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水泥厂1215;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

    • 资源ID:4841382       资源大小:643.51KB        全文页数:19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泥厂1215;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

    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 Selection.ParagraphForm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F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 Selection.ParagraphForm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F-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项目背景51.1.1项目名称及企业概况51.1.2公司概况5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61.2项目提出的背景7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7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141.3项目概况161.3.1项目总资金161.3.2建设规模17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181.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81.4.2主要结论18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19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2.1.1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需要192.1.2贯彻国家能源政策的需要222.1.3降低企业成本222.1.4增加企业的额外效益222.2项目实施的意义23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规模263.1建设目标263.2建设规模27第四章 建设条件284.1建设用地284.2交通运输284.3资源状况284.4企业技术、管理条件294.5外部配套协作条件29第五章 工程技术及设备方案305.1厂区现有状况305.1.1总图布置305.1.2总平面布置305.1.3交通运输305.1.4竖向、排洪、雨水排除、绿化315.2水泥余热发电工艺说明315.2.1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的技术发展315.2.2余热发电设计原则335.2.3废热资源条件345.2.4主机设备配置方案的选择与确定365.2.5总工艺流程集成405.3设备方案415.3.1设备选型415.3.2主要设备参数415.3.3主要设备配置435.3.4余热锅炉455.3.5汽轮发电机组465.4工程建设方案475.4.1电气485.4.2热工控制525.4.3给排水565.4.3相关建筑构物605.4.4采暖、通风、空调62第六章 节能措施646.1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所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646.2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646.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646.4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采取的节能措施656.4.1 节水措施656.4.2节电与节油措施656.5项目节能效果分析67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687.1设计中采用的依据和标准687.2 污染源及环保措施687.2.1 废气污染687.2.2 废水污染697.2.3 噪声治理697.2.4 绿化707.2.5 环境管理70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718.1概述718.1.1 设计依据718.1.2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728.2 职业卫生措施738.3劳动安全措施738.4消防措施758.4.1设计依据758.4.2火灾危险性定类768.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68.4.4消防设计768.5其他安全措施778.6卫生788.6综合评价78第九章 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809.1组织机构809.2劳动定员809.3人员培训8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8210.1 总则82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210.2.1项目实施进度8210.2.2项目实施计划表8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8311.1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8311.2建设投资估算83第十二章 融资方案8512.1资本金筹措8512.2债务资金筹措8512.3融资方案分析85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8613.1财务分析方法及说明8613.2财务效益与费用8613.2.1成本、费用估算8613.2.2财务效益分析8713.3财务效益评价8813.4风险分析9513.5 财务评价结论96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97第十五章 附件和附图98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 Selection.ParagraphForm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F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 Selection.ParagraphForm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ction.ParagraphFormat.LineSpacingLinesToPoints(2)Selection.ParagraphF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F-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及企业概况1项目名称:1×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2项目单位名称:3企业注册类型:民营4公司地址:5公司法定代表人:6项目建设地址:1.1.2公司概况XX水泥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单位“或“昌山公司”位于粤北乐昌市长来镇,已建设1条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并投入生产。由于水泥窑在生产水泥过程中,有较多的高温废气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5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针对本工程余热特性,有针对性地选用合理的余热发电工艺和设备、有针对性的设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达到既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又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的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建设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余热发电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被列为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1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3)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粤府办200515号);(4)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6)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7)项目单位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2编制原则(1)认真总结国内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及余热发电项目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可靠、方案优化合理,保证长周期稳定、高效益运行。