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docx
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闻媒体B待资 料大会新闻宣传办公室2004年5月10日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概况一、历史1996年,德国工程师协会开始策划,并于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机会举办了一次世 界工程师大会,讨论各国工程技术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大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 技术”。1999 年 2 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 简称WFEO)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提出,当前工程技术领域虽有不少专业技术会议,但基本 上都是单个领域或区域性的活动。国际顾问委员会认为,应当举行一个以探讨工程界共同关 心的课题为宗旨、在全世界工程界有高度凝聚力的综合性大会。为进一步发挥工程技术界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的整体作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 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建议自2004年起,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工程师大会”,以发展成全球 工程技术界的永久性正式活动。1999年秋,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Jose Medem Sanjuan在访问上海时建议2004 年首届大会在上海举行。同年11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通过决定,把世界工程 师大会作为该组织正式活动,并希望中国科协对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的建议做出积极响应。2000年5月,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院就主办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事宜请示国务院,得 到国务院批准。同年6月,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汉诺威正式承接了 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二、概况会期:2004年11月2日-6日举 办地:中国上海规模:3000-4000 人主题: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主 会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发起单位: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单位:中国科协(CAST)中国工程院(CAE)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CICCST)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SAST)会议语言:英语大会网站:http:/www.wec2004.org上海网站:http:/www.wec2004sh.org三、日程日期上午下午晚上11月2日大会注册大会注册上海市长招待会11月3日开慕式及大会报告大会报告文艺演出11月4日分组会分组会杂技表演11月5日分组会闭慕式工程师之夜11月6日专业参观会标本会标整体为地球图案,喻意“全球”;图形采用和平鸽图案,象征世界和平;图案中 采用了汉字“工程师”的第一个字“工”以及英语ENGEINEER”(工程师)的字首大写 字母“E”组合而成,体现“世界工程师大会”的主题,引申出“工程师在促进人类和平与 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的涵义。会标采用绿色,象征着和平、环保、发展,进一步深化主题。和平鸽图案,象征世界和平英语“ ENGEINEER”(工程师)的字首大写字母“E”汉字“工程师”的第一个字“工”五、意义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是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确定的首届大会,也是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工程技术界的国际盛 会。WFEO和UNESCO对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并参与了大会总体策划。各国工程界和工程师对这次大会寄予厚望。我国工程技术界也希望通过大会与各国同行 交流经验,掌握工程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趋势;促进中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中 国伟大工程成就,推动中国工程技术界走向世界;加快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工 程师资格互认的进程;增进与各国工程师和相关组织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并促进我国公众对 工程技术的了解和参与。上海被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选定为会址城市,是中国工程技术界的骄傲,也是上海人 民的骄傲。上海作为中国较早开埠的港口城市,孕育了中国的现代工业和工程技术,造就了 最优秀的工程师队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更加瞩目的成就。良 好的政策环境,经济、金融和贸易的持续发展前景,规模化的城市建设,发达的交通系统及 成熟的服务行业等软硬件条件是世界工程师大会成功召开的保证。作为一个日趋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成功举办APEC会议 后,上海又成功申办了 2010年世博会。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的召开,将作为2010年世 博会的预演,不但推动上海科技发展,加快上海国际化进程,还将提高民间学术交流层次和 水平,促进公众对工程技术的理解,对于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上海,使上海走向世界将起到极 大的推动作用。六、组织体系为了办好这个全世界工程师的盛会,大会主办单位同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密切合作,构建了完善的组织体系。指导委员会:在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的领导下,大会指导委员会分别在2002 年8月和2003年8月举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了 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的指导 方针、组织框架、大会方案和筹备方略,为大会绘制了基本蓝图,并确定了各个阶段的工作 目标。程序委员会:在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教授的领导下,由几十位 院士和教授组成的大会程序委员会精心设计了大会的学术内容和活动安排。组织委员会: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教授的领导下,大会组织委员会于2004年 1月正式成立,并正在落实大会所需的各种条件,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宣传。国际顾问委员会:国际WFEO和UNESCO为支持大会,成立了有UNESCO代表和WFEO 各成员组织领导人参加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并于2001年9月、2002年10月、2003年10 月分别在莫斯科、墨西哥和突尼斯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秘书处:组委会下设大会秘书处,秘书长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担任,秘 书处分设于北京和上海两地,上海秘书处秘书长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糅担任。七、发起单位简介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简称WFEO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助下,一些区域性和国家级工程组织联手成立了世 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系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有80余个国家级工程组 织,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约1500万名工程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系世界性的工程技术界领 导者,并与各国及其他专业机构保持合作,致力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程技术以造福 人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的宗旨包括:1. 向外部世界传达工程师界的声音,致力于让社会了解工程师的影响和领导作用;2. 表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团结一致的精神;3. 