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宜良现代农业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4834735       资源大小:6.90MB        全文页数:16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宜良现代农业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doc

    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昆明盛世桃源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一月目 录前 言1一、项目由来及特点1二、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3四、主要的环评结论3第一章 总则51.1编制目的及指导思想51.1.1编制目的51.1.2指导思想51.2编制依据51.2.1国家法律法规51.2.2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61.2.3地方法规、规章71.2.4技术规范导则和标准81.2.5相关规划81.2.6相关技术资料81.3评价原则91.4环境影响识别91.4.1环境对工程制约因素分析91.4.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识别101.4.3 环境要素识别101.4.4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111.4.5主要评价因子111.5评价标准121.5.1环境质量标准12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31.5.3水土流失评价标准141.6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时段141.6.1评价工作等级141.6.2评价范围161.6.3评价时段161.7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61.7.1评价方法161.7.2 评价内容171.7.3 评价重点181.8环境保护目标181.9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第二章 项目概况22.1项目基本情况22.2线路方案22.3项目主要技术指标22.4项目建设内容32.4.1 项目道路断面52.4.2路基、路面工程62.4.3交叉工程72.4.4桥涵工程72.4.5绿化景观工程82.4.6雨污管网工程82.4.7其他综合管线工程112.4.8其他附属工程122.5交通量预测132.6 项目占地142.7 施工条件142.7.1施工运输条件142.7.2施工场地条件142.7.3砂石料场152.7.4取土场152.7.4弃土场152.7.6临时施工场地152.7.7临时表土堆场162.7.8施工营地162.8拆迁172.9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172.10工程建设进度17第三章 工程分析183.1施工方案183.1.1施工前期准备183.1.2施工工艺183.2项目工艺及污染环节213.3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及污染物源强估算213.3.1施工期废水213.3.2施工期地下水223.3.3 施工期废气223.3.4施工期噪声233.3.5施工期固体废物243.3.6施工期生态环境263.4运营期污染物源强估算273.4.1运营期水污染273.4.2运营期地下水273.4.3运营期环境空气273.4.4运营期交通噪声293.4.5运营期固体废物313.5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31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324.1自然环境概况324.1.1项目地理位置324.1.2 地形地貌324.1.3 区域地质构造324.1.4 河流水系334.1.5气象条件344.1.6土壤354.1.7植被354.2 社会环境概况354.2.1 行政区划、人口354.2.2 社会经济概况354.2.3 旅游和名胜古迹364.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64.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364.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384.3.3声环境现状与评价404.3.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0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425.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425.1.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425.1.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455.1.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小结465.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475.2.1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475.2.2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475.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小结475.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85.3.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485.3.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95.2.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小结595.4声环境影响评价595.4.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595.4.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1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695.5.1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695.5.2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05.5.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小结705.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05.6.1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715.6.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715.6.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25.6.4景观影响分析725.6.5生态影响分析小结735.7社会环境影响分析735.7.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735.7.2对沿线居民、社会团体的影响735.7.3项目建设的意义745.7.4对文物古迹的影响745.7.5社会环境影响评述小结74第六章 环境风险影响分析766.1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法规766.2环境风险识别776.2.1风险事故识别776.2.2危险物质的识别776.2.3事故类型识别786.2.4环境风险因素识别796.3环境风险预测806.4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816.5小结86第七章 水土保持877.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77.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877.3水土流失预测结果887.4水土保持防治措施887.4.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887.4.2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897.5水土保持投资907.6水土保持结论908.1可研报告中拟采取的对策措施918.1.1设计阶段918.1.2施工阶段918.1.3运营阶段928.2可研报告拟采取环境保护对策的评价928.3环评补充的对策措施及建议938.3.1设计阶段对策措施及建议938.3.2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948.3.3运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998.3.4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1018.4环保措施一览表104第九章 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理1089.1环境管理计划1089.1.1 环境管理计划目标1089.1.2环境管理体系1089.1.3 环境管理计划1089.2施工期环境监理1099.2.1环境监理范围1099.2.2环境监理一般程序1109.2.3环境监理具体工作方法1109.2.4 环境监理工作制度1109.2.5 环境监理机构1109.2.6 环境监理具体内容1109.2.7环境监理费用1119.3环境监测计划1119.4 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清单112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1410.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1410.1.1正面效益11410.1.2负面效益11410.2环保投资估算11510.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16第十一章 公众参与11911.1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和原则11911.2公众参与调查方法11911.2.1第一次信息公示11911.2.2第二次信息公示12111.2.3全本信息公示12211.3问卷调查方式12311.4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12411.4.1个人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12411.4.3社会团体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12511.5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12711.5调查结论128第十二章 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12912.