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4719281       资源大小:76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 亚东第一小学:高俊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2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3、学生能借助图形理解“棵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棵数、总长、间距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4、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5、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教学重点】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 建立物体总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请你伸出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时评价,如果学生只说“手”或“手指”,指出“这不是数学”,并说“希望能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如果学生说“五个手指”,老师肯定他具有数学的眼光。)师:还看到什么?师:老师还看到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4”。谁知道,这个“4”指的是什么?(4个“空”,这里的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手指之间的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板书:间隔师:手指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师:你能表示出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我们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手指数=间隔数+1)板书:手指数 = 间隔数  +   12师:我们认识了“间隔” ,知道了手指数=间隔数+1,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数学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植树问题。大家有兴趣吗?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教师用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知植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出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实践。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动手操作、探究问题:(1)师:说到植树,老师还真想请大家帮个忙。我们学校门前的道路施工已经完成了,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进校门那条路上种上一些树,怎样种比较美呢?是随便种呢还是等距离种呢?(等距离)那需要准备多少棵小树苗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些什么?(这条路有多长,间隔多少种一棵)孩子们很会思考,这些信息学校已经收集清楚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出示问题1:请同学们看,现在要种一行树,要求每两棵树间隔的距离一样大。如果这条小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设计意图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寻求可行性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数学猜想。(3)理解题意。师:(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等。师:谁能理解“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师:如果把这根小棒看做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反馈答案。方法一:100÷5=20(棵)方法二;100÷5=20(棵)20+2=22(棵)方法三:100÷5=20(棵)20+1=21(棵)师:我发现你们虽然意见不统一,但你们的第一步都是用100÷5=20。谁能说说100÷5=20求的是什么?生:全长100米除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5米得到的是分成的段数。师:说得真棒!师: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1)画图实际种一种。师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2)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完成题卡。)师:我们把100米改为20米。一齐读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处理:请你用画图的方法模拟栽一栽,算一算。师巡视时把提醒:画好的孩子数一数,你画的是20米吗?想一想,20米里面有几个5米?请你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你是怎样算的?要求:小组长认真组织,一个一个轮流说,其他同学注意听,评价并补充声音小一点,组内4个人听见就行。谁来说一说怎么算的?20÷5+1=5(棵)你是怎样画的图呢?(抽生板演)20÷5表示什么?(20里面有4个5米)这个4相当于“手指问题”中的什么数量?(间隔数)为什么还要加上1? 师讲解(指图)用红粉笔改每间隔5米栽1棵,20米里面有4个5米,栽上4棵(一棵一棵演示)因为两端都要栽,最后一棵已经栽好了,最左端还要栽1棵,所以加1棵就是加上最左端的一棵。设计意图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渗透代数思想。借助图形进一步加深理解。(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师:如果让你来植树,同样全长20米,我们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1米、2 米、4米、10米、20米) 下面我们全班合作完成:活动要求:每人选择1种或2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算,可以画图研究间 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算出这样栽可以栽多少棵?教师课件出示全长间距(米)两端都栽间隔数棵数20米5451241020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栽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仔细观察表格,师指间隔数、间距(全长、间距、间隔数、棵数)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1分钟)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来说?你认为呢?(请几个说)师板书两端都栽:间距×间隔数=全长棵数=间隔数+1  是这样吗?指表格验证。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的完成其他表格。(4)小结师: 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师: 我们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栽”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师:如果只有一端种,那么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怎样?如果两端都不种呢?(同学们可以回去好好想想)师:在实际生活中,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情况。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设计意图经历探究,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将所设计的新知识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导入新课后。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师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三、方法应用1、联系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师:杨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1)小玲家门口到公路边有一条小路,长40米。小玲要在小路一旁每隔两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一座大桥全长1400米,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2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2、分层练习A组:在一条长40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8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B组: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2)组内交流。(3)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在线段上植树(两端要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五、总结设疑,拓展应用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两道题:1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上种树,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奥运村里一个圆形封闭花坛,外圈全长25米,每隔5米摆一盆花,共要摆几盆?师:这两道题属不属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呢?(不属于。)是的,它们是两端不种和一端种另一端不种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自己试着做一做。这也是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总结设疑,拓展延伸。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六、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课堂检测B)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