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章节单元测试.doc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过关检测】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 D.提出电离学说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HFBH3OCNaHDH2O24某一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5短周期元素 X 和 Y 可以形成 XY4 型化合物, 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 , 则 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 )Am 13 = nBn + 5 = mCm + 8 = nDn 11 = m 6.下列各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8.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A族 D.A族9.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 )A. C、N、SiB. N、P、O C. N、O、SD. C、Si、S10.已知a为A族元素,b为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 n=m+1 B. n=m+11 C. n=m+25 D. n=m+1011、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元素种数28818183232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18 B.32 C.50 D.6412、元素周期表中,除去第一、第二周期元素以外,其原子的次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元素分布在 ( )A.第三周期所有元素 B.零族 C.A、A族 D.所有主族13、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 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 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2)【过关检测】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2、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DKOH碱性比NaOH强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 HI和HClO B. HCl和HIO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5、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Cl-和Cl2的性质相同;ClO3-具有氧化性;Cl-比Cl多一个电子;Cl-具有酸性; 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Cl2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A.B. C. D. 6、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的是 ( )A. 氯水B. 氯酸钾C. 氯化钠D. 四氯化碳7、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B.I-、Br-、Cl- C.Br-、I-、Cl-D.Cl-、I-、Br-8、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自来水,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淀粉,食糖,食醋,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B.C.D. 9、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性质描述不正确的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10、鉴别Cl、Br、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11、在H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种物质后,溶液立即变蓝。该物质可能是( ) AFeCl3 BK2SO3 CKNO3 DNa2S 12、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13、有KOH和KHCO3混合物26.2g,在250下煅烧,冷却后称量,质量减少4.65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质量关系是( )AKOHKHCO3 BKOHKHCO3 CKOH=KHCO3 D任意比混合14、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15、把少量过氧化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有关的方程式: ; 。 在最后的混和物中蓝色能否褪去 。16、氟气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2和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 (写化学式)17、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S、N、Na、MgP、Sb、Sn、AsRb、B、Te、Fe归属类型:(1)主族元素 (2)过渡元素 (3)同周期元素 (4)同族元素 (5)金属元素 (6)非金属元素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3)【过关检测】1、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 )A.前者大B.后者大 C.相同D.无法确定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 )A.Cl和ClB.K和Ca C. O2和O3D. H2O和D2O3、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化合物X2Y,那么X和Y所在族的序数可能分别是 ( )A.A和AB.A和A C.A和AD.A和A4、H、H、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5、aX和bY分别是元素X和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b,则元素X和Y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 ( )A.大于B.小于 C.等于D.无法确定6、某元素的天然同位素有X和X两种,如果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那么元素X的天然同位素中X和X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A.31 B.13 C.41 D.147、已知硼(B)的原子序数为5,下列对硼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硼的原子半径小于铍的原子半径 B.硼元素不显两性C.硼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D.单质硼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8、在11 g由D和18O组成的水中,含中子数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NAB.2NA C.6NAD.10NA9、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2.8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 C.第主族D.第主族10、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第A族 B.第四周期第A族C.第五周期第A族D.第三周期第A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同位素 氢元素是指H H、H、H是氢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 H和H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A.B. C. D.12、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见的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5种粒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 )A.6种B.10种 C.11种D.12种13、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14、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A.第3周期A族 B.第4周期A族 C.第5周期A族D.第4周期A族15、某元素二价阳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2,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 18B. 20C. 22D. 1616、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 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 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 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17、36 g H2O与80 g D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之比是_,所含中子数之比是_,它们分别与Na反应时,所放出气体体积之比(同条件)是_,质量之比是_。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过关测试】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 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 A8 B14 C16 D173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一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 A8 B18 C32 D2(n一1)24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5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3 B7 C8 D106甲、乙两微粒都只含有一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质子,这两微粒一定是 A同种原子 B同种元素 C互为同位素 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7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 ( ) Aan一3 Ba +n+3 Ca+n一3 Dan+38某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偶数,该粒子可能足下列中的 ( ) 9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 ,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2B3是三氧化二铝 B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A族的元素 DB是第3周期第A族的元素10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夕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核电荷数为l 到18的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 A3对 B4对 C5对 D6对11.(08年北京高考卷)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12.