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XXXX脱硝系统调试方案1版-分析.doc

    • 资源ID:4742557       资源大小:112.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XXXX脱硝系统调试方案1版-分析.doc

    XXXXXXX锅炉烟气脱硝工程脱硝系统调试方案方案编写:XXXXXX方案审核:XXXXXXXXXX方案批准:XXXXXXXXXX批准时间:XXXXX年 月目 录1调试目的12设备及系统概述13标准及文件24调试条件35调试内容及步骤46人员资格要求137质量控制点148调试质量检验标准149风险点分析及措施1410组织和分工17附件:脱硝系统调试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201 调试目的在脱硝系统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进行单体试转、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调试,对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进行动态检验,发现并解决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使整个脱硝系统安全稳定地通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保证进入商业运行后能安全稳定运行,从而更快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2 设备及系统概述XXXXXXXXXXX9#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10t/h。脱硝系统处理的原料来自9#锅炉省煤器出口烟气,每台锅炉配置一台SCR脱硝反应器。 脱硝工艺采用SCR法,还原剂为纯氨(99.8%)。 催化剂按2层设置, NOx(以NO2计)脱除效率不小于82.5%。脱硝系统入口烟气中NOx(以NO2计)含量400mg/Nm3,两层催化剂脱硝效率不小于82.5%,脱硝后烟气中NOx含量小于100mg/Nm3。 脱硝系统不设置烟气旁路和省煤器高温旁路系统。 脱硝装置布置在省煤器器出口。脱硝系统主要设备(单台炉)序号名称规格及技术要求单位数量1.SCR反应器13.6X4.03座12.SCR装置催化剂基材:TiO2,型式:蜂窝式15孔M31403.稀释风机P=20000Pa,Q25Nm3/min34.蒸汽加热器VSWP-NH3-600P个15.蒸汽吹灰器台96.氨气空气混合器氨气处理量 60kg/h DN250台27.钢架及烟道3套13 标准及文件a)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b)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质1996111号;c)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建1996159号;d)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e)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f)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国电电源2001218号;g)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h)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i)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j) 液体无水氨GB536-88;k)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DL/T260-2012) l)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验收技术规程(DL/T5257-2010) m) 设备制造厂产品说明书;4 调试条件a) 锅炉已经过热态带负荷试运行,各项调整试验也已经完成。b) 脱硝系统设备均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文件包齐全。c) 现场设备系统命名、挂牌、编号工作完成。d) 脱硝系统的保温、油漆工作已经结束,各工序验收合格。