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

    • 资源ID:4730652       资源大小:104.47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备课教材简析“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中,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自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万事通和几何图形;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等等。这些设计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小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体积这一环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并根据课程标准和要求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表面积;(2)表面积计算。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和体积单位;(2)体积计算公式;(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4)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要求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建议1、 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疏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就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构建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就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疏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在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和全程计算公式。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表面概念的建立以及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像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确定所示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5、 体积的概念建立,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的问题,难以理解。6、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教学用具学生学具准备课时安排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期中检测1课时第二课时长方体的认识学习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729面的主题图以及例1、例2.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 使学生认识倨傲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3、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长、宽、高教学难点:初步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形成表象。教具准备:挂图、长方体模型、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若干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教师出示P27挂图,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实物,并说说这样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教师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看它们有什么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 学生拿出长方体实物,摸一摸,说说自己的发现:(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摸一摸。找一找。(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叫( ),共有( )条。哪些棱长度相等?摸一摸,找一找。(3)( )条棱相交的点叫( ),共有( )个让学生再大胆说出自己还有哪些发现。2、 面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够指出哪两个面完全相同,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面叫做一组 的面,长方体中一共有 组这样的面,相对的面 和 完全相同。3、 棱的认识学生指出哪些棱长度相等,这些棱都分别 我们把这样的4条棱称为一组( )的棱,长方体中一共有 组这样的棱。4、 师生共同对照我们的发现与P28面下面的内容是否相同。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 的面是正方形?请不懂的学生举手,然后鼓励学生动手用自己准备的小正方体纸盒拼出这种特殊情况的长方体。5、 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体,指名学生上台指出长、宽、高。6、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指名学生上台指出长、宽、高,如果我把模型竖起来放,再让学生上台指出长、宽、高,重点让学生明白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 判断。(1)黑板的表面是长方体。( )(2)长方体的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 )(3)长方体有12条棱,12个顶点。( )(4)长方体只要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一定是相等的长方形。( )2、 完成P31练习五,第1题,第4题。3、 下面是小明用铁丝做的一个长方体框架,求出他共用了多少铁丝? 4分米8分米 12分米四、 总结评讲,反思目标1、 上述第3题,鼓励学生用多种做法方法一:12+12+12+12+8+8+8+8+4+4+4+4方法二:12×4+8×4+4×4方法三:(12+4+8)×4从中找出方法二和方法三的不同之处后填空。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 ×4+ ×4+ ×4 ( + + )×42、 学生完成P32第6题和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两题的区别及计算方法的区别。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正方体的认识,P30面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认识正方体并掌握其特征。2、 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3、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正方体的空间观念,形成表象。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特征,教师和学生同时拿出自己的正方体模型,今天我们来认识正方体。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 填发现(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 )形,正方体的6个面( )。(2)正方体有(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 ),正方体的12条棱( )。(3)正方体有( )个顶点。(4)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因为正方体12条棱( ),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 ),正方体是由( )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特殊的( )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 学生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并大胆在总结出来。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长方体正方体2、求出它的棱长总和 2米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 × 3、李明准备用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求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4、张师傅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锯成两个长方体,那么锯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5、两个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棱长之和减少24厘米,求这两个正方体木块原来棱长总和是多少?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需要( )个,动手摆一摆,并找出规律。四、 总结讲评,反思目标学生要想牢固掌握这两节知识,必须做到:(1) 对各种新概念,新名词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熟悉( ) 不熟悉( )(2) 对长方体、正方体各种有关棱长总和的题目要当作重点,牢固掌握。牢固( ) 不牢固( )(3) 确保填空题正确率100%,多见识不同类型的判断题,应用题(4) 不会做的题目建议画图去思考。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P33P34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使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2、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3、 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表示长方体每个面的计算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1、 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在各个面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观察:长方体 面和 面, 面和 面, 面和 面的形状完全相同,有( )组这样面积相等的面。 正方体的 个面的面积完全相同。2、 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剪开,得到展开图,让学生填出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然后对着手中的图形检查正确与否,错,错在哪里。3、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叫做它的表面积。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出示P34面例1: 0.4米 2.5米 0.7米上下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前后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左右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尽量鼓励并展现学生多种方法,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人面面积相加的和。 