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交大附中孙亚宁.doc
课题:北师大版Module 3 Unit8 Lesson 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Reading: The RACE to the POLE教师姓名: 孙亚宁 学校: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授课年级:高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 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高中英语课程应注重在教学和评价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教学和评价活动中。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质联系,形成新的思想,获得新的发现,做出新的决策的能力(姚旦墅,2000)。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综合文本信息,概括和抽象文本主题,对文本内容、作者的意图和态度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推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本,形成批判性思维。陈则航(2015)指出,批判性阅读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文本的理解,即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二个层次是对文本所传递的观点、态度等进行评价,表达读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基于以上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就是希望用学生的思维向下推进阅读而不是仅靠老师的设计,在读中通过思维能力与学习策略的结合,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深入理解文本,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利用图文帮助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表征(卢璐、王峰,2012)。思维导图利用放射状图形来展示层级关系,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参考文献:陈则航. 2015. 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J中国外语教育,(2):4-11.卢璐,王峰. 2012.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8):2-12.姚旦墅. 2000.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理念 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4):83-86单元/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探险为话题,让学生能够谈论并设计探险假日;了解并谈论极限运动;了解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事迹及其贡献;熟悉了解南极探险的故事及探险家们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牺牲精神。通过以上话题的阅读进一步增强运用skimming把握段落大意和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的能力并学习探险家们开拓进取的精神。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Captain Scott和他的队员去南极探险过程中和挪威人Amundsen所带领的队伍进行比赛,以及在归途中不幸全部丧生的故事。文章语言平实,但最令人震撼的是文章中穿插的Scott的日记片断,片断记录了Scott团队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日子和他们内心的感受。通过这些事实的描述和日记的引用,可以发现,虽然失败并有很多失误之处但他们在寒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乐观向上,对自己的国家和家庭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也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当然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吸取很多的经验教训。从文章内容看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有关到达南极及回程的事实细节;一条是暗线即跟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物情感。因此,本课文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阅读。第一课时围绕“race”展开主要聚焦明线中有关事实细节的处理及思维的拓展。第二课时围绕 “hero”展开主要通过对Scott日记的阅读,及文本信息的综合归纳,辩证进行人物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呈现第一课时的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主要以“race”为主线贯穿始终,首先基于文本了解有关race的细节信息;然后基于race 话题的拓展让学生批判的看待Scott到底是赢得比赛还是输掉比赛并体会在比赛背后人物真正比拼的是什么;最后进行话题迁移,与学生的高中生活息息相关,分享在学生们实现梦想的比赛中我们应该从本文的race中得到哪些启示。学生基本情况简介1. 学生自然状况 授课班级为我校普通班,整体英语学习水平中等,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但他们都乐于思考乐于表达,班级的英语学习气氛较好,学生普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分享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学生的“已知”对于本课的话题学生比较熟悉。在知识储备方面,本课中的词汇,例如the Antarctic, preparation, break down, shock, goal, run out of, hopeless, cheerful, carry on, within, sadness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均有使用。在能力储备方面,学生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已经能够较好的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的阅读策略获取大意并查找细节信息。3. 学生的“未知”:对故事的具体细节信息以及人物在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并不了解。4. 学生的“能知”:在教师引导与同伴的互助之下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目标语言完成相关活动并能够做到基于文本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5.学生的“怎么知”: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小组合作营造积极、安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基于文章逐层理解的基础上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mind-map掌握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事实细节信息进行口头复述。能力目标:基于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整理,批判性的对Captain Scott进行人物评价。情感目标:通过文本中的人物对比分析,认识到自己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应该具备的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mind-map掌握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事实细节信息进行口头复述。2. 基于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整理,批判性的对Captain Scott进行人物评价。教学难点: 基于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批判性的对Captain Scott进行人物评价。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办法:1. 通过mind-map充分帮助学生在掌握事实细节信息,明晰文章结构,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复述,同时体会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差异。