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4771663
资源大小:189.50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XXXX1.1.3 项目拟建地点:XXXXXX牧场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 2、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委托书 3、公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4、国家现行政策、法规、规范。1.3 项目编制的内容及目的1.3.1 本拟建项目根据国家有关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充分考虑XXXX动物防疫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目标,依据国家农业部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关于编报技术综合服务体系项目的通知,拟建规模适宜的动物防疫体系技术用房及购置部分必要设备。1.3.2 本项目主要是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基础设施建设, 目的是为改善动物防疫体系技术服务条件及设备落后的状况,提高团场动物卫生防疫科技水平,促进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建全,促进XX畜牧业进一步发展。1.3.3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XX动物防疫体系的建立、健全,能有效地提高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能力和对外来动物疫病抵御能力,预防牲畜发病率、控制死亡率。有效地保护XX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提高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1.4 项目概况1.4.1 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于XXXXXX牧场场部,该建设用地属规划公共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800平方米(详见总平面图)。1.4.2 项目建设规模1 拟建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建筑面积654.47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1.4.3 项目建设主要条件 项目建设场地上无任何地面建、构筑物,场地平坦干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排水通畅,交通和通讯方便。场地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属于相对有利地段。基础设施基本齐备,可满足使用要求。1.4.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建筑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用由土建工程、采暖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费用组成,共计89.8万元。2、室外工程费:14.4万元。3、建设工程其它费用建设工程其它费用包括各项前期费用及勘察、设计、监理、监督费、图纸审查等费用,共计16.78万元。4、设备购置费61.0万元。5、预备费5.21万元。6、项目估算固定资产总投资187.19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150万元,团场自筹资金37.19万元。1.3.5 项目建设周期本工程计划于2016年5月开工,2016年11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为六个月。1.5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次工作着重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综合效益评价等,为建设单位提供可靠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政策依据,投资环境、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项目建设的资源、环境、社会和实施配套条件。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和实施进度计划5.评价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效益。1.6 项目管理:项目由XX、师、团共同负责项目建设单位:XXXX项目单位法人代表:马永彪(团长)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单位概况2.1 项目背景2.1.1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牧资源科学养殖成了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涉及动物防疫、动物防疫监督、兽药检测等方面。按照“改革体制,精干队伍,强化执法,搞活服务,执法与服务相分离”的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参与国内外竞争需要的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服务体系,形成统一防检、放开诊疗、强化监督、搞活经营的运行机制,强化防检措施和监督管理,控制疫病传播,确保畜产品安全。为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服务体系,科学合理地制订建设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进行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2.1 地理位置及环境XX一三七团始建于1958年,是XX惟一的边境贫困团场,由乌尔禾垦区(团部所在地)、和什托洛盖煤矿区(距团部60公里)、XX牧场(距团部163公里,58公里的边境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和奎屯泉沟分场(距团部230多公里)4片相对独立的区域组成,团部驻克拉玛依乌尔禾区。