方法二:长方体和表面积上或下的面积×2+前或后的×2+左或右的面积×2 方法三:长方体和表面积(上面面积+前面面积+右面面积)×2 思考:(1)哪种方法更简便? (2)求长方体表面积最关键是岔气长方体和的长、宽、高找出每个面的 和 。(3)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 + × + × )×2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如图: 5厘米 上下两个面都是长( )厘米,宽( ) 6厘米4厘米厘米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 );前后两个面都是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 );左右两个面都是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是( )。2、要在一个长12分米,宽8分米,高60分米的盒子表面全部贴上一层包装纸,共需要包装纸( )平方分米(此题要注意 )3、完成P34 做一做,P36第5 题四、 总结讲评,反思目标1、 学生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 2、 仔细观察做一做中,有名学生这样列式:(0.75×0.5+0.75×1.6+0.5×1.6)×20.75×0.5正确吗?在做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的方法?3、 将三个相同的长方体礼盒包装在一起,每个长方体礼盒长20厘米,宽16厘米,高8厘米,怎样用的包装纸最少?最少是多少?4、 完成练习六第6、7、8题。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P35面内容教学目标:1、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总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会利用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能利用一定的条件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正方体 个面的面积之 也就是一个而把面积× 。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 × 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 × × 2、学生自主完成P35例2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 学生读题P35做一做。鱼缸上面没有盖,为什么没有盖?没有盖,那这个正方体只有几个面?请学生独立完成。2、 填空。(1)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 )倍。(2)把一个长6厘米,宽和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切成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3个正方体表面积总和是( )(3)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 )(4)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的( )倍。(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0平方厘米,这一个面面积是多少?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四、 总结评讲,反思目标1、正方体的表面积 × × ,但我们在实际做题时,要根据题目告诉的实际情况来计算。2、公园里有4个正方体石凳,棱长4分米,如果给它们帖上瓷砖,一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瓷砖?3、有一个长方体烟囱,上面是一个周长是80分米的正方形,高2米,要给它四周涂上石灰,涂石灰的面积是多少?4、把三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有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60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表面积。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及实验,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2、 初步认识体积的单位,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实际大小。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及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1、 教师出示“乌鸦喝水”挂图,请学生看图讲故事。提问(1)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2)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会升上来了?2、 学生看P38面图,自己动手实验。3、 实验结果: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有 ,它 ,所以装不下了。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 学生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占的空间大?回答教师引导:物体都有 并且这个空间 ,所以 叫作物体的体积。2、 教师追问:既然体积有大有小,电视机的体积比手机体积大,大多少?3、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尝过的长度单位有:面积单位有:4、 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和原来我们学长度、面积一样,我们必须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5、 提示常用的体积单位。单位名称意义相当于的实物教师结合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让学生完成以上表格。 6、安排学生课下用木棍在教室做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重点完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为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 完成P4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把它们的不同说出来。2、 填一填,比一比。常用长度单位有:常用面积单位有:常用体积单位有:从上面所填的内容我们发现了什么?3、 完成P44第1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凑齐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纸盒,继续这样的游戏。4、 总结:所摆图形是多少立方厘米,就是看 5、 填空。(1)测量篮球场大小用( )单位,测量旗杆高度用( )单位,测量书桌的体积用( )单位。(2)用5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3)一双筷子长18( ) 火柴盒体积是24( )一间教室的面积是40( ) 一个集装箱占空间30( )一场橡皮体积是6( ) 一堆煤体积是250( )6、 判断。(1)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2)一只长方体木箱表面积是54分米,体积约是25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3)3立方米2平方米1米。 ( )(4)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5)10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起来 是1立方分米。( )四、 总结评讲,反思目标第七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P40P42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拼找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2、 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3、 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小盒若干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学生口答P40做一做2出示教学挂图:一台电冰箱和一块盖房用的楼板,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上图,我们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提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初达目标教师提问:我们自己先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会和长方体的什么有关呢?讨论并找学生回答。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展开我们的动手拼摆。1、 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填P41的表格。长宽高小纸盒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6312424立方厘米432324234教师提出问题讨论:每排个数,几排,层数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 )的个数,这个数量正好等于( )的体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自觉P41内容,知道:V= 学生自主解决例1。2、 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板书: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自主解决例2。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练习长宽高体积12米5米4米1.5分米0.8分米0.5分米8厘米4.5厘米3厘米棱长体积0.9米2.4分米1.6厘米问题(1)求长方体的体积,要知道三个条件( )( )( ),用字母表示分别是( )( )( )。(2)在计算时,要注意 。2、例1是V=abh7 ,如果我不要前面的V=,直接计算,正确吗?3、直接写结果4、把一个棱长为1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18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求铁块的高5 、判断(1)棱长之和相等垢两个正方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3)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6、一个游泳池长80米,宽50米,深1.8米,求占地面积是多少?最多蓄水是多少?四、总结评讲,反思目标第八课时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2、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统一的体积公式的应用题变式训练。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及挂图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1、 填空。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2、 计算下面的体积3、 问题: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二、 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请学生上台说出它们的底面。2、 学生回答:长方体或正方体 叫做底面。这两个底面的面积你们会求吗?长方体的底面积 正方体的底面积 3、 已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所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 4、 习题(1) 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体积。