通过各地区协议的逐步整合,增进技术交流;4. 代表工程师的道德准则;5. 是保证工程界想环境方向发展的工具;6. 是技术、教育制度、教程和工程师资格认证的交流论坛以4土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在世界各地都有总部办事处和单位。UNESCO的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做出 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 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工程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中国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其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 推广先进技术,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中国科协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 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167个全国性学会,31个省级科协及广泛的地方、基层组织,430 多万会员的科技团体。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参加了 240多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有 100多名中国科学家在这些组织的领导和专业机构中任职。中国科协与台港澳地区的民间科 技团体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现在拥有611名工程院 士。中国工程院的主要工作是:为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 供建议;组织重大工程科学技术方向性、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开 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线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的成长创造开放的学术环境;开展科学普 及和科技出版工作;维护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国务 院交办的各项任务。九、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指导委员会名单主 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委 员国外委员周光召中国科协主席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韩正上海市市长张玉台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按姓氏笔划排列)马颂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朱高峰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严隽琪上海市副市长陈佳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胡启恒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楼继伟财政部副部长(按姓氏笔划排列)于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叔华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上海市科 协原主席、中科院院士汤庆福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李铭俊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庆 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张维华 上海电信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明权香港工程师学会原会长邵慧翔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郑健超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执行委员项海帆同济大学结构工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福生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与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姜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翁史烈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部科技委主任钱易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 席、清华大学教授屠善澄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潘政上海科技馆馆长、研究员梅德姆 (Jose MEDEM Sanjuan)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李怡章(LEE Yee Cheung)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德布瓦尼(Pierre-Edouard DE BOIGNE) WFEO 执行主任赫尔曼(Peter HERRMANN)德国赫尔曼公共关系咨询公司总裁马乔拉姆(Tony MARJORA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官员十、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组织委员会名单主 席:张玉台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严隽琪上海市副市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陆延昌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正光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秘书长:程东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副秘书长:姜糅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于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进宁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部长钱左生中国工程院国际部副主任何 健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主任委 员:(按姓氏笔划排序)牛灵江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田春华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汤庆福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朱钟杰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李铭俊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市科委副主任尚玉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清泉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邵慧翔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姜世平世界工程联中国委员会委员梁英南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曹振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鲍云樵世界工程联中国委员会委员十、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程序委员会名单主任钱 易 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副主任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执行委员刘西拉清华大学教授第一组网络工程与信息化胡启恒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姜世平 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Marie Jesus Prieto Laffargue,西班牙工程学院院长James Moody,澳大利亚青年工程师协会会长第二组生物与人类健康巴德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组长)刘德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所,工程院院士杨胜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院院士程书钧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工程院院士Pierre Tiollais,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教授Dov