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x

    • 资源ID:4818350       资源大小:114.31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x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 标 准( 7-9 年级)- 1 -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 ,(3)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3)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4)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5)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7)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6)二、 7-9 年级的具体目标 ,(6)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9)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9)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组织,(36)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39)一、实施的基本要求 ,(27)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与组织形式 ,(43)三、教师的有效指导 ,(46)第五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47)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47)二、评价的方式 ,(48)三、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 ,(49)第六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50)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50)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50)三、教师培训 ,(51)- 2 -第一部分前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 7-9 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 3 -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 特别是 1992 年以来的活动课程有效经验,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又适应加强科技教育的信息时代需要。 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 发展与规范, 对充分发挥活动课程应有的发展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与其他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 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 、“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4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 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 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不包揽学生的活动。(四)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 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7-9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5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 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发展。(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 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面向学生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 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 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6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一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但与其他类型课程的目标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二、 7-9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要注重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包括:- 7 -(一)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二)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养成社会交往能力,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 8 -劳动习惯。(四)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 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有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与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 由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一)研究性学习- 9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7-9 年级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尊重初中生渴望独立、愿意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成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愿意接受智力挑战,探究活动的范围广、程度深、社会意义增大等特点。 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使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探究活动,亲历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愿望,逐步形成喜爱质疑、 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意识和习惯。(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学会发现并确定探究问题, 提出探究设想并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策略,表达探究成果。(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 10 -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 4)学会分享与合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既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又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彼此协作;自觉遵守合作规范,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主动与同伴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等。( 5)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不盲从、不迷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认真踏实、善始善终,胜不骄、败不馁;善于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认真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并尝试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科学方法, 具有一定的方法意识,体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尊重他人的思想与研究成果等。( 6)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学会关心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初步形成维护社会进步、承担社会义务、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7-9 年级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 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专题。( 1)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 11 -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 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探究价值。 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2)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原则重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系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相适应。由于学生是从生活中选择专题开展研究, 因此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同时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在选题内容上,既要有趣味性,也要逐渐重视社会性;在研究范围上,要在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 发现和提出问题。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必须强调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校内外活动相结合。 要结合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包括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拓展探究的内容。重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初中学生想象丰富、 大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和创造欲望。反映现代科学发展成果与趋势的内容,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也是教科书所不能及时容纳的。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 12 -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并把这些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和兴趣, 启迪思维。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激发他们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拓展研究性学习的领域。重视与各科知识的联系进入初中阶段, 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注意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加强与各科知识内容的联系。要注意从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在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科知识。(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 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7-9 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阶段目标是:( 1)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 13 -活态度。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关心社区中的重大活动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关心他人,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随时乐意帮助他人。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要认识到, 服务和关心并不仅仅是给予,它更能带来心灵上的收获, 在服务社区、 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弱势人群的公益活动过程中,会有痛苦也会有快乐,会有挫折也会有成就,这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都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充实与愉悦。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尤其要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体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一个自己完全能达到的活生生的过程。这对于深化学生的生存体验, 舒展学生的个性, 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价值。( 2)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的学生要经常接触社会现实, 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自觉实践,自主参与,提高实践能力,获得社会经验。增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懂得尊重人、宽容人,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操,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 14 -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时刻准备着。这对于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最大追求不是授人以书本知识,不是记忆、背诵,而是培养学生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 因此,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在实践中、 在服务社会、 帮助他人的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克服重分数轻发展、重书本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提升学习质量。