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doc

    • 资源ID:4847293       资源大小:220.0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doc

    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11.2 研究步骤与方法21.3 论文构成2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32.1 出口商品结构的含义32.2 简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32.2.1 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32.2.2 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52.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的特点72.3.1 从总体上看,出口商品结构有改善趋势72.3.2 出口商品主要来源加工贸易比重有所下降82.3.3 外资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出口部门9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113.1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113.2 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123.2.1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优势正逐渐削弱123.2.2 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但竞争力不足133.2.3 服务贸易增长缓慢,出口结构滞后143.2.4 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低端143.3 对外资依赖严重,抗风险能力低153.4出口商品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之间矛盾突出164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74.1 缺乏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174.2 低端劳动力过剩和高端劳动力短缺并存174.3 保税政策制约加工贸易在产业链上的提升184.4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良195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205.1 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205.2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205.3 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205.4 实施“高端人才战略”215.5 合理引导和利用外资直接投资215.6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26 结论24参考文献25致谢27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出口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193.3亿美元增加到如今2010年的15779亿美元。排名更是从第26位上升到第2位,成为了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并且,随着我国外贸商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相应得到优化,初级产品出口占比逐步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逐渐上升。但是在我们为国家的繁荣进步而兴奋喜悦之时,更要清醒的认识到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要成为贸易强国,我国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贸易强国与贸易大国之间的差别在哪?我国与贸易强国还有什么差距?贸易大国是指生产的东西很多量很大,但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而贸易强国则是指生产的东西质量好,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例如,我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质量的钢材却还要从日本进口,所以我国是钢铁大国却不是钢铁强国。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这以下四个方面的明显差距:第一,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中,超过一半是加工贸易。第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第三,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第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由此可见,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近年来虽然正不断改善当中,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反映了该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现阶段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依然存在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的问题,这将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有效发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限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最终达到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的目的,使我国真正成为为在世界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贸易强国。1.2 研究步骤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步骤主要是:首先大量阅读一些关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文献资料,将前面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快速浏览,并将他们的观点做一个归纳总结;然后把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筛选,在心中对这次的的论文有一个大约的概念,清楚了解出口商品结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影响以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如何这些问题。将上述的结论与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的结合,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的现状以及其存在问题。接下来就到了本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问题存在的成因。在之前的许多文献中,不少学者指出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但是对问题成因进行系统化总结分析的很少,本文将就这一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指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本文主要用到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网上搜索、杂志、期刊等途径搜集2005年至今所有关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的文献,将各界学者对这一方面的分析进行研究。第二,数据分析法,通过网上一些网站如中国海关总署(1.3 论文构成本文主要分成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步骤、方法以及构成;第二章从出口商品制成度以及出口市场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并简要总结出现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第三章主要是指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一些表现或将带来的不良后果;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第五章是针对问题产生的成因对症下药,对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做出一些建议;第六章是结束语,对本文进行概括总结。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2.1 出口商品结构的含义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报告期内出口的各类有形的出口商品(货物)和无形的出口商品(服务)在出口商品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如何,是否合理,为出口战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并体现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出口商品结构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将商品结构按制成度将商品结构分为初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一般分析出口商品结构都是以制成度为标准的。工业制成品占的比重越大,初级品比重越小,说明一国的贸易结构越好。若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是上升的,说明该国的出口结构向好的力向发展,趋向合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是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第二,将商品按国别来分。可以从出口对象国所占比重,分析出口构成是否合理。若在构成中,某一国或某几国所占的比重很高,就说明对一国商品出口集中度太大,对发展对外贸易不利,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如在中美贸易中,在中国的进口中美国不足10%,而在中国的出口中,美国却占20%以上。