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110kV变电站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4874481       资源大小:118.4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10kV变电站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XXX主变扩建工程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批准: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编写:年 月 日XXX公司二0一九年一月一、适用范围1二、编写依据1三、作业流程1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1五、模板及支撑系统验算3六、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6七、工艺质量要求7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9九、强制性条文10十、质量验评及质量控制方式12一、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XXX主变扩建工程,本期扩建所有扩建工程均在前期预留场地内建设,本次扩建 不需征地。3号主变压器室新建低压侧相关设备基础;10千伏配电室新建屏位基础。GIS室对设备基础 进行相应改造,电容器室、接地变室基础拆除后重建。二次设备室扩建屏位基础。等零星工程模板安装 及拆除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二、编写依据三、作业流程序号编写依据1XXX主变扩建工程施工图;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6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0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11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版1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2005)16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验收合格支设棋板钢筋工程I经批准浇筑混凝土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流程图4.1施工准备4.1.1人员准备:工序名称工作人数(人)负责人监护人测量放线2刘超陈洋滨模板安装、拆除工人6刘超陈洋滨运输工人4刘超陈洋滨细部处理2刘超陈洋滨4.1.2材料准备:序号材料名称要求1钢管及扣件钢管 048X3.2mm2模板九夹合板(应选用表面平整、有一定强度刚度的材料。)3松方木50 mmX 100 mm 松方木,100 mmX150 mm 松方木4螺栓10螺纹螺栓,12对拉螺栓4.1.3主要工器具及机械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经纬仪J2-2台12水准仪HZX-32台13塔尺5m把14钢尺30m把15钢尺5m把16电锯台47手锯台68电钻台29电焊机台110切割机台14.1.4技术培训及交底:项目部应该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熟悉场地平整施工工艺标准、相关的技术要求、要 领。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方法,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机具的使用。4.2模板安装4.2.1工艺流程图: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4.2.2模板采用16厚复合板,背楞采用50X100mm木枋,模箍用48X3.5钢管。4.2.3模板根据基础截面尺寸进行配制,基础接口处,采取模板开槽,基础底及侧模与槽边相接,拼缝严密,并用木枋压 紧,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抱箍,每450mm 一道。安装前要检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辅一层水泥浆(10 20mm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基础底烂根。4.2.4模板的下端应有空位的基础和防止模板位移固定措施。4.2.5模板及其支撑等的排列布置应按设计图进行,柱箍或紧固木楞的规格,间距应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4.2.6安装预拼装大块模板,应同时安设临时支撑支稳,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基础钢筋上,待四周侧板全部就位后,应随 时进行校正,并紧固四个角步,按规定设柱,箍或紧固木楞,安设支撑永久固定。4.2.7安装预拼装整体模板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支撑。支撑与地面的倾角不能小于60°。4.3模板的拆除4.3.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一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4.5.2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 损坏时,方可拆除;4.3.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3.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 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4.3.5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 备待用。五、模板及支撑系统验算5.1模板支撑架计算书5.1.1参数信息:1. 荷载参数(1) 模板及木楞自重标准值(kN/m2): 0.350;荷载分项系数Yi=1.2(2)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标准值(kN/m3):板26.0;Yi=1.2(3) 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 Y i=1.4a. 计算模板时取2.50;b. 计算支撑小楞构件时取1.5;c计算支架立柱时取1.0;(4) 砼振捣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2):水平模板2.0;垂直面模板4.0;Yi=1.4(5) 倾倒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取:2KN/m2;Yi=1.42. 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5X103;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 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80.00;棋板艾"面图5.1.2支撑模板的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截面抵抗矩W和惯性矩I分别为:W=bh2/6=4.0X8.02/6 = 42.67cm3;I= bh3/12=4.0X8.03/12 =170.67cm4;qMl方木楞计算简图荷载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6.00X0.30X0.120 = 0.936 kN/m;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X0.30 = 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 =(1.5+2.0)X1.50X0.30=1.575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X (0.936+0.105) = 1.249 kN/m;集中荷载p = 1.4X1.575=2.205kN;最大弯距M = Pl/4 + ql2/8 = 2.205X0.75 /4 + 1.249X0.752/8 = 0.501kN.m;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 。=M / W =0.501X106 / (42.67X103) =11.75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 N/mm2;o<f,满足要求。3. 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V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 V / (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249X0.75/2 + 2.205/2 = 1.481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X1.481X103/(2X40.0X80.0) = 0.694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T = 1.400 N/mm2;T< T,满足要求。4. 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 (q1 + q2) = 1.249kN/m;集中荷载:p = 1.4P1=2.205 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 2205 X 1000.03 /( 48X 9500.0X170.67X104) +5X1.249 X 1000.04/(384 X 9500.0X170.67X104)=3.836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V= 1000.0/250=4.0mm;.Vmax < V,满足要求5.1.3支撑木方的钢管的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1.249X1.0 + 2.205 =3.454 kN;PPPPPPPPPPPPP100010001000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267PL=0.267X3.454X1.0=0.922kN.m ;最大挠度 Vmax = 1.883PL3/ (100EI) =3.904mm;最大支座力 Nmax = 1.267P +1.000P=4.721kN ;钢管最大弯曲应力 o=M/W=0.726X106/4732.0=194.84N/mm2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 N/mm2; .。