e) 试转现场周围无关脚手架已拆除,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沟洞盖板齐全。f) 试转现场通道畅通,照明充足,事故照明投入可靠。g) 气氨可随时投入使用。h) 氮气可随时投入使用。i) 氨区已安排好专人值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内。j) 吹灰器安装调试完毕,满足热态试运的需要。k) 脱硝系统的其它所有仪表均校验完毕。l) 脱硝系统内的所有安全阀均已校验合格,满足试运要求。m) 公用系统投入运行(包括压缩空气系统、蒸汽系统、疏水系统等)。n) 有关脱硝系统的各项制度、规程、图纸、资料、措施、报表与记录齐全。o) 通讯设施齐全。p) 脱硝设备厂家的服务工程师已经到达电厂进行现场的调试指导。5 调试内容及步骤5.1 分系统调试(详见稀释风机调试方案、电气系统调试方案、热控系统调试方案)由安装公司负责进行设备(稀释风机)单体试转,期间应邀请业主方、总包方、监理方、供货方等方面的有关人员参加和见证。在调试过程中,除注意单个设备的正常与否外,还需检测三台稀释风机跟锅炉的联动、互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详细记录各调试过程的步骤、时间及有关数据。5.2 喷氨系统冷态调试开启2台稀释风机,手动调节反应器入口各喷氨格栅入口支管蝶阀,并观察各喷氨支管压力表显示压力均匀为止。5.3 氨管路气密性试验用氮气置换管路供应的氮气进行氨稀释管路和喷氨管路的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稳压6小时。查各连接法兰、密封面、焊缝有无泄漏(用肥皂水检查阀门密封点、法兰连接处、人孔盲板处、仪器仪表与设备、管道的联结部分等)。5.4 氨管道吹扫氨稀释管路和喷氨管路的气密性试验结束后,利用氮气置换管路供应的氮气,吹扫氨稀释管线及1台氨气混合器、1台空气加热器、喷氨格栅,保证无杂质、异物。5.5 氨系统N2置换向氨稀释管路和喷氨管路通氮气置换。充氮气应缓慢,不要过快。开启氮气吹扫入口阀,置换时间为30分钟,完毕后取有代表性气样分析,两次氧含量低于2.0%合格,关闭氮气吹扫入口阀。置换时系统内压力应反复升降几次,这样可以加快置换进度,注意置换死角。置换合格后,将系统各阀门处理至开车位置(氨计量系统入口截止阀打开,氨气管路入口截止阀打开,控制阀后球阀打开,旁路截止阀关闭,氨气管路出口阀打开,氨气管路排污阀关闭,加热器蒸汽入口阀打开,加热器疏水阀打开,风机出口蝶阀打开,仪用压缩空气总阀打开,仪用压缩空气压力变送器阀打开,喷氨格栅支管蝶阀打开,喷氨格栅支管压力表阀打开,CEMS用压缩空气总阀打开,CEMS用气点球阀打开,吹灰器前球阀打开),待命开车。5.6 氨区进氨及联动试车5.6.1 试车规定(1) 试车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调试大纲规定的程序,严禁逾越。前一阶段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阶段的试车。(2) 当在试车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否则严禁继续试车。5.6.2 联动试车准备及应达到的条件(1) 气氨到位。(2) 脱硝系统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火灾报警系统全部完工,施工方交付时全面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及技术标准。(3) 氨稀释管路和喷氨管路管道吹扫合格,无杂质、异物。(4) 确认稀释风机润滑部位已加好润滑油。(5) 厂用压缩空气供应压力不低于0.6MPa,仪用压缩空气供应压力不低于0.6MPa, 供电电压稳定。(6) 稀释风机运行稳定,出口风压不低于16kpa。(7) 蒸汽吹灰器电源到位。(8) 参加调试的人员戴好安全帽、口罩、穿好工作服、工作鞋。(9) 疏散9#炉脱硝区域的无关人员。(10) 在脱硝区域放置灭火器及消防水带。5.6.3 试 车(1) 试车已经业主的批准,岗位操作记录、试车专用表格已准备齐全。(2) 电气操作人员、仪控操作人员、脱硝操作人员已就位,对稀释风机、蒸汽波吹灰器、喷氨格栅、脱硝反应器、烟气监测仪、质量流量计、气氨流量控制阀、蒸汽加热器、氨气混合器做好监控工作,并作好运行记录。(3) 联动试车具体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5.7 脱硝系统整套启动5.7.1 整套启动前的阀门传动及联锁保护试验在整套启动前,要对系统阀门进行传动,确保各阀门开关正常。并对各个设备的联锁保护进行传动,确保各报警、联锁、保护动作正常准确。详见仪控系统调试方案。5.7.2 整套启动前的检查5.7.2.1脱硝系统所有设备已准确命名并已正确悬挂设备标识牌。