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物理性质》PPT课件.ppt
一、钠的物理性质,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反应:,(一)与非金属反应,思考:用金属钠制取Na2O,试说明可否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取Na2O?通常采用方法:方法一:Na2O2+2Na=2Na2O 方法二:2NaNO2+6Na=4Na2O+N2,2、与其它非金属反应:,2、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你有其它的想法和设计吗?,(二)与水的反应,讨论:取一支大试管,加入15mL的水与苯(=0.87gcm-3),将钠轻轻放入这支装有水和苯的试管,试推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相应的原因。,钠块将落在苯和蒸馏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至钠块消尽。,(三)与酸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由于钠与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出的H+反应;而酸中的H+浓度比水H+中浓度大。,2Na+2H+=2Na+H2,(四)与盐的反应(CuSO4溶液),三、钠的存在与保存,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 存在。食盐(NaCl)纯碱(Na2CO3 10H2O)硝酸钠(NaNO3),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四、钠的用途,1、制Na2O22、制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液态)3、高压钠灯4、还原贵重金属,(和氧气反应),(钠的导热性),(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钠具有还原性)。,讨论 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Na2O与Na2O2这两种固体?,(1)颜色:淡黄色为 Na2O2;(2)加水,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固体为Na2O2;(3)通入CO2,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固体为Na2O2;(4)加入到酚酞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为Na2O2;,例:a g 气体(H2、CO 的混合物)先与过量O2反应,再通过过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_ g,a,通过方程式的逐步推导,可以得到新方程(从质量关系上),Na2O2+H2=2NaOH,Na2O2+CO=Na2CO3,福清二中 林文琼,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碱金属元素(复习),钠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性质的比较,二.氢氧化钠,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氢 氧 化 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强腐蚀性、溶解放出大量热,化学性质:与酸性物质反应;使卤代烃、酯、油脂水解;使卤代烃消去;碱石灰与无水醋酸钠反应等,制法:电解食盐水;石灰纯碱法,作用:制皂、造纸、制黏胶纤维等,二.,讨论:1、将CO2通入NaOH溶液反应后,可能的产物是什么。,CO2+2NaOH=Na2CO3+H2O(CO2不足)CO2+Na2CO3+H2O=2NaHCO3CO2+NaOH=NaHCO3(CO2过量),2、CO2(SO2、H2S)与NaOH溶液反应(NaOH 为amol、CO2为bmol):,2 Na OH+CO2=Na2CO3+H2O a/b2,Na2CO3+CO2+H2O=2 NaHCO3 总反应:NaOH+CO2=NaHCO3 a/b1,除杂,NaHCO3溶液(Na2CO3),Na2CO3固体(NaHCO3),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加入适量的NaOH,例:用-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的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A.1:3 B.1:2 C.2:3 D.3:2,A,2 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 NaHCO3,1.0mol 0.5mol 0.5mol,0.3mol 0.3mol 0.6mol,余下CO32-0.5mol-0.3mol=0.2mol,讨论,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Na),表面变暗(Na2O),白色固体(NaOH),表面形成溶液(潮解),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白色粉末 Na2CO3,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Na2CO3转变成 NaHCO3 _ _ NaHCO3转变成Na2CO3_,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HCl(少量)=2NaHCO3+NaCl,2NaHCO3+NaOH=Na2CO3+H2O,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a、利用热稳定性不同;分别加热少量固体,若发生分解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另一个是碳酸钠。,b、利用阴离子不同:分别取其稀溶液,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或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为碳酸钠,另一个是碳酸氢钠。,c、利用和酸反应的速率不同:分别取一定量的固体,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快,产生气体相应多的是碳酸氢钠,另一个是碳酸钠。,讨论 往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有何现象并解释原因。溶液变浑浊。有一部分水参与反应,水的量减少,溶质质量增大,并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从而析出NaHCO3固体。Na2CO3+CO2+H2O=2NaHCO3,资料:侯氏制碱法,192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针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制纯碱方法的技术封锁。通过不断摸索,创建了侯氏制碱法。其基本流程为: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工业制纯碱的方法候德榜制碱法:,基本步骤:制得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NH3,得饱和氨盐水,通入足量CO2,析出NaHCO3晶体,基本反应:,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基本原理:利用NaHCO3在常见可溶盐中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先制得NaHCO3,再加热分解制得Na2CO3,向滤液中加NaCl固体,使得NH4Cl析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总反应:,碱金属元素,结构相似:最外层电子数递变:原子半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相 似 性,颜色和状态,银 白 色柔软,金,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单质都是强还原剂,能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1,递 变 性,熔点,沸点,密度,原子半径,电子层数,还原性,降低,降低,增大,增大,增多,增强,K例外,与O2反应,反应不如钠剧烈,生成Li2O,点燃剧烈燃烧,生成Na2O2,燃烧更加剧烈生成比过氧化物复杂的氧化物KO2,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Li,Na,K,Rb,Cs,与H2O反应,缓慢,生成H2,剧烈,生成H2,轻微的爆炸,生成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遇水立即燃烧、爆炸,结论,还原性(金 属 性)逐 渐 增 强,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例、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不正确描述是()A、氢氧化铯为强碱 B、单质铯与水或酸猛烈反应生成氢气 C、碳酸铯加热分解为氧化铯与二氧化碳 D、铯的硫酸盐、碳酸盐、亚硫酸盐均易溶于水,C,多种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可用于判断某些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焰色反应:,锂 钠 钾 铜 铷 钙 锶 钡,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焰色反应的说明:,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2.焰色反应体现的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本质是电子的跃迁而产生,3.并非所有金属都有焰色(Pt、Fe、Al、Ni、Cr、W等就没有),4.用管口镀水晶的煤气灯,效果要强于酒精灯.(避免Cu 和 Na 的干扰),6.用HCl 溶液洗 Pt 丝,不可用H2SO4 溶液。(氯化物的沸点低易挥发,而硫酸盐的沸点很高),7.观察 K 元素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 Co 玻璃。(滤去 Na 黄光的干扰),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