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技巧.doc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一、解题技巧方法永远是学习的灵魂,没有哪一种知识比科学的方法更重要。掌握了方法,你就拥有了金钥匙。(一)初中物理题解题的基本思路1、审题弄清习题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什么,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了帮助我们更形象地掌握判断各物理现象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题意,可画出符合题意的草图或示意图,特别是在力学和电学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和电路图,对分析问题判断物理现象很有帮助。2、分析根据判断的物理现象,找出说明这些现象所对应的概念或定律或公式是什么,题中给了哪些已知量,要求哪些未知量,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同时,在分析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隐含的已知量,即善于找出题内暗示的已知条件。例如,若题中提到“有一并联电路”,这就表示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上的电流强度与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各支路上电流强度之和等于干路上的电流强度等等。在解题时,这些暗示的已知条件对解题极为重要。3、列式根据现象及对应的规律,找出已知量与求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列出两者的数量的关系式(在初中等量关系为最普遍的)。关系式可以是物理概念的定义式,或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或物理法则的数学表达式,或相应的数学方程式。(二)运用坐标图解法技巧这种方法是利用平面坐标来证明两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函数图像直接读出待求量的大小;或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找出要求的量。此方法的优点是:1、培养利用特性曲线来解题的能力;2、巩固物理知识,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使得难解的概念、公式比较直观,容易理解;3、在数学知识不够的情况下,对某些习题不能用计算法来解答时,用图解法就能简单解之。(三)电学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1)识别电路图和改画等效电路图正确识别电路图,是解决各类电路问题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电路,往往是在识别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改画出等效的简化电路,然后选用有关物理公式或都列方程去求解。如何识别电路呢?看清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关系。若在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而在电路中各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的是并联。若在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方法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是混联。能够根据题目所述,明确电路是通路、断路还是短路。若电路中各元件用导线连接,开关(电键)闭合后,电流能从电源的正极出来沿着导线通过用电器回互电源的负极的电路,就是通路。若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形成,则电路是断路。如果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通过导线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就是短路。短路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电路发生短路,将严重损坏电源。必须弄清楚电路中各个开关的作用,弄清各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用电器。弄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情况,滑片的移动如何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引起其他物理量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的是由滑动变阻器连入可能造成的短路现象。区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弄清它是测量哪个元件或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2)识别电路的方法对于非常直观、简单的电路,可以直接根据串、并联关系的定义去判别。有些电路,通过开关来改变电流的流向,往往不容易区别用电器的串联、并联关系,对于这种电路,只要抓住电流路径就很容易解决。3)列方程解题把已知量直接代入物理公式计算的简单题,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有些题不能直接利用算术解法,找到相应公式,代入已知数据,算出某个物理量的值,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列方程来求解。列方程解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什么物理量作为方程的求知数可使解题方便、简单,而并不一定是求什么就选什么作求知数。4)利用比和比例解题初中物理电学规律很多,其中有些是用正比例或反比例形式给出,因此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列出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解题。利用比和比例解题好处很多,特别是不出现中间环节的计算结果可减少出错,减少大量的不必要的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符合条件的不能随便写比例关系;二是要分清正比还是反比,一正一反,相差甚远。经常用到的、能够列比例关系式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欧姆定律有关内容a、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的电阻成反比。串联电路中的有关内容a、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b、导体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c、导体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在并联电路中a、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电阻成反比;b、导体的电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电流通过各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四)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1、运用比例法解题初中阶段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一般反映二三个物理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关系,而这些物理量之间又常存在着正比和反比的关系。用比例法解题,不仅可使解题过程清晰、简化、明了,还可加深对物理公式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在运用比例法解题时,解法可归纳为以下三步:1)写出表达式;2)列出比例关系并化简;3)代入数据运算。2、运用列方程(组)法解题在物理习题中,有很多情况需要运用列方程(组)来求解。如力学中的力的平衡、杠杆平衡,热学中的热平衡等。