5.7.2.2 检查以下脱硝辅助系统能正常投运u 脱硝压缩空气管路能够为整个脱硝系统供应不低于0.6MPa的压缩空气。u 气氨可随时投入使用。u 低压蒸汽供应正常。u 脱硝系统的声波吹灰器可正常投入使用。u 气氨管路系统的氮气吹扫可正常投入使用。5.7.2.3 SCR反应系统的检查u 反应器系统妨碍运行的临时脚手架已经拆除。u 反应器的声波吹灰器试运已经合格。u 反应器出口的氮氧化物分析仪、氨逃逸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已经调试完成,可以正常工作。u 反应器系统的SCR入口烟气温度热电阻、SCR出口烟气温度热电阻、SCR压力变送器已校验合格,投运正常,CRT参数显示准确。5.7.2.5 喷氨系统的检查u 系统内的氨气管路气动切断阀、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已经送电,开关位置正确,反馈正确。u 喷氨系统周围的氨气泄漏检测装置工作正常,高限报警值已设定好。u 喷氨系统的气氨质量流量计电源已送,工作正常。u SCR喷氨格栅压力表已校验合格,已经正确投用,显示准确。u 喷氨格栅的手动支管碟阀在冷态时已经预调整好,开关位置正确。u 稀释风机试运合格,转动部分润滑良好,绝缘合格,动力电源已经送上。可以随锅炉一齐启动。5.7.2.6 脱硝系统DCS系统、操作员站已经送电,工作正常。5.7.3 脱硝系统的正常启动 在锅炉点火启动后,就可以对注氨系统进行检查,准备氨气的输送,以便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满足注氨条件(300420)后就可以往系统喷氨。5.7.3.1 SCR系统的首次投运(氨气注入)1)如果脱硝反应器入口的烟气温度满足喷氨条件下(300420)持续10min以上,则可以向系统注氨;2)打开氨气管路入口截止阀。3)打开氨气管路切断阀,把氨气供应至注氨流量控制阀前;4)再次检查确认以下条件是否全满足:脱硝反应器入口的烟气温度在300420之间,且持续10min以上;反应器出口的氮氧化物分析仪、氨气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已经工作正常,CRT上显示数据准确;已有二台稀释风机正常运行,风机出口风压不低于16kPa。5)上述条件满足后,打开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6)手动缓慢调节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先进行试喷氨试验,当控制阀打开后,要确认氨气流量计能够准确的测量出氨气流量。否则,要暂停喷氨,把氨气流量计处理好后再继续喷氨。首次喷氨时,脱硝效率暂时控制在3040%。7)根据SCR出口氮氧化物的浓度及氨气浓度,缓慢的逐渐开大注氨流量控制阀,控制NOx的脱除率在3040%。如果在喷氨过程中,氨气分析仪的浓度>3ppm,或者反应器出口NOx含量无变化或者明显不准时,就需要暂停喷氨,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喷氨。8)脱硝效率稳定在3040%,全面检查各个系统,特别是反应器系统,调整各个喷氨格栅支管碟阀,使每个喷氨格栅的氨气流量均匀。检查氮氧化物分析仪、氨气分析仪及氧量计分析仪,确保烟气分析仪都工作正常,如果测量不准,联系厂家处理,最好能够用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标定。检查氨气制备系统,确保氨气制备正常,参数控制稳定,能够稳定的制备出足够的氨气。9)继续手动缓慢开大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使脱硝效率达到83%,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含量100mg/Nm3。10)在脱硝效率达到83%后,停止继续增大注氨流量,稳定运行2小时后,手动缓慢关小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把脱硝效率降低至50%,然后联系热工检查氨气流量控制阀的控制逻辑,如果条件具备,把控制阀投入自动控制。然后增加或者减少反应器出口的NOx浓度的控制目标,观察控制阀的自动控制是否正常,热工优化氨气流量控制阀的自动控制参数,使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自动控制灵活好用,满足脱硝控制要求。5.7.4 脱硝系统首次整套启动运行后的调整5.7.4.1 脱硝系统运行温度烟气中如果不含有硫的情况下,催化剂的正常运行温度是220450。温度低的条件下,催化剂的活化性能降低,但低温一般发生在低的锅炉负荷情况下,此时将不会降低脱硝效率。由于烟气中含有硫,因此脱硝系统的运行温度就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的影响。