< f,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Vmax小于1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5.1.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 Nmax=4.721kN;.R < 12.80 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5.1.5穿梁螺栓的计算验算公式如下:N < AT| = f A其中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A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0N/mm2;查表得:穿梁螺栓的直径:12 mm;穿梁螺栓有效直径:9.85 mm;穿梁螺栓有效面积: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 =30.8X0.50X0.30X2 =9.24kN。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 = 170.0X76/1000 =12.920 kN;N< N,满足要求!六、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作业活动危险点 (危险源)防范 类型预控措施组模基础工程其他伤害(1) 钢模组模须选择平整场地进行。钢模板堆放齐整,高度不超过1m。(2) 组模施工两人一组配合协调,组模用卡扣使用前要经检查,去除有伤痕卡扣。(3) 模板采用木方加固时,绑扎后应将铁丝末端应处理,以防刮伤人。模板拆除基础工程物体打击 、坍塌、 高处坠落(1) 模板拆除应经施工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2) 拆模作业应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由上向下先拆除支撑和本层卡扣, 同时将模板运送至地面,然后再拆除下层的支撑、卡扣、模板。(3) 拆除模板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卸连接卡扣时要两人在 同一面模板的两侧进行,卡扣打开后用撬棍沿模板的根部加垫轻轻撬动,防止模 板突然倾倒。(4) 拆模间隙时应将巳活动模板临时固定。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运走,不得乱堆乱 放,更不允许大量堆放在坑口边。(5) 现场应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6) 拆模后应及时封盖预留洞口,盖板必须可靠牢固,并设立警示标志。模板安装框架结构高处坠落 、坍塌(1) 模板安装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确定模板的模数、规格及支撑系统 等,在施工作业过程严格执行不得变动。(2) 建筑物框架施工时,模板运输时施工人员应从梯子上下,不得在模板、支撑 上攀登。严禁在高处的独木或悬吊式模板上行走。(3) 模板顶撑应垂直,底端应平整并加垫木,木楔应钉牢,支撑必须用横杆和剪 刀撑固定,支撑处地基必须坚实,严防支撑下沉、倾倒。(4) 支设柱模板时,其四周必须钉牢,操作时应搭设临时工作台或临时脚手架, 搭设的临时脚手架应满足脚手架搭设的各项要求。(5) 支设梁模板时,不得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并严禁在梁的底模板上行走。(6) 采用钢管脚手架兼作模板支撑时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计算,每根立柱的荷载 不得大于2t,立柱必须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7) 独立柱或框架结构中高度较大的柱安装后应用缆风绳拉牢固定。模板拆除框架结构高处坠落 、坍塌(1) 模板拆除时应填写安全工作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后进行作业。(2) 模板拆除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及大面积撬落或拉倒。高处拆 模应划定警戒范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在拆模范围内严禁非操作 人员进入。(3) 作业人员在拆除模板时应选择稳妥可靠的立足点,高处拆除时必须系好安全 带。拆除的模板严禁抛扔,应用绳索吊下或由滑槽、滑轨滑下。滑槽周围不小于 5m处应划定警戒范围,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4) 作业人员拆除模板作业前应佩戴好工具袋,作业时将螺栓螺帽、垫块、销卡、 扣件等小物品放在工具袋内,后将工具袋吊下,严禁随意抛下。(5)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堆在脚手架或临时搭设的工 作台上。(6) 作业人员在下班时不得留下松动的或悬挂着的模板以及扣件、混凝土块等悬 淫物。七、工艺质量要求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基础模板 制作 安装1、主控项目(1)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 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 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3)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扳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 施工的隔离剂。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顶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1.1.5.2-1 的规定。(1) 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 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 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 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 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 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 位尺寸,井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 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 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 置。(2) 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 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中心线、 边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 心线,用水平仪抄测校正侧板顶面 平,经检测无误后,用斜撑、水平 拉撑钉牢。(3) 条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 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 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 钉模不牢的现象。(4) 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 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 平直。(5) 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 承在钢筋支架上。(6) 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 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 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 牢固。项目.5'、麦':mni iH埋何卷中心域位置3而涅凯茂雷H申L哉团13椅 晰中七光j预理蜕桂中仲位置,>十IS 010尺寸D赛I LE; 1 ”敷上的预垣件,顼国孔牝廿皆尤忤1底差(1)拆除模扳的顺序和方法,应: 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设计无规 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 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 撑等原则。(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 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 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 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 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 配件的保护都有利。(3)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 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 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 4.3模板拆除的规定。