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地理必修,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影响。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科学思辩能力,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与重点。,三、教学重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对气候的影响。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季风环流形成。四、教学方法:课件材料引导、教师讲解五、课时:2课时,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1、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1)假设条件:地表均匀、平坦 地球不自转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2)影响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3)结果:单圈环流,南极,北极,、影响因素()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影响因素()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 地 东 风,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2326N,2326S,6634S,6634N,0,4、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小结,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4、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表面均匀的情况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600N,00,300N: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冰岛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0N,00,600N: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月,七月,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东亚季风,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0N,00,600N: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西北季风,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600N,00,300N: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冰岛低压,东南季风,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东亚季风,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东亚季风,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凉、干,暖、湿,冷、干,热、湿,冷、干,热、干,暖、湿,凉、干,凉、干,暖、湿,暖、湿,冷、干,冷、干,热、湿,冷、干,热、干,热、干,冷、干,暖、湿,暖、湿,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谢谢观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