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 非常广泛。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应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主题, 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于初中生来讲, 选择的内容可从日常生活扩展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些问题, 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发展空间。(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 在活- 15 -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3)注重本土性。课程内容关注社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地取材,发挥优势,充分反映学校和地方特色。( 4)注重各学习领域的融通。要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与其他指定领域内容的贯通,使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有机整合。( 5)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应适应和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机会, 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教室和系统的书本知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尽可能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过程。(三)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 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 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是初中- 16 -年级的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实践活动内容。 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 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当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应当从促进学生积极劳动体验的产生和着力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这一基本任务出发, 形成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上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应当在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的同时, 注意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 努力发挥劳动教育在以劳树德、 以劳增智、以劳健体、 以劳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并注意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情感态度与积极价值观, 融入劳动与技术世界; 应当重视学生的手脑并用,注重学生的技术探究、试验与创造,强调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它不应只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 还应重视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探究与试验, 重视对技术的文化特性的理解与感悟,重视对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创造; 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性, 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为单位来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 一般地,一个具体技术项目包含着一系列具有综合特性的学习内容, 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学生通过系列性的实践活动, 能够获得相应的工具应用、材料认识、简易设计、作品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1.基本目标( 1)认识劳动世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17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 深化自己的劳动体验, 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勤俭、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拓展生活中的技术学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自我的生活管理, 掌握一些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增强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主动进行技术实践 ,初步掌握一些现代生产通用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施, 并对常见材料进行简易加工: 初步掌握简易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并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简单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制作, 或者了解作物生长和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一般规律,了解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并进行技术实践;在使用和改良技术作品、 进行技术实践的过程中, 作出多方面的有一定根据的评价。( 4)发展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技术活动和进行技术学习的基本态度与能力。关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技术问题, 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技术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技术意识; 理解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 具有初步的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技术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技术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的终身学习能力, 形成一定的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 质量意- 18 -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以及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5)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初步的创业意识了解从事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劳动保护知识和相应的职业道德;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 进行学习或就业的初步选择; 知道创业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形成初步的创业意识。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范围及主要活动形式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以在以下范围组织:( 1)劳动实践活动包括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 公益劳动;在社区进行的社区公益劳动;在当地厂矿企业或在农村的农田、林场、牧场、渔场等场所进行的简单生产劳动等。( 2)技能练习活动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 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 简易维护与保养; 具有一定技术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饪、衣物缝制、常见洗涤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通用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练习等。( 3)工艺制作活动主要指体现技术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活动,以及纸塑、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等。- 19 -( 4)简易设计活动包括对一个简要技术作品的需求调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模型制作、调配装试、交流评价等活动。( 5)技术试验活动主要指技术实践、 技术探究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小试验,如种植、养殖中的农业小试验,常见材料的性能试验,技术设计作品的功能试验等。( 6)发明创造活动主要指从现实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出发, 以人类未曾出现的技术产品或技术手段为对象,采用一定的创造技法、系列化的步骤,努力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活动。( 7)职业体验活动主要是指学生结合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职业理解、体验为目标,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上实地扮演职业角色、 进行职业实践的活动,如在商店里进行营业员职业的体验、 在工厂的零件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员的职业体验等。以上主要内容及活动形式,既有一定区别,也相互联系,在课程实施中不能机械理解、相互割裂。7 9 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可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其项目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技术基础有印章、雕刻、陶艺、编织、刺绣等传统工艺项目,有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简单机械维修、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农作物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摄- 20 -影、养殖技术、农副产品贮藏和加工、农作物良种繁育、树木种植等基本技术项目;家政有营养与烹饪、服装与缝纫、家用器具使用与保养、家庭理财与购物等项目。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其中3 个以上的项目作为载体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职业引导可结合学生的毕业教育、社会调查和技术基础学习确定具体内容; 此外应结合课外活动、社区活动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四)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特殊性。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 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 21 -信息处理能力,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 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2内容的设置和选择原则( 1)与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小学阶段规定的内容为基础,不再采用“零起点”的内容设置;同时注意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关规定的衔接, 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以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 组织初中学生应进一步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 淡化学科体系, 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的不同技术要求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初中阶段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小学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 22 -整合:应注意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 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 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 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在内容选择及其难度设置上, 应适应本地设备、 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要体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域特色,鼓励多样但不失合理的选题。( 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学习内容应丰富多样,要求要分水平,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 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 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 是必修内容; 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4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1)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 23 -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 结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 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 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