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文档资料.ppt
要点,1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2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正常心律:窦性心律频率:60-100/每分规则:一般每2个心动周期间隔时间均相等,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固有心肌细胞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房室束支(左、右)、浦肯野氏纤维,传导系统,心肌电生理基础,心肌细胞膜电位:静息电位:膜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先除极后复极0相:除极,Na+快速内流1相:快速复极初期,K+短暂外流2相:平台期,Ca2+及Na+(少量)内流,K+外流3相: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4相:静息期,非自律细胞静息电位,自律细胞4相坡度,心肌细胞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和传导系统心肌细胞 非自律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从开始除极至膜电位恢复到 60到-50mv的时间在ERP中,细胞对刺激不产生动作电位ERP,心肌不起反应的时间,产生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机会,心律失常:由于冲动起源、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跳节律和频率的紊乱,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分型:缓慢型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 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各种传导阻滞 治疗以M受体阻断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 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 早搏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和颤动 本章介绍的内容,心律失常发病和治疗 发病:很多疾病可引起,25%使用强心苷,50%的麻醉病人,80%心肌梗死病人,美国每年因心律失常猝死者约有45-60万人;治疗注意问题:不同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但亦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冲动形成障碍自律性增高:自律细胞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最大舒张电位变小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继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特点:频率快、振幅小、震颤性波动、不稳 定,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2、冲动传导障碍(1)传导障碍传导减慢、传导阻滞(阿托品治疗)(2)折返激动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沿环 行通路返回到起源的 部位,并再次激动 单次折返期前收缩 连续折返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产生折返条件:解剖或生理学环形通路 单向传导阻滞 回路传导的时间足够长,折回的冲 动落在原已兴奋心肌的不应期之外 相邻细胞ERP不均一,凡能消除单向传导阻滞(改善传导)或使其变为双向传导阻滞(加强传导抑制)以及延长ERP的药物均可消除折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折返激动发生机制,正常心肌,单向传导阻滞,折返形成,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分类,一、降低自律性 1、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率 减慢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或慢反应细胞4相 Ca2+内流;2、增大最大舒张电位(促进K+外流)3、提高阈电位二、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除极:Ca2+拮抗药,三、改变膜反应性(传导)1、增加膜反应性 加快传导,取消单向 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 2、降低膜反应性 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 向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四、延长不应期,终止折返 1、延长ERP,绝对延长ERP 2、缩短APD ERP,相对延长ERP 3、邻近细胞ERP趋向均一,分类;,I类:Na+通道阻滞药Ia:适度阻滞Na+通道,奎尼丁、普鲁卡因等Ib:轻度阻滞Na+通道,利多卡因、苯妥英钠Ic:重度阻滞Na+通道,普鲁帕酮、氟尼卡II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等III类:延长复极过程的药:胺碘酮IV类:Ca2+拮抗药,维拉帕米等,二、常用的药物,奎尼丁作用:1、阻滞Na+内流 降低自律性(4相除极速度减慢)减慢传导(0相Na+内流)延长ERP 2、抑制Ca2+内流负性肌力作用 3、减少K+外流延长APD和ERP 4、阻断受体和M受体,特点:广谱、作用迅速、疗效显著,但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应用。用途:心房颤动和扑动(转复和预防)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转复和预防)频发室上性和室性早搏(治疗),不良反应,胃肠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金鸡纳反应:胃肠道反应+CNS症状(耳鸣、视听力障碍、晕厥、谵妄等)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小板等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奎尼丁晕厥或猝死:偶见,严重;病人出现意识 丧失、四肢抽搐、呼吸停止、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注意:,收缩压明显下降(12kPa)、心率减慢(60bpm)、QRS时限延长25%50%,均宜停药观察。用本药复律时病人必须住院。