Jaron,国际医学和生物学联合会主席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理学和卫生系统学院教授第三组交通与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周干峙工程院院士(组长)诸大建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全永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Mike McDonald,南安普敦大学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系交通研究组主任Tony Ridley,英国帝国学院土木和环境工程教授,伦敦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See-Sew Gue,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前会长Rafik Meghji,坦桑尼亚,世界工程师联合会技术委员会非洲区域副主席第四组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金鉴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工程院院士(组长)钱 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Motoyuki Suzuki,日本联合国大学特别项目顾问Hisham Shahabi, WFEO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副主任,阿拉伯工程师联合会前会长第五组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梅方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教授(组长)杨邦杰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蔡道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院院士Bill Stout,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的前任主席Jean Claude Badoux,瑞士洛桑生态工艺联合会主席第六组资源与能源倪维斗 工程院院士(组长)陈志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工程院院士姚福生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与环境能源研究院,工程院院士陈毓川 中国地质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孙中弼,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董事长C. H. Yeh,美国MWH能源和基础设施公司高级工程师Yahya Adra,黎巴嫩,世界工程师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中东及中南亚区域副主席Bernd Neukirchen, 德国 STEAG Aktiengesellschaft 教授Gilberto Toledo,波多黎哥,世界工程师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第七组生态材料与绿色制造左铁镛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院院士(组长)殷瑞钰钢铁研究总院,工程院院士Ryoichi Yamamoto,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十二、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名单主 席Jose MEDEM Sanjuan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西班牙)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代表(WFEO)LEE Yee-Cheong (李怡章)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马来西亚)G. P. LAL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印度)QIAN Yi(钱易)中国科协副主席、工程院院士、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Pierre-E.DE BOIGNE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主任(法国)J. C. BADOUX洛桑生态工艺联合会主席(瑞士)Luther GRAEL工程学会联合会(美国)Shirley MALCOLM科学促进会教育及人力资源部部长(美国)顾问Peter HERRMANN赫尔曼公共关系咨询公司总裁(德国)东道国代表HAN Zheng (韩正)上海市市长(中国)HU Qiheng (胡启恒)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ZHU Gaofeng (朱高峰)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SHEN Wenqing (沈文庆)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院士 (中国)CHAN Siu-kun, Alex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中国香港)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国际会员代表Tony Ridley英联邦工程理事会(Commonwealth Engineers' Council)会长Ghassan Radhwan阿拉伯工程师联合会(Federation of Arab Engineers)秘书长(伊拉克)Olu AWOYINFA非洲工程组织联合会(Federation of African Organizations of Engineers)秘书 长(尼日利亚)Konstantin ALEXOPOULOS欧洲国家工程师协会联合会(Federation Europeenne d'Associations Nationalesd'Ingenieus)主席(比利时)D. D.S. JAYAWARDENA中南亚工程组织联合会(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Institutions of South andCentral Asia)执行秘书(斯里兰卡)Ahmad Zaidee LAIDIN东南亚及太平洋工程组织联合会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Institutions of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马来西亚)Janos TOTH中东欧工程组织协调委员会(Regional Council of Coordination of CentralEastern European Engineering Organisations)秘书长(匈牙利)Claudio A. DALL'ACQUA泛美工程师协会联盟(Union Panamerieana de Asociaciones de Ingenieros主席(巴西)Vladimir SITSEV独联体国家科工联盟(Union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秘书 长(俄罗斯)其他国际组织代表Wayne BOWES国际工程师委员会联合会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genieurs Conseils)主席(瑞士)Kruno A. HERNAUL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GIP (Internationale Gesellschaft fur Ingenieurpadagogik)副主席(德国)Klaus Toepfer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执行主任Jacqueline Aloisi de Larderel,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经济处处长(法国)Carlos Alfredo Margarinos联合国劳工组织 UNIDO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总干事Tony Marjora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工程技术处官员Al Duda世界银行(World Bank)Mohamed El Ashry全球环境基金(GEF)前任主席兼总裁Mike Sanyo全球环境基金(GEF)Gerald Doucet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秘书长Bjorn Stigson可持续发展世界企业中 中心 (World Business Centre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总裁(瑞士)Hiroyuki Yoshikawa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s)主席(日本)Thomas Rosswall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主任(瑞典)十三、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1、在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的主持下,大会指导委员会分别在2002年8月和2003 年8月举行会议,大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科协副主 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大会副主席、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等及外方人员世界工程组织 联合会主席梅德姆(Jose MEDEM Sanjuan),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当选主席李怡章(LEE Yee Cheu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马乔拉姆(Tony Marjoram)等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细致 而又高屋建瓴地讨论了 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的指导方针、组织框架、大会方案和筹备方 略,为大会绘制了基本蓝图并确定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2、在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教授的领导下,由几十位院士和教授组成 的大会程序委员会精心设计了大会的学术内容和活动安排。