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2912.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2912.2.1用地规划符合性分析12912.2.2路网规划符合性分析12912.2.3与宜良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12912.3与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相符性分析13012.4施工便道、“三场“设置的合理性分析13112.4.1施工便道合理性分析13112.4.2“三场”设置合理性分析13112.5项目选线合理性分析132第十三章 评价结论13313.1项目概况13313.2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线合理性分析13313.3 环境质量现状13313.3.1生态环境13313.3.2水环境13313.3.3环境空气13413.3.4声环境1341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3413.4.1 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3413.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13413.4.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3513.4.4 固体废物处置及影响分析结论13513.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3513.4.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3613.4.7 风险影响分析结论13613.5 公众参与13613.6 评价总结论13713.7 建议137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及评价范围示意图附图3:项目纵平图附图4:项目区域水系图附图5:宜良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附图6:宜良县中心城区交通综合规划图附图7:项目监测点位图附图8:项目土地利用示意图附图9: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示意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立项文件附件3:宜良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本项目的意见附件4:宜良县林业局关于本项目的意见附件5:宜良县水务局关于本项目的意见附件6:宜良县规划局关于本项目的意见附件7:本项目相关政府会议纪要附件8:项目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9:公参样表x前 言一、项目由来及特点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 2020年)和宜良城市总体规划(2014 2030年),宜良定位为“昆明东部新区”和“宜良花乡水城”,将宜良建设成都市区内正在崛起的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工业产业为主的重要承接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宜良县城以南盘江为城市开发轴带向南延伸,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目前,宜良县东南新城开发区已建的道路主要为东环大道、书苑路、匡州大道、小狗公路,现有的道路不能满足宜良县城发展的需求。为完善宜良县城东西向道路骨架,完善宜良县城道路网,推进城南片区开发建设,促进宜良经济发展,加速宜良县东南新城开发区市政道路的建设。根据“宜良县现代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第2 期)”和“宜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第39期)”(见附件6),由昆明盛世桃源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纬一路。由此,昆明盛世桃源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方”)投资39011.66万元建设“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项目位于宜良县东南新城开发区,道路西起于匡州大道与东环大道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东止于小狗公路(止点桩号K2+792.065),占地面积为18.18hm2(其中永久占地15.67hm2,临时占地2.51hm2)。项目全长2792.065m,道路红线宽度为50m,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km/h,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服务年限为15年;沿路上跨规划北河、南盘江,下穿东南绕城高速路,为城市主干道;沿路共设置2座跨河桥,2处涵洞,8个平交路口(其中3处为“T型”交叉,5处为“十字型”交叉)、1个立体交叉(下穿东南绕城高速路)、9座公交站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综合管线工程等其他附属工程。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道路两侧居民较少,主要敏感点为衡水实验中学、先锋营、大木兴村等。项目占地现状为农用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历史文化遗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目标,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大的破坏。根据调查,项目尚未动工,建设方委托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了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取得宜良县发展和改革局的同意(宜发改投资2016147号,见附件2),项目已经征求宜良县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规划局相关部门的意见(见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同时,建设方正在办理水土保持、岩土工程勘查的相关手续。二、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城市道路,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对项目一定范围内的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项目特点及环境特征,确定本环评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选址合理性:项目的路线与城市规划、城市路网规划等符合性分析。(2)噪声产生的环境问题:项目为道路项目,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噪声环境敏感目标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项目起点北侧的衡水实验中学的影响。(3)生态环境问题:项目在施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原有植被的清除、土石方开挖等工序,若采取措施不当,会导致大量水土流失等不利的环境影响,弃土处置不当会导致二次环境污染。(4)大气环境问题: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影响周围的空气环境,尤其是对项目北侧的衡水实验中学的影响。运营期,运行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影响项目周围的空气环境。(5)水环境问题: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雨季地表径流,运营过程中产生地表经流,对北河、南盘江会有一定的影响。(6)环境风险:项目建成后,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跨河路段可能发生运输车辆翻车事故,存在潜在的事故环境风险。(7)社会环境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占地、路基、路面等施工活动均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以上法规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中规定,本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年9月28日,昆明盛世桃源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单位”)为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见附件1)。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成立了由相关环境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环境评价项目组,于2016年10月8日、11月29日进行了现场勘查, 2016年10月9日10月15日对周边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见附件7),2016年11月1日11月2日对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和公众进行了调查。本环境评价项目组对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16年12月7日通过了昆明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的技术评估会,现根据技术评估会会议纪要,对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供建设单位上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主要的环评结论本次环评工作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公众参与,采用工程分析、模式预测、现场测量、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按照环评相关导则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位于宜良县东南新城开发区,属于城市道路。