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性质复习.ppt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本章知识网络,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电子层结构,能层与能级,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半径 电离能 电负性,对角线规则,各周期元素数目,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电子排布式 原子实 外围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构造原理,基态与激发态,本章知识网络,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三、构造原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构造原理,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例1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例2 以下能级符号错误的是()A.6s B.2p C.3d D.3f,A,D,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构造原理,例3 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1s、2p、3d、4s B1s、2s、3s、2pC2s、2p、3s、3p D3px、3py、4s、3d,C,四、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用轨道表示式表示出铁原子(26)的核外电子排布,洪特规则,泡利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1)(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子排布式 Cu,简化电子排布式 Cu,轨道表示式 P,1s 3s 3p,1s22s22p63s23p63d104s1,Ar3d104s1,未成对电子,外围电子,20Ca,21Sc,24Cr,外围电子,29Cu,Ar3d104S24P5,35Br,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排布式:Cu Cu2+,Ar3d104s1,Ar3d9,例4 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C,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能量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A C,时,,基态与激发态:,例7以下电子式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式排布式的是 A.1s22s B.1s22s22p3s C.Ne3s23p63d1 D.Ar 3d64s2,BC,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 B、33 C、35 D、51,元素推断,B,例7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则各元素是何种元素?,A:H B:Cl C:O D:K E:Ar,1.周期数,2.主族序数,价电子,=基态原子能层数,=基态原子价电子数,=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最高能级组数,什么情况会位于第族?,价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与其一样吗?,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从 到。,2、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将周期表分区:,根据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何种原子轨道进行分区。,ns1,ns2np6,例 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原子,其相应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的是 Ansl Bns2 Cns2np6 Dns2np2,例 寻找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应在周期表的哪个位置寻找 A.s区 B.p区 C.d 区 D.ds区,B,D,元素周期表,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1,2,3,4,5,6,7,族,主族副族0族第族,区,S区d区ds区p区f区,5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B,例 A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ns2np5,B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ms2mp2,它们形成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4B7 BBA4 CAB4 DA7B4,例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该元素 A一定是A族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不是A族元素就是副族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D,AB,三、元素第一电离能,1、概念: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符号:I1,2、意义:衡量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3、I1的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I1呈增大的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I1逐渐减小,4、I1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I1(Mg)I1(Al)、I1(P)I1(S),5、电离能的应用,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I1最大的为,最小的为。,He,Cs,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A,例 已知某元素的电离能(IAkJmo11):I1577 I21820 I32740 I411600 I514800 I6=23400 I727500,试推测该元素最外层有 个电子。,3,4、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1)为什么锂原子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能量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2)X元素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3)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Li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失去第一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再失去一个电子很难,X2SO4,A,例 元素X原子的第一、二、三、四级电离能的关系是I1I2I3I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4个电子 BX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CX元素一定位于A族 D若X元素位于A族,则其I1必小于同周期A 族元素原子的I1,B,四、电负性,1、意义: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2、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减小的趋势,3、电负性的应用,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判断成键元素化合价的正负,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电负性最大的为,最小的为。,Cs,F,注意问题:,第一电离能大,不一定电负性就大第一电离能要考虑稀有气体元素,电负性则不考虑。,4、某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7 B电负性最大 C原子半径最小 D第一电离能最大,B,例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在p区 BP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3C碱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电负性D当各轨道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原子较稳定,AC,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互相置换反应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互相置换反应,判断依据,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金属性:NaMgAl,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Na Mg Al Si P S Cl,非金属性:Si P S Cl,综上所述:,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例1 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 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D,比较:(1)第一电离能:Na,Mg,K(2)电负性:F,S,O(3)热稳定性:HF,HCl,HBr,HI(4)酸性:H2SO4,HClO4,H3PO4,H2CO3(5)微粒半径:Mg2+,Na+,F-,对角线规则,例17 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间存在特殊的“对角线关系”,这些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Li在氮气中燃烧生成Li3N B、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 C、Be(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D、硼酸溶液的酸性比碳酸溶液的酸性强,练 习,1、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5s B 4d C 3f D 6p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 A F 1s22s22p7 B Na+1s22s22p6 C Fe3+1s22s22p63s23p63d34s2 D Al3+1s22s22p63s23、下列核外电子排布属于基态的是 A C 1s22s12p3 B C 1s22s22p2 C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D Mg 1s22s22p63s13p14、下列原子结构与洪特规则有关的是 A 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 3d104s1而不是3d94s2。B S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是 3s23p4而不是3s13p5。C Fe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是3d64s2 而不是3d8。D N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C,B,B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