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ppt

    • 资源ID:4841582       资源大小:2.51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ppt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十三单元 考点考向,第十三单元 考点考向,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_和_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_和_的关系问题。,思维,存在,意识,物质,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_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_;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_。,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二是同一性的问题,即_的问题,也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_;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_。,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_ _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一切哲学,1.2014兰州期末 2013年12月7日,金星的亮度达到近40年以来最亮,璨若宝石赛明珠,在全黑的地方可以映照出房舍、树木、动物和人的影子。对于这次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D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排除A、C两项。题干强调的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2013年天津卷,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A,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探索”“新发现”。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的观点,从材料中人们的一系列“新发现”可以得到说明,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错误的,直接排除;由于题干材料只谈及具体科学而未涉及哲学问题,故C项不选;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不是源于对世界的惊异,D项说法属于唯心主义。答案:A,3.(2011 年高考山东卷 25)2010 年 7 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 深度首次达到 3759.39 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考点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_创造的,认为世界是_的,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神,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考点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_上的原子,认为_是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_、_性和_等局限性。,自然科学意义,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考点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2013年福建卷,3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B.C.D.,C,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由此可知,题干要求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顺序排列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C项入选。答案:C,5.(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 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 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A,6.(2009广东高考)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故答案为C。A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D两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答案C,技巧点拨:本题从题干上看考查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共性;从题肢上看,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个性,B、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个性,只有C是唯物主义的共性;从能力层级上属于识记层次,能够记住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可答出此题。,考点6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_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_。,人的主观精神,人的主观精神,考点7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_看成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_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客观精神,7.2014江苏卷 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胸有成竹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唇亡齿寒 D拔苗助长刻舟求剑,B,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观点。A项中胸有成竹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一叶障目体现的是孤立、片面看问题的观点,A项排除。B项盲人摸象反映的是片面看问题的观点,唇亡齿寒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故也排除。B项中两个成语蕴含的均为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拔苗助长违背了客观规律,刻舟求剑否认了绝对运动,排除D项。,8.2014山东卷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C,C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朱熹认为“理”决定事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不符。,9.(2013年重庆卷,1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A,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材料中安倍晋三的言论,否认历史,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显然,这是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其余选项均不合题意。,10.(2009广东高考)“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B,解析本题运用名言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这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比较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答案为B。*答案B,技巧点拨:本题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基本派别的理解。答对此题,必须明确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不同、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不同。此题虽小,覆盖面却很广,考查了学生的记忆、理解和比较的能力。,11(2009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B,解析本题知识立意是考查主观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只有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A、C、D三个选项都是客观唯心主义。本题启示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要学会比较区分哲学的基本观点。答案为B。*答案 B,12(2010全国新课标高考)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三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答案 A,13(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心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A,解析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从材料很容易看出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答案为A。*答案 A,14(2010江苏高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答案为C。*答案 C,15.(2008广东高考)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B,解析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排除;二元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泥坑,一元论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排除,故选B。*答案 B,技巧点拨:我们要认真理解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因此,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16(2011年高考广东卷)“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下列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C,解析 选C。题目中有关键词句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其意思是说: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这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题目中的“道”不能理解成为老子的“道”,不能理解成唯心主义。,17.(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政治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主观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A,【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史的相关知识,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8(2008广东高考)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综合考查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本题不仅要审准辨题的辩点,而且一定要结合材料的观点进行辨析。本题必须明白三个问题:一是所给的材料的观点是什么,该观点错在哪里;二是哲学的物质是什么,从而回答出物质决定意识;三是物质是否依赖于意识。这三个思维层次是围绕题意层层深入的。,答: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18.(2009广东高考)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解析本题的材料是休谟的名言,对物质是否可知进行辨析,其知识立意是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以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答:(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技巧点拨:本题是正误混杂的因果辨析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批驳休谟的不可知论的观点,这就必须回答物质为什么可知的原因,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明确不是围绕物质的客观性进行辨析,而是对物质的可知性进行辨析,而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意识(认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如果审题不准,就可能偏离辨析的重心而失分。“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辨点之一,但核心的辨点是对“人无法认识的”进行批判地分析,这就必须运用“人能够认识世界(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的知识来回答。,反思总结一个问题、两个内容、两个原因;两个概念、五种形态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出示案例:区分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并说明理由。1、吾心就是宇宙 2、心外无物 3、理生万物 4、上帝统治人间,案例分析: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形态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基本观点判断:判断下面各种说法属于唯物还是唯心1、存在就是被感知2、心外无物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天地接,而万物生 5、世界一种不可名状的活火,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与哲学第二课.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