(08年全国高考1卷)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 )A.3和17 B.1和8 C.1和6 D.7和1213. (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第二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A族A B C D14.(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2)【过关测试】 A组1 请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Na、Mg、Al的化合价分别是 ,推测:它们的失电子能力逐渐 ,金属活泼性逐渐 2Na与冷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Mg与热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能够证明Mg与热水反应放出的气泡是氢气的方法是 能够证明Mg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的方法是 ,现象是 。证明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的现象是 从以上实验得知,三种金属化学活泼性顺序为 ,你判断的依据是 2 请画出Si、P、S、Cl四种非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它们的主要化合价是 根据推测金属活动性的经验,可以推测这四种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 。写出Si、P、S、Cl四种氢化物的化学式 ,它们的稳定性依次 可以从非金属与 反应,生成 的难易程度,或者 的热稳定性,或者非金属之间的 反应,推测非金属之间的活泼程度。Si、P、S、Cl的活泼性顺序为 ,或者说非金属性逐渐 。4综合第三周期的8种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规律:同一个周期的元素, 相同,但是 逐渐递增, 电子能力逐渐 , 电子能力逐渐 ,从宏观方面看来,就是 性逐渐减弱, 性逐渐增强。这种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规律性的变化,称之为 。5第四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B、氯化物难溶于水C 、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大 D、碳酸盐易溶于水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则X的最高正价含氧酸的分子式为 A、 H2XO3 B、H2XO4 C、HXO3 D、HXO47 X、Y是元素周期表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少 B酸性:HXO4>HYO4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8(08年全国天津卷)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分子式表示)(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9超重元素“稳定岛”的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着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x。请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预测: (1)它在周期表的哪一周期?哪一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2)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化学式,并估计后者的酸碱性。 (3)它与氯元素能生成几种化合物?哪种较为稳定? 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3)【过关检测】A组1、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A)硫酸比盐酸稳定(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2、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3、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4、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A、B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B2 BA2B C、AB D、A2B25、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是有色固体 B.砹易溶于有机溶剂 C.砹化氢很稳定 D.砹化银不溶于水6、有X、Y、Z三种元素,其中X、Y属于同一主族,加热时,其单质都能与氢气形成气态氢化物H2X,H2Y。常温下,X单质为气态,X与Y可形成两种化合物YX2和YX3,Y、Z均在X的下一周期,而Z可与X生成化合物Z2X和Z2X2。试写出:(1)元素名称X_、Y_、Z_;(2)化合物Z2X2与H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两个由X、Y、Z三种元素所组成物质的化学式_。7、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将下表中A、B两栏描述的内容对应起来。ABAB制半导体的元素(a)B至B的过渡元素制催化剂的元素(b)F、Cl、Br、N、S“三角地带”制耐高温材料的元素(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制冷剂的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元素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e)过渡元素【自我测试】B组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 ) A制新农药 B制半导体材料 C制新医用药物 D制高温合金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3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一(125n) B一(123n) C一(63n) D一(10一n)4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 ( ) AX、Y、Z BX、Z、Y CZ、Y、X DY、Z、X5下列叙述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更活泼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 C1 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H:比l mol B多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字母i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字母a、cd、h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上表14种元素中n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上表14种元素中m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7(2007·广州模拟)元素A、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一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NaOH反应 D能与碳酸钠反应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 (1)【过关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苛性钠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2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4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为 ( )A.Ca和Cl B.K和SC.Ca和F D.Mg和F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KCl BNaBr CLiI DKF6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0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7. 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8. 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9.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0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11M是元素周期表中A族元素,Y是A族元素,M、Y的两种单质化合生成Z。下列有关Z的判断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Z的熔点、沸点高C.Z一定溶于水D.形成Z的反应用电子式表达为:12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晶体,NaH与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电子层排布与氦相同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被还原为H213用电子式表示铝原子_ 硫离子_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14某化合物X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2的化学式为_,电子式为_。15X元素位于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它是通过_键结合的,它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_。16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回答下列问题:(1) 氮化钠的化学式是 ,该化合物以 键形成。(2) 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3) 氮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 种盐,其电子式是 。(4) 氮化钠中两种微粒的半径大小比较:r(Na+) r(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 (2)【过关测试】1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共价化合物中可以含有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 3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CO2 B. PCl3 C . CCl4 D. NO2 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5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CO2 B。PCl3 C。CCl4 D 。NO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C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D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7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3ZO4 < H2YO4 < HXO4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X > Y > Z B.非金属性: X > Y > Z C.氢化物稳定性:X > Y > Z D.单质氧化性:X < Y < Z9.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 Ecl 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