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基本认识.ppt
一体化教学基本认识,导入,A、你目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一体化教学模式?你的同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B、你或同事在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是哪种教学方法?C、你所教学生的学习现状如何?效果理想吗?D、你认为一体化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现状,1、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或者是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体化教学模式)。2、讲授法、先讲后练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等。3、效果不好,提纲,观看与思考:一体化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什么是一体化课程?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 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条件,5,1,2,3,4,6,第一环节,对比两种不同课堂教学(观看视频),第二环节,两种教案比较,第三环节,两种课程教学设计比较,总体设计以商务谈判为例,1谈判概述2影响商务谈判的因素3商务谈判人员的素质4商务谈判前的准备5商务谈判的过程和阶段6商务谈判策略7商务谈判礼仪,任务一分组利用PPT展示在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到的谈判事件 学习单元1谈判概述 学习单元2影响商务谈判的因素 学习单元3商务谈判人员的素质任务二分组扮演角色进行谈判前期信息搜集的训练 学习单元1商务谈判前的准备任务三 利用任务二设计谈判场景并演示出来 学习单元1商务谈判的过程和阶段 学习单元2 商务谈判策略任务四 分析谈判策略案例 学习单元1 商务谈判策略,原来,现在,信息工程系,过去第一步:讲解工具的用法、功能第二步:老师一一演示第三步:学生到机房练习第四步:作业,例:小雨伞动画的制作,现在有真实项目(制作一个小雨伞动画)情境设计(按照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活动情境)以具体任务为载体,传统教学与一体化教学对比,问题: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什么不同?(从教师与学生作用的发挥、培养目标、组织形式以及效果上进行分析)(各小组讨论汇总并展示结果),什么是一体化课程?,依据,人社厅发20098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分析,以国家职业标准为 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 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的顺序 教学活动校企合作 基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三个合一,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企业需要的 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专业交流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的综合。“一个人知识、技能与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劳动者的核心本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解决、处理、自学等)。,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沟通、协作、交流等)。开放社会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简言之一体化课程是:,切记,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工作怎么干,就怎么教,干什么,就学什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仿企业架构管理模式搭建班级管理模式,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以以企业员工的管理学生),处理好三个不同层面的关系,学校:理论与实践(搭建工学结合模式平台)教师:教与学(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与做(以做为主,做中学,学中做),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某一专业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概况、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评价督导的规范性要求。,一体化课程标准的组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专业概况,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评价督导,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的主体部分,思路:,围绕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改革技工院校教学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技工教育新课程,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开发步骤(四步骤),职业资格研究,典型工作任务,一体化课程,课业设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技术路径十步(广州工贸),课程标准主要有三个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用任务进行能力训练,1,2,3,第一批五个试点专业,机床切削专业数控加工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钳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第二批十个试点专业,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汽车钣金与涂装电子技术应用焊接加工计算机网络应用,服装制作与维修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烹饪通用职业素质,我们的工作:,目前两个专业已经完成前期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访谈会工作。思路:组织开发团队,按照人社部第二批试点专业安排,参照其他院校经验,与其他学校一起完成课标制定等工作。其他专业仿照一批、二批试点专业的开发流程,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体化改革办法。,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在课程设计时: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 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 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从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 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 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的评价标准从教师讲好为准 变成以学生学好为准;把课程评价从“老师讲过”、“老师讲得好”、“老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 变成以学生有兴趣、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为标准。,传统,一体化,教学实施步骤(六步),明确任务,资讯信息,做出决策,实施计划,制定计划,一体化课程的特点,1、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2、教师主导的教学思路 3、半工半读的教学组织 4、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 5、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内容 6、感性构建的教学环境 7、全面互动的教学方式 8、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9、直观多元的教学方法 10、合理有效的教学媒体,关键:一个“动”字“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显一种“主动”参与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描述,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重点,“一体化”课程理论内涵很丰富,最重要的有三点:教学内容:突出工作任务教学过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组织:边做边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常用教学方法,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论依据:,杜威的“做中学”“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德国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即“行为导向教学”)研究,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法。,一体化课程教学常用方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开发内容,(一)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二)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三)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四)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条件:,教材,装备,师资,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条件:,场地,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材,理论课与实习课教材一体化,师资,专业理论与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装备,实习设备与企业场景一体化,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方式,过程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评价要素,知识,技能,素养,课程理念“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课程来源行业、企业情况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课程顺序职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排序;学习情境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学习材料包括有工作页、说明书、网络信息以及参考教材等;教学场地包含校内学习工作站和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管理仿企业架构管理模式搭建班级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师队伍是企业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体,是技术技能手与教育教学能手的结合;教学管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教学控制系统,以工作任务导向决定师生管理走向。,总结: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作业,用鱼刺图画出一体化内涵(小组展示、评分)用一段话描述一体化的内涵(至少说出5个一体化)附:(图示法(卡片):鱼刺图 脑图 树图 等)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