因此,在近几年的中美贸易战中,我国明显处于劣势,所以,应积极拓宽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2.2 简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从2.1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两种方法,现在我想就这两种方法简单分析一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2.2.1 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可划分为10大类:0-食品及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方法,初级产品又被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中的5类和7类被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其他产品则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表2.1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结构 (单位:亿美元)2001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值2660.987619.999690.7312180.1514285.4612016.6315777.80初级产品263.38490.39529.25615.47778.48630.99817.17 食品及活动物127.77224.81257.22307.51327.64326.03411.53 饮料及烟类8.7311.8311.9313.9615.3016.4119.06 非食用原料41.7274.8578.6291.54113.4681.56116.02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 原料84.05176.21177.76199.44316.35203.83267.00 动、植物油脂及蜡1.112.683.733.035.743.163.56工业制成品2397.607129.609161.4711564.6813506.9811385.6414962.16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133.52357.72445.31603.56793.09620.48875.87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438.131291.261748.362198.942617.431847.752491.51 机械及运输设备949.013522.624563.645771.896733.255904.277803.30 杂项制品871.101941.912380.292968.533346.062996.703776.80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5.8416.0923.8821.7617.1516.4514.68(资料来源:商务部 综合司)表2.2 2001-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2001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初级产品9.906.445.465.055.455.255.18 食品及活动物48.5145.8448.6049.9642.0951.6750.36 饮料及烟类3.312.412.252.271.972.602.33 非食用原料15.8415.2614.8514.8714.5712.9314.20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1.9135.9333.5932.4040.6432.3032.67 动、植物油脂及蜡0.430.560.710.50.730.50.44工业制成品90.1093.5694.5494.9594.5594.7594.82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575.024.865.225.875.455.85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18.2718.1119.0819.0119.3816.2316.65 机械及运输设备39.5849.4149.8149.9149.8551.8652.15 杂项制品36.3327.2425.9825.6724.7726.3225.24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0.250.220.270.190.130.140.10以上表2.1是中国海关及商务部对2001年2010年我国出口商品十大类贸易商品的出口总额的统计数据,表2.2则是我国十大类贸易商品所占比重。从两个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初级产品从2005年到2010年在出口金额上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逐年减少的,从2001年的9.90%到2005年的6.44%,再到2010年的5.18%,这也表明资源密集型的出口产品的比重也在逐渐的下降。根据表2.2中的统计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集中在食品及或活动物和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大类中。根据表2.1和2.2可看出,制成品无论在出口金额上还是在出口总额中的所占的比重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90.10%到2005年的93.56%到2010年的94.82%。比1986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真正实现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时63.6%的比重要高出近一半。另一方面,根据表2.2的数据,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了制成品中很大的比重,且正处于上升的状态中,从2001年的35.98%到2005年的49.91%一直到2010年的51.11%,所占制成品中的比例已超过了一半。而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虽然在出口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比重上却都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其中所占比重较高的杂项制品,其比重从2001年的36.33%到2005年的27.24%一直到2010年的25.32%,也是在逐渐下降当中。将表2.2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看出,2001年时,劳动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依然领先资本密集型商品,但是从2005年的数据开始,情势逆转过来了。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所占制成品中总比重是58%,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是42%,即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是过去十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成果。最后,将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进行比较。从表2.1和表2.2明显可看出,制成品的比重一直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且这个差距还在不停的扩大当中。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例从2001年的90.10:9.90到2005年93.56:6.44,再一直到2010年几乎达到了95:5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60:40的平均值和发达国家80:20的平均值。2.2.2 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从出口市场的国别(地区)分布来看,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中国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在中国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中国对亚洲国家的出口一直占据绝对优势,将近5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亚洲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不过从表2.3中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几年亚洲市场在中国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已经由2001年的52.96%下降到2009的47.32%。比如其中的韩国,2001年,中国对其出口比例为16.89%,到2009年,其比例仅为4.47%,下降了超过12个百分点。欧洲一直是中国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份额近几年来大体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仅次于亚洲。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幅快速上升,欧洲市场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有所下降,位居北美市场之后。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对欧出口大幅增长,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对北美洲的出口规模。表2.3 2005年到2009年中国15个出口国家的出口比重 (单位:%)国别 200120052006200720082009中国香港11.7016.3416.0315.1513.33 13.83 日本17.4911.029.468.388.12 8.14 韩国16.894.614.594.615.17 4.47 新加坡4.702.182.392.432.26 2.50 亚洲52.9648.0947.0346.6346.42 47.32 非洲2.262.452.753.063.58 3.98 德国3.664.264.164.004.14 4.15 英国2.552.492.492.602.52 2.60 法国1.381.531.441.671.63 1.79 意大利1.501.531.651.741.86 1.68 欧洲17.7421.7422.2323.6324.00 22.02 拉丁美洲3.093.113.724.235.02 4.75 加拿大1.261.531.601.591.26 1.47 美国20.4021.3721.0019.1117.64 18.38 大洋洲及太平洋群岛1.531.691.651.731.81 2.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中国对北美洲市场的出口份额一直保持稳中有升,20世纪80年代初仅有6%,目前已达到21%。从表2.3中,不难看出,除了2007年8月,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一年中国对于美国的出口额有一个大幅的下跌外,其出口比重一直都是在稳定增长当中,且从表2.3中亦可见到,2008年到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有所升温的,已从17.64%上升到18.38%。中国对北美洲出口的持续增长与美国在华投资不断增长,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都有关系。