的实施障碍,三、配送中心作业管理,备货作业,备货作业是配送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备货作业筹集货源,筹集货源即建立供应渠道,确定各种商品的供应商筹集货源有几种方式,一是由配送中心自行负责;二是由生产商、配送中心以及配送用户签定协议,确定供货品种和单价型态因子,订货作业订货方 式,手动方式,用电话、传真、邮寄订单等方式电子方式,计算机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EOS系统,订货作业手工方式的缺点,订发货周期长单据处理量大,作业效率低整个供应链条上下游需求等信息不透明,信息失真严重,可能造成库存积压,订货作业订货流程,以总部、配送中心、门店结构型连锁超市为例门店向总部发送订单,总部将订单按要求交货时间和供应商汇总后,发往各供应商,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按各门店订单以及到货情况将货物配送到各门店。对库存型配送中心来说,由于它具有一定量的商品库存(库存量是按照历史销售水平和对未来销售的预测确定的),因而各门店可直接向配送中心订货,订货作业的发展预测订货到补充订货,传统的订货是预测订货,即根据销售预测确定订货量补充订货是指根据销售业绩进行补充性定货订货方式的转变是基于以下原因:高效的即时配送 降低库存成本,防止销售机会损失或滞销 POS和EOS系统的广泛应用,进货作业,货物运达配送中心称为进货。主要作业有核对发货方的货单、检验货物的质量、货损及品质,做好向仓库或配送场搬运的准备等。进货是为了补充库存,但也有进货后立即分类配送的配送中心进货周期:连续两次进货的时间间隔,进货作业,进货作业的要求是缩短进货检验时间,检验后直接向保管场所下达指示,并移往保管场所进货检验:对货物品种和送货单的品名、数量进行确认。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扫描货物上的条形码从而将品种和数量自动输入计算机,并与送货单明细比较。,进货作业,卸货方式,一般卸货码头为作业安全与方便起见,常见有下列设施:可移动式楔块(Portable ramps)可搬移的楔块又叫竖板,当装卸货品时,可放置于卡车或拖车的车轮旁固定,以避免装卸货期间车轮意外地滚动可能造成的危险。,升降平台(levelers),车尾附升降台(Lift Gate),搬运作业,搬运的目标,提高仓储设备的利用能力减少货物的搬运次数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搬运的指导原则,单位装载(集装)化原则提高设备利用率原则机械化原则标准化原则安全原则物流均衡顺畅原则弹性原则活性原则:在物料流动过程中,物品时时处于运动状态中,物品放置的状态要有利于下次搬运,这种状态称之为搬运活性.衡量商品堆存形态的搬运灵活性,用灵活性指数表示。一般将灵活性指数分,搬运的指导原则,为五个等级,即:散堆于地面上为o级;装入箱内为1级;装在货盘或垫板上为2级;装在车台上为3级;装在输送带上为4级。重力利用原则死重率降低原则搬运最少原则设备保养及淘汰原则,搬运作业案例,在去年一次例会上,广州某快运公司的总经理曾谈起这样一件案例:从香港报关进口的一件大木箱,内装精密设备,要求运输途中不能倾斜。当木箱运至客户手中时,货主肯定地认为货物已被倾斜了,因为木箱外包装上有一个标识变成了红色原来该货物倾斜45度时,外包装上的标识就会变色。因此,引进装卸技术,提高装卸人员素质,规范装卸作业标准等都会相应地促进包装、物流的合理化。,集装方式及分类,托盘集装箱按所装货物种类分,有杂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等;按制造材料分,有木集装箱、钢集装箱、铝合金集装箱、玻璃钢集装箱、不锈钢集装箱等;按结构分,有折叠式集装箱、固定式集装箱等,在固定式集装箱中还可分密闭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板架集装箱等;按总重分,有30吨集装箱、20吨集装箱、10吨集装箱、5吨集装箱、2.5吨集装箱等。集装容器集装货捆,集装箱的有关常识,相关规格:外尺寸、内尺寸、箱内容积计算单位:TEU(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又称20英尺换算单位,是计算集装箱箱数的换算单位。目前集装箱长度一般有两种规格,即20英尺和40英尺,为便于计数的统一化,把20英尺集装箱作为一个计算单位,40英尺集装箱作为两个计算单位。整箱货(FCL)与拼箱货(LCL)。整箱货是指由发货人负责装箱、计数、积载并加铅封的货运。拼箱货是指指装不满一整箱,集装箱的有关常识,的小票货物。