在解这一类问题时,抓住“平衡条件”就能列方程;电学中的当电路的连接情况发生改变导致部分电流、电压发生改变,题型中抓住对某一用电器而言,其电阻不变,或整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这些“不变量”,也能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尤其是一些典型性问题无其他方法可以解答的,非采取此法不可,因此列方程(组)已成为物理学习中的一种常用的、典型的解题方法。运用列方程(组)解题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三步:1)找等量关系,就是根据题中的物理过程、所给条件或要求找出列方程所必需的等量关系;2)列方程,就是依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基本公式及已知条件列出关于所求物理量的方程或方程组;3)求解,就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方程或方程组,得出所求物理量。3、运用不等式法解题不等式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同类量大小、确定某一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表达某一条件、或用来求某一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确定范围;2)表达条件;3)求最大值或最小值。4、运用假设法解题解物理题的方法很多,如果题目所给条件不多,或物体所处状态不明朗、或题中的结果不几种明确的可能性,但缺少一些必要的判断条件时,我们不妨试试用假设法去解题。假设法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化难为易,节省解题时间的作用。1)假设物理量: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要假设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而这些物理量并不需求其大小,假设只是为了列式进行计算。2)假设状态:3)假设结果5、运用替代法解题:用相等的量进行替代6、运用整体法解题 浅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 其一:中考习题浩如烟海,模型花样翻新,可谓五花八门,学生在练习时常感到陌生棘手,从而望题兴叹,无处下手。2011年中考即将来临,如何指导学生从容应对中考成了摆在初三任课教师面前又一重大课题。自然中考要求考生掌握好自然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多观察生活现象,正确分析其中包含的知识原理,并应掌握解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对此,教师应当通过组织有效的习题教学,传授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以下是本人在初三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尝试传授给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力求启发学生运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有关问题,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一、等效法:把一个陌生的物理过程替换成熟悉的物理过程例1、 请作出物体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P:分析:矩形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初中物理只学习了发光点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矩形物体划分成无数个发光点来研究,如图取其中两个边缘发光点S1、S2来作图得两个边缘像点P1、P2。最终得出物体S通过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P(如图所示)。二、特例法:通过对极限值的讨论得出一般性规律例1如图两支蜡烛在杠杆两端平衡,若把它们同时点燃,则杠杆如何运动?分析:两支蜡烛同时点燃多长时间,题中没有限制,因此可用极限法。设两支蜡烛燃烧到较短的那支燃烧完,另一支还有一定的质量作用于杠杆上,其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0。因此右端下沉。例2、完全相同的甲、乙容器中装着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则比较在高度相同的A、B处,两者压强的大小关系。分析:A、B两点高度相同,但题中并没有限制A、B的具体高度,因此设A点恰好为水面,此时水对A点压强PA=0帕,而B点仍位于液面以下,此时酒精对B点压强PB>0帕;因此PA<PB。三、定义法:充分运用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例1、半径为r的半球体放在深为h的水底,求半球体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 分析:根据定义半球体受到水对它压力是由半球体上方的水的重力作用于它表面造成的,而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其正上方的水的重力,因此只须算出如图阴形部分水的重力即可得出答案:F=G水= pg(r2h-2/3r3)。四、整体法:把几个不同研究对象的看成一个整体来研究例1、水池中有一装石块的船,如果将船上的石头抛入水中,水面如何变化? 分析:将石块和船看成一个整体,未抛石块时整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石块抛出后整体受到的浮力变小,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池中水面下降。五、 易错题:审题不清,概念模糊,受思维定势影响例1、物体A在F=75牛的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分析:许多同学一拿到题目不假思索,认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与拉力必然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得出 f=75牛。事实上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不是平衡力。正确的思路应从做功的角度去考虑:由W总=W有+W额和W额=fL可得出f=15牛。其二: 五大类型题解题技巧【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2、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u 概念辨析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u 规律理解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u 联系实际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u 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1)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析定性比较大小。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1、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2、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3、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2)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u 图像分析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u 电路故障(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单位、各种仪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对各备选的答案进行分析,将和题意相违背的,或和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最后选择正确的答案。