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腧穴概述.ppt
,第二章 腧 穴 概 述,腧穴是指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疾病所施述的刺 激部位。,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的理论基础,腧 穴和经络之间关系密切,缺一不可。,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那么腧穴是隶属于脏腑的,经络又归属于脏腑,手足三阴经与五脏相通,手足三阳经与六腑相联,,正如:灵枢调经中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由此可见经络、腧穴、脏腑之间的归属关系。在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说明了腧穴不是弧立的体表点,而是与脏腑、经络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笫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我们讲了腧穴共有361个穴位,还有很多的经外奇穴。而这些穴位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遍布全身,其分类方法,也就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就是教材上所讲的。按经脉分类的方法来分,共分四类,即:经穴、奇穴、阿是穴、耳穴。四类:其中,经穴是全身腧穴的主体,奇穴是原有腧穴的补充,阿是穴则是根据全身疾患部位和压痛点定取腧穴的灵活运用。我们根据教材上所讲的四类分别来进行详细的讨论。,(一)经穴(十四经穴)经穴: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这类腧穴,又称是“十四经穴”,这些腧穴因其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上,故又称为“经穴”。,按照经脉归类腧穴的最早文献,大概要算内经为最早,它对腧穴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而又全面。而与腧穴密切相关的经络学说以成为内经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之一。,灵枢本输首先记载了66个五腧穴的十二经分类,它主要是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作为基本。因此称“本输”。所以本输是腧穴分经的基础。十二经脉的命名并分手足三阴、三阳而连接脏腑,它表示了四肢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远隔治疗作用。,在内经中论述刺灸治疗时,而常常只列举经名而不列举穴名,这就是以腧穴的概念扩充为经络的认识,给针灸取穴做出了概括性的提示。,从此,腧穴的归经在内经中以奠定了基础,从数目上看,内经中只提到了160多个穴位。其中,单穴25,双穴135,而没有详细记载出全部周身的腧穴名称,有的提到了穴位,有的有定位而没有定名。,到了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为我国记载了周身经穴最全面的最早专著。它是根据分布、分穴的方法记载了349个穴位,既有定位,又有定名和定经,和内经中所说的人有365穴的总数基本相近。,以后随着针灸医学的发展,新的腧穴逐渐充实了经穴。到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书中在其349个穴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个穴位,使穴位总数达到了354个,,到了明代,杨继川著针灸大成书中又增加了5个穴位,使穴位总数增加到359个。,清代,李学川著针灸逢源,书中增加2个穴位,使穴位共计361个,而使这361个穴位一直沿用至今。,以上腧穴数字的增加,是在医疗实践中的创获,其未列入经络系统之前,则属于经外奇穴的范畴,以后经过长期的应用之后,后人才将以上腧穴列入经穴。,因此,根据腧穴在全身的分布情况看,周身腧穴则是按十四经脉所排列。如将361个穴位按十四经分属,则可分为:,总之,十四经穴是腧穴的最重要部分,这些穴位,一般都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掌握其一定的规律性,,(一)奇穴(经外奇穴)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固定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中的经验有效穴。,奇穴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奇穴不在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上。,有些穴位虽然没分布在十四经的经脉循行路线上,但是它与经脉系统仍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经脉遍布全身、沟通内外的作用来看,所有的腧穴自然都不是孤立的,脱离经络系统而存在的。,灵枢刺节真邪说:“尽刺诸阳之奇输”,所谓“奇输”即指“奇穴”,奇穴也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大多数奇穴仅对某些疾病有奇特疗效。,因此可以看出:奇穴主治范围单纯,效果显著。往往不存在一经和数经,一脏或数脏的复杂性。,总之,奇穴可分为两种:(1)是根据传统取穴,也就是根据文献记载。,(2)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现的新穴,尤以文化大革命中产生最多。,(三)阿是穴 阿是穴,就“啊”字而言,“啊”有“痛”之意,“啊”是形象的以病人呼出的痛声来命名。因其按压病人的痛处,病人会“啊”一声。,阿是穴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啊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啊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此,阿是穴即无固定的部位,也无相应的名称,它是随着痛的部位而选定穴位的。,另外,阿是穴还有些不同的名称,如有的称“不定穴”。玉龙歌:“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量,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有时也称为“天应穴”。例如医学纲目:“浑身疼痛但于疼处针,不拘泥于经,穴名天应穴。”在日本针灸医师将此穴称为“扪当穴”。,阿是穴无具体的部位,可直接在痛处刺灸,临床上多用于阿是穴治疗浅部肌肉的疾病。因此说阿是穴的发现是针灸医学的一项巨大的进步。,另外,我们在取阿是穴时,要求寻找敏感点,那么我们在寻找敏感点(阿是穴)时,如果按压、撮提检查时,假若发现其感觉异常(疼痛、麻、痒),如果此处正是经穴或经外奇穴的所在,就可以按照经穴或经外奇穴的位置来定取腧穴。,如果出现敏感点(压痛)的部位不在经穴或经外奇穴的位置,那么这个部位就是阿是穴。由此可见,检查敏感点的取穴方法,实际上就包括了经穴、奇穴、阿是穴。,因此说,阿是穴即是经穴和经外奇穴的补充。而阿是穴所具备的特点,在取经穴或经外奇穴时,必须加以留意。以防把经穴和奇穴误以为是阿是穴。,(一)耳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也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点。,耳穴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耳穴与经络关系上看:十二经脉中,其中六阳经中,有五条经脉循于耳周或耳中,如: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之脉却入耳中”足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足阳明胃经“循颊?,至额颅,上耳前。”手阳明大肠经经脉虽不直达于耳,但经别“却入耳合于纵筋”。,所以六阳经之脉都和耳直接发生联系,六阴经经脉虽不直接入耳,但却通过经别,分别与阳经相合。因此说六阴经是间接与耳发生联系。,正如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可以闻五音矣。”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耳无以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证治准绳:“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以上都说明了耳与脏腑经络,在生理、病理方面是一息相关的,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即:耳郭正面的腧穴分布象一个倒立的胎儿一般。头部朝下,臀部及四肢朝上,胸部与躯干部在中间。,现在我们明确了耳穴的命名及耳穴的分布,那么关于耳穴的定位及作用,我们讲到耳穴各论时,在详细讨论。,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腧穴的分类方法,虽然它们分为四种类型,但我们必须准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由阿是穴奇穴经穴。这是人们认识腧穴和确定腧穴的一个发展过程。,所以现有的经穴就应当看成是经过反复和掌握其一定的规律性的腧穴。是全部腧穴的主体。随着人们认识的进一步提高,还会继续发现一些经验有效穴。即为新的经外奇穴。,除了经外奇穴外,在实际临床中还有许多无定位、无定名的敏感点,那么这些腧穴都属于阿是穴的范畴,如在阿是穴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其部位和主治作用就可将其作为经外奇穴一直最后归于经穴。,所以,经穴、奇穴、阿是穴、耳穴。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可相互弥补,共同完成腧穴的完整系统。,小结:腧穴的分类,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耳穴四类,经穴是腧穴最高级阶段;奇穴是腧穴的中级阶段;阿是穴则是腧穴的最原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