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经济(48中郑巍) (2).ppt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概况1远古时代:出现了早期的_交换。2商代:商业已经有了_发展。3西周:货币需求量增加,当时流通的有_和_。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_和繁荣的_。5汉代:商运活跃,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6唐代:商船规模宏大;陆路商运发达,客舍、_、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1商品2.初步3.骨贝铜贝4.巨商商业中心 6邸店,7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_、西亚以及_和_地区。8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_和按地域结成的_。主要有_和_。应用思考:阅读下列唐诗,回答问题。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刘驾贾客词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7.南亚东欧北非8.会馆商帮晋商徽商答案:古代商人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知识点二、古代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崛起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_。从事_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必须当面投入陶制容器之中,违反法令者要受到处罚。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_。长安有9市。3南北朝:民间集市“_”形成,南齐政府设置“_”一职对其进行行政管理。应用思考: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应用思考: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的商业特点吗?,1明码标价手工业2.管理机构 3草市草市尉答案: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4唐朝:“_”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_”比较繁盛。5宋朝。(1)“市”突破了原先_和_上的限制。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_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2)“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_设施。6明清时期:_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4草市夜市5(1)空间时间城郊(2)饮食服务6都市,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_”的商业区。2汉代:都市因商业的_形成繁荣景象。3新朝:王莽在_和“五都”设“_”官,控制市场物价。“五都”即_、邯郸、_、宛、_,以繁荣的“_”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4唐朝: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_,洛阳市场的规模远超_;在江南地区,扬州、_、湖州已成为发达的商业都会。,1市井2.集中3.长安五均洛阳临淄成都市4商业区长安杭州,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都城汴京除有_、晓市外,还有定时集聚的_集市。6清朝:乾隆时的_财富“甲于天下”,清代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_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应用思考:简要说明古代“草市”的特征及出现的意义。,5.夜市庙会6.苏州佛山答案:特征: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地处交通便利,政府管理。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2013宿州模拟)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把握。“草市”指的是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其在唐朝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选D项。答案:D,2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居住区隔开有专门官员管理又叫草市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BCD解析:周秦至唐对市实行严格的限制:市场活动有时间和空间(市与民居分离,县以下禁止设市)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商业贸易受政府直接管理与控制。草市是城外的市井统称。汉代草市还没有出现,排除即可。均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案:C,1(2013盐城模拟)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解析:明朝,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答案:D,2.(2012福建文综)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解析: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项是在宋代,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