u 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例: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例: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研究浮力形成的原因时用到水柱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例: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等效替代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例:用合力代替分力;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 类比法:通俗地说,就是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描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例:用水流表示电流。用水压表示电压。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认识事物本质.例:形容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u 估测类(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填空题】1、 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或计算过程,但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2、一般有这几种类型:u 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u 分析型填空(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 图像的分析等)u 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的答案。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3、 解答填空题应注意:u 对概念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回答要求用词简练、到位,要用科学、规范的物理术语表述。u 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作图题】1、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方面:力学、光学、电与磁的方面2、一般类型有:A、力的示意图 B、杠杆的力和力臂 C、滑轮组的装配 D、反射与折射光路图 E、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F、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 G、电路和电路图 H、有关电与磁等 I、物理图像u 力学作图题: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若作力,要明确是物体受到的力(具体哪个力)还是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要画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力臂一定得过支点。杠杆所受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u 光学作图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总之,作图时要注意:(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线)。 如:力臂和磁感线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3)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更不要少画。【实验与探究题】1、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有这样四种:(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2)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3)教师的演示实验;(4)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2、对于不同实验要掌握其不同的要点。u 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工具使用的共同点是:要求正确“调、放、看、读、记” (测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测量中需用估读)u 演示实验: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及实验的注意点。要做到“会看图说话”u 对学生的探究性分组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表格归纳实验结论作出必要的评估等。3、自主性实验设计u 建立正确的“等效替代”思想u 实验设计中要注意:科学性(设计原理要正确,量与量关系要正确),可行性(设计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选取最佳方案,使实验误差最小)。 如:在烧杯中装满水后测其质量(×),在量筒中装上液体测质量(×)【简答题】1、简答题一般的问题是:(1)解释现象。如:解释惯性现象、物态变化现象等;(2)正误辨析,阐述原因。如辨析小明和小华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对话是否正确等;(3)叙述工作原理。如:说明电磁继电器、油量表的工作原理2、解题要求:结论明确、理由充分、答案简练。u 如何做到“简洁”而“准确”。 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弄清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求得到的结论。 要找准关系。明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物理关系,明确答题的方向,做到问什么就答什么。 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识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 找准关键词。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必要时可以采用实验、数学、图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讲清楚。应注意,要根据物理知识解答问题,不要凭借“想当然”和应用生活上的语言来代替物理的语言。“关键词”一般是物理术语。【计算题】1、 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主要涉及这几个公式:密度公式(m/V);固体压强公式:P=F/S;功的公式:(W=Fs);功率公式:(PW/tFv);机械效率公式:(W有用/W总);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t;燃料燃烧放热:Qqm);欧姆定律公式:(IU/R);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W/t);电热公式:(QI2Rt),此外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2、 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1)细心读题审题 (2)寻找解题根据 (3)解答和检验3、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4、解计算题应注意: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5、计算题的主要类型:u 有关密度、压强、机械功、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此类试题一般围绕“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展开,同时考虑实际使用机械做功 时要克服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因此使用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00%。