2001年,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出口仅为6.88%。目前为止,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份额虽然还是不足15%,但是总体而言,这三个洲所占的比重还是在逐渐上升的。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相比2001年的6.88%,2009年三个市场的份额已达到了12.91%,已经几乎翻了一番,新兴市场的潜力还有待发掘。2.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的特点2.3.1 从总体上看,出口商品结构有改善趋势第一,制品比重已超过初级产品比重,机电产品在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从表2.2中我们看到,到200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0.1%,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仍持续增加,在2010年上升到接近95%,表明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其间工业制成品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如轻工产品保持平稳增长;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由表2.4可看出,从1995年到2010年,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品占出口比重从56%下降到约为32%。,同期机电产品所占比重却从不足30%成长到59.8%。第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已逐步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虽然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例,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正逐年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也正持续增长。自2003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51.41%)首次超越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48.59%)以来,两者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拉大,从表2.2中可看出,到2010年,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所占制成品中比重(57.59%)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42.41%,)相比,超出了差不多15%。第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加,1995年到2006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6.8%上升到29%,并且从表2.4中可看出,在这个基础上,其比重依然持续增长,从2007年到2010年,比重从28.56%上升至31.33%,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成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例如在2005年和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高达约80%,而电子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仅仅约为12%,其他类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也是很小的。第四,部分“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商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通过对2007年2010年一季度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比重分析(见表2.4),2008年起我国对焦炭、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出口比重正逐步下降。例如煤的出口,虽然比重上偶有波动或上升,但是从出口金额来看,总体上还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的。特别是2008年到2009年,煤的出口额从52.40亿美元下降为23.75亿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表2.4 2007年到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重点出口商品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商品名称2007 200820092010.1-3活猪2.61 0.02 3.83 0.03 3.30 0.03 0.54 0.02 大米4.79 0.04 4.82 0.03 5.24 0.04 1.63 0.05 玉米8.75 0.07 0.79 0.01 0.32 0.00 0.12 0.00 煤32.95 0.27 52.40 0.37 23.75 0.20 4.88 1.29 焦炭及半焦炭30.54 0.25 58.07 0.41 2.01 0.02 0.56 0.02 塑料制品144.76 1.19 158.26 1.11 144.01 1.20 37.12 1.17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560.99 4.61 653.75 4.58 599.73 4.99 152.07 4.81 箱包及类似容器108.15 0.89 139.40 0.98 127.91 1.06 30.32 0.96 服装及衣着附件1150.74 9.45 1197.90 8.39 1070.51 8.91 240.39 7.60 鞋类253.07 2.08 296.56 2.08 280.16 2.33 72.59 2.30 钢材441.33 3.62 634.42 4.44 222.72 1.85 67.30 2.13 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518.20 4.25 565.27 3.96 556.06 4.63 122.25 3.87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件1237.15 10.16 1350.19 9.45 1223.60 10.18 340.16 10.76 *机电产品7011.72 57.57 8229.30 57.61 7131.13 59.34 1890.77 59.80 *高新技术产品3478.26 28.56 4156.11 29.09 3769.09 31.37 990.61 31.33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3.2 出口商品主要来源加工贸易比重有所下降贸易方式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又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方式。比较两种加工方式,来料加工中加工企业只是凭借便宜的熟练劳动力收取加工费用,而进料加工中企业则要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进料后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出口,从销售中获取利润。为了获取更大利润,进料加工企业具有强烈动机去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出新产品,因此其出口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也带动加工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 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占到很大比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保持稳步增长,通过对表2.5的数据计算可得,其年均20%的增长率略高于同期总出口额年均19%的增长率,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大约从50%增长到53%,在我国出口贸易中贡献了一半有多的出口额,甚至有“世界工厂”之称。但是由于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出口效益不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近年来,加工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由表2.5中可看到,自2005年到2010年,加工贸易的的比重均有所降低,但是同时我们也可算出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46.92%,依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主要的方式。表2.5 2005-2011年1-3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3总值7619.999690.7312180.1514285.4612016.6315777.803996.43一般贸易3150.914163.185385.766625.845298.337207.331859.66加工贸易4164.815103.756176.566751.835869.817403.341845.15其他304.27423.80617.83907.79848.491167.13291.62 (信息来源:商务部 综合司)2.3.3 外资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出口部门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2001年2010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商品按照企业性质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6),近1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出口贸易比例一直在50%以上。1998到2009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从809.6亿美元增加到7991.92亿美元,在中国总出口中的比重从44%增加到55.94%,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主体。2008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仍然提高到7906.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5.34%。虽然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民营企业凭借经营机制比较灵活的优势,在出口贸易中完成比例迅速上升,但这一比例的提升主要削弱的是国有企业的出口份额,使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急速下降,从2000年的42.54%一直跌到2010年的15.66%,下降了超过1.5倍,而外商投资企业仍然稳坐我国出口商品企业的龙头位置。