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冬季积雪厚,雪水融化形成地面水和地下水,水资源充足,场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2.2.2 团场社会经济、人员状况团场土地总面积为165.4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2.64万亩,草场面积为133.41万亩,未利用土地24.15万亩。总户数3141户,总人口8304人,从业人员3733人,职工1533人,个体劳动者2200人,离退休人员1627人。在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1898人,占总人数50.8,第二产业人数为542人,占14.5,第三产业为1286人,占31.9,下辖基层单位21个,农业单位9个,牧业单位4个,工业单位2个,建筑、供销、商业企业各1个,学校、防疫站、社区服务单位3个,是一个以农为主,工交建商旅游全面发展的国营企业。2013年全团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982万元,同比增长24.7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323万元,同比增长28.65%;第二产业完成4329万元,同比增长30.66 %,其中:工业完成1920万元,同比增长53.27 %。第三产业完成8330万元,同比增长18.7%。三次产业比为37:2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3万元,资产负债率119%,同比下降2%;职均国内生产总值5.2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万元;职均工资收入1.9113万元,同比增长15%;团场实际亏损279.67万元,与预算相比减亏42.66%。(一)一三七团现有土地总面积1583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近10万亩,牧草地14217万亩,XX牧场有天然草场619万亩、人工草地1.5万亩。畜牧业发展己有47年的历史,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产值50%以上,年内存栏各类牲畜87880头标准畜,是团场的经济支柱行业之一。(二)我团XX牧场各类牲畜年内存栏数占全团的90%,属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其肉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因受团场经济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团场动物疫情测报站基础设施、设备已陈旧老化,工作环境已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和动物防疫、监测、预测预报工作的要求。(三)一三七团XX牧场地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长58公里,西部与塔城地区额敏县达英苏牧场相邻,与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的边界草场达34公里,距一三七团团部163公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受国内重大动物疫情的影响,尤其是本牧场相邻地区重大动物疫情疫源尚未根除,加之有候鸟、野生动物迁徙,相邻地方牲畜转场和频繁调运牲畜等客观因素,使得我团近几年乃至今后若干年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隔离、疫情监测、预测预报工作变得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控制国外疫情传入国内和国内疫情扩散到国外,必须加强本辖区的动物防疫、疫情监测、预测预报工作。(四)2003年以来, 团场积极实施了“兴牧扩园”发展战略和“XX牧场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草原载畜量提高了30。为了保障我团草原畜牧业已取得的成绩,必须加强本地区的动物防疫、疫情监测、预测预报工作。2.2.2 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现状一三七团畜牧管理人员、畜牧兽医人员基本情况表畜牧管理人员畜牧兽医人员 总人数:11人,其中:女1人总人数:8人,其中:女4人技术职称:高级畜牧师技术职称:高级畜牧师中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技术员技术员3人学历:大学本科1人学历:大学本科大专4人大专4人中专1人中专高中1人高中1人初中4人初中3人全团设有团、牧场两级兽医站,负责本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治、疫情检测、监测、预测预报工作。4、现有设备情况XX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团经费紧张及原有基本设备部分年久损坏严重。2.2.3 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存在的问题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现有办公用房仅240平方米,且大多为危旧房,办公用房紧缺,无动物防疫技术专业培训用房,且设备陈旧损坏严重,已不能满足动物卫生防疫工作要求。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1 根据兵、师畜牧业发展战略部署以及XX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建立、建全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目标。目前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办公用房、实验监测用房紧缺,设备陈旧落后,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3.3.2 XX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快,各类牲畜存栏数达到45.6万头(只)。由于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不建全,易造成疫病大面积发生。