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黄淮平原冬小麦固碳减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x
-
资源ID:4881909
资源大小:245.9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黄淮平原冬小麦固碳减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docx
黄淮平原冬小麦固碳减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黄淮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产区,在保障国家口粮绝对 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和生产条件逐 步改善,该区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品质稳步提升,影响小麦丰 产高效和固碳减排的主要障碍因素:一是耕作整地粗放、旋耕 作业面积大,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不高,土壤固碳减排效 果差;二是施肥总量大且分配不合理,部分麦田排灌设施条件 差,肥水供给与小麦生长需求匹配度低,水肥利用效率不高, 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三是在全球气候 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和生物灾害呈现类型多、 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危害重态势,严重制约小麦持续 稳定增产和优质高效。该技术以黄淮平原冬小麦耕种管收全过 程固碳减排、丰产高效为目标,以提高整地播种质量、肥水统 筹精准调控为核心,突出打好整地播种和培育冬前壮苗两个基础,抓好春季和后期管理两个关键,以实现小麦节本丰产增效 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自2005年以来在黄淮平原主产麦区已累计示范1.5 亿多亩次。(三)提质增效情况潮土麦田采用该技术每季每公顷可增加耕层土壤碳固定0.91.1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N2O排放16%34% ;核心示范 区灌溉水和氮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15%和15%20% ;亩 均增产113.6斤,灾害重发年份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四)技术获奖情况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 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收录黄淮海小麦绿色增产模式一 书。二、技术要点(一)高质量整地1. 耕层优化技术。依据旋耕地块必须耙实,秸秆还田地块 必须深耕(松),连年旋耕麦田必须隔年深耕(松)的高质量耕 作整地技术要点,要求旋耕深度在15厘米以上,深耕(松)作 业深度在25厘米以上,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达到深、净、 细、实、平要求;灌溉条件差的麦田可采取少(免)耕措施, 以减少土壤肥水流失和温室气体排放。2. 秸秆还田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机械粉碎秸秆(长 度V理米),均匀撒于地表,再机耕深翻入土,耙耱压实,并浇 足蹋墒水,适量补施氮肥,推荐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秸秆腐 解。也可采用秸秆炭化还田或秸秆堆沤还田,以促进碳固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 播种镇压技术。耕翻整地后,特别是秸秆还田和旋耕麦 田,播前须连续镇压12遍,再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随 播镇压,确保一播全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湿度大的麦 田不宜镇压,以免表土板结,影响出苗质量。(二)精准化施肥在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依据总量控制、限氮稳磷增钾、补锌硫配微肥原则,进行测土配方平衡精准施 肥(表1)。推荐选用生物菌肥或缓控(释)肥料一次性作为基 肥深施,并适量配施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以提高肥料利 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表1黄淮平原冬小麦推荐施肥量目标产量(公斤/亩)土壤养分有机质(克/公斤)有效磷(P,毫克/公斤)速效钾(K,毫克/公斤)>201020<10>251025<10>12060120<60氮肥用量(N/亩)公斤磷肥用量(p2o5 公斤/亩)钾肥用3量(k2o公 斤/亩)<4008910111213-5667-456740050010111213141545788956678950060012131415-67899107889->60013141516-89910-89910-(三)规范化播种1.优选品种选用经国家或省级审定,且适宜本地区推广和种子质量达 标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品种,优先选用光合固碳能力强、 肥水利用效率高、综合抗性好、籽粒品质优的品种,并做到主 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高产麦田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 肥、抗倒品种;干热风易发区应选用中早熟、耐高温品种;晚 霜冻害常发区应选用春季生长发育平稳、综合抗性强品种;赤 霉病高发区应选用中感以上抗性品种。2. “四适”播种(1 )适期播种。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日平均气温1516。弱春性品种为1314。并同时考虑地力水平、土 壤墒情和病虫危害等因素。(2 )适量播种。高产麦田或种植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亩基 本苗以1215万为宜;中产麦田或种植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亩 基本苗以1318万为宜;误期晚播及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可适 当增加播量。(3 )适墒播种。适宜播种的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 75%,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提前造墒。(4 )适深播种。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墒情偏差麦田播深以45厘米为宜,播后及时镇压。3. 行距配置可采用20x15厘米宽窄行或1518厘米窄行等行距机械条 播,也可采用宽幅(8厘米)播种机带状播种。(四) 指标化管理1.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1 )越冬期指标: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或二棱初期,主茎 叶龄67叶,单株次生根810条,亩总茎蘖数7080万, 叶色正常,无病虫危害。(2 )管理措施:及时查苗补种;小麦3叶期后日平均温度10°C以上时适时化学除草;土壤墒情不足麦田,日平均气温降至3C5C时冬灌。2. 春季管理(1 )拔节期指标:幼穗分化至药隔分化期,主茎叶龄810叶,单株次生根1015条,亩总茎蘖数80100万,植株生长健壮,无冻害、无病虫。(2 )管理措施:旺长麦田可采取镇压或起身期化控防倒, 追肥浇水推迟至拔节中后期;生长正常麦田可在拔节期肥水管 理;弱苗麦田宜在返青起身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浇水量3040 立方米,亩追尿素1015公斤,并注意配施适量硝化抑制剂或 脲酶抑制剂,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冬前未 化除且杂草达到防治指标麦田,应在拔节前化学除草;预报寒 潮来临前及时浇水防冻。3. 后期管理(1 )后期指标:多穗型品种亩成穗4348万,每穗35粒 左右,千粒重43克以上;大穗型品种亩成穗3538万,每穗 40粒以上,千粒重45克以上;无病虫,无倒伏。(2 )管理措施:墒情不足麦田在孕穗一灌浆初期选择无风 天气小水浇灌;在小麦抽穗至灌浆中期,以防治病虫害和预防 干热风、早衰为重点,及时搞好一喷三防。(五) 绿色化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 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策略,抓住关键时期,选准对路药 剂,实施绿色科学防控,确保小麦安全生产。播前选用杀菌、 杀虫复合药剂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重发 区进行药剂土壤处理;返青拔节期,以防治纹枯病、条锈病、 茎基腐病为重点,挑治蚜虫、白粉病和麦蜘蛛;抽穗扬花期, 以防控赤霉病、穗蚜和吸浆虫为主,兼顾锈病、白粉病。注重 综合用药,一喷多效;注重用药安全,确保减量控害;提倡使 用生物农药,有效保护天敌。(六)机械化收获小麦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用带有秸秆粉碎和切抛装置的联 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粉碎均匀还田。有条件地方,可将秸 秆打捆收集。三、适宜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有水浇条件的平原区推广应用。、注意事项该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当年苗情、墒情和气候 变化,在该技术基础上,加强应变管理。五、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图1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验图2麦田节水灌溉试验图3麦田氮肥精准管理试验图4技术模式示范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