2. 通过小组讨论和追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了解Scott及其团队在比赛途中遭遇的同时关注其所做贡献,并通过人物对比来突破难点。教学流程示意图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opic.Talk freelyPre-readingSs raise the questions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 race and try to answer according the title, the pictures and their guesses.PredictionCheck Ss predictions.Scan for detailsWhile-readingSkim for main ideaGet to know the structure and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t.Get to know the details of the return journey and complete the mind map.Scan for detailsActivity 1: Retell the return journey Activity2: Group discussion1. Is Scott a loser or a winner? Why?2. On the journey to the South Pole, what did they really compete? Post-readingActivity 3: My Dream Discussion: On the way to achieve our dreams, 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them come true? 1. Read the supplementary reading material.2. Mini-writing.Homework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预算教学活动设计意图Pre-readingFree talk 1Brainstorming:What should we prepare to make ourjourney to the Antarctic a success?头脑风暴。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本节课话题并为读后的讨论进行铺垫。Prediction 2Ask Ss to talk about the things they wantto know and try to get the answers fromthe title, the pictures ,the sentences or just their guesses.集体活动。根据题目、图片及图片下所给文字对本文故事内容进行推断与预测。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进行铺垫。While-readingScan for details5Ss read the first four paragraphs and check their predictions.个体活动。阅读文章前四段,快速找出预测环节所提出问题的答案。Skim for main idea3Ss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get to know the structure of it and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t.个体活动。学生扫读全文,找出文章结构(共分为三部分)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构建文章的结构框架。Scan for details121. Ss first predict what might happen on their return journey.2. Read the third part and check their predictions as well as complete the mind-map.1. 集体活动。通过进一步的预测激发兴趣并为阅读下面的内容做好准备。2. 个体活动。学生再次阅读第三部分在核对预测内容的同时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Post-readingActivity 1: Retell the return journey 5Ss retell the return journey and notice the detail of rocks.集体活动。通过个体操练,集体统一输出的复述方式内化语言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关注有关岩石部分的细节,为下面的讨论进行铺垫。Activity 2:Group discussion 8Ss are asked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and try to find the clues from the passage to support their ideas.1. Is Scott a loser or a winner? Why?2. On the journey to the South Pole, what did they really compete? 小组活动/集体活动。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启发学生在细节理解的基础上开放的看待Scott及他的团队,交流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培养批判式思维。Activity 3:My Dream 4Ss discuss the question in groups of four:On the way to achieve our dreams, 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them come true? (the importance of goals/ good preparationdetermination/self-belief/ ambition/perseverancesupport/love from our family/friends) 小组活动/集体活动。进行思想和话题迁移,集体讨论在自我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能从故事中学到什么?应该如何做?让学生学有所获,体验读后的成就感。Homework11. Read the supplementary readingmaterial to ge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hey are still curious about.2. Write a letter to Scotts wife to tell hertheir story and your feelings.1. 提供关于本文的背景阅读篇目使阅读延伸至课外,让故事更加立体并解决学生在预测环节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2. 基于本节课阅读的落实并为第二课时更好的体会人物的英雄品质做好铺垫。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检查学生mind-map的完成情况及读后的口头输出,评价学生是否达知识目标;2. 通过读后的讨论和分享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达成能力目标并在情感态度上有所感触。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亮点:1. 本节课始终围绕“race”展开,主线清晰,调理清楚,整合教材后难度更易于学生接受。2. 整个授课环节中以学生的思维发展引领阅读的推进,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在不断的推测验证-再推测-再验证中不断的与文本进行充分的互动。3. Mind-map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理解文章的结构并能有效进行语言的内化。4. 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安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5. 课程的输出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 作业的布置既是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又能有效的夯实本课内容并为下一个课时搭好台阶。教学反思:容量还是有些大,在读后的分享部分可能时间会比较紧。板书设计 PreparationAmundsenThe RacetothePolewho Scott The race to the polewhen/ why/ how 学生课堂是即时生成的思维导图(学生完成)The return journey备注说明:1. 本节课的板书为及时生成的内容,标号即为在阅读中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2. 整个mind-map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完成the return journey部分,不完整的由大家共同补充;其余由老师完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