动物防疫体系得建设有利于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由于团场地处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为保持XX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畜牧产品卫生安全和公众健康,确保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建立、建全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3.3.3 动物防疫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基础。畜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制约,为了保证畜牧产品的有效供给,使畜牧业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适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合理配置和利用畜牧业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建全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是团场畜牧业抵御动物疫病灾害和团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该项目的建设是加强XX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与兽用生物制品冷链运输、贮藏、使用网络的建设。是促进团场经济全面发展和团场职工增收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畜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符合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基础性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在畜牧业和团场发展新阶段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工作。该项目建设非常必要。第四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4.1 需求分析 4.1.1 按照XX集中办站的总体设想,充分依托师、垦区的动物防疫体系设施,集中使用人力物力,不重复建设的原则,结合团场实际和XXXX边境动物疫情的现状,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实际需求建设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项目。4.1.2 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需要的办公用房行政办公室6间、准备室2间、兽医卫生监督室1间、兽医门诊1间、细菌监测室1间、无菌操作室1间、解剖室1间、财务室1间、培训室1间、库房1间、疫苗储藏室1间、门卫室1间、一层、二层设男女卫生间各1间。4.1.3 畜牧生产对生态环境依赖性很强。但XX及周边地方畜牧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与恢复、环境污染防治、控制和监测组成的畜牧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相对脆弱。要推进XX及周边地方畜牧业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生态环境良性化、资源利用率高效化,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与兽用生物制品冷链运输、贮藏、使用网络的建设;促进畜产品竞争力增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实现富民兴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该项目的建设是最有效的途径,最急需的举措。4.2 建设规模4.2.1 规模确定 1 根据兵、师畜牧业发展战略部署及XX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农业部发布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兽医站标准化建设,按照动物疫病防疫监测、防控与行业发展导向相结合,切实加强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的建设,其建设内容如下: 建立疫病检测室、解剖室和细菌监控室。改善实验、疫病监测防疫条件,建设标准化疫病监测实验室,同时配备实验检测设备,先进的检测实验仪器、信息处理和可视化信息采集和制作以及通讯和交通工具。2 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小于3 m2,试验检测用房每人使用面积不小于1.37 m2,其他技术用房面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考虑团场实际,确定新建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的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左右。4.2.2 拟建项目:动物疫情测报站建筑面积654.47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可基本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 第五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5.1 场址现状5.1.1 场址地点根据XX的总体规划,本项目场址选择于XXXXXX牧场。 5.1.2 场地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 该建设用地属XX规划公共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800平方米。5.2 场址条件5.2.1 场址地形、地貌条件待建场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地形走向总趋势呈东南高而西北低之走向,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纵向坡降为0.3-0.5左右,无其它建筑物及构筑物,阳光充足,空气通畅无污染,四周环境清洁、文明,交通便利,环境条件优越。5.2.