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及问题对策.ppt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及问题对策,我们怎么看待我们上的每一节课:上对?上好?上全?上活?上实?,“上对”是指教师能按照教材和教案,准确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知识性、方法性、过程性错误。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非常关键。要“上对”课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善于表达,能把想要讲的东西讲清楚讲明白讲准确,学生能听懂、接受。,“上好”指教师在把握教材教参的基础上能对其中学生不熟悉、不了解、不适应、不喜欢的部分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这里的“好”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相对于教材与教参中原有的内容来说加一点、改一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经验积累和教学原创能力。,“上全”是指教师在课上能兼顾“三维一体”目标,不仅有知识与技能要求,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目前实施新课改新教材中令教师把握不住的问题。一节课能否照顾到方方面面,评课标准是否必须是全面的。,“三维一体”目标落实在课堂上是要教师上课关注学生的情、知、能。这里的“情”指情绪。学生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积极主动参与,对课的有效性关系极大。教师上课必须注意学生的情绪调节,让学生处在兴奋状态。情感是人对某一事物情绪体验积累后产生的情绪倾向。人的情感是从情绪(直觉反应)情感(表象反映)情操(理性反应)的发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课堂操作点是学生的情绪调控,有了一定的情绪体验积累才能形成情感和价值观。,“能”是指学生在课上有高阶思维活动参与。假如上课只是教师讲解,学生以听课为主,没有高阶思维活动参与,会把知识形成过程简单化为记忆与再现的过程,很难形成能力。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六个等级:高阶 创新:创思、创意、创造思维活动 评价:讲自己的观点 分析:辨析、判断、推论 应用:直接套用 低阶 理解:用自己的话解释 思维活动 识记:背诵、默写,“上活”是指教师不拘泥于教案,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活用教案。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面临的一对矛盾,教师上课不能没有预设,没有准备。但预设与实际之间肯定会有不一致,需要教师在课堂里临场发挥,随时作出调整。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预设的课由流程推动 生成的课由教学事件推动,“上实”是指课必须上出实际效果。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形式改革,要关注实际效果:1、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2、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 可以对课堂教学特征变量采用时间序列观察、记录,再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实现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分析,而不是现在基于感觉或印象。,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哪些内容?,课堂教学活动的分类,机械操练活动:基于对目标语言的学习设置的活动 模拟交际活动:基于对目标语言的交际设置的活动 完成任务活动:基于对目标语言的运用设置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策略的,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它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知功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林崇德,学习与发展,1999,什么是学习策略?,有研究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它不是简单的事件,而是用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信息进行编码、分析和提取的智力活动,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有老师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也有人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制定的复杂计划。,综合以上看法,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英语学习策略就是英语学习者在特定的语言学习或语言运用情境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或顺利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而主动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策略的分类,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界定:,2、根据策略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分类: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3、根据策略与语言学习领域分类:语法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策略 阅读策略 写作策略 听的策略 说的策略,4、根据使用者来分类: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不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初级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高级学习者的学习策略,5、根据对学习的影响程度分类: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 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6、根据策略的效果分类:积极策略 消极策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策略的形成和使用的过程。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使用的因素有那些?,研究表明,学习者本体因素,如:年龄、智力、个性、语言潜能、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态度、动机、个性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学习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学习策略差异的根源。另外,教师的教学、教学环境等外部因素也从多角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和使用。,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充分认识到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并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二、教师本人要注意学习策略的使用。要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首先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学习策略。,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无论是使用统编教材,还是自己开发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前都要先考虑一下其中是否包含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哪个方面的,要让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贯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四、要把学习策略的教学建立在个体基础上。学习策略更多的与个人有关,教学策略本身无好坏,但具体到每个学生,则并不是每一种策略都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特点,已有的观念和方法及常用的学习策略。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对于课堂上的具体行为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做法来训练学生:,培养认知策略的训练:认知策略包括学生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储存材料,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如何提高操作的技能,等等。老师要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问题来诱导预习,让同学们自学生词,了解大意,确定自己的难点和问题,在上课时要及时检查,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认知策略包含:重复 翻译 归类 记笔记 利用关键词 根据上下文情境 拓展 迁移 推测,培养调控策略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主要是把“反思”变成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即:让学生做个人学习计划,谈个人打算,人生理想,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行为,完成自己的计划,理想和目标。,调控策略(元认知策略)包含:提前准备 集中注意 选择注意 自我管理 事先练习 自我监控 延迟表达 自我评价,培养交际策略的训练:教师要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开始谈话,如何在谈话中引出自己想谈的话题或得到想要的信息,如何结束谈话。要对同学们进行非语言交流,或对体态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要让学生注意不同文化中距离、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的差异,并学会恰当运用。用分组教学促进同学们的合作和交流。,社交/情感策略包含:合作意识与他人相处不同文化提问澄清求助,培养资源策略的训练:善于获得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我国中学生而言,因为学习资源不是很丰富,因此资源策略显尤为重要。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不是唯一的教材资源。还可以利用英文报纸、杂志、影视、广播等学习。,资源策略包含:图书馆 计算机网络 广播 电视,第二种学习策略分类 根据策略与语言学习领域分类:语法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策略 阅读策略 写作策略 听的策略 说的策略,语法学习策略:语法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使语法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更好而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语法学习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积极主动归纳总结语法规则;从错误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语法等;在阅读中学习。,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认为,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最难学的,总是一边学一边忘。而词汇量的大小又会影响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词汇学习策略:构词法 语境法 联想法 重复法,要在语境中学习单词:1、利用上下文的同义词或反义词;2、利用上下文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猜 测词义。,其他方法还有:利用实物或图片等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对比复习。通过分类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适当进行英汉词汇特点的对比,了解英汉表达的差异。,阅读策略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时采用何种顺序 1)从面到点,先通读文章后看题,不清楚再回头去读有关段落。优点:一开始就对文章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印象。缺点:速度慢,读起来没有重点,做题时对文章细节记不清楚。,阅读时采用何种顺序2)从点到面,先看问题后浏览文章,带着问题的记忆去文章中找答案。优点:针对性强、速度快,无关的内容可以省略不读,与问题很可能有关的内容则可重点标出。缺点:开始时没有对文章的整体把握。,阅读时采用何种顺序3)点面交叉,读一层意思做数道题,阅读和做题交叉进行。优点:速度适中,比较有针对性,对刚读完的内容印象深。因为全文最重要的部分在首段和各段首句,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对文章的轮廓有初步的了解。,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思维习惯以及具体的题目情况灵活处理。像段落主旨题、词义/句意题、事实细节题这些局部问题可以采用从点到面的方法;而主旨题、作者态度/观点题、引申推理题因为就全文提问或考上下文逻辑关系则需要从面到点。,可以读哪些信息 读题干读选项读文章的写作大纲读主题句读关键词,阅读技巧 跳读:跳读 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阅读,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即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精读:即最细致、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精读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3)推断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4)尽快选择答案。,初读文章时哪些信息可以不读:1)有关职务、头衔、社会地位等补充性说明;2)句中破折号后提供的旁支信息;3)复杂的难句中除了主、谓、宾以外的其他辅助信息(除非与解题有关);4)例子、对名人言论的引用的具体内容可以先不读,而只读前面的观点或总结句。,写作策略?,听的策略?,说的策略?,Thank you for list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