这种货物,通常是由承运人分别揽货并在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站集中,而后将两票或两票以上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同样要在目的地的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站拆箱分别交货。,集装箱交接方式,方式:门到门、门到场、门到站、场到门、场到场、场到站、站到门、站到场、站到站。三种元素:门、场、站。门指托运人或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场指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区堆场。站指港口集装箱货运站。,搬运设备,叉车电瓶车输送机:分为重力式、滚轴式、皮带式回转货架:既作存贮,又可作回转运动,分为水平回转和垂直回转,搬运设备,搬运设备托盘车,搬运设备托盘车,搬运设备,搬运设备,搬运设备,搬运设备,储存作业,储存保管是指物资放置在一定的场所,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使其在储存期间品质、数量不发生变化。储存保管的目标: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劳动力和设备的有效使用货物的方便存取货物的有效移动货物的良好保养良好的管理,储存方式,仓库的保管方式地面平放式托盘平放式直接堆放式托盘推码式货架存放式,储位管理,为了便于对商品的存取,通常对储位采取编码管理的方式,通常采取的编码方式是:分区行列层数分区是指按照商品储存的要求不同或商品类别不同而将大的仓库划分成的存储区域或库房。建立了储位编码系统后,将商品存放位置与储位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建立起了储位管理系统。,货架设备,货架设备,货架设备,物流中心拣货作业,ASF,ASS,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普通型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一般由数字显示屏、声发生器、光发生器、确认按钮组成。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字符长度和显示频率、发光颜色和频率、声音强度和频率等。,数字显示屏,确认按钮,分段显示型电子标签,在需要显示多组数字信息的场合下使用。,只有确认按键的电子标签,用于需要进行简单确认的场所。,带增加和减少按钮的电子标签,可用于盘点、提示补货等场所。,增减按钮,传统拣货方式,传统拣货方式一般是按纸张拣货单进行作业的,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1.打印出库单据(打单)2.首先要找到出库单所列的正确库位(看单找库位)3.核对库位存放货品与出库单所列是否一致(看单核对货品)4.按出库单所列商品的数量拣取(看单核对数量)5.记录已完成情况(记录)6.拣取出库单中下一品种(看单下一品)7.循环26的过程,直至结束8.其他:可能还会包括对批号、保质期等的检查等,传统拣货方式的主要缺点:1.要求拣货人员必须熟悉被拣货品。2.要求拣货人员必须熟悉拣货仓库的库区分布。3.即使满足1、2两项条件,也需要拣货人员额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货品品种核对和库位寻找。即使最熟练的拣货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拣货作业,拣货效率和准确率也会大大下降。,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标签来实现:品种、库位指示出库数量显示完成信息确认最终帮助拣货员完成拣货的系统,其作业流程:,资料输入员输入资料给计算机,自上位计算机下载订单资料 控制器及接线箱将输资料传送至货架上电子票签 电子票签显示出拣货数量拣货员按照实时指示,快速而准确地执行拣货指令,不必携带拣货单 拣货员揿动“完成”按钮,回报完成信号给计算机,进入下一张订单,DAS(Digital Assorting System)方式用于播种法拣货情况下。系统设置:l DAS按客户别分货,包含2个作业环节:按商品别拣货。按客户别分货。l 第一个环节,按商品别拣货时,可不使用电子标签拣货。l 第二个环节,按客户别分货时,为每个客户配备电子标签货位。n 电子标签为分货员提供位置指示和数量显示,指导分货完成。n 分货时每次对一个品种,多个客户可设置多个分货区,提高效率。,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方式用于采用摘果法拣货的情况下。说明:l 库内的每一种商品都要配置电子标签。n 有多种节省电子标签数量的方式l 按客户别拣货。n 拣货时,每次面对一个客户。n 按电子标签指示完成拣货后,该客户订单既完成。