(2) 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中,求它的体积。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P43做一做2两个问题:(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这道题与前两题有什么区别?(2)有什么方法把这道题变成我们尝过的题?(一个字, )当我们把这根木料 起来后,横截面就变成了底面积,长就变成了高。2、一根长方体木料体积是90立方分米,它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根木料的厚度是多少分米?3、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4、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方?注意: 5、有一根长1.8米的长方体木料,把它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0.96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6、一个水池长3米,宽1.5米,水深1.2米,投入一个石头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个石头的体积是多少?7、香皂厂生产一块香皂长9厘米,宽6厘米,高3厘米,现在有一个包装箱长45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最多能装多少块香皂?四、总结评讲,反思目标第九课时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3、 会用单位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1、计算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到( )单位,计算物体的( )需要用到( )单位,计算物体的体积需要用到( )单位。2、填空长度单位: ( ) ( ) ( )面积单位: ( ) ( ) ( )3、80分米( )米 1.9厘米( )分米2.79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二、 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 回忆我们在五年级上册是怎样推导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2、 老师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列式计算其体积体积 × × (立方分米) 老师提示学生自己推导,并写出发现后完成表格。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立方米( )立方分米单位名称包含相邻进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横向、纵向、比较上表,观察、发现、总结其规律。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3.8立方米( )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13立方分米( )立方米1347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2、3.15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3.1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9.17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3、完成P47例44、你认为在本节课,我们在做题时必须记住哪几点?四、 总结评讲,反思目标1、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115平方厘米,高是4分米,求V是多少立方厘米?2、 一截方钢横截面是正方形,周长是12分米,长是2.4米,求体积是多少立方米?3、 从 以上两题,说明我们还要记住哪一点?第十课时教学内容:容积和容积单位 P50及P51例6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使学生知道容积的含义。2、 掌握升与毫升的进率以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3、 感受1毫升、1升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教具、学具准备:量杯、量筒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发,明确目标1、 老师手里有一个正方体塑料盒,它的棱长是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回答,老师追问: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这个答案的具体含义?2、 我现在往这个正方体的塑料盒里装满水,它的体积还是1立方分米吗?学生: 叫做物体的体积,与其内部装有多少物体 。3、 教师提问:盒子里的水有多少?带什么单位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 自主学习,聚焦主题1、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建立容积概念实验题目: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和盒内可容纳物体的体积。实验用具: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如粉笔盒),细沙一堆、直尺实验要求:选一名男生上台计算长方体体积。 选一名女生上台计算盒内装满沙时的体积。学生动手实验,汇报结果。男生汇报:计算长方体盒体积时,要从 量出盒子的长、宽、高。女生汇报:计算细沙的体积要从 量出盒子的长、宽、高。2、 教师追问:学生讨论:为什么要从盒子里面量?教师总结:长方体盒的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生活中汽车油箱里装满 , 的体积就是可乐大瓶的容积。3、 教师提问: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师强调: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实心的物体如实心的木块却没有容积。三、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 认识容积单位各小组拿出准备的1升的量杯和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教师演示:(1) 认识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并找出100毫升的刻度。(2) 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几次装满。得出:1升 毫升2、 认识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 把1 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得出:1升 立方分米(2) 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得出:1毫升 立方厘米3、 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各种装满水的饮料瓶,感知1毫升、550毫升、1升、1.25升、3升的实际意义。四、 总结梳理,点拨升华1、3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 2.57升( )立方分米 640毫升( )升 2.4升( )毫升 ( )升350毫升 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2、学生自主完成例5注意:计量 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求该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判断。(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2)一个薄塑料长方体(厚度不计),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3)3.75升3.75立方分米 ( )2、选择。(1)计量墨水瓶的容积用( )做单位恰当。 A 升 B毫升(2)3毫升等于( )立方分米。 A 0.3 B 0.03 C 0.0033、出示教材第53页第5题,注意单位间的换算。4、一种背负式喷雾器,药液箱的容积是14升。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700毫升,喷完一箱药液需用多少分钟?5、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6、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一小瓶红药水是( )毫升一瓶墨水是( )毫升汽车(或拖拉机)的油箱的容积是( )升学习内容: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目标: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习用具:量杯、水、犁学习过程: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我们学习了求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这些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那么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土豆、犁、橡皮泥,石块.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教学课本上第五页例6出示一个雪花梨,提问:你有办法计算这个雪花梨的体积吗?小组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操作在有刻度的量杯里装上水,记下水的体积(200ml)把不规则的物体雪花梨放出杯中,记下此时的体积(450ml)求出两次体积的差不规则物体的体积(cm)雪花梨的体积450200_(ml)讨论:为什么上塔尖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雪花梨的体积?三、变式练习 ,检测目标1、4L_ml 4800ml=_L 2.4L=_ml 500ml=_L 8.04_L=_ML 2750CM=_ML=_L 7.5L=_ = _ 785m=_ = _2、在()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1)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积大约是6( )(2)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3)一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约是800( )(4)一桶色拉油的体积大约是2( )3、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是2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4、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油箱的高是多少?5、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打印P52做一做第2题)6、P54第7题7、P55第16题四、总结讲评,反思目标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故事吗?其实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关于观察生活的细节,并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更多的科学。学习内容:整理和复习(教科书P56-57)学习目标:1、对长方体和玉体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识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今天我们来进行这一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把零散学习的知识系统起来,通过归纳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课题:二、数理内容,梳理结构1、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