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PPT课件.ppt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解剖,股静脉,周围解剖关系外侧:股动脉、股神经上方:腹股沟韧带、腹膜腔、髂动脉,股静脉的毗邻关系,下段:前股动脉;后依次为股深静脉、股深动脉、大收肌;内侧股内侧肌;内侧长收肌等上段:前大腿阔筋膜、腹股沟韧带;后耻骨肌、长收肌等;内侧股管;外侧股动脉与股动脉的关系:在股三角下部和收肌管内,静脉与动脉重叠,静脉居动脉后方;在股三角内静脉向内侧移行,在股三角上部靠近腹股沟韧带附近静脉与动脉平行,静脉居动脉内侧;王震寰等处于解剖学姿势时FV暴露长度1.52cm,髋关节外展、外旋45时,FV暴露长度为2.05cm,第三军医大学 Li zhen-qiang 05,5,10,股静脉的穿刺方法,侧别选择:两侧均可,左侧静脉较浅,位置偏内侧(脐与膝关节中点连线与腹股沟相交点内侧0.2cm0.3cm),右侧静脉较深,位置偏外侧(脐与膝关节中点连线与腹股沟相交点处)右侧FV到右心房长度的估计:李静平等身高与插管距离无相关性,坐高与插管距离呈正相关,测量79例,坐高平均77.87cm(70cm84cm),插管距离38.89cm(33cm44cm)优缺点分析:有股动脉做穿刺参考,定位容易,为正压静脉,不容易造成气栓,周围结构相对简单,安全系数高;但静脉的暴露段较短,刺中动脉的几率较高,循环衰竭时静脉管壁塌陷不容易成功,第三军医大学 Li zhen-qiang 05,5,10,1.技术要点,病人体位:仰卧,双下肢外展外旋45进针点: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偏内侧,股动脉外侧,腹股沟 韧带下1 2cm,婴儿近韧带下方,股动脉旁进针进针方向:向上、向后、指向内侧(脐部),针与冠状 面成20 30(Dutty,1949)或10 15(Hohn,1966),2.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优缺点,3.适应症,成人、儿童、婴幼儿、新生儿推荐用于婴儿、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困难时替代途径,PCVC的安全问题,主要并发症,穿刺并发症 留管并发症 误穿动脉 导管错位 血肿 心包填塞 气胸 血栓形成 血胸 导管相关感染 液胸 导管断裂 心律失常 空气栓塞 其它组织器官损伤 空气栓塞,注意事项,正式穿刺时的进针深度往往较试穿时要深,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得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往往在退针过程中抽得回血。应掌握多种进路的穿刺技术,不可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高而进行反复穿刺,这样可造成局部组织的严重创伤和血肿。,注意事项,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要直进直退,如需改变穿刺方向时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否则增加血管的损伤。增加置管难度。穿刺空针应用肝素盐水,以防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固定导管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感染预防和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留置时间越短越好。使用抗感染导管 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所以,病人应该去手术室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导管留置期间无菌护理很重要,每天用2.5%碘酊和酒精涂敷局部、更换敷料,感染预防和处理,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营养疗法,发生感染的机会就增加,可能由于这类病人情况差,或早已存在感染,加之营养液适合细菌、霉菌生长,故应随时提防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最好是由专人负责调配营养液和导管的护理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局部压痛和炎症等,常考虑拔除导管并作细菌培养,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导管堵塞的原因为血块、纤维素血栓形成和药物沉积物。血块可用12mg/ml肝素液0.51ml封管预防;纤维血块形成可试用链激酶或尿激酶5000单位/ml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