在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教授的 领导下,大会组织委员会下设的秘书处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宣传,WFEO和UNESCO为支持 大会,成立了有UNESCO代表和WFEO各成员组织领导人参加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于2003年 10月在突尼斯召开了全体会议,会上委员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并纷纷表示要积极 组织本国工程师参会。3、已邀请到了九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大会主旨发言。4、已向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的工程组织发出参会邀请,在十几个国际会议及交流场合 上宣传了大会及相关活动,建立了大会网站(www.wec2004.org)。5、向近一百个国外组织,包括WFEO成员国组织;中国科协对口组织;代理组织;相关 组织、大学等发送第二轮会议通知4000多份。德国、英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外工程师组 织表示要组团参会。6、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专项资金对大会特定项目的支持,争取企业对大会的积 极参与和支持。目前已有一些企业明确表示或有意向全面参与大会并提供支持,如:国家电网公司、鞍 山钢铁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7、已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市场营销部商定,由该公司作为大会指定的国际航空公司, 为大会的国外参会代表提供最优惠机票。并已通知国航全球所有的代表处。8、大会组委会上海筹备办公室为大会的成功召开,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及周边地区已 预定了 20多个主会场和分会场,及十多家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主要活动至2002年8月世界工程师大会第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以来,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 力,大会的基本框架已经构成,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许多重要内容和活动得到落实或确 定。大会将围绕“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主题,邀请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社 会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物色众多世界著名的工程大师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当代和未来全球 共同关注的工程问题,把大会办成全世界工程师和公众的盛大节日。同时,2004世界工程师大会作为一个大规模、高规格的全球工程技术界盛会,为中国, 也为上海提供了一个面向全球工程技术界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作为东道城市和大会主办单 位之一的上海,力求通过大会的成功召开,向世界展示上海工程界的形象,开辟与各国工程 技术界合作交流的新局面。为此,上海将通过整合上海独特的工程技术资源,策划、组织针 对上海科技发展热点、体现上海水平的系列学术活动,同时还将专门为大会度身定做文艺娱 乐休闲活动,为大会氛围起到烘托作用。1、开、闭幕式大会开幕式将于2004年11月3日上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届时将奏响由我 国音乐家专门创作的乐曲“工程师之声”,大会将邀请我国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有关机构及 重要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来自世界各国的300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共 同庆祝这一盛会的开幕。大会于2004年11月5日下午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将发表“工程师宣言”,并颁发WFEO 青年和未来工程师奖。2、大会主旨报告大会将特邀12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他们将就当今世界工程科学技术进步 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演讲,阐述工程科学技术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责任和解决办法。大会充分考虑了各位大会报告人在地域分布、专业 领域、国际影响以及性别和年龄方面的代表性,目前已确定以下9位大会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Maurice Strong,地球理事会主席:工程的可持续性 Thomas E. Graedel,耶鲁大学工业生态学教授:使用,丢弃,损失和重新使用: 金属循环使用的教训 Bjorn Stigson,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主席:创新和技术可持续未来的关键工具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暨总执行长:工程师的社会责 任 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 高馄,ITX Services Ltd.,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一种有效的分为两个年龄组 的全球工程人员队伍 Peter Hupfer, TUV南德意志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全是成功的因素 Raquel Alfaro,智利大学:建造饮水和卫生基础设施,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创造社会财富谢启华,宝钢集团公司总裁: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3、分组会交流大会根据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定了以下7个重要 领域开展分组会深入交流:A. 网络工程与信息化A1.信息技术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A2.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A3.网络与生活质量A4.信息技术与数字鸿沟A5.信息技术的未来分组会特邀报告人1, Fred WeberVice President & Chief Technical Officer, Computation Products Group, AMD, USA“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information society”美国AMD公司的技术总监“计算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信息社会的影响”2, Zhou Hong Ren,周宏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3, Kamel Ayadi, WFEO/CIC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当选主席,WFEO信息和交流委员会主席Session C. Transportation and Sustainable Mega-citiesB. 生物工程与人类健康B1.工程技术与重大疾病的防治B2.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替代外科B3.介入医学与微创医学工程B4.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B5.生物工程与药学B6 .传统/自然医药学工程B7.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与医院信息管理技术C. 交通与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C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C2.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结构模式,公交优先模式等C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C4.