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地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40s,相对应的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判断拟建场地属中软场地,场地类别为类,属于建筑抗震相对有利地段。根据各层岩土的原位测试成果及室内试验成果,对场地地层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第一层:耕土,该层土处于冻土深度范围内,受人为因素及外界气候影响较大,且富含植物根茎,严禁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应彻底挖除。第二层:粉土,该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天然含水量为19.4%, 质量密度为1.89g/cm3,干密度为1.58g/cm3,塑性指数8.9,压缩系数0.545Mpa-1,压缩模量3.15Mpa,湿陷系数为0.003,自由膨胀率19.5,标贯击次为3.5击,承载力特征值120KPa。该层岩土处于稍密状态,具中等压缩性,无膨胀。第三层:粉质粘土,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为:天然含水量为23.6%, 质量密度为1.96g/cm3,干密度为1.59g/cm3,塑性指数12.9,压缩系数0.30Mpa-1,压缩模量6.17 Mpa,湿陷系数为0.002,自由膨胀率69.333,标贯击次为5.3击,承载力特征值150KPa。该层岩土处于稍密状态,具中等压缩性,中膨胀潜势。5.2.3 气象条件年平均温度为7.2C气温平均日较差为13.1C -15C场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270毫米降水日数100天左右平均风速每秒在3.1-3.6米之间定时观测的最大风速每秒20米年均降雪量在23毫米。5.2.4 地震条件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发布的1/ 4000地震烈度图,本场地的基本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该地区抗震防烈度为度。5.2.5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1 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交通条件 2 没有工业噪音的干扰 3 没有电磁波等物理污染源 4 远离各种生物污染源(垃圾站、粪便堆积处、传染病院等) 5 远离危及人生安全的危险品库和工业单位 6 场址内没有架空的高压线通过 5.2.6 交通条件项目均位于XXXXXX牧场,交通非常方便,程控电话可通全国各地,交通、通讯条件十分优越。5.2.7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建设公用设施依托原有自来水、热力管网和电力、通讯线路。场址土地平整,达到了“五通一平”要求。项目施工建设、生活用水、用热、用电、通讯由城镇管网(线路)引入。 1、供电条件 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用电估算负荷80KW,电源由附近变压设备提供,容量满足用电负荷的要求。 2、供暖条件 拟建项目新增采暖面积654.47平方米,热源可满足供热要求。供热管网已引入项目区北侧附近,能满足冬季采暖需要。3、给水条件 给水水源由XXXXXX牧场给水管网供给,建设地点附近有接口处,并能满足需要,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CJT3020-93。在项目北侧自来水管径为DN300的生活用水管道,可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 4、排水条件 该项目所排放的污水仅为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附近城镇排水主管径DN300。5.2.8 材料供应情况 1、水泥 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水泥,可在奎屯水泥厂或奎屯建材市场定购。 2、红砖 本地区附近有多家质量较好的粘土砖厂,可满足工程需要量。 3、砂、石料 本地区奎屯河坝有专业机械化生产设备生产的砂、石料,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粗细骨料,能足量供应市场。 4、钢材、管材、线材等其它建材 均可在就近建材市场或奎屯建材市场定购,且产品品种及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满足工程所需。5.2.9 施工条件建设场地道路与城镇区道路相通,交通便利。施工用水、用电可由城镇管网(线路)就近相连接,为达到预期的工程实施进度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场址评述:环境安静、场地无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要求。项目建设地点地理位置优越,远离城镇中区,适合技术综合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东南面临路,交通条件方便。场址供暖、供电、供水依托城镇已有管网(线路)就近连接,可节省外围公共设施的投资。第六章 总平面及建筑方案6.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6.1.1 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1.2 坚持科学布局、注重实效的建筑原则6.1.3 合理规划场地内水平、垂直交通系统,合理组织路线,建立良好的运作秩序。6.1.4 充分考虑各项功能和使用特点;确保室内良好的采光通风,提供宽敞明亮、使用高效的环境。6.1.5 建筑设计与设备设计密切配合,设备系统设计符合技术服务用房所需各项功能的技术要求和卫生隔离与防护要求。6.2 项目总平面6.2.1 场地概述本项目场址选择于XXXXXX牧场。场地东西长32米,南北宽25米,场地地势较平坦,无其它建筑物及构筑物,阳光充足,空气通畅无污染,四周环境清洁、文明,交通便利,环境条件优越。6.2.2 平面布置建筑呈东西朝向。建筑座西南朝东北,建设场地均相对独立,便于室外配套设施的布置。6.2.3 竖向设计1 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定排水方向及标高,竖向布置方式采用平坡式,地表雨水采用明排,道路和场地在满足最小坡度的原则下,地表水就近排入林床绿地。2 雨水排放流程:道路 绿地屋面 建筑周边场地地下排水管网6.2.4 交通流线 场地东北侧为青年路,路面宽为8.O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坡1.5,对内对外联系安全方便。