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标准(飞机电子)资料.doc
-
资源ID:4741850
资源大小:1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标准(飞机电子)资料.doc
PLC编程与应用课程标准大兴区第一职业学校:多贵春PLC编程与应用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电气控制技术基础上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也是飞机电子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以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作为前期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使用PLC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方法,并为后续的较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实用、够用的原则,对于较难理解和掌握的PLC内部结构、组成原理,不作详细讲解,以实际的PLC应用项目作为本课程讲解的主线,突出系统的构建、指令的运用、程序的设计和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注重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应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各项目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课程设计思路精选PLC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选用的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详实。将PLC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指令、编程方法、控制系统构建、硬件接线方法、系统调试运行和优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具体操作,掌握典型PLC指令的功能、格式基本用法,了解和掌握PLC系统的结构、地址分配、程序设计以及每个应用项目的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而且便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程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PLC编程与应用技术项目一 初步认识PLC项目二 PLC基本指令的应用项目三 PLC功能指令的应用项目四数控车床刀架回转运动控制技术任务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认识任务二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任务三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及分类任务四 三菱Fx2N系列PLC的数据类型及内部元件任务一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任务二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的PLC控制任务三 抢答器的PLC控制任务四 铁塔之光的PLC控制任务五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PLC控制任务一 工业传送带的PLC控制任务二 自动化机械手的PLC控制任务一 了解数控车床刀架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任务二数控车床刀架运动的PLC控制图1 PLC编程及应用技术课程结构框图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PLC的基础知识,掌握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能够应用PLC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调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2)说PLC的主要性能指标、工作方式、安装布线的技术要求。(3)熟练掌握典型PLC的编程指令,具备编制一般复杂程度控制程序的能力,会使用手持编程器和编程软件编制与修改一般PLC控制程序。(4)初步具备分析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能力,能合作完成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工作。(5)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日常维护。(6)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具备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三、内容标准项目名称一、初步认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参考学时36学时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现状、发展状态及应用领域;2.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功能特点、主要性能指标;2.说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系统;3.解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及循环扫描工作方式;4.列举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区别与联系;5.熟记三菱系列PLC的数据类型、内部元件;6.熟记梯形图编制规则及编程方法。能力1.识别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配件,辨认其基本结构;2.熟练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源线的连接、I/O电路的接线,熟练进行可编程控制器与其他配件的安装。素质1.培养学习的兴趣;2.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3.形成科学的态度。相关知识及拓展1.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状况;2.电子计算机的知识;3.各种传感器、执行机构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连接。操作训练任务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认识任务二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任务三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及分类任务四 三菱FX-2N系列PLC的数据类型及内部元件考核评价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项目名称二、PLC基本指令的应用参考学时90学时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所学PLC指令的功能、格式、用法、注意事项;2.总结电机的PLC控制特点;3.能够归纳出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构建、编程和调试的一般方法。能力1.能对传统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进行正确的分析,能对抢答器、铁塔之光进行程序编制,确定PLC的I/O分配;2.能绘制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电路图及红绿灯的状态功能图;3.能完成PLC控制电路的接线安装;4.能按照控制要求编写控制程序;5.能根据基本指令编写相应的梯形图程序;6.能够熟练把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7.能够将程序输入PLC;8.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分析。素质1.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培养学习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4.形成科学的态度。5.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6.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相关知识及拓展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知识;2.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传统控制方法;3.