(2)企业运营要遵守环境保护法,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各种设施和人力资源,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及范围主要包括:研究我国水泥行业余热发电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对项目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研究XX水泥厂有限公司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1.2项目提出的背景1.2.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1. 国外节能政策面面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是发达国家政府近年来非常关注的重要领域。为此,他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的政策和法规。美国是人均能源消耗量最多的国家。在过去10余年间,美国共出台了21世纪清洁能源的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战略计划、国家能源政策等10多个政策或计划来推动节能。2003年出台的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更是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并提出四大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计划在2005年至2010年间,提供200亿美元发展能源技术。 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从1979年开始实施节约能源法,对能源消耗标准作了严格的规定。2002年修改的节约能源法还提高了汽车、空调、冰箱、照明灯、电视机、复印机、计算机、录像机等产品的节能标准。日本政府资源能源厅每年财政预算的四成用于节能和新能源工作。 英国为了鼓励节省能源,在提高能效方面有一系列的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导。例如,鼓励商业和公共部门实施最佳能源措施;要求私人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商作出能源效率承诺;建立非赢利性"节能企业",通过伙伴关系促使私营和小型企业部门向可持续和有效使用能源方向发展;政府自2001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英镑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励企业节约能源。 通过实施减免税鼓励使用节能设备和购买节能建筑,是一些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政府在2001年财政预算中,对新建的节能住宅、高效建筑设备等都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对于超出最低能效标准的商业建筑,每平方英尺减免75美分,约占建筑成本的。此外,因为能效的高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房地产开发商和买房用户的成本支出,所以,在财政激励措施中还实施了"分级"机制。凡在规定标准基础上节能30以上的新建建筑,可以减免税1000美元;节能50以上的新建筑,可减免税2000美元。 在欧洲,荷兰政府制定了一个能源目录,明确规定能够享受能源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项目类型,如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高能效生产设备、余热利用设备、太阳能、风能等。此外,节能设备还可以有12至13的能源税收优惠。日本则对使用列入目录的111种节能设备实行税收减免优惠,减免税收约占设备购置成本的7。发达国家政府在要求企业和公众提高节能意识、开发使用节能产品的同时,率先在政府机构开展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动。美国联邦政府年能源消费量占美国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约13。加拿大政府每年仅建筑能耗的行政费用开支就在亿美元左右。为了推动节能工作,美国在1991年至1998年期间,共发布了10份行政令和份总统备忘录,要求政府机构加强节能工作。白宫制订的节能计划要求政府公共设施购置和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美国政府每年节约了亿多美元的能源费用支出。 发达国家对节能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年代石油危机发生之后,而不断攀升的高油价,促使许多国家更加重视节能问题。  2我国节能状况及“十一五”节能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能源供应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日渐突出,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主题,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当前煤电油运紧张,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能源效率水平偏低“九五”末期,能源供求的相对短暂平衡为能源领域提供了进行结构和市场调整的机会。如电力行业关停燃煤小机组、引入“厂网分开”的竞争机制等。但是最近几年,许多地方的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工业偏“重”,能效不高的小火电不仅没有关停,有些地方又新上了。大量充斥劣质钢材,缺乏综合利用的炼焦能力的中小高炉竞相上马,使部分主要产品的平均能耗不降反升。总体看,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效率水平依然偏低。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为例,2003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能耗,我国为1184吨标准煤,比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3倍、4.5倍、倍和0.3倍。当然,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推荐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我国单位GDP能耗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大大缩小,但考虑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其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等不直接创造GDP的部门能源消耗很高;而现阶段,我国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创造GDP的物质生产部门,而“住”、“行”等不直接创造GDP的部门所消耗的能源很低,在未来2030年里这部分能源需求将会快速增长。从这个角度看,即使目前我国按PPP计算的GDP能耗与美国或世界平均水平相接近,也不能说明我国能源效率水平就高。从单位产品能耗与通用耗能设备的能源效率看,我国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就更加突出。按照有关部门的研究分析,2000年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其中,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4,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水泥综合能耗高45.3,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31.2,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2000年,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倍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能效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短期内可以将这些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主要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成为以油气为主的高效能源消费结构,毕竟能源品质间在能源效率方面的差异,将使单耗水平、系统效率水平间的差距难以缩小。我国提高能效必须立足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能源结构,这也决定了我国提高能效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难点市场经济条件下,节能优先不能自动落实。(3)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目前仍难以预料;高能耗工业有可能继续发展;土地、矿产资源以及环境代价巨大。产业结构和终端需求的变化如果继续向高能耗方向发展,仅仅靠技术性节能难以解决问题。如果不切实采取全面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难以实现。“十一五”规划能否真正引导我国从目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的情况改变为弹性系数在左右,是决定今后能源整个供需态势的基本前提。