6.2.5 绿化与美化 将种植树木、花卉和草坪,绿化率达30.1,以保证环境的整洁和优美。6.2.6 技术经济指标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面积1总用地M28002总建筑面积M2654.473建筑总占地面积M2365.834道路停车场总面积M2193.375建筑密度%0.466容积率0.827绿地率%30.16.3 建筑方案比选6.3.1 方案比选方案一:二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654.47,占地面积365.83。建筑采用内廊形式布置,各功能用房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技术服务流程紧凑,功能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有利于疏散,满足消防要求。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方案二:二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654.48,占地面积327.24。建筑采用内廊形式布置,房间具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分区明确,有利于疏散,满足消防要求,但功能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动物防疫技术运行流程。方案比选结果: 根据以上方案比选,确定为方案一。6.3.2 结构形式比选:根据项目结构特点,砖混结构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同时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在经济方面,砖混结构单方造价远低于框架结构,符合团场的实际经济状况,故均应优先选用砖混结构。6.4 建筑方案描述6.4.1 建筑方案描述1 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建筑面积654.47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东西长31.20米,南北宽11.40米,层高3.30米,建筑总高度9.10米。一层设有准备室、动物试验室、解剖室、血清检测室、无菌操作室、细菌室、办公室、值班室、男女卫生间;二层设有办公室、疫苗储备室、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各一间、兽医卫生监督室等功能用房。 2 动物疫情测报站南北朝向呈“一”型布置。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及技术服务流程,合理布局,方便使用,确保人流通畅。 3 采光与通风为使各用房有足够的空气容量、采光均匀,该工程南北朝向,主要用房有较好的朝向,其它用房均能达到自然采光的要求。6.5 建筑设计说明6.5.1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XJJ034-20066.5.2 建筑设计要求结构形式:砖混结构,建筑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主体合理使用年限50年。 6.5.3 建筑工程做法门窗:内外门均为木门,窗为塑钢窗。内墙面:办公室、走道、门厅设1.2m高油漆墙裙,1.2m以上墙面及顶棚均采用内墙涂料饰面。盥洗间、卫生间墙面为白色墙砖饰面。楼地面:楼地面普通地砖,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外墙:采用90厚聚苯板外墙保温,外刷外墙涂料饰面。屋面:不上人屋面,130厚聚苯板保温,4厚的自带保护SBS防水卷材。散水:C15混凝土散水,宽1.5米。6.6 结构设计方案6.6.1 结构设计依据 1、XX提供的由奎屯XX勘测设计研究院做的“XXXX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6.6.2 自然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O.05g(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O.40S 风荷载:基本风压0.80KNm2。 雪荷载:基本雪压0.60KNm2。6.6.3 结构类型建筑采用两层砖混结构。6.6.4 地基基础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6.6.5 主体结构 1 砖砌体:±0.00米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机制粘土砖,±0.00米以上采用M5.0混合砂浆MU10机制粘土砖。 2 楼屋面梁、板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构造柱采用C20混凝土现浇。 3 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置。6.6.6 防潮防腐措施 1.防潮: 竖向防潮做法:1:3水泥砂浆掺3的防水剂抹20厚,干燥后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遍。 水平防潮做法:1:3水泥砂浆掺3的防水剂抹20厚。2.地基防腐:所有基础外表面均刷热沥青两遍。 6.7 设备设计方案6.7.1 设计依据 1 国家现行供暖部分规范、标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采暖空调动力技术措施 2 国家现行给排水部分规范、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给水排水技术措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7.2 给水部分1 水源本工程水源来自场部供水管网,给水管网的压力为400-450Kpa,压力和流量均能满足该建筑的给水系统要求。 2 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采用直接供水方式,此系统由外网直接供给,供水可靠,系统简单,投资较省,安装、维护简单,节约能源。 3 管材的选用 给水系统所选用管材为:PPR管及阀门规格为S2.5系列。6.7.3 排水部分 1 建筑物室内排水排至室外,由室外排水管线排到化粪池,经处理后排入场部排水管网。 2 排水系统的选择:该建筑排水系统选用分流制。 3 排水管材选用机制柔性铸铁管。6.7.4 消防系统 根据本工程建筑物体积计算,依据(GB500l62006规定,本工程不设室内消防给水,但需在室外设消防给水系统及室外消火栓,室外给水压力为450KPa。