由于三氧化硫和氨气反应会生成硫酸氢铵(ammonium bisulfate-ABS),硫酸氢铵的沉积容易引起催化剂的失活,同时硫酸氢铵也容易粘结在空预器的换热片上,造成预热器堵塞。因此脱硝系统运行时入口处的烟气温度应高于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10以上。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由氨气和三氧化硫的浓度决定,同时也受入口处的NOx的浓度及期望的脱硝效率的影响。在脱硝系统运行中,要密切注意入口烟气温度的变化,且不可在烟气温度不满足时还要继续注氨。当然,在热控控制逻辑里,已把烟气温度这一条件作为控制阀打开的必要条件。如果入口烟气温度不符合喷氨要求,注氨速关阀将会联锁保护关闭。5.7.4.2 注入氨气流量的控制注入氨气流量是根据设置的期望的NOx去除率、锅炉负荷、总的空气流量、总燃料量的函数值来控制的。其基本的控制思想是根据入口控制氮氧化物含量(该含量又是根据总的空气流量与总的燃料量来求出一个锅炉负荷,从而对应于某一负荷下的入口NOx含量)及期望的脱硝效率计算出一个氨气流量,然后再通过出口氮氧化物实际含量来修正喷氨流量,同时氨逃逸率也是一个控制因素。如果氨逃逸率超过预先设定值,但此时SCR出口的NOx浓度没有达到设定的要求,此时,不要继续增大氨气的注入量,而应该先减少氨气注入量,把氨逃逸率降低至允许的数值后,再查找氨逃逸率高的原因,把氨逃逸率高的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增大氨气注入量,以保持SCR出口NOx在期望的范围内。5.7.4.3在系统喷氨后,要注意反应器出口的氨气浓度不能超过3ppm,否则,要检查喷氨是否均匀,如果短时间不能解决氨气浓度超过3ppm的问题,那么,需要降低脱硝效率,减少氨气的注入量。5.7.4.4 进一步检查确认反应器出口的氮氧化物分析仪、氨气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工作正常,测量准确。如有问题,需及时处理。5.7.4.5 在SCR的注氨投入后,要注意监视反应器进出口烟气压差的变化情况,如果反应器的压差增加较大,与注氨前比较增加较多,此时要注意增加催化剂的吹灰。5.8 喷氨系统热态调试1)锅炉信号正常。2)锅炉运行稳定(负荷稳定且>90%额定负荷、反应器进口NOx稳定)。3)稀释风机运行正常,氨区运行正常,无报警信号。(详见脱硝操作规程)4)记录运行参数,同时记录反应器压差指示。(详见脱硝操作规程)5.9 脱硝系统热态试验5.9.1 脱硝系统最大负荷运行试验机组满负荷,脱硝效率设定在83%,观察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氨气供应流量值、氨逃逸率、反应器进出口烟气压差值。5.9.2 脱硝系统最低负荷运行试验机组降负荷至脱硝允许投入时的最低入口温度300所对应的负荷,脱硝效率设定83%,观察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氨气供应流量值、氨逃逸率、反应器进出口烟气压差值。5.9.3 脱硝系统变负荷运行试验脱硝效率设定83%,机组负荷按照一定的速率由满负荷降低至脱硝运行的最低负荷,观察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氨气供应流量值、氨逃逸率、反应器进出口烟气压差值。5.9.4 脱硝系统变化脱硝率运行试验在额定负荷下,变化脱硝效率由40%升至85%。再由85%降低至40%,分别观察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氨气供应流量值、氨逃逸率、反应器进出口烟气压差值。5.9.5 脱硝系统投运和停止对锅炉的运行影响试验在机组额定负荷情况下,观察脱硝系统投运(注氨至脱硝效率83%)或者停止(脱硝系统因为故障保护动作、突然停止注氨)对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主要观察炉膛负压、引风机出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5.10 脱硝系统试运行在完成有关试验后,各方确认脱硝系统已经具备进入试运的条件,开始脱硝系统的72小时满负荷试运。72小时试运期间,脱硝效率设定在83%。在此期间,要定时详细记录以下参数:机组负荷、燃料量、脱硝效率、氨气流量、反应器的压差、下级空预器压差、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含量、氨气含量、氧气含量、稀释风机的电流和稀释风压力。5.11 SCR系统的停运5.11.1 SCR系统的短期停运(锅炉不停,可能因为烟气温度不满足条件而停止注氨)1)关闭氨气管道流量控制阀;2)关闭氨气管路切断阀。