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C5.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及3S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C6.新型绿色(节能与环保型)载运工具技术C7.人性化的城市交通环境设计C8.城市交通应急系统(CONTINGENCY SYSTEM)和安全性评估分组会特邀报告人1, Dr. Ata KhanProfessor,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rleton University;Former Chair, Transportation Division, Canadian Society for CiviUngineering (CSCE), Canada加拿大Carleton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交通学部前主任2, Ms. Patricia D. Galloway, the President of ASCE, USA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席3, Prof. CHON, Kyung Soo, School of Civil, Urban and Geosystem Engineeri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韩国汉城大学土木、城市和地球系统工程学院教授4, Yoshitsugu Hayashi, Professor/Nagoya University, Japan日本名古屋学会教授Session 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Food SecurityD. 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D1.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与清洁生产D2.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防治工程技术D3.自然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E. 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E1.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E2.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技术E3.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与产品生产全过程跟踪技术E1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ood Security and Safety分组会特邀报告人第一单元: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1, 卢良恕院长“农业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Developemnt Strategy on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irty"2, Bill Stout, Prof., Trexas A&M Univ., USA; Honorary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IGR),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名誉主席,美国;3, 徐及,世界粮农组织(FAO)驻华助理代表Xu Ji, FAO assistant representative in China第二单元: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技术E2. Technologies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ystem Engineering1, 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Wang Maohua, member of CAE, Pr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2, Osamu Kitani, Prof., Nihon Univ., Japan; Honorary President, CIGR日本Nihon大学教授,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CIGR)名誉主席“Renewable Biomass Technology for Energy and Material”“能源和材料的可再生的生物质技术”Gajendra Singh, Dean of AIT Extension,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ailand),India亚洲理工学院(泰国)农业系统工程教授,印度F. 资源与能源工程F1.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F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F3.油气资源的可持续供应F4.固体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F5.煤的可持续利用转化F6.发电、电力输送和电力系统防灾F7.核能的未来F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F9 .作为资源的森林和草原F10.海洋资源的利用前景分组会特邀报告人陈志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陆佑楣(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关于中国西电东送问题张玉卓(中国科协六届委员,神华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煤制油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Dr. Duffey (加拿大原子能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荣钧(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工程师):中国西部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Session F: Resources and Energy1, Chen Zhikai, member of CAE, China,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2, Lu Youmei, Chairman of China Yangtze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Corp., China, "Transportation of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in China"3, Zhang Yuzhuo,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Shenhua Cooperation, China, "The Status and Prospect of Producing Oil from Coal in China"4, Dr. Romney Duffey, Principal Scientist, AECL, Canada5, Qian Rongjun, Chief Engineer, China Petrol,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West China"G. 生态材料与绿色制造G1.生态材料G2.环境系统G3.绿色制造工艺G4.面向环境的设计G5. 绿色再制造工程分组会特邀报告人G. Ecological Material and Green Manufacturing1. Kengo Ando , General Manager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Dept., Plantengineering Div.2. Motohiro Kondoh, Manager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Dept.,Plantengineering Div.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TMC)“Toyota Green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1. Kengo Ando,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环境部总经理2. Motohiro Kondoh,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环境部经理“丰田汽车公司的绿色制造活动”4、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上海工博会”)是中国唯一的以高新技术装备为交易、展 示主体的国家级大型工业博览会。展览面积8万多平方米,设展位2700个。江泽民同志为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题写会名。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将由中国工程院牵 头,与上海工博会将合作举办“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展”,作为一个重点展区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