6.7.5 消防部分 1、该项目的火灾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易发生的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 2、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本项目选用3A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3公斤个,分别放在建筑物的各防火区。 6.7.6 采暖部分 1、该项目处于新疆北部,历年日平均温度低于5的天数大于149天,故此冬季必须采暖。 2、采暖热媒为9570低温热水,系统压力控制在11000pa一12000pa间。 3、采暖管材:管径DN32的丝接,管径DN>32的焊接。 4、阀门的选用:支管采用柱塞阀,主立管、入户管采用铸钢闸阀。 5、散热器采用GZY-10/7-10型钢制散热器,挂装的安装形式,每组散热器回水侧上方均安装手动放气阀。6、工程热负荷:Qn=63750w6.8 电气设计方案6.8.1 设计依据、标准、规范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6.8.2 设计内容 1 配电系统设计 2 照明设计 3电话系统及信息网络设计6.8.3 电源及线路敷设1、电源:本建筑为三级用电负荷。电源引自附近低压线网,室外配电缆VV22-1KV电缆配电,冻土层以下直埋式引入一层总配电箱,进线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本工程用电估算容量为80KW。2、线路敷设:室外为电缆直埋,做法见新02D4-132,电源引入过墙处穿钢管SC100保护,室内线路均为导线穿钢管或PVC管保护,引至配电箱及各用电设备,插座回路均配线为BV-3*4,PVC20,沿地面暗设。各房间均设插座,照明线路均为导线BV-3*2.5穿管PVC16,沿板及墙内暗设至各灯位。6.8.4 接地 本工程在条形基础内用12镀锌圆钢做环形接地,所有配线钢管,供排水,供暖金属管,配电设备外壳,均与接地极做等电位连接,作法详见新02D122-61。6.8.5 弱电电话系统:电话引自室外电话线网,室外配电话电缆HYV-30-2*0.5穿钢管SC50埋地引入室内电话分线箱,室内电话分支线路均配线为RVB-2×0.5,穿管PVC16,在办公室沿地面内暗设路电话插座,电话插座暗装,距地0.3米。宽带系统:由室外穿SC40钢管沿地面及墙体暗埋至培训教室网络设备箱,由设备箱分路引至一、二层各宽带插座。穿线管内线路及设备由相关部门负责。第七章 建筑节能措施 项目名称:入境动物疫情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建筑分类:公共建筑建筑层数:地上二层 ,砖混结构 总建筑面积654.47项目所在地:XXXXXX牧场气候分区:严寒地区B区7.1 设计依据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则XJJ034-2006。该项目设计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实现节能50%的目标。建筑物体形系数S=F0/V0=988.37/4287.162=0.231<0.3。窗墙面积比:南窗墙面积比0.27北窗墙面积比0.20东西窗墙面积比0.077.2 采用的保温材料及质量要求材 料 名 称材料容量Kg/m3导热系数W(m.k)燃烧性能模塑聚苯板(EPS板)20±20.041阻燃性B1级7.3 围护结构保温层厚度及构造做法7.3.1 屋面1、实际传热系数Ki=0.330.352、屋面保温层130厚3、屋面构造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带保护层)两层3厚 找平层 C20细石混凝土30厚找披层 1:6水泥珍珠岩2%找坡、最薄处30厚保温层 EPS板130厚 隔气层沥青玛璃脂 1.5厚结构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7.3.2外墙保温1、实际传热系数Ki=0.450.52、采用新06J108A-1体系构造按15页,保温层采用EPS板80厚。3、EPS板粘贴、排列锚固按32页相关做法;阴、阳角和洞口加强网按39页做法。4、每20 m均分设置竖向抗裂分隔隙,做法按56页。7.3.3 外窗外窗墙实际传热系数Ki=2.50(需提供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采用单框双玻中空玻璃塑钢窗;玻璃、气体间隔层组合及厚度:4+12A(空气)+ 4外窗气密性GB/T7107-2002规定的6级。窗口保温做法选用45-、。7.3.4 外 门 采用铝合金大玻璃门、设门斗,门口保温做法参照新06J10845页。7.3.5女儿墙保温构造做法参照新06J10843页泛水做法按新02J217页。7.3.6 雨 蓬保温构造做法按新06J10844页7.3.7 墙身变形缝保温构造做法按新06J10853页7.3.8 线条、腰线、线脚、分格缝参照新06J10856页采暖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做法表围护结构部位保 温 构 造 做 法采用的标准图集选用的做法及说明传热系数及判定构造层材 料 名 称厚度(mm)设计传热系数ki传热系数限值K判定屋面1.保温层EPS板1301、采用新06J108图集W1正置式屋面保温层。2、EPS板厚查26页选用表为130厚。0330.45Ki<K满足2.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90外墙保温层EPS板801、 采用新06J108A-1体系,构造按15页,EPS板厚详21页选用表。2、 EPS板粘贴及锚固按32页的相关做法,洞口加强网按38页图示,外墙阴、阳角按39页。3、 每20m均分设置竖向抗裂分隔缝,做法按56页。0.420.5Ki=K满足墙体普通烧结砖240外窗单框中空玻璃塑钢窗、玻璃。气体间隔层纵使及厚度:4+12A(空气)+ 41、窗型选用新06J106图集,外窗气密性GB/T7107-2002规定的6级。2、窗口保温做法选用新06J10842页、2.50(需提供检测报告)2.50KiK满足外门铝合金中空玻璃门门的上、侧口做法参照新06J10845页、2.50(需提供检测报告)2.50KiK满足6.4 结论以上围护结构各部位的设计传热系数Ki值均等于和小于传热系数限值K,符合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判定为节能公共建筑,可实现节能50%的目标。6.5 建筑节水措施在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及满足相同的饮用、洁厕、实验等用水功能的前提下,选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6.6 建筑节电措施项目所选电气设备均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应选用节能型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