解题时要注意 分清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初中物理中一般不考虑拉线质量)。 可根据滑轮组中n=s/h 来确定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u 有关热量、能量转换的计算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t;燃料燃烧放热:Qqm;电热公式:QI2Rt解此类题注意: 各种能量间转换的效率 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u 有关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的计算(1)电路的结构变化问题(2)电路计算中的“安全问题”。u 综合应用的计算总之,无论是解好哪种类型的物理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审题时需注意: (1)理解关键词语 (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初三物理学情分析一、学生抽样分析及暴露的问题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有一个针对性的指导。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比学生刚进初三时的情况,我们为学生取得的进步而高兴,肯定了自己前期的工作;为学生暴露的问题有一丝担忧,明确了后期工作的方向。主要问题1部分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优生选择题失分较多,反而后面题目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概念不清。2、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比例。如计算题要求学生在挖掘机说明书中找到,机械做功时的高度,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寻找,不会审题。3、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计算题最后一题密闭容器压强的变化,不能很好的寻找信息中的突破口。二、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1、学生学习的物理良好习惯尚未形成,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掌握不牢固。2、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活动重视不够。在平时教学中的养成训练不够, 教师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的、做的,教师一定不要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4、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不能灵活运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学生在综合应用题上失分严重,这反映了我们对学生审题、作图、计算、提问质疑、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评估、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以及方法迁移等方面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训练,切实把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视起来三、中考一轮复习策略参考:物理一轮复习过程应:1、降低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复习工作要紧紧围绕课标,不能用以前的旧大纲要求随意加深难度,要力争在拓展知识面上作些探索,。重视对教材给出的插图和例题、习题的研究,并能适当拓展延伸。细化教材知识点,强化观察、表述能力培养。物理概念、规律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结、归纳,加强概念、规律教学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研究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过程,通过对比、讨论、表述,深化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达到对概念、规律的透彻掌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知识的内容,运用文字、图表阐述知识所表达的物理现象和事实,用实验、实例认识和领会知识的应用,切实夯实基础。2、注重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实施的新要求,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复习活动,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主动去梳理知识、剖析错误、寻找适合自己更好的复习方法。3、要重视集体备课,复习课密度大、内容多,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切不可以为是旧知识便泛泛而谈。4、重视对中考试题的研究,必要时进行二次创造,正确把握2011年中考命题的走向。5、组织学生再做重现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深切感受物理的真实性、趣味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中考物理实验考核打下基础。 总之,物理一轮复习教学应以学生物理思想和学习方法的初步养成为主导,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为基础,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宗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思考、归纳、表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南通市中考物理复习指南,注意知识系统化,方法系列化,训练规范化,反馈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建议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教师多自编练习,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最近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作了一次答卷式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对物理比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的约占46%(其中后者只占17%),理由是物理知识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实用有趣;能够开发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分析推理能力。高考时与物理相关的专业多。上物理课听起来很有劲,只要理解,不要背。当自己解出一道较复杂的物理题时很开心等。对学习物理兴趣一般的约占30%,理由是:做得出题目时有劲,做不出时就觉得讨厌。很难学,但又不能不学,因为这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对物理不感兴趣或讨厌的占24%,都是因为这门课太难学,经常做不出题目,考试成绩不好等。(二)约有40%的学生原来以为高中物理也象初中的物理那样生动、有趣,后来才发觉大不相同,而是枯燥乏味,越学越难。另有将近45%的学生曾听人说高中物理很难学,学了以后觉得比想象得还难,特别是解题更难,有时甚至束手无策。只有约15%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三)初中物理直观、定性多,解题思路简单,高中物理概念严密、抽象,规律复杂、互相制约。所以普遍感到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难得多。原来物理成绩很好的,现在也要担心是否能及格。主要难在不会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用来解题。