道路的建设完善交通路网以及绿化、照明、排水、电力、电信、给水、燃气等配套综合管道。项目占地目前为农用地,此块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历史文化遗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目标,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大的破坏。(2)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区域交通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规划及达标排放的原则,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当地的环境功能。 (3)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对项目一定范围内的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将使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4)项目的建设得到沿线公众的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总的来说,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符合国家政策、符合规划及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不会降低当地环境功能,只要严格地按“三同时”的原则设计和施工,落实设计和本报告提出的防护措施,运营后加强环境管理,则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不会降低当地环境功能。在此条件下,项目从环保角度建设是可行的。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及指导思想1.1.1编制目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定性、定量评价工程施工、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在对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1.1.2指导思想以建设项目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以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实现发展经济、同时保护环境为宗旨。评价中力求突出项目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子,有重点地进行评价,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置;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分析论证力求客观公正,提出的环保措施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在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环境部门多年的例行监测资料和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缩短评价周期,为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做好服务。1.2编制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2015年修订);(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2009年修订修订);(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起施行);(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2009年1月1日起施行);(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5月1日起施行);(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16年2月6日起施行);(18)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起施行);(1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7日起施行);(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7月29日起施行);(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起施行);(2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1月8日起施行)。1.2.2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实施);(2)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2000.11.26);(3) 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2003.5.27);(4) 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2006.2.14);(5)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的决定(国发200539号);(6)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37号,2007.3.15);(7)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8)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9)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0)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 年第5号令);(1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2005年;(12) 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2001年1月8日);(13) 关于加强环保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通知(环办函(2006)394号,2006年7月6日);(14)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2005年第139号文,2005.6);(15)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16)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日起施行);(17)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2013年9月25日起施行)。1.2.3地方法规、规章(1) 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修正);(2) 云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02020年);(3) 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2.1.1);(4) 云南省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10.1)。(5) 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复审)(云南省环境保护局,2005.1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7) 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1999年9月);(8)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2006年11月);(9) 云南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82号,1999年6月);(10) 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3月21日起施行);(11) 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第58号令);(12) 昆明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第84号令);(13) 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昆明市人民政府,2005.11.24);(14) 昆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昆明市政府第72号令,2007.7.1);(15) 关于转发昆明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 实施细则的通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昆政办201188号,2011.7.4);(16) 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通知(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办201189号,2011.7.4);(17) 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2011-2015年)2011.9;(18) 昆明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114号);(19) 昆明市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20) 昆明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昆政发201196号)。1.2.4技术规范导则(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8)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9)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1)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2011.10);(1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1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2.5相关规划(1)宜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2)宜良县城市规划路网规划。