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巴尔塔萨一个奇特的下午讲评.ppt
文学类文本(小说)解题指导,如皋市薛窑中学语文备课组,明确小说阅读鉴赏的要素,人物 情节 环境,主题,展示课前讨论结果,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4分)【答案示例一】巴尔塔萨做鸟笼希拉尔想卖鸟笼巴尔塔萨送鸟笼至蒙铁尔的家蒙铁尔拒收鸟笼彼贝因拒收鸟笼而大哭巴尔塔萨免费送鸟笼巴尔塔萨到台球房喝酒狂欢。【答案示例二】小说通过对巴尔塔萨做鸟笼、卖鸟笼、送鸟笼等一系列过程来构造全文。【答案示例三】巴尔塔萨做了世界上最漂亮的鸟笼,有很多人想买,结果他的鸟笼被蒙铁尔一个子也没花拿走了。,2分,1分,0分,理清小说结构层次,(1-5)巴尔塔萨做了个漂亮的鸟笼,他妻子要求定要高价出售赚钱;(开端)(6-15)老大夫希拉尔多想买下鸟笼,却被拒绝失望而归;(发展)(16-42)巴尔塔萨把鸟笼送给财主蒙铁尔可怜的儿子彼贝;(高潮)(43-45)巴尔塔萨很兴奋,喝酒醉至彻夜未归。(结局),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4分)参考答案:示例一:首先巴尔塔萨做好鸟笼,接着巴尔塔萨拒卖鸟笼给老大夫,然后巴尔塔萨送鸟笼给彼贝,最后巴尔塔萨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示例二:首先巴尔塔萨期待好价钱,接着巴尔塔萨信守与彼贝的约定,然后巴尔塔萨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最后巴尔塔萨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梳理概括小说情节注意点,(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注意常见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抓住主要事件、主要场面(3)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何人做何事(4)避免情节前后交错,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1)对小说中画线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3分)【答案示例一】以众人的言语介绍鸟笼,突出鸟笼在每个人心中的评价很高,突出了巴尔塔萨技艺高超。【答案示例二】通过巴尔塔萨夸张的语言可以得知鸟笼制作工艺精湛,以及巴尔塔萨作为制造者的自豪之情。,0分,1分,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赏析题答题要点:表达技巧+内容+情感,(2)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3分)【答案示例一】通过夸张、比喻修辞写出彼贝因无法得到鸟笼的伤心和痛苦,为下文巴尔塔萨因同情孩子而送鸟笼的情节做铺垫。【答案示例二】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等手法写出彼贝对父亲不肯要鸟笼时的呆滞和对鸟笼的喜爱。在情节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父亲不要鸟笼,开启下文巴尔塔萨分文不取送鸟笼给孩子的情节。,1分,1分,参考答案:采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详细描写了财主的儿子彼贝因受到财主的威吓而神情失常的恐惧之态;这段对彼贝恐惧之态的细致描写,激起了巴尔塔萨的恻隐怜悯之心,为下文他赠送鸟笼给彼贝作了铺垫,同时也为下文巴尔塔萨为彼贝的高兴兴奋而去酒醉彻夜未归作了铺垫。,1.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反复等2.描写手法:(1)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2)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 景物: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远近结合、高低结合(仰视、俯视)描写方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线勾勒、选取典型画面、描摹色彩、有形有声。其它: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象征、白描、叠词、联想和想象、用典、以小见大等,3、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分)【答案示例一】(1)巴尔塔萨喝得大醉是他认为自己做了好事,受到热烈的欢迎而兴奋。(2)辛苦两个月的劳动成果白白失去,内心失落无处发泄,只得借酒消愁。(3)表现了文章贪婪与吝啬的人占统治地位时,善良真诚的人受到迫害的同情的主旨。【答案示例二】(1)照应文章的标题“奇特”。(2)深化了小说的主旨,给人想象的空间。(3)表现人物内心的不满和痛苦。,0分,0分,情节安排的探究题(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作用):,角度层面:情节本身的作用 表现人物 表达主题 表现环境 读者效果主要从小说的整体情节的安排技巧、人物的塑造方法、主题的表现三个角度思考探究。,情节安排的作用:,对整个故事情节: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照应前文XX情节;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对人物塑造: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3)对表现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参考答案】(任选其二)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巴尔塔萨虽然做了一件体现美与善的好事,但他却还要面对一旦回家就可能遭到妻子辱骂的现实,在这里凸显了美与善的主题现实生存的困境,令人深思。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人物形象类1、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3分)【答案示例一】(1)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里走了出来,说明他是个随意的人。(2)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的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说明他是个脾气急躁的人。【答案示例二】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0分,3分,【答案示例三】财主蒙铁尔是个极其吝啬的守财奴。他家里的一间房子里“堆满家具什物”,可是他妻子却“形容憔悴”,住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他儿子渴望得到一个鸟笼,他不但拒绝买,还恐吓责打儿子。在他心中金钱重过亲情,压倒一切。蒙铁尔是个极其冷酷无情的财主。他对妻子如同陌路,成天把她关在家里;他对待儿子毫无亲情,他揪住儿子的头发,恐吓儿子,连花六十比索的钱也不肯出;他对巴尔塔萨同样冷酷,他无情地拦住巴尔塔萨,说“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蒙铁尔粗野蛮横、猥琐鄙陋。他脖子上搭条毛巾就出门,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无不顾忌自己肥大的浑身毛茸茸的体态,其猥琐鄙陋的形态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他大声冲儿子喊,揪住儿子,甚至无礼地拦住巴尔塔萨无不体现出其粗野蛮横的心性。蒙铁尔为人专制、自私、虚伪。在家庭,他唯我独尊,他把妻子成天关闭在家,他待亲生儿子如同囚徒,这些无不体现他专制、自私的品行为人。他表面对巴尔塔萨客气,实则蛮横无礼,这暴露出他虚伪的本质。总之,他简直就是雨果笔下守财奴葛朗台的翻版。,分析或概括人物形象方法,1.审题(1)是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2)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只要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需结合文本)(3)是性格还是形象(形象题要有人物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2.思考角度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小说中人物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3.答题(1)整体概括题:分点列特点,不要交叉。(2)整体分析题:人物形象=特点+分析+身份,分点作答。(3)用术语答题。如正直、善良、宽容、大度、清高等,反面人物用相关反义词。,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步骤与方法,(一)整体感悟,把握主题 时间(背景)、环境、事件、人物(性格、相互关系)(二)紧扣文本,理清情节 文本是答题的依据 事情的前因后果;线索(单线、双线);情节的某一阶段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三)针对要求,筛选信息(四)整理概括,规范答题,13.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2)对“我”冷笑、吼喊:表现他嫉恶如仇。(3)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4)为“我”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5)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评分建议】5分。每层1分。,14.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分),参考答案使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前文的吼、哭、骂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丰满。通过“我”的感受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突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鲜明。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之产生阅读愉悦。【评分建议】6分。答出一层得1分,答出两层得3分,答出三层得5分,答出四层得6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