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 子,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孔子合称“孔孟”。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理解词义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理解词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 非不坚利兵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外城,泛指武器装备,限制,这,通“叛”,背叛,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护城河,震慑,巩固国防,施行仁政,翻译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不胜,胜,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攻城,守方,攻方,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米粟多,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战争,治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张(结论),施行“仁政”,论点范围,得人心,深化主题,推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施行“仁政”,孟子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