“十一五”能源规划要从全社会的能源消费和效率考虑,从发展道路着眼,不能局限于政府机构的有限职能。决定节能和能效目标能否实现的,首先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大的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是市场的发展方向。节能规划要注重引导全社会节能。“十一五”期间节能领域的工作重点如下:(1)建立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效目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从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选择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引导社会能源终端消费行为,在影响能源需求的作用上,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能效同样重要。“十一五”期间,必须强化对能源需求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要在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达到共识,设立国家可持续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效率的社会控制目标,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预警指标体系,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多层次多领域的能效技术和经济目标,成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2)向低能耗方向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行业结构、产品结构),降低高耗能行业和高能耗产品的比例,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终端消费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选择正确的消费目标模式,调整内需和外需之间的比例,将极大地影响今后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调整。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发展政策中强化节能概念,将能源效率指标作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量化指标,落实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程设计、验收指标体系中。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包括引进项目在内的新建项目的能源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引进技术的门槛,杜绝国外处于淘汰地位的落后、低效技术和产品的盲目引进,倡导一流、高效技术的引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从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降低能源消费。我国产业结构向高能耗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在资源、土地、环境等外部性成本方面缺乏及时而必要的内部化,使高能耗产品和产业在我国的直接成本过低。一旦市场需求旺盛,高能耗产品和产业就成为集中的利润追逐点。由于资源环境土地的低价出让和使用,不但使高能耗产品的生产不断扩张,也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发展长期处于低质高耗状态,短期内反复拆除重建,大量投资形成的有效资产累积量低。这样,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我国目前面向外需的产业结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我国的土地、环境、资源的高度消耗和破坏为代价,其中包括大量以矿产资源和高能耗为基础的产品、甚至是能源资源的直接出口。这种发展片面追求直接经营者短期利益,忽视了全社会的利益,忽视了长期利益。“十一五”规划要从我国人民自身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发,重新研究和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要使产业结 构的调整从市场信号和政策法规两方面得到引导。(3)向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方向引导社会能源需求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使全国尽可能多的人民能够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享受到较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我们的发展目标要考虑让中国大多数人都可以分享,而不仅仅是为少数人服务。其中能源服务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基础。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节能优先,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就是要使更多的人民得到更有保障的能源服务。建设节能型社会,就要在需求管理方面对各种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得到的能源服务提出更高的能效标准要求,或实行更高的能源价格。例如,各种以公用事业定价提供的服务都应该对超量使用的用户提高超额部分的价格,如供热、供水、供电等。对生活方式的引导要比建立节能型生产方式困难得多。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节能法律和法规不完善、节能投入不足,公众接受节约型消费观念存在极大障碍。“十一五”期间,要在强化公众节能意识方面有所突破。要安排一定的财力支持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入先进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和生活理念,明确建立在新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方向,鼓励社会合理的消费选择。(4)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的节能行为。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引导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最基础力量,如果价格信号不合理,促进节能必然事半功倍。“十一五”期间要把能源价格体系合理化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改变过去对价格的管理着重讨论生产成本变化而较少引进外部成本的倾向。应加紧研究能源消费税的可行性,适时推行。要尽快实施和完善燃油税。制定节能产品鼓励目录,对生产和使用目录的产品和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探索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实行特别加速折旧的政策。学习国外经验,研究实施能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推动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导国家政策性银行为节能项目提供贴息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节能领域投资。倡导地方政府建立节能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节能工程的示范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应实施禁止能源直接出口和严格限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政策。进一步变资源型产品的出口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以缓解“十一五”期间可能持续出现的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制定鼓励引进消化、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的政策,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国产化和市场化,提升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健全的节能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能源需求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包括:强化各级政府的节能管理机构并使其职能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节能管理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节能政策的落实首先要靠组织落实,要改变目前政府节能管理人员过少,节能服务机构能力削弱的现状。