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优秀课件.ppt
,教学目标:把握词作中体现出的作者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诗词中有关首句或首联的作用教学难点: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富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1127年,靖康之乱,金兵入侵后,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以南渡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少女的悠闲生活,明快清新,感情真挚;后期,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改,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哀婉动人。李词语言清新自然,俊秀脱俗,擅长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创作简介,写作背景,作者婚后不久丈夫就外出求学,夫妻二人情感深厚,在一个清秋的早晨不经意间走过往日共游的荷塘,满目的残荷勾起了曾经的美好回忆。所以就写下这首词寄给丈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谁能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它你能看出其中的情感吗?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孤寂相思之情直抒胸臆,文中那些词点明了时令特征?那些词透露出作者的情感?,第一问:香残,秋,花自飘零,第二问:独,愁,红藕香残玉簟秋,本句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季节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特点?“红藕香残”用客观景物来表现季节秋“玉簟秋”从触觉感受-秋意渐浓,渐凉以点盖面,点出秋季特有的特点萧瑟冷落。首句仅用七个字就将客观和主观,情和景完美的融合到一起了。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的作用?1.荷花凋谢,点明了时令,并和后文“花自飘零”相照应。2.“红藕香残玉簟秋”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氛围。,3.作者触景生情,想起往日的欢乐,而如今却是这样冷清与孤寂,内心泛起层层涟漪。烘托出词人内心的那种无边的寂寞和伤感。,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不能。“独”字,这说明只有她一个人,正因如此,才会让她更加思念远方求学的丈夫。,怎样才能减轻这种孤寂呢?,登舟散心,最终能排除内心的忧愁吗?你怎么看出来的?那个字给你提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话和我们正常语序不一样,你能调整过来吗?,正常:月满-西楼-云中-雁字回时-谁寄锦书来,圆月象征团圆,可此刻却是月圆人不圆。退而求其次,鸿雁应该能捎来他的书信吧。我正在西楼上翘首以盼呢!,浪漫而又清雅的语言透露出作者对丈夫浓浓的思念之情。,上,望,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怎样理解这两句中所体现的情感?用又俗又雅的语言点明了夫妻二人真挚的情感,我在家里思念他,相信此刻的夫君也在遥远的异乡思念着自己。如果没有对爱情的信任,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是什么情?为什么无计可消除?,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爱之真,情之深。,这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对丈夫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之情。,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家中生活,舟中所想。下片回到现实,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孤寂相思之情。,总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对比阅读,这两首词有什么不同?,季节夏、秋时期少女、少妇情感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孤寂相思之情手法-白描、寓情于景 直抒胸臆,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