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统换热器拆装》PPT课件.ppt
水系统换热器拆装,09精细化工 二组,此换热器装置由管道、管件、阀门、储罐、换热器、泵及测量仪表组成。,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按用途分为,1.加热器 2.预热器 3.过热器 4.蒸发器 5.再沸器 6.冷却器 7.冷凝器,按传热面形状和结构分为,1.管式换热器2.板式换热器3.特殊形式换热器,按换热器所用材料分为,1.金属材料换热器 2.非金属材料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又分为,(1)列管换热器(2)套管换热器(3)蛇管换热器(4)翅片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又分为,1.夹套换热器 2.平板式换热器 3.螺旋板式换热器 4.板翅式换热器 5.热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又分为,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浮头式换热器 3.U型管式换热器4.填料函式换热器 5.釜式换热器,阀门的分类,阀门按作用和用途分类分为,1.截断阀 2.止回阀 3.安全阀 4.调节阀 5.分流阀,阀门按公称压力分为,1.真空阀 2.低压阀 3.中压阀 4.高压阀 5.指高压阀,阀门按工作温度分类分为,1.超低温阀 2.低温阀 3.常温阀4.中温阀5.高温阀,阀门按结构特征分类分为,1.截门阀2.旋塞阀 3.旋启阀 4.蝶阀 5.滑阀,泵的分类,动力式泵,1.离心泵2.轴流泵 3.混流泵 4.旋涡泵,容积式泵,1.往复泵 2.回流泵,其他类型泵,1.喷射泵2.水环泵3.电磁泵 4.水锤泵,U型管换热器,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管壳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U型管换热器的优点,注:热应力:温度改变时,物体由于外在约束以及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约束,使其不能完全自由胀缩而产生的应力。又称变温应力。热补偿:防止因温度升高引起热伸长产生的应力而遭到破坏所采取的措施。,管内清洗不便,管束中间部分的管子难以更换,又因最内层管子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在管板中心部分布管不紧凄,所以管子数不能太多,且管束中心部分存在间隙,使壳程流体易于短路而影响壳程换热。此外,为了弥补弯管后管壁的减薄,直管部分需用壁较厚的管子。这就影响了它的使用场合,仅宜用于管壳壁温相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而管程介质清洁及不易结垢,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情形。,U型管换热器的缺点,如何解决U型管换热器出现水垢现象,一、手工或机械方法二、冲洗法 三、化学除垢,止回阀,止回阀的作用,止回阀是能自动阻止流体倒流的阀门,止回阀的阀瓣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开启,流体从进口侧流向出口侧。当进口侧压力低于出口侧时,阀瓣在流体压差、本身重力等因素作用下自动关闭以防止流体倒流。,止回阀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注意事项:1.放置管道时应注意使对夹式止回阀的通过方向与流体流向一致;2.安装在垂直放置的管路中。对于水平放置的管路,垂直3.放置对夹式止回阀;4.在对夹式止回阀和蝶阀之间使用一个伸缩管,千万不要将其与其它阀门直接相连;5.在阀板操作半径范围内,避免加入管接头和阻塞物;6.不要在对夹式止回阀的前面或者后面安装一个变径管;在弯头附近安装对夹式止回阀时,要注意留有足够大的空间;7.在水泵出口安装对夹式止回阀时,至少流出六倍阀门直径的空间以保证蝶板最终受到流体作用。,蝶阀,蝶阀的优点,1、启闭方便迅速、省力、流体阻力小,可以经常操作。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3、可以运送泥浆,在管道口积存液体最少。4、低压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5、调节性能好。,蝶阀的缺点,1、使用压力和工作温度范围小。2、密封性较差。,蝶阀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密封面泄漏 1、消除杂质,清洗阀门内腔。2、蝶阀的蝶板、密封关闭位置吻合不正。3、出口则配装法兰螺栓受力均或未压紧 4、试压方向未按要求。,消除方法:1、消除杂质,清洗阀门内腔。2、调整蜗轮或电动执行器等执行机构的限位螺钉以达阀门关闭位置正确。3、查配装法兰平面及螺栓压紧力,应均匀压紧,4、按箭头方向进行旋压,离心泵,离心泵的介绍,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1)按叶轮吸入方式可分为:单吸式离心泵、双吸式离心泵。离心泵利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药液送出去。离心泵工作前,泵头内和进水管必须充满药液才能形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药液快速旋转,旋转的药液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叶轮中心飞往四周,并从出水管排出;药液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状态,并将药液吸入泵内,如此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药液连续输送。(2)按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离心泵、中压离心泵泵、高压离心泵、边立式离心泵。,常见故障与处理,.现象:流量扬程降低 原因:泵内或吸入管内存有气体泵内或管路有杂物堵塞某的旋转方向不对叶轮流道不对中 方法:重新灌泵,排除气体检查清理改变旋转方向检查、修正流道对中,2.现象:电流升高 原因:转子与定子碰擦 方法:解体修理,往复泵,一、往复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泵缸、活塞,活塞杆及吸人阀、排出阀。工作原理:活塞自左向右移动时,泵缸内形成负压,则贮槽内液体经吸入阀进入泵缸内。当活塞自右向左移动时,缸内液体受挤压,压力增大,由排出阀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