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最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同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 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小于3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1.5.2-2的规定。愚L I.S2-I UL滩5担哩拭会;E的顶目咒讦E® ilnmi:!,住万注械琴.位置3宜演上褒有标菖魅由1习邯.尺寸顼-L -5用尺屋度不丈于如16雄做或吊摭.桁尺推:K大于知£路韧尺也怕祁西傍素丙高侬差二5预1靠只印基尺欢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最大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 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钢尺检查。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及预防、处理措施序号通病名称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轴线位移(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 板拼装组合时末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墙、柱、梁、模板根部和顶部无 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 末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4)支模时,末拉水平竖向通线,且 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末设水平拉杆或水 平拉杆间距过大。(6)混凝土浇筑时末均匀对称下料或 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 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 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1)严格按一定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说图并注 明各部位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 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作进 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 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 采用现浇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内部底焊 梯子底筋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能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 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 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 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 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结构变形(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 差。(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末按规定设 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 大,螺栓规格过小。(4)竖向支撑末支设牢固,造成支撑 松落。(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 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或变形。(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 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 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 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 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8) 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 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 晒雨淋而变形。(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 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 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 载作用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应加设垫木,确保稳固。(3)组合小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设置,围檩及 时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梁柱模板采用卡具,其间距要按要求设置,并要 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5mm。(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 捣时,梁、墙上口宽度。(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浆,严格控制浇灌高 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 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7)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 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 为跨度的1 %o3%o。(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 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模板变形。质量通病及预防、处理措施(续)序号通病名称原因分析预防措施3接缝不严(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配制马 虎,拼装时接缝过大。(2)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3)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 缩或裂缝。(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 水湿润,使其胀开。(5)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6)模板接缝措施不当。(7)梁、柱、墙交接部位、接头尺寸 不准、错位,底部基层不平整。(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一定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 成详图,详细纺注尺寸,经复核无误后认真抽操作工人 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 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4)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5)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洞。(6)梁、柱、墙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可靠,拼缝要严 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及时校正好。(7)墙柱底部混凝土面施工时找平收光,平整度水大 于 2mm。4模板未 清理干净(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 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2)封模前未仔细检查和进行清仓。(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 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 扫。(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 垃圾。(2)检验钢筋时必须连带验仓。(3)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4)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孔尺寸N100mm X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5脱模剂 使用不当(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 模剂。(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 过厚。