所有霓虹灯的PLC控制、红绿灯控制等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操作训练任务一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转的PLC控制任务二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的PLC控制任务三 抢答器的PLC控制任务四 铁塔之光的PLC控制任务五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PLC控制考核评价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项目名称三、PLC功能指令的应用参考学时90学时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所学PLC指令的功能用途、格式、用法、执行过程和注意事项;2.理清用移位指令来设计简单的“顺序控制”程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学会对数据寄存器的应用。能力1.能对工业传送带和自动化机械手的控制工求进行正确的分析,合理确定PLC的I/O分配;2.能绘制PLC控制电路图;3.能完成PLC控制电路的接线安装;4.能按照控制要求编写控制程序;5.能根据基本指令编写相应的梯形图程序;6.能够熟练把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7.能够将程序输入PLC;8.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分析。素质1.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培养学习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4.形成科学的态度。5.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6.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相关知识及拓展功能拓展:学校水电的控制。操作训练任务一:工业传送带的PLC控制任务二:自动化机械手的PLC任务三:邮件分拣机的PLC控制任务四:两台PLC通信实现电机Y降压启动考核评价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项目名称四、数控车床刀架回转运动控制技术参考学时24学时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解数控车床刀架的结构;2.说出数控车床刀架的运动特点;3.说出数控车床刀架回转运动的控制要求;4.总结使用PLC控制数控车床刀架回转运动控制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力1.正确分析数控车床刀架运动的控制要求,确定PLC的I/O分配;2.能绘制PLC控制电路图;3.能完成PLC控制电路的接线安装;4.能按照控制要求编写控制程序;5.能根据基本指令编写相应的梯形图程序;6.能够熟练把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7.能够将程序输入PLC;8.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和分析,对出现的控制故障能进行处理解决。素质1.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培养学习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工作习惯,增加职业意识;4.形成科学的态度。5.通过实训评价,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6.树立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坚强信心。相关知识及拓展1.数控车床的结构、功能、控制系统;2.数控车床的操作;3.其他数控机床的知识。操作训练任务一 了解数控车床刀架的结构及功能特点任务二数控车床刀架运动的PLC控制考核评价1.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实验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安全意识等)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20%,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实训操作成绩占20%。2.学生自评与互评占20%。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学时分配建议 240学时序号模块课程内容课时1项目一、初步认识PLC任务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认识62任务二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93任务三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及分类94任务四 三菱FX-2N系列PLC的数据类型及内部元件125项目二、PLC基本指令应用任务一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246任务二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的PLC控制127任务三 抢答器的PLC控制188任务四 铁塔之光的PLC控制129任务五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PLC控制2410项目三、PLC功能指令的应用任务一 工业传送带的PLC控制1811任务二 自动化机械手的PLC控制2412任务三:邮件分拣机的PLC控制 2413任务四:两台PLC通信实现电机Y降压启动2414项目四、数控车床刀架回转运动控制技术任务一 了解数控车床刀架的结构及功能特点1215任务二 数控车床刀架运动的PLC控制1216总 计2402教学建议(1)本课程应开设在电工技术基础、工业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训练、气动液压控制技术课程之后,在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基础课程之前。(2)本课程教学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实施教学。(3)以项目的设计、实施作为驱动主线,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理性思维,动手操作,完成项目的设计、编程、安装、调试和运行,在做在学,在学中做,最终达到真正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好,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4)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个项目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5)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执行过程。(6)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7)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8)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参见表1。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表1 参考评价表目标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考核方式评分权重知识基本知识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个人作业课堂笔记课堂练习单元测验阶段考试小组互评 5%教师评定 5%作业成绩 5%笔试期中考试 10%期末考试 25%能力基本技能实验教材、用具齐备,正确使用工具、仪表中,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安全措施、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小组作业调查报告实验实验、实习态度与操作 20%实验、实习报告与回答问题 15%素质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作业;按要求完成准备。课堂表现记录;考勤表;同学、教师观察;课堂笔记。学生自评 5%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沟通协作管理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协助教师教学管理;做好教室值日工作;按要求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小组作业;小组活动记录;自评、互评记录;值日记录;同学、教师观察。学生自评 5%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创新精神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方案设计。个人作业;自主学习计划;学习活动;个人口头或书面提议。学生自评 5%小组互评 教师评定 总 计(三)教材编写建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2根据三年制中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1PLC系统综合实验装置25套2车床、数控车床刀架等,可以到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去完成相应内容的实验实训内容。(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