3)其它系统设备或者阀门等保持原来的运行状态。5.11.2 SCR系统的长期停运(锅炉停运):1)在锅炉降低至最低允许喷氨温度(300)前,负荷暂时稳定,等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关闭后再继续降负荷。2)关闭氨气管路流量控制阀。3)关闭氨气管路切断阀。4)在SCR出口温度低于250以前,锅炉暂停继续降负荷,开启反应器声波吹灰器对催化剂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吹灰结束后继续降负荷。5)在锅炉停运后,锅炉已经完全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停运稀释风机。6)至此,脱硝系统完全停止运行。5.12 SCR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1) 每天要定期检查整个系统,是否存在泄漏,特别是氨气混合器、喷氨格栅和氨稀释管道,如有泄漏,要及时联系安装单位进行处理。2) 注意重点监视反应器进出口压降、空预器进出口压降、反应器出口烟气分析仪,发现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以及时排除隐患,把系统恢复至正常的运行状态。3) 每天检查稀释风机的运行情况,包括其噪音、振动、轴承温度、润滑情况等;每周要检查稀释风机入口滤网的污染情况、连接部件的紧固情况;每月要注意检查风机的叶片是否粘有异物,联轴器是否连接牢固。4) 每天要检查吹灰器的运行情况。5) 每周要定期检查烟道膨胀节是否存在扭曲变形、是否存在泄漏、是否已经变薄、连接件是否有松动等情况。6) 每周要定期检查SCR反应器的人孔门、检查孔等是否有渗漏痕迹、连接部位是否有松动、连接法兰垫是否有损坏。7)每周要定期检查注氨格栅是否有腐蚀、磨损、泄漏或者堵塞现象。8) 每周要定期检查系统各阀门是否有裂纹、是否有渗漏痕迹、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阀门行程是否充足;每月要定期检查系统内的阀门是否有腐蚀、标设备签是否有丢失。9) 每天要定期检查系统内所有管道是否存在振动过大现象;每周要定期检查系统内的管道是否有泄漏痕迹、膨胀情况是否良好;每月要定期检查系统内的管道是否出现连接不良而弯曲的现象、是否有堵塞、支吊架是否工作正常。10) 对系统内的仪表每天要检查是否存在振动大现象,是否存在泄漏痕迹、CRT上数值显示是否准确;每周要定期检查是否有堵塞、连接部位是否松动、电缆连接是否正常、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控制柜是否干净;每月要定期检查是否标签丢失、是否有丢失零部件、是否已经到了检验日期。11) 每月还要定期对系统内所有的平台、护栏、人行道、梯子等通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上述设施完好、可正常使用。6 人员资格要求6.1 项目负责人1人6.1.1 参加过300MW以上烟气脱硝系统调试工作,完成情况优良。6.1.2 工作严谨,逻辑性强。6.1.4 熟悉电厂烟气脱硝设备。6.1.5 得到调试项目部及业主的认可。6.2 一般调试人员35人6.2.1 熟悉脱硝系统调试方法、过程控制及质量目标,能完成负责人交办的各项工作。6.2.2 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7 质量控制点7.1 CP1熟悉脱硝操作规程。7.2 CP2编写调试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7.3 CP3确认气氨供应压力为0.2-0.4MPa。7.4 CP4调试过程中的检查。注氨要均匀,喷氨系统无泄漏。7.5 CP5对调试工作进行总结、技术评价,编写调试报告,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8 调试质量检验标准脱硝系统设计满足要求,系统达到如下要求:a) 纯氨消耗量低于48.13kg/h。b) 脱硝效率82.5%,出口NOx小于100mg/Nm3;c) 氨气逃逸率2ppm;d) 脱硝装置进出口烟道温降低于3;e) 催化剂压损小于1000Pa。9 风险点分析及措施9.1 风险点分析9.1.1 工作人员因为接触到氨气而受到伤害可能的原因:工作人员不小心接触到泄漏出来的氨。采取的预防措施:a)在调试过程中通过氨管道气密性试验防止氨气的泄漏;b)工作人员处理氨气泄漏问题时需穿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服,不参加泄漏问题处理的无关人员必须远离氨气泄漏的地方,而且必须在站在上风方向。