l 要求用户已实现基本信息管理手段,库位管理到最小货位。可设置多个拣货区,提高效率。,1.拣货线路得到优化,但要求拣货员对库位和产品有高的熟悉程度2.拣货准确率为99.5%,主要配置设备明细表:,3.2拣货方式,订单分别拣取,俗称“摘果式拣取”,即让拣货人员巡回于储存场所,按客户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配送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即可开始处理下一张订单。,优点:(1)作业方式单纯。(2)订单处理前置时间短。(3)导入容易且弹性大。(4)作业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公平。(5)拣货后不必再进行分类作业,适合用于大量少品项订单的处理。,缺点:(1)商品品项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降低。(2)拣取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困难。(3)少量多次拣取时,造成拣货路径重复费时,效率降低。,批量拣取(Batch Picking)播种式 即将每批订单的同种商品累加起来,从储存仓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理货场,并按每张订单要求的数量投入对应的分拣箱,分拣完成后分放到待运区域,直至配货完毕。,优点:(1)适合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2)可以缩短拣取时行走搬运的距离,增加单位时间的拣取量。(3)愈要求少量,多次数的配送,批量拣取就愈有效。,缺点:对订单的到来无法做及时的反应,必需等订单达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处理,因此会有停滞的时间产生。(只有根据订单到达的状况做等候分析,决定出适当的批量大小,才能将停滞时间减至最低)。,配送路线的确定,图上作业法在地图上标明出发点和各收货地点、收货数及运距。从出发点开始,逐步将各收货地点连接,并返回原地。反复调试,最后求得一条总行程最短的巡回路线。,2)节约里程法配送中心A向B和C两地用户送货,距离分别为a、b、c,如图:,用一辆车ABCA巡回送货比用两辆车分别向B和C往返送货节约里程:2(a+c)-(a+b+c)=a+c-b0,首先计算配送中心至各收货地点及各收货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再计算各收货点相互间的“节约里程”,然后按“节约里程”的大小和各收货地点的收货数量或重量,在车辆载重允许的情况下,将各可能入选的送货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配送路线。如果一辆车不能满足送货要求,先安排一辆,再按上述步骤安排第二辆、第三辆或更多,直到全部收货点边在配送路线上为止。,例子,P为配送中心,AJ为客户地,括号内的数字为配送量(吨),线路上的数字为距离(km).只有2吨和4吨两种车,车辆一次运行距离限在30km内。,1、计算相互间最短距离,如下图;2、从最短距离矩阵中计算出各用户间的节约里程,如:PA10,PB9,AB4,则节约:PAPBAB15;3、对节约里程按大小排序;4、组合配送路线,最短配送路线距离矩阵,配送路线节约里程,配送线路节约里程排序表,初始解:从配送中心向各个用户配送,路线共10条,总距离148公里,需要2吨汽车10辆;,二次解:按节约里程顺序连接:AB、AJ、BC,路线共7条,距离109公里需要2吨车6辆,4吨车1辆。从图中可以看出,配送路线,装载量3.6吨,距离27公里;,三次解:按节约里程顺序,应是CD、DE,但由于车辆和距离限制,不能连入,单独组成一条配送路线(22公里,1.8吨)。此时,路线共6条,运距99公里,需2吨车5辆,4吨车1辆;,四次解:按节约里程顺序应是AI、EF,但A已在路线中,连接EF,并入路线中(3.3吨,29公里),5条配送路线,2吨3辆,4吨2辆;,五次解:按节约里程顺序应是IJ、AC、BJ、BD、CE,因为已包含在已有路线中,不能组成新路线,将FG组合在路线中(3.9吨,30公里)。4条路线,85公里,2吨2辆,4吨2辆;,最终解:按节约里程顺序应是GH,但由于受限,不能组合到路线,连接HI组成新路线。3条线路,80公里,2吨1辆,4吨2辆。,作业,P为配送中心,AJ为客户地,括号内的数字为配送量(吨),线路上的数字为距离(km).只有2吨和3吨两种车,车辆一次运行距离限在30km内。,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管理课件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