(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 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 装饰质量。(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 再刷脱模剂。(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 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 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 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 防隔离层遭受破坏。九、强制性条文表10.2.2中列出了本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强制性条文项目,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应细分到分项工程,每 个分项工程应单独行成一张检查表。填写检查表时该检查表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安全员检查并填写签字,报专业监理工师审核签字。表10.2.2大模板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工程名称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强制性条文内容执行要素执行情况相关资料建筑工7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3.0.2组成大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 可靠。连接情况检查记录编号:3.0.4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大模板竖向 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 性。地脚调整螺栓长度应满足调节模板安装垂直 度和调整自稳角的需要;地脚调整装置应便于调 整、转动灵活。支撑系统检查记录编号:地脚螺栓检查记录编号:3.0.5大模板钢吊环应采用Q235A材料制作并 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焊接式钢吊环应合理选择焊条型号,焊缝长度和 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 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采用双螺母。吊环材料合格证编号:吊环形式检查记录编号:焊接情况双螺拴连接4.2.13大模板的重量必须满足现场起重设备能 力的要求。模板重量起重设备6.1.6吊装大模板时应设专人指挥,模板起吊应 平稳,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摆动。操作人员必须站 在安全可靠处,严禁人员随同大模板一同起吊。吊装措施执行检查记录编号:6.1.7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带卡环吊钩。当风力 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吊钩类型现场情况建筑工7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6.5.1大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起吊大模板前应先检查模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所 有对拉螺栓、连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须在确认 模板和混凝土结构之间无任何连接后方可起吊大 模板,移动模板时不得碰撞墙体。拆除措施措施编号:拆除前检查检查记录编号:6.5.2大模板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模板现场堆放区应在起重机的有效工作范 围之内,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不得堆放在松 土、冻土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2大模板堆放时,有支撑架的大模板必须满足自 稳角要求,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另外采取措 施,确保模板位置的稳定。没有支撑架的大模板 应存放在专用的插放支架上。不得倚靠在其他物 体上,防止模板下脚滑移倾倒。3大模板在地面堆放时,应采取两块大模板板面 对板面相对放置的方法,且应在模板中间留置不 小于600mm的操作间距;当长时期堆放时,应将 模板连接成整体。堆放区域情况检查记录编号:模板堆放措施堆放措施编号:模板堆放模板堆放情况: 操作间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 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 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 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施工措施编号: 检查记录编号: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计算4.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施工方案执行施工措施编号:检查记录编号:十、质量验评及质量控制方式10.1主控项目表64 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杳项目质量标准7JU主 控 项 目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 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2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隔离剂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 铺设垫板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表69 模板拆除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 控 项 目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女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底模及支架拆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板W2mN50%2m,W8mN75%除时 的混 凝土 强度a求时>8mN100%梁拱壳W8mN75%>8mN100%悬臂构件N100%3后浇带模板拆除和支顶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10.2验评表表64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杳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7JUJ1模板安装要求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观察检查2地坪、胎膜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结构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观察检杳3梁、板起拱度(LN4m)设计有要求、 J<JilS、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设计无要求应为全跨长的1/10003/10004预埋件、预留孔(洞)应齐全、正确、牢固观察和手摇动检查5预埋件制作、安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按照附录B规定检查6轴线位移W5mm钢尺检查7标高偏差杯形基础的杯底-10mm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其他基础模板±20底模上表面±5mm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有装配件的支撑而0 58截面尺J 千 1114基础±10mm钢尺检查柱、墙、梁+4 59寸偏差垂直度W5mW6mm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5mW810侧向基础不大于L2/750,且不大于20mm拉线、钢尺检查梁、墙不大于L2/1000,且不大于10mm柱不大于L2/1000,且不大于15mm11弯曲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W2m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2表面平整度W5mm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3预留孔中心位移W3mm观察和钢尺检查14预留洞中心位移W10mm拉线、钢尺检查15截面尺寸偏差+10016插筋中心位移W5mm钢尺检查17外露长度偏差+10018预埋中心位移W2mm钢尺检查19外露长度偏差+100注:L1、螺为长度。表69模板拆除工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类别序号检杳项目质量标准单位检验方法及器具力,J一般 项J侧模拆除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ft 不可十号伤观察检查模板拆除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 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观察检查曰 2清运曰注:a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为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注意事项

    本文(110kV变电站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