工作人员不小心接触到氨气而受到伤害时需采取的措施:a)如果工作人员因为吸入氨气过量而中毒,应使中毒人员迅速离开现场,转移到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等待医务人员或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b)如果工作人员皮肤接触氨气,应立即除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皮肤或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c)如果是工作人员眼睛受到氨气的伤害,则必须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并送医院急救。9.1.2氨气泄漏。可能的原因是系统的管道、阀门等出现故障。采取的预防措施:a)系统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存储输送气氨的需要,严禁使用红铜、黄铜、锌、镀锌的钢、包含合金的铜及铸铁零件。b)氨气管路要进行气密性试验,确保系统不存在泄漏的地方。出现氨气泄漏事故时采取的处理措施:a)发生氨气泄漏时及时通知业主安全部门和领导,撤离受影响区域的所有无关人员;b)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清理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及阻碍通风的障碍物,保持泄漏区域内通风畅通;c)立即组织人员隔离所有泄漏设备及系统;d)所有参加泄漏处理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后,方可进入泄漏区域,开展事故处理工作。9.1.3催化剂进出口差压高或者空预器进出口差压高可能的原因是:差压测量仪表不准,或者氨逃逸高造成硫酸氢胺生成量多,从而积灰严重。采取的预防措施:a)确保差压检测仪表已校验合格,工作正常,引压管不存在泄漏或者堵塞现象;b)确保SCR出口的烟气分析仪工作正常,测量准确;c)调整注氨格栅的支管碟阀,使同层每一个注氨格栅的氨气流量均匀;d)确保氨气流量控制阀工作正常,自动控制调节效果良好;e)确保氨气流量检测器已校验合格,工作正常;f)定期对催化剂和空预器进行声波吹灰;g)确保吹声波灰器正常工作。出现催化剂进出口差压高或者空预器进出口差压高采取的措施:a)如是差压测量系统有问题,就要对压力变送器进行处理,确保测量准确无误;b)如差压的确高,对SCR系统,可以暂停喷氨,加大催化剂的吹灰频率;对于空预器,如果加大吹灰频率还解决不了问题,可停运单侧空预器然后进行高压水冲洗。9.1.4 脱硝效率低可能的原因:注入氨气量偏少、氮氧化物分析仪偏低、注入氨气不均匀采取的预防措施:a)确保氨气管道流量控制阀的自动控制调节效果良好;b)联系厂家调试好氮氧化物分析仪,尽可能用标准气体对其进行标定一次;c)调整注氨格栅的支管碟阀,确保每个注氨格栅的流量均匀出现脱硝效率低的处理措施:a)在出现脱硝效率低时,首先不要急于加大注入的氨气量,而是首先排查效率低的原因,在原因查清楚,再决定是否需要加大注氨量,否则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氨气逃逸率的升高;b)如是氮氧化物分析仪测量不准确,需联系厂家对测量仪重新调试,并用标准气体进行标定;c)检查氨气流量控制阀的自动控制功能,确保调节效果良好。d)如注入氨气不均匀,就要调整注氨格栅的支管碟阀,确保注氨均匀。9.1.5 氨气逃逸率高可能的原因:注入氨气量过大、注入氨气不均匀或氨气分析仪测量不准或负荷变化速率过快。采取的预防措施:a)在注入氨气前,要联系厂家对氨气分析仪调试,确保氨气分析仪工作正常;b)要确保氮氧化物分析仪、氧量分析仪工作正常;c)要确保氨气流量控制阀自动控制调节满足实际脱硝要求,不会过量喷入氨气;d)调整注氨格栅的支管碟阀,确保每层注氨格栅的每个支路流量均匀。出现氨气逃逸率高的处理措施:a)如是氨气分析仪测量不准,联系厂家进行处理,尽可能用标准气体进行一次标定;b)如氨气分析仪测量准确,氨逃逸率的确高,此时应先减少注入的氨气量,调整喷氨格栅各支管碟阀,使注入的氨气均匀进入烟气中。9.2 措施9.2.1 调试的组织和管理程序已经明确,各岗位的人员到位,操作程序明确。9.2.2 安装公司应派人在现场监视脱硝装置,与集控室保持联系,及时处理机械故障。电厂应派运行人员定时巡检。9.2.4 现场的道路应畅通,地面要平整,环境清洁,无妨碍试转的障碍物等。9.2.5 整套启动前各项签证验收完毕。