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伏.ppt
一、实验目的(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 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电珠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电珠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三、实验器材 小电珠(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表(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一个、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四、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1两种接法比较,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a端,b端,闭合S前触头位置,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0UE,负载R上电压调节范围,串、并联关系不同,两种接法电路图,对比说明,分压接法,限流接法,方式内容,由上表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电压和电流的调节范围很大,限流式接法较节能。2两种接法的选择,(2)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 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如果Rx很小,限流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分得电压较大,调节范围也比较大。Rx很大时,分压式接法中Rx几乎不影响电压的分配,滑片移动时,电压变化接近线性关系,便于调节。,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电路。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五、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图实81中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图实81,(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I(A),3.8,3.6,3.2,2.8,2.4,2.0,1.6,U(V),I(A),1.2,1.0,0.8,0.6,0.4,0.2,0,U(V),(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六、数据处理(1)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2)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七、注意事项(1)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3.8 V,0.3 A)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连接: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3)IU图线在U0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4)当小电珠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要缓慢增加,到额定值记录I后马上断开开关。(5)误差较大的点要舍去,IU图线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八、误差分析(1)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2)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带来误差,要严格按照读数规则读数。(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操作误差。,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2012安徽高考)图实82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图实82,(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_;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解析(1)滑动变阻器在最左端时,小灯泡电压最小,为了保护小灯泡不被烧坏,因此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最左端。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注意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答案(1)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 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2)如图实83所示,图实83,题组演练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采用如图实84所示的电路,实验中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而电压表的指针不动,下列原因可能的是(),图实84,A灯泡中灯丝已烧断B滑片接触不良C灯泡内部短路D滑动变阻器A端接触不良解析:由图知,若电压表的电阻无穷大,移动滑片时,因电流表示数有变化,故和电流表串联的回路中不存在断点,故A错。若滑片接触不良,电路中不可能有电流,故B错。若滑动变阻器A端接触不良,滑片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均变化,故D错。若灯泡内部短路则灯泡两端电压为零,电压表指针不变,移动滑片时,只有电流表指针变化,故选C。答案:C,2如图实85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测定电阻约为10 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实物上连线的示意图,教师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的一端接错了地方,请你在图乙中的这根连线上画上“”,并直接在图上画出这根导线的正确连线。,图实85,解析:由题图甲可看出,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供电电路图是分压式接法,测量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正确连线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例2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电珠UI关系的实验数据:,0.215,0.205,0.195,0.180,0.150,0.100,0.050,0.000,I(A),3.0,2.5,2.0,1.5,1.0,0.5,0.2,0.0,U(V),(1)分析表格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实86中的_(选填“甲”或“乙”);,图实86,(2)在图实87所示的方格纸内画出小电珠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电珠的电阻值随I变大而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实87,(3)如图实88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电珠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 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电珠L2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电珠L1的电流约为_A。,图实88,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电珠两端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这说明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接法,故应选用甲图。(2)在方格纸上根据UI数据描点、连线,其UI图象如图实89所示。随U和I的增大,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其电阻变大。,图实89,(3)因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电珠L2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L1的电流是流过灯L2电流的3倍,而灯L1、L2两端的电压之和为3 V,在(2)描出的UI图象中,找出一个电流I对应的电压U1,再找出3I对应的电压U2,直到U1U23 V为止。最后得出结果,流过电珠L1的电流为0.21 A 答案(1)甲(2)UI图线见解析变大(3)0.21,题组演练3(2011广东高考)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 V,0.6 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1)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倍率的电阻挡(请填写“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实810甲所示,结果为_。,图实810,(2)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乙完成实物图实811中的连线。,图实811,(3)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_端滑动。(4)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0.244,0.216,0.185,0.156,0.122,0.000,I/A,2.50,2.00,1.50,1.00,0.50,0.00,U/V,f,e,d,c,b,a,数据点,解析:(1)因为小电珠的电阻比较小,故应该选“1”倍率,由题图读得电阻为7.5。(2)因为小电珠的电阻比较小,故伏安法测量时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的电压应该从零开始,故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式接法,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置于a端,为了使小电珠亮度增加,应使滑片从中点向b端滑动。(4)ab之间电流增加了0.122 A,其他段电流依次增加了0.03 A左右,所以需要在ab之间将电流分为0.030 A、0.060 A、0.090 A,分别测出相应的电压值。答案:(1)17.5(2)见解析图(3)ab(4)ab,4(2012四川高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L,规格“4.0 V,0.7 A”;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1;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r20.2;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rV9 k;标准电阻R1,阻值1;标准电阻R2,阻值3 k;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学生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图实812,图实813,(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812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实813甲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_ V。(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供器材,在图实813乙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2)电压表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两端的电压3 V,根据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压的关系,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1 V,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和,即为4 V;(3)如图所示。,答案:(1)5(2)4(3)见解析图,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例3(2013丹东调研)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因而引起功率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一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03 V,约3 k),电流表(00.6 A,约0.1),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实814所示的UI图象,小灯泡电压随电流变化曲线,由此可知,小灯泡电阻R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变大、不变、变小),图实814,(3)如果一电池的电动势为2 V,内阻为2.5。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确定小灯泡接在该电池的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 W。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应该设计成分压电路;由于小灯泡电阻不大,电流表内接。由小灯泡电压随电流变化曲线可知,图线上点的纵横坐标比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灯泡的电阻R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电流增大则导致灯丝温度升高,所以小灯泡的电阻R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在题给的小灯泡电压随电流变化曲线上作出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该曲线与小灯泡电压随电流变化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纵横坐标值(0.40,1.10)即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PUI1.100.40 W0.44 W。,图实815,答案(1)实验电路图如图实816所示。,图实816,(2)变大(3)0.44(0.390.48都得分),一、本题创新点分析 1.源于教材本例所用的器材和实验电路图与教材实验是相同的。2.高于教材本例的实验目的不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而是研究功率的变化规律。二、本实验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实验器材的创新 如何测定和描绘一只标有“220 V,40 W”的白炽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提示:可以利用交流电及可调变压器来进行测定。,题组演练5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实817甲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 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_(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 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_。,图实817,解析:(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答案:(1)见解析图(2)很大1.0103(9651 040),6(2013郑州模拟)如图实818甲所示为某同学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的UI关系曲线图。,图实818,(1)在图乙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根据该电路图可得到UI关系的完整曲线),可用的器材有: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50)、电动势为6 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如果将该小灯泡分别接入图实819甲、乙两个不同电路,其中甲电路的电源为一节干电池,乙电路的电源为三节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电阻为1.5,定值电阻R18,则接入_(选填“甲”或“乙”)电路时,小灯泡较亮些。,图实819,(3)在电路乙中,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_ W。(4)若将电路乙中的电阻R替换为另一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其他条件不变,则此时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为_ W。,解析:由于要画出UI关系的完整曲线,必须用分压接法画出实验电路图。分别在小灯泡灯丝电阻的UI关系曲线图上画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灯泡灯丝电阻的UI关系曲线交点即为工作点。显然接入甲电路时,灯泡中电流较大,小灯泡较亮些。在电路乙中,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PUI10.15 W0.15 W。若将电路乙中的电阻R替换为另一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其他条件不变,可等效为电动势为2.25 V,内阻为2.25 的电池连接一个灯泡,,在小灯泡灯丝电阻的UI关系曲线图上画出电源(电动势2.25 V,内阻2.25)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灯泡灯丝电阻的UI关系曲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值为电源输出电流I0.26 A,此时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为PI2r0.2624.5 W0.30 W。,答案:(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甲(3)0.1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