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doc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复习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有关2.设计实验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1)摆放顺序: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摆放的器材依次是 、 、 。(2)摆放高度要求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前温馨提示:(1)凸透镜的焦距为 。(2)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像的性质包括像的大小、倒正、虚实。)。(3)测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亮点变得最小、最亮。这个亮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像距范围( v)u2f u2f fu2f uf uf 实验步骤:(1)使 、 、 的中心大致在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3.进行实验:根据现象完成表格4.分析论证5.实验拓展(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 位置。物体在 的位置成实像,物体在 的位置成虚像。(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 位置,物体在 的位置成放大的像,物体在 的位置成缩小的像。(3)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倒立的像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在 位置,物体在 的位置成倒立的像,物体在 的位置成正立的像。(4)成实像的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 侧,成虚像的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 侧。(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会 ,像的大小会 。当凸透镜成虚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会 ,像的大小会 。(6)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光屏上的像变化情况可能是:像的形状会 ,像的亮度会 ,(7)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1.照相机(1)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根据 得到 、 的 像工作的。(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胶卷相当于_,被拍照的人或物相当于_。(3)照相机调焦环调节的是 。(4)照相机的使用:人与相机距离在 的地方,调焦、调光圈.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 人(选“远离”或“靠近”),同时使镜头 底片(选“远离”或“靠近”)( 暗箱长度)。即应用当物距变小时,像和像距都变 这一原理。如: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 。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 。2.投影仪或幻灯机(1)投影仪成像的原理:是根据 得到 、 的 像工作的。(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_,投影片相当于_,银幕相当于_。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 放置。(3)投影仪或幻灯机的使用: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像小了一点,应当让放映机离屏 一些,胶片离镜头 一些。(选“远”或“近”)3.放大镜(1)放大镜成像的原理:是根据 得到 、 的 像工作的。(2)物体离放大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 。训练题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的 像FFf2fedcba2.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2)当物距为18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3)当物距为18cm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焦距范围为 。4.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填 倒正、放大缩小、虚实)(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6.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则( )A成像在2倍焦距处B成像在焦点上 C成像在焦点内D不成像7.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8.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6cm C25cm D无法确定9.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Af<6cmB6cm<f<18cm C9cm<f<12cmD18cm<f<24cm10.如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_(填缩小、放大或等大)_(填倒立、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填左或右)11.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 cm B、15 cmC、10 cm D、5 cm12.一个高为2cm的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5cm处,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高为4cm的像,则焦距可能为( ). 2.5 cm . 4.5 cm 7.5cm .10 cm13.一根点燃的蜡烛直立在凸透镜前30cm的地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由此可以判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A f>30cm B f<30cm C 15cm<f<30cm D 10cm<f<30cm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火柴、_、_、_。(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_和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 _的中心大致在 (3) 若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的_的_像。像距的范围是 。(4)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像 (填“变高”、“变矮”),是因为 。(5)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 (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1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16.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1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大于100mm B略大于5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18.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换,那么:( )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 19.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纸靠近报纸,透过水珠去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0.若凸透镜焦距为5cm,作放大镜使用时,必须要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 的位置。作幻灯机使用时,必须要把幻灯片放在 的位置。作照相机使用时,必须要让被拍照的物体处在 的位置。2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22.放映幻灯片时,要在银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 插;如果银幕上所成的像偏小,应把幻灯机的镜头与银幕的距离调_,同时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调_。23. 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图17图16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6所示,调节烛焰、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17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