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1章绪论.ppt

    • 资源ID:4880933       资源大小:3.10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1章绪论.ppt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 1 章 绪 论,第 1 章 绪 论,内容要求:制冷的基本概念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应用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热力学基础,1.1 制冷的基本概念,1.1.1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 某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 持这个温度。,(1)制冷不同于自然冷却。,(2)制冷的实现必须包括消耗能量的补偿 过程。,说明,(3)制冷就是从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 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 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制冷机:机械制冷中所必须的机器和设备的总和。,1.1.3 制冷设备:,1.1.4 制冷剂:制冷机中所使用的工作介质。,(1)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同时与 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即不断地从被冷 却介质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2)制冷剂必须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 汽化和冷凝。,1.1.5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说明,1.1.6 制冷技术划分领域,图1-1 低温温度范围,按照所获得的温度:,学术用语的统一,1.2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合适的工 作介质。,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 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热绝缘问题,装置的 自动化问题等。,研究气体的液化和分离技术。,1.3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应用,商业及人民生活 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建筑工程 科学研究 医疗卫生 空间技术 低温物理研究,商业及人民生活,商业制冷:各类食品的冷加工,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工业生产及农牧业,工业空调,六轴五联动车铣加工精密零件,发动机低温测试,计算机房温度20-30,球铁马氏体,建筑工程,冻土挖掘,科学研究,NASA模拟月球环境进行登陆勘测演练,云雾室,医疗卫生,空间技术,液氮罐,火箭推进器,低温物理研究,低温声学,低温光学,低温电子学等。超导现象。,1.4 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代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1755年,爱丁堡化学教授William Cullen利用乙醚蒸发 使水结冰;他的学生Black提出潜热概念,发明了冰量热 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1834年,美国发明家 Perkins造出了第一台乙醚为工质 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1875年,氨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产生。1844年,美国医生 Gorrie发明了空气循环式制冷机,为 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1859年,Curre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并申请了原 理专利。,普冷方面,1910年,Maurice发明了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1910年,第一台家用冰箱问世。1930年,氟利昂制冷工质出现。20世纪后,制冷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热泵列入制冷技术 范畴。,低温方面,1877年,Louis Cailletet 液化了氧气。1895年,Linde 液化了空气。1898年,Dewar 液化了氢气。1908年,K.Onnes 液化了氦气。1934年,Kapitsa 发明了氦液化器。1947年,柯林斯采用双膨胀机于氦的预冷。,1926年,P.Debye 和 分别提出了用顺磁盐 绝热退磁的方法获取低温,1933年可获得0.25K。1950年,Pomeranchuk 提出利用压缩液态3He 的绝热固化 方法获取低温,1965年获得0.018K,1978年获得0.001K。1951年,H.London 发明了3He-4He 混合液稀释制冷法,可获得低温410-3K。1956年,N.Kurti 和 F.Simon 提出了核子绝热去磁的方法 获得更低温,在1956年用该方法可获得210-5K,1963年可获得1.2K。,超低温方面,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用于循环研究;制冷产品的设计制造:应用计算机广泛用于产品的辅助;综合技术:高级自动控制系统。新材料在制冷产品中的应用:陶瓷及陶瓷复合物,聚合材料的使用。机器,设备的发展:压缩机的发展;低温机器和设备的开发;气体分离设备,热交换器以及低温恒温器的进展。新制冷剂的研究:氟利昂工质,共沸混合工质,非共沸混合工质;氟利昂的替代工质。,突破性的进展和挑战,1.5.1 基本概念,1.工质;2.热力系统;3.状态参数;4.温度;5.压力;6.比体积和密度;7.热力学能;8.焓;9.熵;,10.热量,热流量;11.功量,功率;12.比热容;13.过程和循环;14.显热,潜热;15.节流。,课堂问题1;节流过程的特点?,1.5 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5.2 坐标图,常见的坐标图有:P-v图,T-s图,P-h图。,课堂问题2:思考水蒸气在不同压力下产生过程的坐标图表示。,1.5.3 热力循环和制冷循环,课堂问题3:分析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1.5.4 性能系数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经济指标=得到的收益/所花费的代价,机械能或电能驱动的制冷机(蒸汽压缩式,热电式),热能驱动的制冷机(吸收式,蒸汽喷射式,吸附式),1.制冷系数:,2.热力系数:,3.可逆制冷机的性能指标,机械能或电能驱动(蒸汽压缩式,热电式),热能驱动(吸收式,蒸汽喷射式,吸附式),4.制冷循环效率,(1)COP 和都是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能的指标,但含义不同:,COP反映了制冷循环中收益能与补偿能在数量上的比值,不涉及二者的能量品位。COP1,=1,1均可。反映了制冷机循环趋于热力学完善的程度。热力学的 不可逆损失越小,循环越好,越大。效率总小于1。,5.制冷机的性能指标和循环效率的比较,(2)实际制冷机:COP与工作温度,制冷剂性质,制冷机 各组成部件的效率有关。理想制冷机:COP只与热源温度有关。,(4)反映了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程度。用作为 评价指标,可使任意两台制冷机在循环的热力学经济性 方面具有可比性。,(3)用COP 的大小比较两台实际制冷机的循环经济性时,必须是同类制冷机,并以相同热源条件为前提才具有 可比性。,1.5.5 热泵,1.制冷机与热泵:热力学上无区别,工作循环都是逆向循环。使用目的不同,热泵的目的是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工作温度区域不同。,泵热系数,2.热泵的性能系数:,泵热系数恒大于1。,说明,性能指标COP=供热量/补偿能,思考题,试分析:在炎热的夏天,把室内的冰箱门打开,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降低室内温度。此观点 是否正确。回答什么是热效率,制冷系数,泵热系数,它们的数值:大于1,等于1,还是小于1。,

    注意事项

    本文(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1章绪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