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能源服务、能源监测和监督系统的能力建设;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评价和公报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源统计体系;积极探索在公共财政框架内持续支持节能能力建设的扶持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能力。1.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1. 项目实施的各项条件(1)燃料本项目余热锅炉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篦冷机和窑尾预热器废气,无需任何燃料。(2)建设场地本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项目单位原厂区内,利用厂区内空余场地,可满足布置余热锅炉、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及辅助设施要求,不需要重新征地,交通利用原有厂区内道路和厂外交通。(3)供电余热发电系统的启动电源由水泥厂降压站通过10.5kV线路倒送至余热发电系统提供。(4)供水工厂用水采用地表水,取自厂区围墙外小河沟,水质、水量均能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需要。(5)气象条件工厂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如下:表1-1 工厂所在地气象资料一览表年平均气温20.7最高月平均气温29.8最低月平均气温8.4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降雨量2012.6mm最大年降雨量2713.0mm最小年降雨量1392.8mm雨季 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 79.0%年平均风速1.6m/s年最大风速18.0m/s(6)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昌山公司所处粤北乐昌市长来镇的地震烈度为度。另,项目单位筹资能力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配置合理。综合以上各因素,本公司具备实施本次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管理、资信等条件。2. 项目实施的理由项目单位已建设1条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并投入生产。由于水泥窑在生产水泥过程中,有较多的高温废气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影响水泥熟料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烧成能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余热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5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针对本工程余热特性,有针对性地选用合理的余热发电工艺和设备、有针对性的设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达到既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又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的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建设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1.3项目概况1.3.1项目总资金1项目固定投资中建筑工程费用359.43万元;设备购买1663.62万元、设备安装费用416.62万元(其中设备投资主要包括AQC锅炉、SP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气自控设备、锅炉水处理、冷却塔及循环水泵房、废气管道等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施);设计及其他费用133.77万元,合计总投资2859.44万元。2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表1-2: 投 资 估 算 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投 资 估 算设备其他项目合计1固定投资2725.6702725.671.1建筑费用359.430359.431.2机械设备购置1663.6201663.621.3设备安装费416.620416.622设计及其他0133.77133.77总计2725.67133.772859.441.3.2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条2500t/d水泥熟料干法生产线的烧成系统配套余热发电工程规模为5000kW低参数汽轮发电机组,年运行时间6912小时。全部项目改造完成投入运营后,余热发电量达到2962.50万kw,折合标煤10576.13吨。1.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1.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2859.441.1固定投资万元2659.441.2流动资金万元200.002项目产生总效益万元1622.32正常年份3改造后总成本万元356.07正常年份4所得税万元311.815税后净效益万元935.44正常年份6盈利能力分析6.1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所得税前%43.83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35.106.2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所得税前%5362.53 IC=10%全部投资所得税后%3754.97 IC=10%6.3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含改造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2.30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2.986.4总投资收益率%44.286.5资本金净利润率%32.711.4.2主要结论项目通过国内外节能效果分析、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专题分析,认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总投资2859.44万元,本项目改造前后每年可创造财务效益1622.32万元,税金311.81万元,净利润达到935.44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2.98年(不含改造期)。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在技术上和财务收益上均可行。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2.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构筑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从现在起就要开始重点研究并逐步实施的战略性问题。从全世界范围来讲,工业的发展造成粉尘、SO2、NOX的大量排放,已带来严重的环境恶化,而且还将面临更严重的挑战。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程之一的“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及相关技术应用也日益在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风靡。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伴生有窑炉的余热排放,本项目拟充分利用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余热能量,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清洁能源电能,变废为宝,完全符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所以本余热发电项目是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如下:2.1.1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需要1环境保护的需要走进21世纪的中国,随着GDP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紧张的状态日趋明显。水泥制造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不仅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等一次能源,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二次能源电力,虽然随着水泥煅烧技术的发展,系统热效率得到了较大地提高,1300t/d、2500t/d、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注意事项

    本文(水泥厂1215;2500td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可研报告.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