心衰、血压过低、严重窦房结病变、高度房室结传导阻滞和妊娠患者禁用,药物相互作用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药酶诱导)加速奎尼丁代谢 地高辛合用(降低地高辛清除率)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西米替丁(减慢奎尼丁肝代谢)双香豆素、华法林(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增加血药浓度),普鲁卡因胺 一、药理作用 特点:1、作用弱于奎尼丁 2、电生理同奎尼丁 但代谢产物有明显的III类药物特性 3、对室性心律失常较好 二、临床应用 1、室性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等),快V 给药危急病例 2、室上性心律失常不如奎尼丁,三、不良反应 1、心脏(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2、胃肠道(恶心、厌食)3、过敏反应(皮疹、药热、WBC)4、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长期)关 节痛、肌肉痛、胸膜炎、发热等 心衰、低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慎用,电生理特点:1、轻度降低0相上升最大速率,略能减慢传导速度;2、抑制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3、促进K+外流,缩短复极过程,以缩短APD更为显著。4、选择希浦纤维和心室肌 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窄谱),Ib药物药物: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利多卡因,作用:降低自律性:减慢或加速传导 治疗量当胞外K+较高时减慢传导;对血K+降低或受损部分除极的心肌加速传导相对延长ERP:,二、体内过程 1、不口服:首关消除(1/3入循环)胃刺激(恶心、呕吐)2、静注:作用时间短(20min)3、肝代谢(全部)严重肝功能不良慎用,用途;窄谱,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作为首选药,如急性心梗患者的室早、室速及室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多在静注时发生,主要有神经系统症状。,苯妥英钠,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且可直接抑制洋地黄中毒所致,并与洋地黄竞争Na+-K+-ATP酶。用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洋地黄中毒所致的更为有效(首选药);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太快可致呼吸、心脏抑制,以及室颤、低血压等。,IC类:普罗帕酮 商品名为心律平,一、药理作用、阻滞Na+通道 减慢传导(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降低自律性(浦肯野纤维)延长ERP(亦阻通道)、阻断受体和Ca2+通道(轻度),可致哮喘,心动过缓和负性肌力作用,二、临床应用(广谱)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消化道:恶心、呕吐、味觉改变 2、心血管: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衰 3、肝肾功能不全减量、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 禁用,II类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一、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窦房结、心房传导纤维、浦肯 野纤维)2、传导 减慢房室结传导 3、ERP:浦肯野纤维(治疗量缩短,高浓度则延长),房室结(延长),二、临床应用(室上性为主)1、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及阵发性室上速;也用于由焦虑或甲亢等引发的窦速。2、室性心律失常:对运动或情绪激动引发的效果良好;预防心梗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25%,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一、药理作用 抑制K+(主)、Na+、通道,阻断、受体 1、降低自律性:窦房结、浦肯野纤维 2、减慢传导:房室结、浦肯野纤维(Ca2+、Na+、K+通道)3、延长 APD和ERP:心房和浦肯野纤(阻K+通道)4、阻断、受体(非竞争性),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冠脉,减少心肌耗氧量,二、体内过程 1、口服吸收慢:68h达峰,生物利用度 30%40%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5%3、代谢排泄慢:t数周,停药可维持46周,三、用途 广谱、作用强,可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速:转复为窦性心律室性心律失常:早搏、室速,四、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静注过快: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BP 2、消化道: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 3、角膜微粒沉着(停药可恢复)4、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含碘)、间质性 肺炎或肺纤维化(0.5-1.5%,严重)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禁用,维拉帕米一、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减慢4 相除期):窦房结,房室结 2、减慢传导:窦房结、房室结 3、延长APD和ERP(延长相末段Ca2+通 道恢复开放 时间),Iv类 钙通道阻滞药,二、临床用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三、慎用或禁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度房室传导阻 滞,心衰,心源性休克 禁用 老年人、肾功能不良 慎用,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选药 窦速:对因治疗,必要时用受体阻断 药或者维拉帕米 房颤或房扑:转律用奎尼丁,防复发可加用或单用 胺碘酮,控制心室频率用强心苷,阵发性室上速:首选维拉帕米,也可用普萘洛尔,胺碘酮,奎尼丁,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也可用普鲁卡因胺 强心苷中毒所致心律失常:首选苯妥英钠,思考题 1.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2.各类心律失常的首选药,