10 组织和分工a) 调试工作在调试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b) 总包单位负责提供调试方案,主持调试工作;c) 安装单位参加方案会审,负责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和消缺工作;d) 电厂参加本次调试方案的会审,参与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及过程进行监控,同时进行设备命名;e) 生产准备部门在调试单位的指导下负责设备的操作,同时做好生产准备;f) 监理单位负责本试运方案的讨论会审。检查试运的各项工作落实完善情况。负责本次调试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及过程进行监控和验收。负责监督调试程序的实施。g) 各相关单位参加系统调试完成后的确认签证。附件:脱硝系统调试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1. 参加调试的所有人员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的要求操作;2. 调试现场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配备急救药品。如0.5% 的NaHCO3、2% H3BO3、1%HAc、2%NaOH等药品;3. 防止氨气泄漏对工作人员的伤害3.1预防措施:系统严密性检查应严格执行,满足气密性检查要求,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氨气的泄漏;泄漏发生,工作人员立即撤离至远离脱硝区的安全区域;泄漏处理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防护用具后方能消缺操作;不参加泄漏问题处理的无关人员必须远离氨气泄漏的地方,而且必须在站在上风方向。3.2不小心接触到氨气而受到伤害时需采取的措施:如果工作人员因为吸入氨气过量而中毒,应使中毒人员迅速离开现场,转移到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等待医务人员或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如果工作人员皮肤接触氨气,应立即除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皮肤或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如果是工作人员眼睛受到氨气的伤害,则必须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并送医院急救;4. 防止氨气泄漏i. 4.1预防措施:系统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存储输送气氨的需要,严禁使用红铜、黄铜、锌、镀锌的钢、包含合金的铜及铸铁零件,系统法兰连接垫片严禁使用纸垫片,建议使用聚四氟乙烯垫片;系统严密性检查应严格执行,确保系统不存在泄漏的地方;运行及试运工作人员加强氨区巡检,使用便携氨气检漏仪对系统进行检查,或要采用沾过酚酞试剂的纸片对氨区各接口进行气密性检查。ii. 4.2氨区有泄漏时采取的措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撤离受影响区域的所有无关人员;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关断氨气管路切断阀并联系处理,以防事故扩大;立即启动现场的消防水系统来控制泄漏的氨气,以大量水稀释并吸收氨气;所有参加泄漏处理的人员都必须穿戴好防毒保护用品后,方可进入泄漏区域,开展事故处理工作。5. 氨气防爆:氨供应管路系统保持严密性,防止氨气泄漏和氨气与空气混合;氨管路通氨气前应通过氮气吹扫管线。现场应安放足够数量防毒面具、四氯化碳灭火器;现场应明确标注逃生路线和腐蚀性有毒物质危险警告牌;消防人员应做好特殊消防技术演练;现场严禁烟火。附录1 调试现象记录工程项目名称:试验项目:烟气脱硝系统冷态试验 试验序号:机组名称:设备名称: 试验项目及工况: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处理情况:记录人员: 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附录2 质量控制实施情况表工程项目名称:质量控制点质 量 控 制 检 查 内 容完 成 情 况 及 存 在 问 题CP1熟悉脱硝操作规程。CP2编写调试方案及审核CP3确认气氨供应压力为0.2-0.4MPaCP4调试过程中的检查。注氨要均匀,喷氨系统无泄漏。CP5进行总结、技术评价、编写调试报告及审核。记录人员: 负责人: 日期:_年_ 月_日

    注意事项

    本文(XXXXXX脱硝系统调试方案1版-分析.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