1.2.6相关技术资料(1)委托书;(2)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宜良现代农业产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送审稿);(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1.3评价原则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项目的污染特性,本次评价将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产业政策的原则: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2)符合规划的原则:项目建设地点应符合宜良县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3)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原则:建设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能导致当地环境功能的降低。(4)达标排放原则: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符合风险可接受原则。(6)符合公众参与的原则。(7)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1.4环境影响识别1.4.1环境对工程制约因素分析本项目道路的建设,促进了宜良县城区内道路畅通,完善了城市道路网系统和周边区域对外交通联系,对改善周边的人们生活和生产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外环境对项目建设的制约分析见表1.4-1。表1.4-1 区域环境对项目的制约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制约程度自然环境气象气候无地形地貌轻度地下水文轻度植 被轻度矿产资源无环境质量声 环 境无地 表 水中度环境空气轻度社会环境土地资源轻度景 观轻度社会经济轻度人群分布轻度1.4.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目前土地利用率;运营期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为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机具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等。项目建设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见表1.4-2所示。表1.4-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 环境要素项目社会环境生态自然环境交通居民生活景观绿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施工固废水环境环境空气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1S-1S-2S管线施工-1S-2S-1S施工占地-1S-2S-1S土方工程-1S-1S-1S水土流失-2S土地利用-1S施工人员-1S-1S运营期车辆行驶+2L+1L-1L-2L绿化工程+1L+1L水土流失-1L土地利用+2L环境风险-1S-2S-2S-1S注:“”表示正影响,“”表示负影响;“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S”表示短期影响,“L”表示长期影响。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短期、可恢复的影响,也存在长期的正面、负面影响。施工期主要表现为短期的负面影响,施工活动结束,影响即消失。在运营期由于本项目的完成,项目所在区域的路网得到完善交通量上升,敏感保护目标交通噪声有所增高,因此对噪声而言是负面长期影响,在运营期对环境产生的正面长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度提高、景观效益、以及交通的改善、配套管线等基础设施对居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1.4.3 环境要素识别根据环境对项目建设的制约、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识别出评价需考虑的环境要素如下:(1)生态环境;(2)水环境;(3)环境空气;(4)声环境;(5)固体废物环境;(6)社会经济。1.4.4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根据本项目建设的内容和特征,以及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环境影响要素的初步识别结果,确定本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因子(污染因子)如表1.4-3所示。表1.4-3 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因子时段环境要素施工期运营期生态环境植被、景观、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城市景观、城市建设格局、交通、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声环境机械噪声交通噪声地表水环境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环境空气扬尘、CO、NOX、沥青烟气CO、NO2固体废物弃土、生活垃圾/社会影响土地征用居民出行、居民生活等1.4.5主要评价因子本次环评将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较突出的环境影响因子(污染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具体如下:(1)现状评价因子生态环境:植被、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地表水:pH值、SS、CODcr、BOD5、氨氮、磷酸盐、石油类、总氮、溶解氧、水温环境空气:CO、PM10、NO2、TSP、SO2噪声:Leq(A)社会环境影响:土地占用、居民生活等。(2)施工期预测评价因子声环境:Leq(A);空气环境:TSP;地表水:SS、石油类;固体废物:弃土、生活垃圾。(3)运营期预测评价因子声环境:Leq(A);环境空气:NO2、CO;地表水:SS、石油类;社会环境影响:居民出行、居民生活等。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主要为南盘江及其支流,属于柴石滩水库出口-狗街段。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本项目所在地表水南盘江柴石滩水库-狗街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北河、二干渠、无名小河暂未进行水环境功区划,三条河流最终汇入南盘江,参考南盘江水质保护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其标准值详见表1.5-1。(2)项目位于宜良县东南新城开发区,根据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因此,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其标准值详见表1.5-1。 (3)现状评价声环境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无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周边有东环大道、匡州大道,均为城市主干路,为交通干线,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东环大道、匡州大道道路红线两侧外3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标准值详见表1.5-1。(4)运营期评价声环境标准: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东环大道、匡州大道、以及本项目均为城市主干路,故红线外35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其余区域及项目区周围的敏感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其标准值详见表1.5-1。表1.5-1 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环境要素标准名称及级(类)别项目标准限值IV类标准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pH6-9CODCr30BOD56NH3-N1.5石油类0.5总氮1.5总磷(以P计)0.3溶解氧3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24小时均值80 ug/m31小时平均200 ug /m3SO224小时均值150 ug /m31小时平均500 ug /m3CO24小时均值4.0 mg/m31小时平均10.0mg/m3PM1024小时均值150ug /m3PM2.524小时均值75 ug /m3TSP24小时均值300 ug m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等效声级LAeq昼间60dB(A)夜间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标准等效声级LAeq昼间70dB(A)夜间55dB(A)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废水产生量小,经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和施工生产,施工废水不外排。(2)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扬尘和沥青烟,扬尘和沥青烟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综合污染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其具体标准值见表1.5-2。(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其具体标准值见表1.5-2。表1.52 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污染类型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限值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B(A)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1.0mg/Nm3氮氧化物0.12mg/m31.5.3水土流失评价标准水土流失评价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宜良现代农业业园纬一路市政道路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