听老师分析能懂,自己解题就无从下手,或解题时考虑了这,忽略了那,不会全面地综合分析问题。少数学生碰到做不出的题,就与别的同学讨论或去问老师。多数学生做不出就不想做,实在要交就抄别人的。(四)一般平时很少看课本,做练习题求快、求简,注重数学运算得出结果,不重视每一步算式所反映的的物理意义和所根据的物理规律。都知道学习物理要着重理解,课外要多做题目,反复应用所学知识,才能巩固。但由于常常做不出,所以实际上题目做得并不多。一致要求老师多分析各种类型的例题,讲解难题等。对今后打算都惘然,只说要用功些。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大多数高中学生处于既喜欢学习物理,又害怕学习物理的矛盾心理状态之中。最根本的心理障碍是解物理题有困难。他们感到听教师讲例题有劲,自己做题目苦恼!所以只依赖老师讲,不肯自觉做。对于学习方法,明知要着重理解,但还是习惯于独立地记忆,所以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说有许多内容和题目是靠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述,听熟的,而不是自己通过做练习领会和巩固的。学习态度畏难被动的较多,课外作业能不做则不做,可少做则少做,一定要交则瞎做。除此之外,导致学生物理学习困难还有如下原因(一)物理问题数学化。具体表现如下:1 、用纯数学关系理解物理公式,定理。物理定义,定理,定律通常有文字叙述和数学公式表示。有比值表示,如a=v/t;C=Q/U;B=F/IL 等;有乘积表示,如p=mv;w=fscos,E=BLV 。它们都赋予一定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而不少学生从函数关系去理解。如学生根据C=Q/U,理解为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电压成反比;也有的根据库仑定律 F=KQq/r2 ,讨论当r0,F,等。这种仅用纯函数关系理解物理公式,势必湮没了物理概念的本质,使物理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陷入歧途,导致错解。2 、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物理语言描述。解答物理习题时,为何要选用某一物理定理、定律,一定要简述其理由。如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某一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其对物体做功情况,确定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系统内,才能选用这一守恒定律。这些都要用一定的物理语言描述。再如,列重要的物理方程式、解题中的重要步骤都必须有文字说明,意示渗透物理知识,有理有据地展开思路。但不少学生只是罗列公式,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对待求量、中间量也不作假设交代等等,都属于把物理问题数学化的表现。3、忽视对答案的物理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物理问题答案都是根据题意、遵循某种物理规律,在求解物理方程的基础上得到的。其正确与否,固然包含有数学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具备某种物理意义。如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求其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值,必须先判定该时刻在物体停止运动前,还是在后,若不分青红皂白,不挖掘这隐含的物理条件,死记硬代公式,往往导致错解。再如电容器并联后的耐压问题、物理方程求得两解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若忽视其物理意义的思考,实质上也是把物理问题数学化。物理问题数学化导致学生公式记了很多但不知道怎样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学生费了很多劲,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二)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落及物理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根据调查,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中,有64的学生因为屡次物理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对物理的学习丧失兴趣。有43的学生感觉教师讲课内容难度较大,听不懂,对学习物理没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坚毅的学习精神及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推动着高效的认知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成绩自然提高。目前各班中有不少智力中等以上的同学之所以沦为“知识差生”,其原因就在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即“大气候”的影响,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为了培养和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淡化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我认为必须做到:(1)务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为多数学生是由于不会解题而怕学物理。提高理解能力不能单靠教师讲解例题,更重要的是广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热烈的讨论。几个人一起讨论问题,不仅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又能避免分析物理过程中顾此失彼的现象,还能训练口头表述物理现象的能力,有举一反三之效。(2)经常进行课堂测验。可以不计分,使学生无心理压力。对于测验,普遍比较重视,比课外作业思想集中,思路敏捷,效率高。又避免抄袭现象。如时间允许,做后立即评讲,效果更佳。(3)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加强演示,适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形成悬念。讲课时语言力求生动风趣,多采用比喻,以适应高一学生的思维及认识、理解能力。如学生对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仍不断增大的现象不能理解,教师即以储蓄为例;按月存进去的钱一个月比一个月少,存款的总额还是在增加,只是增的慢了。这样学生就懂了。(4)结合教材,经常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改变初中阶段所形成的学习物理的心理习惯,因为旧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会阻碍新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使许多学生适应不了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跳跃性的变化,增加学习高中物理的难度。产生畏难的心理障碍。(5)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接触,重视建立亲密的师生感情,使学生对教师尊敬,但不畏惧,学生就会有疑即问,教师有问必答。这样对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班主任是物理老师,这个班的学生物理成绩就比较好,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6) 平时测试应考察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题型为主。提高学生成绩及格的比率,以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针对当前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障碍,我采取了以上一些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