由此可见,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有待提高。表2.6 2001-2010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商品分企业性质比例表 (单位:%)类别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3国有企业42.5442.54 37.73 31.4922.1519.7518.4818.0115.8915.66外商投资企业50.0650.06 52.21 54.8358.359.1857.155.3455.9455.24民营企业7.47.40 10.06 13.6819.5522.0724.4426.6528.1729.1(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外资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更高,2004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在70%以上,并且有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72.4%上升到2008年的73.2%,在2005年这一比例曾经达到74.3%。我国24个制造业部门出口中,17个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都达到了50%以上。所以外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3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3.1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从2.2.2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而一直到2009年,虽然这三大地区的出口比重有所回落,但是依然超过了60%,稳占主导位置。但是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并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弊端有以下三点:第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如果中国出口贸易过于依靠几大市场,容易形成买方垄断,造成对我出口商品市场和价格的控制,甚至附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并且由于我国对四大地区的出口仍然是依靠低价格、大幅度增加出口量来实现的,不但使得这一传统市场过度饱和,还引起了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因为过分密集地进入某地区域市场,同样会对东道国的国内产业产生压力,引起贸易争端。我国出口市场的集中程度高,已成为了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起因,甚至成了政治摩擦的主要起因。中国和欧美之间存在的大量顺差使得贸易摩擦亦大幅上升,从纺织品、彩电、到钢管、家电,以及动物源性产品,都受到了来自美国、欧盟的密集的反倾销诉讼或技术性壁垒。第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使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增大。市场集中度过高导致回旋余地小,不但会提升国际贸易风险,而且不利于分散国际市场变化的压力和危机。中国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欧盟等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使得出口业绩与少数进口国和地区经济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在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的情况下,一旦主要出口市场发生经济波动或政局变动,中国对外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随着这次危机的逐渐升级并蔓延成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造成世界总需求量的减少,尤以欧美等发达国家更甚,而我国的主要市场在欧美国家,承载的压力和风险更大。第三,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也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我国向四大地区出口的商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品与这几个出口市场内部的相比,很显然是竞争力不足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将一台iphone手机与一台国产品牌中还算不错的“金立”手机相比,在这些发达国家,人们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会选择哪一台手机呢?肯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iphone手机的。但是相对于其他没有那么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那么价格适中,质量还可以的产品则会是他们的选择。若出口市场一直集中在香港、美国、日本、欧盟这几个发达地区的话,将会限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3.2 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从第二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总体上有所改善,并且也是不停的优化当中,但是目前来说,我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还是偏低,且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含量也更是远远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2.1 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优势正逐渐削弱目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依然很大。我国的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其自身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地受到削弱。虽然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生产的产品所含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大部分地区、企业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出口商品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能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寥寥无几。而且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原料性粗加工产品(如轻纺产品、橡胶产品)比重较高,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很低,用来进行国际交换处于劣势,出口得越多,亏得越多。近年来,虽然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所占工业制成品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 但是总量仍然不断增长。这些行业的出口往往是靠低价销售、数量扩张来占据市场份额。这使得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丰产不丰收”,出口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但并没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以我国鞋类出口为例, 我国平均每双鞋的出口价格仅为2.5-2.6美元, 而西班牙为12美元、意大利为30美元。我国出口一双鞋的利润仅为5% -10%。这样以低价扩张市场的做法使得中国的产品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也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应对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 另一方面,我国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的受到削弱。首先,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保护贸易主义抬头,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的威胁,从而导致其市场容量越来越小。其次,我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趋同化,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以纺织品与服装业为例,我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竞争优势正在不断被周边发展中国家取代。我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新兴工业国家,但却大大低于那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这一比重已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在纺织和服装产业方面还具有相当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的这些优势正在受到后起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竞争力正逐步被削弱。3.2.2 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但竞争力不足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出口更是占据我国出口商品的半壁江山,但是这两种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在出口中的产业优势还远没有建立起来,表现为低竞争优势。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较低,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虽增长较快, 但所占比重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而且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很少, 多为手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轴承、链条等基础件, 以及柴油机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浅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